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语文《寓言两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幻灯出示词语:大王更羸
愈合裂开
孤单失群悲惨
(1)检查第一组词。
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行词,你们发现没有,他们都是——对人的称呼。(指名读)
纠正“大王”读音。请生齐读。
这“大王”指的是哪国的国王?出示:魏国。
魏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齐读“魏国”)
这“大王”是魏国的国王,所以我们也可以称他为——魏王。出示:“魏王”
①“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像放养人回答街坊一样,换句话怎么说?
你为什么还要反问他一句呢?(提醒 关心 劝告)
②老师听不懂什么是好把式,谁能告诉我?
③盘缠该怎么读?他带着什么呢?
当这个词读轻声时,意思是“钱”;读第二声时表示“盘旋,缠绕”的意思。
比如,一条蛇盘缠在树枝上。
男女分组扮文中角色,师旁白,配合读。
既然如此,我们把这句反问句改成这句话好不好?你再读读原句,有什么感觉?
(指名分角色读对话,齐读)
⑤大家静下心想一想:第二次丢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2.研读“补牢”段落,体会修羊圈的作用
①放羊人应不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在第二次丢了羊后,他——
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②我们再读读放羊人怎么想,怎么做。
师板书,请生读题。
(二)检查自学情况,归类学习字词。
1.检查预习情况。
师:看了课题,我想你们一定发现了这个成语里藏着两样事物,分别是——弓、鸟。
(1)出示“弓”图
指“弦”部,幻灯标注“弦”部,请学生说说这个部位叫什么,理解并读好“弦”。
师:要打猎,有了弓,还得有——箭。
出示“箭”图
师:这便是“箭”,古时候,人们挽弓搭箭打猎的动作就叫——射箭。
引导学法:除了上节课所学的查字典和联系课文,根据字形有理有据大胆地猜也是理解意思的一种好方法。
2.出示:
马车图
解说:“辕”和“辙”确实与车子有关。“辕”是古代马车前面的两根横杠;“辙”是指马车轮子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如果辕往——左边,车轮印就往——左边;辕往——南边,车轮印就往——南边。那么,连起来说,南辕——南辙,只有北辕才会有——北辙。
出示“射箭”,请生读好。指导书写“射”,“射”字学生常易写错,指导一下书写强调“身”字这长撇变短不出头。
(2)师:而这“鸟”指的就是——大雁。出示“大雁”图。
师:了解大雁吗?能不能来介绍介绍?
范写指导“雁”字。
学生在田字格内书写一个“雁”字。
2.检查词语情况。
同学们课前预习过了课文,生字词都认识了吗?我们来看看。
教学准备和手段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近《惊弓之鸟》,了解课前预习。
(一)导入,初读。
1.师: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五千年的文明使我国积淀了数不尽的文化宝藏,而成语就是其中璀璨的明星。能说说你认识哪些成语吗?
指名若干学生说。
2.师:成语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看看这则成语故事的背后又讲述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
2.第二~五自然段检查
师:其它四个自然段难读的字词很少,老师一组一个自然段听一听,看哪一组读得最准确、最流利。
(四组都读完后做一小结,点评。)
四、理解题意,渗透学法
1.课文读通顺了,题目的意思你读懂了吗?
查了字典的同学,谁来说说“亡”和“牢”的意思?
2.查字典是我们了解字词意思的一种好方法,但我们还有更有帮助的方法。谁能从文章中找到藏了这两个字意思的句子?
此时,我们再读读题目,你有什么感觉?
3.请大家带着自己心中的疑问,去读读故事吧,想想故事中说南辕北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交流:楚国在南边,那个人却往北走;楚国在南边,那个人硬要往北走。)
三、情境朗读 丰富形象
1.要想对乘马车的人有所了解,我们去读一读他和朋友的对话。写了人物的几问几答?
大家自由地读读1~9自然段,想想乘马车的人和他朋友留给你什么印象。
纠正“更羸”读音。提醒“更”多音字。板书“赢”字与“羸”比较,加红“贝”部,了解字形。齐读“更羸”。(更羸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谁能用文中的句子来介绍介绍更羸)?
生读文章第一自然段,师幻灯出示: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谁知道什么是“射箭能手”吗?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能手,比如我们班里画画特别好的,我们可以称他为——画画能手;唱歌特别好听的,可以称他为——唱歌能手。而更羸在——射箭方面特别有能耐,所以我们称他为——射箭能手。
1.第一自然段检查。
(1)指名一生读第一自然段,随机正音。 (羊圈 窟窿 叼走)
(2)书写难写字。
①窟窿的“窿”不仅容易念错,还容易写错。请大家看老师写(范写)。哪一个笔画不能漏?
②叼走的“叼”字,看老师写(范写)。哪一笔要注意?一提变成一撇,“叼”字就变成了“叨”字。
③请大家把这两个字各写一遍,注意写字姿势要漂亮。
六、辨析填空,学以致用
学习了两则寓言,考考大家能不能把两个成语填正确。
出示:
星期天,我乘公交车去新华书店。一上汽车,我才发现方向乘反了。这( )的事可不是头一回了。上次去姑妈家,没看清方向就上了车,结果只能等车到了下一站再往回乘,浪费了不少时间。这时,我想:只有( )才能不浪费时间。于是,我赶紧向司机叔叔说明情况,然后不好意思地从后门下了车。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联系事情的发展过程,读懂读透第九自然段,揣摩更羸思维的过程;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联系事情的发展过程,读懂读透第九自然段,揣摩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修好了羊圈的结果怎样?这时修好羊圈晚不晚?
因此,古人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板书:为时不晚 )
六、联系生活,明白道理
1.评价一下文中的人物的做wenku.baidu.com对吗?对,对在哪里,错,又错在何方?
2.此时此刻,你明白了些什么道理呢?(根据回答总结故事道理。)
3.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过“亡羊补牢”的事呢?(学生举例)
五、潜心会文,朗读感悟
1.研读“亡羊”段落,明晰羊丢失的原因
①课文中写到放羊人几次丢羊?请大家找到句子划下来。(指名读)
②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
哪个词语在提示我们,这句话是原因?
这句话生字多、句子长,比较难读,大家自己练练。
(指名二、三生读,再齐读)
出示: 羊少了一只,那是因为
这么长的原因,你能说清楚吗?
3.检查第二组词。
出示:愈合裂开
请学生读第二行词。
这两个词你们发现什么了吗?
交流: 乘马车的人, 骄傲,傲慢,自以为是,狂妄自大……
朋友, 待人有礼,关心别人,心地善良……
2.我们不能光有想法,我们要把他们的特点读出来。同桌同学根据这些理解,相互分角色练练,待会儿,老师和大家一块儿合作读。
3.合作读,谈感悟
让学生选择角色,教师读剩下部分,其他学生仔细听,当评委(两组)。
评价中随机解决:
交流辨析两个字的意思
①“亡”字,在这里为什么不说是“死亡”的意思?
②“牢”字,有同学认为是羊圈,有同学认为是窟窿,到底谁对呢?
我们看这个“牢”字,上面是个宝盖头,在古代指家,指房屋;下面是个牛,你想,房子里面关着牛,那会是什么意思?
所以,最早,这个“牢”就是指关牛、羊等动物的地方。
3.现在我们知道了,“亡羊补牢”就是羊——丢了,把——羊圈修好。
( 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画蛇添足)
这些都是寓言故事,你知道这种故事和其它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2.出示课件:
(1)寓言故事,“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2)寓言故事还有几个特点:寓言中包含的道理很明显,但一般不直接加以说明,需要人们去“悟”出来。多采用拟人、夸张的表现手法。通过生动的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说明一个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篇幅短小,情节简单
课题
9寓言两则
课时
2课时
备课时间
3月12日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据部首猜义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盘缠、硬要”等词语意思。
2、认识反问句,通过与意思相同的陈述句的比较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利用故事不同的表达形式用自己的话讲讲两则寓言故事。
七、给予提纲,讲述故事
1.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讲给别人听呢?老师给大家一些小帮助,自己先练练。
出示:……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
……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2.指名讲述故事,并布置学生课后讲给家人听。
八、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讲述故事。
四、读后悟理,揭示寓意
1.引读: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2.标重音再读:老师听到大家加重了这些字的音,我们再来读一遍。
出示: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3.质疑悟理:大家这样读是想告诉别人什么呢?
4.回扣课题,延伸意义
现在,我们想想,南辕北辙的“辕”还是指马车的两根横杠吗?“辙”还是说车轮辗过的痕迹吗?指什么?
就是包含了道理的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是我们二年级下学期学过的两则寓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则新的寓言故事。
二、板书题目,布置初读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板书:亡羊补牢)齐读
我们要学好一则寓言故事,首先应读好故事。
先请大家放出声音读一读,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用手势表示所读遍数。
三、检查朗读,书难写字
4、抓住教材语言表达特色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喜欢寓言,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教学难点:把握寓言主要内容,体会寓言所表达的本义及现实意义。
教学准备和手段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揭示课题
1.(出示:寓言两则)
小朋友们学过寓言故事吗?猜一猜。
③“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这一回丢羊的原因又是什么?
(指名说,抓住学生说到不听街坊劝说这一点引导)
④朗读对话,辨析句式作用
谁来当当街坊,劝劝放羊人?谁来替放羊人回答?
(创设情境,教师采访:什么心情?)
放养人啊,你想告诉街坊邻居什么意思呢?
出示:羊已经丢了,就不用修羊圈了。
(理解牧羊人此时的想法: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第二课时
一、方法概括,揭题导入
1.我们学习《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时,是这样学习的。
出示:
朗读对话,体会寓意
联系生活,懂得寓意
借助提示,讲讲故事
(齐读学习方法)
2.这节课,我们继续按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第二则寓言——南辕北辙。
(齐读课题)
二、质疑题意,初读感知
1.根据“辕”和“辙”的字形,猜一猜,会是什么意思?
5.小结:我们课文读得有滋有味,又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了这篇寓言的包涵的道理。了不起!
五、提示方法,帮助复述
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能不能讲给别人听呢?有什么方法吗?
我们静下心来回忆一下,故事最后一段和前面的对话有什么关系吗?
所以我们只要抓住最后一段,把朋友说的话补进去,故事意思就讲清楚了。
(借助出示的最后一自然段,学生自己练习复述。)
板书设计:
想法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为时不晚)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南辕北辙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
往北驶←——————————楚国(南)
离楚国越远
教学反思:
课题
10惊弓之鸟
课时
2课时
备课时间
3月13日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七、总结学法,布置要求
学习寓言两则,我们运用了“朗读对话,体会寓意;联系生活,懂得寓意;借助提示,讲讲故事”的方法。寓言故事就像是一颗颗珍珠藏在我们的文化宝库里面。课外我们也要用上这样的方法去搜集寓言故事,学习寓言故事,并把故事讲给没听说过的人听。
八、作业:
1.讲述《南辕北辙》。
2.完成《课堂作业本》第9课。
能手是什么意思?射箭能手呢?
在船上,船员被叫做什么手?如果你被选中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比赛,叫什么手?擅长骑马的叫什么手?在队列前面打旗子的又叫什么手?从别人身上偷东西的人叫什么手?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手的称呼呢?找一找,你也会发现生活中存在着不少这样的词语呢。
师:让我们把对更羸的赞美读到句子中去。
齐读。
齐读第一行词语。
愈合裂开
孤单失群悲惨
(1)检查第一组词。
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行词,你们发现没有,他们都是——对人的称呼。(指名读)
纠正“大王”读音。请生齐读。
这“大王”指的是哪国的国王?出示:魏国。
魏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齐读“魏国”)
这“大王”是魏国的国王,所以我们也可以称他为——魏王。出示:“魏王”
①“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像放养人回答街坊一样,换句话怎么说?
你为什么还要反问他一句呢?(提醒 关心 劝告)
②老师听不懂什么是好把式,谁能告诉我?
③盘缠该怎么读?他带着什么呢?
当这个词读轻声时,意思是“钱”;读第二声时表示“盘旋,缠绕”的意思。
比如,一条蛇盘缠在树枝上。
男女分组扮文中角色,师旁白,配合读。
既然如此,我们把这句反问句改成这句话好不好?你再读读原句,有什么感觉?
(指名分角色读对话,齐读)
⑤大家静下心想一想:第二次丢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2.研读“补牢”段落,体会修羊圈的作用
①放羊人应不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在第二次丢了羊后,他——
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②我们再读读放羊人怎么想,怎么做。
师板书,请生读题。
(二)检查自学情况,归类学习字词。
1.检查预习情况。
师:看了课题,我想你们一定发现了这个成语里藏着两样事物,分别是——弓、鸟。
(1)出示“弓”图
指“弦”部,幻灯标注“弦”部,请学生说说这个部位叫什么,理解并读好“弦”。
师:要打猎,有了弓,还得有——箭。
出示“箭”图
师:这便是“箭”,古时候,人们挽弓搭箭打猎的动作就叫——射箭。
引导学法:除了上节课所学的查字典和联系课文,根据字形有理有据大胆地猜也是理解意思的一种好方法。
2.出示:
马车图
解说:“辕”和“辙”确实与车子有关。“辕”是古代马车前面的两根横杠;“辙”是指马车轮子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如果辕往——左边,车轮印就往——左边;辕往——南边,车轮印就往——南边。那么,连起来说,南辕——南辙,只有北辕才会有——北辙。
出示“射箭”,请生读好。指导书写“射”,“射”字学生常易写错,指导一下书写强调“身”字这长撇变短不出头。
(2)师:而这“鸟”指的就是——大雁。出示“大雁”图。
师:了解大雁吗?能不能来介绍介绍?
范写指导“雁”字。
学生在田字格内书写一个“雁”字。
2.检查词语情况。
同学们课前预习过了课文,生字词都认识了吗?我们来看看。
教学准备和手段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近《惊弓之鸟》,了解课前预习。
(一)导入,初读。
1.师: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五千年的文明使我国积淀了数不尽的文化宝藏,而成语就是其中璀璨的明星。能说说你认识哪些成语吗?
指名若干学生说。
2.师:成语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看看这则成语故事的背后又讲述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
2.第二~五自然段检查
师:其它四个自然段难读的字词很少,老师一组一个自然段听一听,看哪一组读得最准确、最流利。
(四组都读完后做一小结,点评。)
四、理解题意,渗透学法
1.课文读通顺了,题目的意思你读懂了吗?
查了字典的同学,谁来说说“亡”和“牢”的意思?
2.查字典是我们了解字词意思的一种好方法,但我们还有更有帮助的方法。谁能从文章中找到藏了这两个字意思的句子?
此时,我们再读读题目,你有什么感觉?
3.请大家带着自己心中的疑问,去读读故事吧,想想故事中说南辕北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交流:楚国在南边,那个人却往北走;楚国在南边,那个人硬要往北走。)
三、情境朗读 丰富形象
1.要想对乘马车的人有所了解,我们去读一读他和朋友的对话。写了人物的几问几答?
大家自由地读读1~9自然段,想想乘马车的人和他朋友留给你什么印象。
纠正“更羸”读音。提醒“更”多音字。板书“赢”字与“羸”比较,加红“贝”部,了解字形。齐读“更羸”。(更羸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谁能用文中的句子来介绍介绍更羸)?
生读文章第一自然段,师幻灯出示: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谁知道什么是“射箭能手”吗?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能手,比如我们班里画画特别好的,我们可以称他为——画画能手;唱歌特别好听的,可以称他为——唱歌能手。而更羸在——射箭方面特别有能耐,所以我们称他为——射箭能手。
1.第一自然段检查。
(1)指名一生读第一自然段,随机正音。 (羊圈 窟窿 叼走)
(2)书写难写字。
①窟窿的“窿”不仅容易念错,还容易写错。请大家看老师写(范写)。哪一个笔画不能漏?
②叼走的“叼”字,看老师写(范写)。哪一笔要注意?一提变成一撇,“叼”字就变成了“叨”字。
③请大家把这两个字各写一遍,注意写字姿势要漂亮。
六、辨析填空,学以致用
学习了两则寓言,考考大家能不能把两个成语填正确。
出示:
星期天,我乘公交车去新华书店。一上汽车,我才发现方向乘反了。这( )的事可不是头一回了。上次去姑妈家,没看清方向就上了车,结果只能等车到了下一站再往回乘,浪费了不少时间。这时,我想:只有( )才能不浪费时间。于是,我赶紧向司机叔叔说明情况,然后不好意思地从后门下了车。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联系事情的发展过程,读懂读透第九自然段,揣摩更羸思维的过程;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联系事情的发展过程,读懂读透第九自然段,揣摩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修好了羊圈的结果怎样?这时修好羊圈晚不晚?
因此,古人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板书:为时不晚 )
六、联系生活,明白道理
1.评价一下文中的人物的做wenku.baidu.com对吗?对,对在哪里,错,又错在何方?
2.此时此刻,你明白了些什么道理呢?(根据回答总结故事道理。)
3.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过“亡羊补牢”的事呢?(学生举例)
五、潜心会文,朗读感悟
1.研读“亡羊”段落,明晰羊丢失的原因
①课文中写到放羊人几次丢羊?请大家找到句子划下来。(指名读)
②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
哪个词语在提示我们,这句话是原因?
这句话生字多、句子长,比较难读,大家自己练练。
(指名二、三生读,再齐读)
出示: 羊少了一只,那是因为
这么长的原因,你能说清楚吗?
3.检查第二组词。
出示:愈合裂开
请学生读第二行词。
这两个词你们发现什么了吗?
交流: 乘马车的人, 骄傲,傲慢,自以为是,狂妄自大……
朋友, 待人有礼,关心别人,心地善良……
2.我们不能光有想法,我们要把他们的特点读出来。同桌同学根据这些理解,相互分角色练练,待会儿,老师和大家一块儿合作读。
3.合作读,谈感悟
让学生选择角色,教师读剩下部分,其他学生仔细听,当评委(两组)。
评价中随机解决:
交流辨析两个字的意思
①“亡”字,在这里为什么不说是“死亡”的意思?
②“牢”字,有同学认为是羊圈,有同学认为是窟窿,到底谁对呢?
我们看这个“牢”字,上面是个宝盖头,在古代指家,指房屋;下面是个牛,你想,房子里面关着牛,那会是什么意思?
所以,最早,这个“牢”就是指关牛、羊等动物的地方。
3.现在我们知道了,“亡羊补牢”就是羊——丢了,把——羊圈修好。
( 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画蛇添足)
这些都是寓言故事,你知道这种故事和其它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2.出示课件:
(1)寓言故事,“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2)寓言故事还有几个特点:寓言中包含的道理很明显,但一般不直接加以说明,需要人们去“悟”出来。多采用拟人、夸张的表现手法。通过生动的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说明一个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篇幅短小,情节简单
课题
9寓言两则
课时
2课时
备课时间
3月12日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据部首猜义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盘缠、硬要”等词语意思。
2、认识反问句,通过与意思相同的陈述句的比较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利用故事不同的表达形式用自己的话讲讲两则寓言故事。
七、给予提纲,讲述故事
1.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讲给别人听呢?老师给大家一些小帮助,自己先练练。
出示:……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
……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2.指名讲述故事,并布置学生课后讲给家人听。
八、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讲述故事。
四、读后悟理,揭示寓意
1.引读: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2.标重音再读:老师听到大家加重了这些字的音,我们再来读一遍。
出示: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3.质疑悟理:大家这样读是想告诉别人什么呢?
4.回扣课题,延伸意义
现在,我们想想,南辕北辙的“辕”还是指马车的两根横杠吗?“辙”还是说车轮辗过的痕迹吗?指什么?
就是包含了道理的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是我们二年级下学期学过的两则寓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则新的寓言故事。
二、板书题目,布置初读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板书:亡羊补牢)齐读
我们要学好一则寓言故事,首先应读好故事。
先请大家放出声音读一读,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用手势表示所读遍数。
三、检查朗读,书难写字
4、抓住教材语言表达特色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喜欢寓言,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教学难点:把握寓言主要内容,体会寓言所表达的本义及现实意义。
教学准备和手段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揭示课题
1.(出示:寓言两则)
小朋友们学过寓言故事吗?猜一猜。
③“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这一回丢羊的原因又是什么?
(指名说,抓住学生说到不听街坊劝说这一点引导)
④朗读对话,辨析句式作用
谁来当当街坊,劝劝放羊人?谁来替放羊人回答?
(创设情境,教师采访:什么心情?)
放养人啊,你想告诉街坊邻居什么意思呢?
出示:羊已经丢了,就不用修羊圈了。
(理解牧羊人此时的想法: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第二课时
一、方法概括,揭题导入
1.我们学习《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时,是这样学习的。
出示:
朗读对话,体会寓意
联系生活,懂得寓意
借助提示,讲讲故事
(齐读学习方法)
2.这节课,我们继续按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第二则寓言——南辕北辙。
(齐读课题)
二、质疑题意,初读感知
1.根据“辕”和“辙”的字形,猜一猜,会是什么意思?
5.小结:我们课文读得有滋有味,又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了这篇寓言的包涵的道理。了不起!
五、提示方法,帮助复述
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能不能讲给别人听呢?有什么方法吗?
我们静下心来回忆一下,故事最后一段和前面的对话有什么关系吗?
所以我们只要抓住最后一段,把朋友说的话补进去,故事意思就讲清楚了。
(借助出示的最后一自然段,学生自己练习复述。)
板书设计:
想法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为时不晚)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南辕北辙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
往北驶←——————————楚国(南)
离楚国越远
教学反思:
课题
10惊弓之鸟
课时
2课时
备课时间
3月13日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七、总结学法,布置要求
学习寓言两则,我们运用了“朗读对话,体会寓意;联系生活,懂得寓意;借助提示,讲讲故事”的方法。寓言故事就像是一颗颗珍珠藏在我们的文化宝库里面。课外我们也要用上这样的方法去搜集寓言故事,学习寓言故事,并把故事讲给没听说过的人听。
八、作业:
1.讲述《南辕北辙》。
2.完成《课堂作业本》第9课。
能手是什么意思?射箭能手呢?
在船上,船员被叫做什么手?如果你被选中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比赛,叫什么手?擅长骑马的叫什么手?在队列前面打旗子的又叫什么手?从别人身上偷东西的人叫什么手?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手的称呼呢?找一找,你也会发现生活中存在着不少这样的词语呢。
师:让我们把对更羸的赞美读到句子中去。
齐读。
齐读第一行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