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各种修辞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教学内容:

正确使用各种修辞格

初中阶段应重点掌握的八种修辞方法是:

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反问、排比、对偶、反复。

1.从修辞角度看,和所给句子同类的一项是()

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夺取全国的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D.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

精析:此题主要考查我们辨别修辞手法的能力。做这类题首先要准确分析出例句的修辞方法,再分析所给的几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题目所给句子是一个比喻句。A句以“低唱”和“弹琴”写油蛉和蟋蟀的叫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B句用排比、比喻两种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的种类繁多、绚丽多彩。C句用“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作喻体,生动地写出了夺取全国胜利在整个无产阶级革命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D句虽有一个“好像”,但不是比喻句,只是比较说明,这句也没运用其他修辞方法。故C句与所给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

答案:C

2.选出与“皎洁的月亮从云缝后面向下窥探着”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

A.朵朵浪花托起一个个美丽的传说。

B.休闲是人生一枚甘甜的果实。

C.他委屈的泪水像开了闸似的哗哗流了出来。

D.在这时代的主旋律中,也偶尔有几声不和谐的音符。

精析: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方法中有关比喻与拟人的知识。“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们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拟人”是把事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语言、行动、思想感情。比喻与拟人是有区别的,比喻是把物比做人,拟人是把物当成人。”解答此题,可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有关知识,采用“求同”的思维方式。具体做法是:先分析例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再对选项一一分析,最后找出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中用“向下窥探”写月亮,完全把月亮当做人来描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B、D选项中,“是”、“有”是暗喻常使用的喻词,

可以判断为比喻的修辞方法。C项中,“像”是明喻常用的喻词,判断起来非常简单,也是比喻的修辞方法。A项中,用“托起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写“浪花”,是把浪花当做人来描写,赋予浪花以人的动作,是拟人的修辞方法,正与例句相同。

答案:A

3.下面的句子都运用了某种修辞方法。最能增强气势,突出“这种作风”的危害的一句是()。

A.这种作风,对己、对人、对革命都是一种腐蚀剂。

B.这种作风怎么样呢?只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而已。

C.这种作风,难道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吗?

D.这种作风,拿来律己,则害了自己;拿来救人,则害了别人;拿来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解析:运用修辞方法,都是为了使文章表达的效果更好,但各种修辞方法使文章表达更好的作用又不完全相同。要想正确回答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先要理解所运用的具体修辞方法,结合文意分析它的表达作用。不可脱离文意,泛泛加以论述。这道题的各项中,A项运用的是比喻,其作用是形象说明了“这种作风”对己、对人、对革命的危害。B项运用了设问,其作用是引起人们的思考。C项运用的是反问,答案已在问话中了。D项运用了排比,其作用是突出“这种作风”的危害,增强论证的气势。经过这样的分析,正确答案就出来了:D。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排比)

B.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拟人)

C.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比喻)

D.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反问)

解析:A选项中,“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是动宾短语的排比。B选项中,“挥动”、“招呼”和“欢迎”都是人格化的动作,在句中它们被赋予了非人的荠菜,所以是拟人修辞。D选项中,疑问的语气表达了更加强烈的肯定色彩,因此是反问修辞。C选项中,根据比喻修辞的判断标准可知该选项所用例句并没有比喻修辞。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5.下面变换句式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原句: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A.像这样的教师,我们会喜欢她,会愿意和她亲近的。

B.像这样的教师,我们会喜欢她,会愿意和她亲近吗?

C.像这样的教师,我们能够不喜欢她,不愿意和她亲近吗?

D.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没有不喜欢她,没有不愿意和她亲近的。

解析:原句是个带否定词的疑问句,以反问的语气,表达强烈的肯定的感情。A句改为陈述句后,去掉了否定词,所以意义不变。D句改为双重否定句,仍然是表达肯定的意义,所以意义也未变。C句仍然是反问语气,带否定词的疑问句,也是表达肯定的感情。只有B 句仍然是反问语气的疑问句,但去掉了否定词,所要表达的意思当然就与原句大相径庭了。所以本题的答案应是:B。

6.不能表达“我要去西双版纳”这个意思的一项是()。

A.我是要去西双版纳的。

B.我不得不去西双版纳。

C.谁也阻挡不住我去西双版纳。

D.我说过要去西双版纳吗?

解析:选项A为陈述句;选项B为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等于肯定,所以该句是在表达“要去西双版纳”的意思;选项C与“我一定要去西双版纳”的语意相同;选项D采用

的是疑问语气,意思是“我没说过要去西双版纳”或“我是否说过要去西双版纳”,二者均没有“我要去西双版纳”的意思。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7.下面不是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修辞方法正误的能力。也是考查辨析拟人和比喻两种修辞方法的能力。比拟又称拟人。A句中的烟囱“哽咽”、B句的花草儿“伸着懒腰”、D句中的水珠“偎依”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闪闪发亮的“远处林舍”比作“姑娘送出的秋波”。因此答案是C。

8.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

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C.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

D.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比喻句与比较句的能力。构成比喻的本体与喻体应是性质不同的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不同类事物,A、C、D三句能构成比喻,B句的“蔬菜”与“水果”是同样性质的东西,句中的“一样”只是它们的价格,属比较。所以,答案是B。

9.对下面这个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句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A.运用对偶、比喻、借代,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B.运用借代、比喻、拟人,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C.运用比喻、对偶、拟人,赋予寂静的大自然以旺盛的生命力,突出了无畏的气概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D.运用借代、对偶、拟人,赋予寂静的大自然以旺盛的生命力,突出了无畏的气概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解析:可采用排除法解答本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从句意理解应为:白雪覆盖下的群山,登高远眺,蜿蜒起伏,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白雪覆盖下的高原上的丘陵,活像一只只蜡象在奔跑。经过分析,自然可得出结论,这里使用的是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些景物要和老天比一比高低,明显是拟人化了。将第一个知识点的分析结果带入选项中,即可将A、B、D三项答案排除,即使不再分析第二个知识点,此题选择也不会出错。

答案:C

10.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

B.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夸张)

C.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设问)

D.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比喻)

解析:这是一道判断题,难度不大,只要明确了要求掌握的八种修辞的主要特征,是很容易看出C项不是设问,而是反问。

11.下面句中的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

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