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产业大进展大繁荣战略研究综述

一、认识体系

(一)文化产业进展战略的概念、内涵

曹军(2007)认为,就文化产业进展战略的范

畴来看,它是一种打算,属于规划、谋略的范畴;就文化产业进展战略的性质来看,它是一种带有全局性、关键性、全然性的并通过系统策划的长远规划;就文化产业进展战略的内容来看,它是一种以应变环境、超越对手、进展自我为特征的抗争性规划,带有鲜亮的竞争性特点。文化产业进展战略又是独特的、带有鲜亮个性特征的、具有目标预期的抽象理念与进展方略。

刘强(2007)认为,所谓“文化产业进展战

略”确实是战略主体关于文化产业本身进展的一种长远的整体性谋划、要求和政策安排,是从“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或者讲“应当把文化产业建设成一个什么模样”如此一些关于文化产业进展的终极目标提出来的。文化产业进展战略的主体是既定的,只

有拥有对经济、文化等资源进行再分配权力的政府

中枢决策机构才能制定和实施文化产业进展战略。

(二)文化产业进展战略的地位理论界有许多专家学者呼吁认识制定国家文化

产业进展战略的重要性,希望政府部门能尽快制

定。最早提出那个建议的是沈望舒(1998),作者

在文中明确指出,为迎接文化产业的大进展,亟需

有一个权威性的战略规划为文化产业明确方向任

务,改善环境条件,解决综合保障问题。一个体现国

家意志、思路明晰、要求确切的规划打算,有利于

动员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调整工作重点,重新配置

生产力和资源,决定统一协调的建设姿态,有利于在

改革的方针下进行体制、机制的相应转变,尤其是

有利于克服阻碍文化经济进展,有害于文化产业建

设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想路线。为文化产业

制定进展战略规划和实施打算具有现实和长远的重

要性,具有理论实践的双重指导意义。

二、要素体系

(一)文化产业进展战略原则

胡惠林(2000)提出,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

中,不能把经济全球化片面地理解为能够不顾国家

利益的完全的经济自由化或产业进展自由化,市场

经济的最高原则仍然是国家利益,因此,文化进展

战略确定应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只有选择了这

样的战略前提,中国文化产业的安全才是有保障

的。

张晓明(2006)从文化产业进展的不平衡进展规

律那个角度,讲明制定文化产业进展战略的一些特

殊性。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文化产业进展的不平衡

性的缘故是它们处在进展的不同时期。进展的不平

衡性对进展战略的重要意义表现在,由于全球化的

迅速进展,国际性经济、文化交流在深度和广度上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种不平衡进展态势正在成为谋求不平等经济、文化利益的重要条件。中国

国家文化产业进展战略要应对国际性的经济、文化

进展的不平衡性格局,在制定文化产业的进展战略

的时候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现实性。

(二)文化产业进展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

战略方针是整个文化产业进展战略的灵魂,它

是战略研究总成果的集中反映,代表和体现了战略主体关于文化产业进展的构想和意志。战略目标是一个文化进展战略文本的核心,是战略方针的体现。

李宝元(1999)认为,进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基

本指导方针应该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快文化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在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人民思想文化素养不断提高,有利于满足人民健康向上的文化需要的前提下,大力推进文化的产业化进展,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进展文化产业的全然目的,确实是要解放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经济。

张晓明(2003)在分析“入世”对中国文化产

业进展的阻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在制订文化产业进展战略时应以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的进展为基本指导方针,差不多目标是要形成“后发优势”,基本手段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并遵循如此的原则,

即以文化艺术的原创带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以文化产业带动信息产业,以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整合,以制度创新应对制度竞争。

(三)文化产业进展战略定位

李江帆(2001)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定位做了论

述,作者指出,就全国范围来讲,由于(狭义)文化产业目前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重专门小,其前向关联效果较强,但后向关联效果较弱,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果在第三产业中处于中下水平,因此尚未具备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条件。对比主导产业的标准,文化产业虽能较多地汲取先进技术,面对大幅度增长的需求,自身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但对其他产业的进展的带动作用并不算强,因此也不具备成为全国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条件。尽管如此,文化产业能较多汲取先进技术,代表产业进展方向和保持增长而需超前进展,因此有可能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产业。

(四)文化产业进展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是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意义而目

前进展具有比较优势或比较弱势,需要特不加强的

部门、区域、组织、要素等。战略重点的选择和实施是战略目标的展开,能否选择并实施正确的战略

重点关系到整个文化产业进展战略的成败。

1.文化“走出去”战略。花建(2000)认为,

过去中国的文化产业要紧针对国内市场,而在

WTO背景下,我们不仅要服务国内,而且要参与

国际竞争;不但要“防守”和“拿来”,而且要

“进攻”和“送出”,这种双向的战略格局,是一个

重大的战略转变。作者(2005)进一步指出,中国

文化产业“走出去”不但要激发内容原创,生产大

量适应国际文化市场的优秀产品,还要解决三个大

问题,确实是“谁走出去”、“走到哪里去”和“怎

样走出去”,即贸易主体、区位选择和出口路径的

问题。

胡惠林(2004)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进展应

该以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为战略目标,要扬长避

短。中国的文化产业要“走出去”,就应当按照这

个原则来选择属于自己的优势文化产业、文化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