区域发展与城市定位 ——以安徽省阜阳市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发展与城市定位

——以安徽省阜阳市为例

李龙辉

(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地理091)

摘要: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其发展与所在区域密不可分。研究城市与所在区域的主要经济联系,有利于了解区域和城市经济的空间组织,有利于明确区域和城市实体的空间发展方向,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合理组织。在区域发展中城市该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该如何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文章以安徽省阜阳市为例,通过调研分析,合理定位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条件,提出大力发展物流业,实现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城市;发展;定位;物流业

1导言

1.1 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以及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是城市的基础,是城市的外部环境。城市在区域的发展中起带动、引导作用;而区域对城市发展的前途又有决定性影响,所以二者是相互联系影响的,城市与区域的关键在于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结构和发展方向,都与它所在的区域相联系,并受其影响。

1.2 城市定位的重要性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城市与城市及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引起的国际分工,导致了城市分工,让国家的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城市的竞争力上。城市定位是否合理,决定着城市发展的速度,它不仅明确了城市竞争力之所在,更重要的是指明了城市发展的方向。

1.3 城市定位的方法

城市定位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坐标系中综合地确定城市坐标的过程。从这一定义出发城市定位工作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及其动态变化趋势。二是城市与区域(不同尺度)之间社会经济关系的特征,包括社会文化联系,经济分工关系,空间区位关系等。三是城市自身发展条件、基础、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和潜力。城市定位的核心就是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在相关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职能、角度、地位,加以科学概括和高度凝练,最后进行系统的阐述[1]。

2 阜阳市概况

2.1 阜阳市地理位置概况

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华北平原最南端,是黄淮海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西北部与周口市,西部与驻马店市相邻,西南部与信阳市接壤,北部、东北部与亳州市毗邻,东部与淮南市相连,南部与六安市隔淮河相望。下辖颍上、太和、阜南、临泉4县,界首 1 个地级市,颍州、颍东、颍泉3区,面积9775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常驻人口760万余人。阜阳市经济总量2012年为980亿,居全省第五位,而人均GDP为12900万元,排名第十六位。阜阳市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国比较大的地级市之一。阜阳市是我国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位居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过渡带,有强烈的发展愿望和中部典型区域性特征[2]。

2.2 安徽省发展规划

安徽省政府在《沿淮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努力把蚌埠、阜阳建设成为沿淮城市群及周边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成为中部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这一决定是十分正确的,但“十一·五”以来,安徽省城市发展却与规划期望不同,如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试验区中的合肥、蚌埠、芜湖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皖江城市带中安徽若干城市加入长三角经济圈以后,发展机会更多,发展速度更快。相比之下,政府对于阜阳市乃至皖北的关注就比较少了。长江流域的发展固然重要,但人口众多的皖北地区决不能消极对待。安徽省皖北地区属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人口较多,而且这些城市同属于松散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不高,互补性不强,区域中缺乏一个集聚力和辐射力较强的核心城市,经济发展缺乏凝聚力。生产布局学认为,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通常是工业最集中的地方,是全区的交通运输枢纽、商业贸易中心,科学文化事业也比周围地区发达,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3]。按此理论,皖北六市中并没有哪个城市与此完全吻合,说明皖北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城市。正因为如此,需要政府把培育皖北中心城市上升到一个战略高度,解决其自身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3 阜阳市优先发展的区域条件

根据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处在皖西北的阜阳市应优先考虑加以快速发展。这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木桶中的“最短板”迫切需要加长。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著名的“木桶”原理,其意思是说,木桶由几块木板箍成,它的盛水量是由这几块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有一块很短,则这个木桶的盛水量就被这块短板所限制,其他板块再长也是没有用的,只有加长这

块短板,才能增加木桶的盛水量[4]。这一原理生动地揭示出在经济发展这一层面上,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即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从安徽省实际情况来看,全省经济就是一个“木桶”,17个市好比17块“木板”,实现全面发展达到小康目标不是由那块最长的“木板”决定的,而是由那块最短的“木板”决定的。阜阳市人口众多,全市1000余万人口占全省16%,其中农业人口占60%以上,该市在全省经济最为落后,2012年人均GDP仅为12900万元,而合肥市人均GDP为54997元[5]。可以说,阜阳不富,全省难富,解决阜阳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第二,优先发展可更快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阜阳市是安徽省的西北门户,西临河南省,周边无经济特别发达的城市,不具备享有外来辐射的条件。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果,形成了中部有合肥、南部有黄山、沿江有芜湖马鞍山铜陵诸城市构成安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而人多地广的皖北似乎缺少一极,或者说未能形成一极。与其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全面发展皖北六市上,倒不如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阜阳市,使其能够成为区域中心城市,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第三,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可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大量原材料。阜阳市盛产小麦、水稻、红薯、棉花、玉米、大豆和蔬菜、水果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薄荷、桐木、山羊、皮革、兔毛和肉类生产基地。阜阳市粮食年产在340万吨以上,油料10万吨,蛋、奶、鱼、肉75万吨,被称为江淮粮仓。这些都是亳州、淮北、淮南、宿州、蚌埠等周边城市难以企及的。

第四,丰富的矿藏资源,可将阜阳市塑造成能源新城。阜阳市矿物资源储量可观,已探明地下煤储量达80亿吨,境内50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石油属于战略性资源,也是不可再生的紧缺性资源。合理规划与开发能源,将是阜阳市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第五,有大量富余劳动力,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充足人力资源。阜阳市是劳务输出大市,是中国四大民工输出源头。目前阜阳市有540万劳动大军,虽然每年有不少外出务工,但仍有300万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或通过城市化加以吸收。人口多虽然拉小了人均GDP,也在某些方面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但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潜在人力资源,无论是农副产品加工,还是煤炭开采,或者从事第三行业,都需要大量劳动力。

第六,城市文化底蕴深厚。阜阳市历史悠久,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这里是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故里,诗人嵇康的桑梓,其周边地区产生老子、庄子等名播千古的重量级历史人物。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曾巩、苏轼曾在这里为官多年。区内古迹遍布,人文蔚盛,交相辉映。除此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