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多元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主要有如下一些认识:一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本然脱离的;二是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依赖教育理论;三是教育实践独立于教育理论之外,本身具有自主性。除此之外,学者们对此各抒己见: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与
自然科学理论那种客观的对象。因此,教育理论应该是属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践之学”。
对于教育理论,与一些其它教育学的相关名词一样,并没有一个所谓的定论。我国教育学者叶澜在《思维在断裂中前行——
教育理论,我认为一定是一种有体系的认识,甚至是可操作的认识。教育理论是教育
思想的系统表述,教育理论是教育思想的高级形态。中国古代许多教育家的成果最终只能成为“思想”而不是“理论”,主要是因为“思想”没有成为体系,没有分条逐析。而一些西方教育家则使自己的成果形成体系,甚至可以作为方法直接应用于实践。
2.特征
,不
程之外,而教育理论研究者对教育实践的认识,不仅离不开理论研究者主观性,而且是以其为前提的。因此,教育理论所追求的“真”并不是理论研究者对认知对象的征服、控制,而是与对象发生着的关系,所以说,其强调的是不是客观性,而是参与性。
最后,教育理论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所谓地方性的知识,是由于知识总是
在特定的情境中生成并得到辩护的,因此对知识的考察与其关注普遍的准则,不
如着眼于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在此,知识是随着我们的创造性参与
而正在形成中的东西,而不再是既成的、在任何时空里都能拥有并有效的东西。
“地方性知识”并未给知识的构造与辩护框定任何界限,相反,它为知识的流通、
验,在长期的反思过程中,实践主体能逐渐形成自己对某些问题比较成熟的观点或者一些比较成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育理论超越经验层面的实践,对教育实践具有一种批判作用,“理论就是实践的反义词,理论就是对实践的反驳”。反思就是以批判性的视角,透过超越具体实践的理论去批判、思考实践,解释或解决时间中情境性的、偶然的、不系统的现象或问题。
最后,教育理论对实践起价值导向的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是一种道德活动,是自足的,是以善为目的的,是知识与智慧的统一。教育实践也是一种道德活动,必须价值导向。教育理论是除了教育政策、教育方针以外的起价值导向作用的重要方面。
(二)教育实践内涵
“人
。
首先,伦理性。即教育实践不是屈从于一个外在的目的,它的目的就是它本
身,它是一种追求善的实践。正如苏格拉底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
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而雅斯贝尔斯则是在批判了当前教育不是以善为的,而是将教
育理解为一种为外在目的服务的手段、工具,这一外在的目的就是将青年人培养成为某种“工具”,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学生的追求就是“有用性”,雅斯贝尔斯认为这不是真正的教育,“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最终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因此,伦理性是教育实践之为教育实践的前提。
其次,生成性。教育,作为一种人与人心灵之间的交流,作为一种对人潜能
”
世界,不确定性是人自由的前提,是意义、价值追求的基础。“实践活动有一个
内在而不能排除的显着特征,那就是与它俱在的不确定性。关于所作行动的判断和信仰都不能超过不确定的概率。实践活动所涉及的乃是一些个别的和独特的情境而这些情境永不确切重复,因而对它们也不可能完全加以确定。”
3.价值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来源于实践,同理,教育实践亦是教育理论的来源,教育理论也源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包括各种与教育和培养人有关的实践活动,从古自今,在这些活动中,人们根据经验,加之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深入的逻辑分析、概括、总结,形成有系统的有层次的认识,即是教育理论。然而,教育实践并不是理论的唯一来源,
展起来。从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开始有了教育实践活动,人们开始对教育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作出了一定的总结和概括。早在二干年前我国的《学记》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着。它论述了在教育实中所提出来的一些重大课题,如教育的作用和目,教育的制度和学校的管理,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师的作用和条件等等都作了概括性的论述。如“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道而弗,强而弗抑”、“长善救失”、“禁于未发”、
“藏息辅”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它的普遍意义。但些理论抽象概括的层次比较低,在论述间题时,往还是停留在现象的描述,形象的比喻上。理论的论证也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带有主观臆测性和简单形式逻辑的推理。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理论必须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的出来的。
最后,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相辅相成。教育理论的目的,自然是指导教育实践。教育理
(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最初分野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不是同时产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实践,是在教育成为人类中一种相对独立的生活方式之后才产生的,明确地说,是在学校教育出现后,真正的教育实践才从原始社统的生活方式中脱离出来,成为人类的一种独立形态的社会生活方式。学校
教育产生后,一些思想家把作为整个社会生活领域的一部分加以思考,并在庞大的“哲学”体系中,把教育纳入到政治、伦理的框架中规定性的描述,或是教育活动经验总结,或是教育观念的陈述,以零散的教育思想、言论的形式表现出来,古代教育研究的状况。此时的教育论述还不足以构成系统的教育理论。根本原因是当时教育认识水平和实践水平本身都比较低。到近代以后,教育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得日趋复杂,人们感
尽管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出现了分野,但这种分野并不意味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永远分离、脱离反,分离是为了更有效的结合。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显示: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潜在着一根联结二者的纽带,这根纽带就是教育意义。教育理论无论追求怎样的科学性或科学化,它必须具有教育的意义。教育理论是抽象的,但它对教育实践来说,不应是神秘的;教育实践尽管是具体可操作的,但它同样渗透着理性: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