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药用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药用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目录

一、概注 (2)

二、阐述药用植物悠久历史和在园林绿化中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2)

三、药用植物的分类和药用价值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4)

(一) 芳香型药用植物 (4)

(二) 木本类药用植物 (5)

(三) 草本类药用植物 (6)

(四) 藤本药用植物果蔬类 (7)

(五) 综合性的药用植物 (7)

四、药用植物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意义 (8)

五、总结 (9)

浅析药用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的的发展及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支持,农村绿化及街道绿化已成为政府大力支持及投资的重要选择方向,利用药用植物进行街头绿化,小区及农村绿化,从美学角度选用药用植物的同时,构建生态园林城市为主旨。合理的选用药用植物营造一种新型的保健、科学、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生态药用植物园林,既满足设计要求的观赏价值,又遵循绿色生态的设计原则。文中从药用植物的常见种类,选择原理,设计要求及药用植物不同分类,不同药用价值和应用于园林中的重大意义,这样以来不仅可以弘扬民族文化,使中草药只是得以源远流长,又能深入探索研究药用植物的各种价值。

关键字:药用植物,药用价值,生态园林绿化设计,设计效应

一、概注

在当今这个不断壮大的社会环境里生存,灵验了“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真谛。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绿化产业得到了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并在不断进步,发展。但传统的药用植物应用于园林的现象,并没有发展的那么明显,甚至于根本没有发挥药用植物的最基本的药用价值,与我国“世界园林之母”的声誉和生态园林生物多样性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推广药用植物在园林绿化中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是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园林的需要。从“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传说进一步肯定了中草药之功效,并被世人誉为是中华名族的瑰宝。

二、阐述药用植物悠久历史和在园林绿化中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城市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不仅仅是从美学角度片面的追求以

绿化率标准体现的完美,更强调的是怎

样构建中国式生态园林城市而努力探

索。生态的绿化设计要求不提倡奢侈,

而是一种节约,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在

生态环境不断壮大的这个过程中,它是

经济的,环保的,美丽的,时尚的。

图为农家乐一角

药用植物在医学方面的发展趋势此起彼伏,没有高峰。在我国这个“药材王国”,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有10000多种药用植物品种,也就是说我们身边大部分都是具药用价值的,是世界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具开发利用资源历史悠久。但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不断丧失及各种疾病的增加,威胁着人类社会,因此,传统医学的地位有上升趋势,园林工作者据调查分析当今社会人群的追求,认识园林设计不仅仅是从视觉上满足居民,更应该有意识的了解药用价值,将之有效的运用城市园林绿化,使其功效

得以充分发挥,避免城市绿化景观相似,及具备了中国特色的创造灵魂。【4】

一说起药用植物,大家大概如我一样,都有着一些不解,对药用价值不太了解。经过这次调查,说实在的,在我们身边的绿化所选择的大多数树种已具备药用植物,只是其树种本身的药用价值被我们忽悠,或是我们从不研究其药用价值。据调查统计分析,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是极其丰富的,不同植物的药用部位选择不同,不论是根、茎、叶、花、果实、还是种子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对于不同植物的药用价值都需了解透彻及准确无误的选择如要部位。

在我们身边,根据不同类型的绿化发展方向,不论是城市,还是小区绿化都追求一种既简单又舒适的环境,渐渐的,药用植物贴近我们的生活圈,例如常见的苏铁,常绿羽片条形叶,6-7月可欣赏其花期,适大型盆栽,布置会场,也是插花好材料,且其花可治遗精,白

带,种子可以祛痰、镇咳,叶能止血,祛瘀

【3】;山茶花,我国传统名花,品种繁多,花

期在其他花较少盛开的季节,是观赏价值极

高的常绿树种,适栽植于小游园及小区花坛

里,其花可入药,止血散瘀,红花可治血崩

及烫伤,白花可治白带【5】;桂花是园林应用

广泛的一种药用植物,花可经过加工提取芳

香油,叶、果、根、等可入药,桂花茶可解

压排郁,适栽植于古典厅前,古人通常称之

为“双桂当庭”,并可与牡丹、荷花、山茶

等一起搭配,可使园林效果更加美观,舒适,

且抗污性强,适合应用于厂矿绿化【1】;木瓜,

是一种农村常见的药用植物,其果实可平肝和胃,祛湿,对脚气,水肿等都有好处,此树种较高大,是置于门前庭院较空旷的区域,果实最好在9-10采收,使用。

图为山茶花

三、药用植物的分类和药用价值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我们通常说的药用植物是广义的,它是指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某一成分供人们选择入药,而按照生态园林设计不同用途可将药用植物分为以下几类:

(一) 芳香型药用植物

图1为小叶栀子花

芳香型药用植物:这类植物主要是通过散发的花香,引起人们嗅觉的不同感受,产生不同功效。此类植物既具备花香,又同时满足其观赏价值.。如栀子花有提神,净化空气功效,可以种植于小区街道绿化,校园绿化,并可采摘几多置于房间里,净化室内空气,让人心情平和,有精神,让人感到清新、舒适;纯洁花仙子之称的荷花有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誉,其花香使人心平气和,可在宁静、神圣的寺庙,庭院及公园的湖边角落种植,制造舒适,安祥的环境;千日红虽没有栀子花花香扑鼻,可它淡淡的花香,让人心旷神怡,且此花花序如竹子节节高升,让人对生活充满自信,希望,适宜种在房前屋后的小庭院里;玉兰香使人轻松舒适,桂花香沁人心脾,使人减轻疲劳,适宜门前屋后的小花园及公园小游园种植。

图2为木芙蓉

木本类药用植物:此类植物主要是植物体某一特殊成分供人们汲取,吸收,通过人体的毛孔吸收进入人体内,杀死体内细菌。该类植物本身具有抗菌性及抗病毒物质,因此此类植物可增强人们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起到防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要构建保健型的生态园林,生态小区,并要使其保健效果更好,需成片,成林种植。如夹竹桃,常绿及抗污染性较强的树种,植物本身虽有毒,可其叶和树枝对心脏病心力衰竭,喘息,咳嗽都有帮助,并且它还可以强心利尿,祛痰定喘,镇痛散瘀【3】;香樟,寿命长达千年以上的常绿乔木,是抗风,抗污性较强的树种,较容易适应城市环境。此树种是成片,成林栽植。香樟散发的淡淡的芳香挥发油,可帮助祛湿痛,促使胃部舒适,适宜作行道树,风景树,防护林;枇杷,是一种农间应用较普遍的药用植物,枇杷叶可以止咳,治哮喘,对伤风感冒是很有帮助的,栽植于自己家门口,采收方便,营造保健的生态舒适小家园;木芙蓉,落叶灌木,多栽植于湖边,与乌桕搭配较多,10月采收的花药用价值更高,对烫伤,肺热,咳嗽,白带

都有好处,是属性平,良性药材【1】。

图3为鸡冠花

草本类药用植物:该类植物与木本类药用植物有些近似,顾名思义草本类就是我们身边常见的花卉及地被类植物,属较低矮型植物。这些植物通常是带根全草及茎、叶等入药。如禾本科常绿的地被植物吉祥草,带根全草入药,可全年采收,并有清肺,止咳,理血,解毒等功效,【2】适种植于大型游园及公园花坛等场所,使其原本配置的花坛不再是只有红花,没绿叶相陪衬;万年青,根、茎、叶全部入药,对治疗心力衰竭,咽喉肿痛,蛇咬,烫伤有好处,并可以强心利尿,清热解毒,【5】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种些,采收方便,逼供棵水植放于室内及电脑桌旁,可净化空气及抗辐射;鸡冠花的花序也是很好的中草药,是一味极好的妇科良药,花与种子都对治疗及舒缓一些常见的妇科疾病的加重,并在园林绿化中,多数与一

些草本花卉配置各种花色,使其效果满足游客视觉效果。

(四) 藤本药用植物果蔬类

图4为紫藤

藤本药用植物果蔬类:是我们口中所说的攀援类植物,如猕猴桃、丝瓜、苦瓜、葡萄、金银花、紫藤等,这些一般都是我们生活圈里最多的一类药用植物,虽应用于园林绿化不多,但在自家小庭院的运用还是挺广泛,普遍的。

(五) 综合性的药用植物

图5为桂花

综合性的药用植物:有些植物不仅满足嗅觉,视觉效果,又可根据自己病由选择不同植物的不同药用价值,正确合理应用它们,达到更高,更好的效果。如桂花既是芳香型植物,其花有化痰,止咳,止牙痛,根可以去风湿,散寒等功效;银杏,是我国最古老的树种,其药用价值非常神奇,银杏叶可敛肺,活血化瘀等,并在一般概率下可以提高记忆力;这是在我们身边见的比较多的,我也只是在抛砖引玉。

四、药用植物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意义

了解了药用植物的实用价值后,经过调查,分析,总结药用植物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意义:

(1)药用植物在推广应用于园林绿化是我们走中国特色化园林的必经之路。药用植物满足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可构建生态观光型,药用保健型,经济效益性等多种形式

的中国特色化园林。【4】

(2)药用植物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绿化产业走向中国化的关键。在近年来的园林发展方向来看,园林绿化只追求色彩,图案及表面的完美,忽视了植物本身的一些

价值,所以原本的绿化产业将会被误认为是奢侈的,并与可持续发展相违背,药用

植物的推广将会是园林绿化产业得到高峰的主题。

(3)将我国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广泛推广及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化产业,这样一来,不仅提高绿化的观赏价值,又能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带动保健食品,中药材及

纯天然植物精油化妆品等产业的发展。

(4)药用植物在城市小区绿化及街头绿地的广泛应用,既解决了净化空气,吸尘功效,又减少空气污染加剧,减少各类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各类疾病,提高环境质量,提高居民免疫力,增强居民的体质。

(5)高大乔木及抗污性强的树种,都可防风固沙,保护生态园林,防止水土流失,沙尘暴等地质灾害发生,药用植物也占了重要位置。

五、总结

药用植物的分类多种多样,根据生态园林的发展,药用植物的应用也是需循序渐渐的,必须考虑到居民对药用保健型的园林的接受程度,只有调查统计后,才会提出意见,正确选择实施方案,使此项目得以可持续,稳定发展。现在社会注重健康,舒适的环境,但人类现在对药用植物的认识并不是很了解,许多方案都因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居民生活需求。因此,位能使居民接受生态园林,必须充分调动各种人力,物力资源,不断推广,宣传及实践,让各类游客在游园时潜意识地接受健康,保健知识,懂得去选择及合理利用。随着力度的加强,市民自然会接受药用植物构建的中国特色化的保健型生态园林。

参考文献

【1】邱国金,园林树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1;

【2】《广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编写,常用中草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9;【3】郭冀珍,使用中草药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于晔. 生态景观与其植物配置的中和观.昆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

【5】吴克强,藏莹堂,中草药大全【M】,北京,广东旅游出版社,20

园林植物配置应用复习题

园林植物配置应用复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树种规划?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提示:树种规划:作好树种的调查工作,总结出各种树种在生长、管理及绿化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根据当地各种不同类型园林绿地对树种的要求做出规划。 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的一般原则: (1)“适地适树”的原则; (2)满足功能要求,符合城市的性质特征; (3)满足景观需求,注意特色的表现; (4)满足经济要求。 2、简述立体绿化的特点及功能 答案要点: (1)特点:a外观上具有多变性;b节约用地,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达到绿化、美化的目的;c在短期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d攀缘植物本身不能直立生长,只有通过他的特殊器官依附于支撑物上才能直立生长。 (2)功能:a美化街景;b降低室内温度;c遮阴纳凉;d遮掩建筑设施;e生产植物产品;详述省略。 3、屋顶花园植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植物品种强壮并具有抵抗极端气候的能力;(2)适应种植土浅薄、少肥的花灌木;(3)能忍受干燥、潮湿积水的品种;;(4)能忍受夏季高热风、冬季露地过冬的品种;(5)抗屋顶大风的品种;(6)能抵抗空气污染并能吸收污染的品种;(7)容易移栽成活、耐修剪、生长较慢的品种;(8)较低的养护管理要求。 4、植物配置的原则有哪些? 要点:a、重视植物配置多样性原则;b、遵循“适树适地”的种植原则;c、遵循“尽量形成人工群落”的种植原则;d、遵循与绿地功能要求相适应的种植原则;e、遵循速生与慢生树种相搭配的原则;f、遵循“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原则;g、遵循“多样统一、协调对比”的艺术原则。 5、简述园林植物与建筑的组景关系。 答案要点: (1)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因借、相互补充,使景观具有画意。(2)建筑的线条比较硬直,而植物的线条却较柔和,两者能形成强烈的对比(3)建筑屋顶可用植物美化(4)建筑常以门洞、窗框以植物为景,与植物组景后常弥补建筑的不足。 6、花卉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方式有哪些?

红叶石楠在园林中的应用

一、作为孤赏树,在园林绿地中可孤植、对植甚至盆栽后在门廊及室内布置 利用红叶石楠树冠美、终年常绿、耐修剪特性,将红叶石楠修整成球形或其它形状做为孤赏树,在园林绿地中可孤植、对植甚至盆栽后在门廊及室内布置。与目前常用孤赏树树银杏相比具有四季常青的优点,而与五针树相比又具有四季色彩变化的优点。扬州个园中在两厅之间掇湖石为山,架空突起而孤立,在依山傍岩处种植了一株大石楠,郁郁葱葱,是古典园林中以石楠为主要观赏对象时少有的孤植的例子。 二、用做色块来组织植物造景 利用红叶石楠鲜红色的新梢和嫩叶,且红叶鲜艳持久的特性用做色块来组织植物造景,与其他彩叶植物组合成各种图案;在庭院、草坪、花坛、广场、及公路立交桥两侧的互通绿地中,片植后修剪出平面的、立体的各式各样的几何形色彩图案。红叶小檗虽然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其为半常绿或落叶树种,且两个树种的叶片均为暗紫红色。因此,无论是生态适应性还是叶片观赏性,红花木和红叶小檗都无法与红叶石楠媲美。红叶石楠生长速度快,且萌芽性强,耐 修剪,可根据园林需要栽培成不同的树形,在园林绿化上用途广泛。 三、群植或片植 利用红叶石楠耐荫、耐修剪特性可培育成主干不明显、丛生形的大灌木,群植成大型绿篱火红之际,非常艳丽,极具生机盎然之美,红叶石楠用作绿篱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和日本已被广泛应用,被誉为“红叶绿篱之王”,与现在常用作大型绿篱的法国冬青相比,具有四季的色彩变化,与火棘相比又能四季常青的优点。 四、作抗性植物用 利用红叶石楠耐干旱瘠薄,对二氧化硫,氯气有较强的抗性,具有隔音功能,适用于街坊、厂矿绿化。可在大气污染较严重地区栽植。是不可多得的抗污染树种。另外,石楠还具有较强的隔音效果,成林或成列种植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消除噪音的作用。在公路、铁路沿线,机场及会产生较大的机械噪音的工厂附近合理种植,应当会有很好的环境效益。 五、代替节假日摆花用 利用红叶石楠耐修剪,萌芽力强,并且一年能多次抽芽,发出鲜红色的新梢和嫩叶特性,用作企业事业单位绿化,经过修剪的红叶石楠发出红色的新梢和嫩叶,亮丽火焰般的红色,显得格外艳丽,特别是遇到节庆日时,提前一30天,修剪一次,等到节日那天经过修剪的红叶石楠发出红色的新梢和嫩叶,显得格外艳丽,喜庆欢乐。目前,为了能达到这种喜庆欢乐的效果往往采用大规模的摆放一品红或一串红,如果用红叶石楠岂不更美,更经济,管理也方便。红叶石楠极具观赏价值,是绿化树种中不可多得的红叶系列的观叶彩叶树种,随着设计师对红叶石楠深刻认识,势必会成园林绿化中的骨干树种,成为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中的树种选择新亮点。 红叶石楠 2009-12-04 16:52:54| 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种中文名:石楠

花境植物大全

园林设计花境植物集锦大全 花境是指利用露地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花卉,栽植在树丛、绿篱、栏杆、绿地边缘、道路两旁及建筑物前,以带状自然式栽种。它是根据自然风景中林缘野生花卉自然分散生长的规律,加以艺术提练,而应用于园林景观中的一种植物造景方式。在园林设计中,我们经常要遇到植物花卉的选择等,我精心收集整理了关于花境的资料,近期将推出园林设计花境植物集锦大全系列,一起欣赏吧。 1. 火炬花 形态特征: 百合科火把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80-120厘米。茎直立。叶线形。总状花序着生数百朵筒状小花呈火炬形,花冠橘红色,花期6-7月。蒴果黄褐色,果期9月。 生长习性: 火炬花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也耐半荫。要求土层深厚、肥沃及排水良好,沙质壤土。性喜温暖向阳环境,宜生长于疏松肥沃的沙壤土。较耐寒。原产非洲南部。较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能越冬。

2.紫娇花 形态特征 球根花卉,株高30~50公分,具圆柱形小鳞茎,成株丛生状。茎叶均含有韭味。顶生聚伞花序开紫粉色小花。 生长习性 性喜高温,生育适温24~30度C。 3.百里香 百里香的形态 百里香属(Thymus) 是唇形科下的一属,包括大约350种多年生的芳香草本植物。最高约40厘米,生长在欧洲、北非和亚洲。 一般是茎部窄细的常绿植物,小叶(4-20毫米长)对生,全缘,呈椭圆形。花顶簇生;花萼不规则:上缘分三瓣,下缘裂开;花冠管状,4-10毫米长,呈白色、粉色或紫色。多年生草本, 种子发芽时间12-20天, 成熟时间90-10天,花期夏天. 百里香的产地分布 非洲北部、欧洲及亚洲温带,我国多产于黄河以北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主要产地为南欧的法国、西班牙、地中海国和埃及。

浅谈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浅谈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花、草、树能绿化美化环境。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空气清新,有杀菌、防止污染、促进人体健康作用。绿色植物覆盖地面,防止水土流失,对维持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当前各地都以建立花园城市、花园小区、花园工厂、花园式学校为目标,因此,需要种植大量的c花、草、树。因而,花卉具有广泛的环境效益。花卉是青春和生命的象征,花卉鲜艳的色彩和沁人肺腑的芬芳,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使人得到高尚的精神享受。 我国目前正积极加速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带来了现代文明,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给人以健康和美的享受,人们渴望与自然共融。现代社会的人们即向往自然又离不开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矛盾。为了改善并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自然的渴求,以植物造景为主,融生态、保健、科学、文化和艺术为一体的生态园林成了现代园林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园林植物的应用情况也成为评价园林优劣的重要指标。花卉是园林植物中最主要的部分,其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花卉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取其字面含义;广义的花卉指一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和木本植物,是观赏植物的同义词。本文所讲的花卉主要指草本类和花灌木。花卉种类繁多,形态习性各异,在园林中应用十分广泛,其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主要有花丛、花带、花台、花坛、花境、花卉立体应用和专类园等,现分别作一介绍。 一、花丛

花丛是用几株或几十株花卉组合成丛的自然式应用,以显示华丽色彩为主,极富自然之趣,管理比较粗放。花丛适宜布置在建筑物旁、路旁、林下、草地、岩缝和水边,特别适宜于自然式园林中应用。花丛多选用多年生,耐粗放管理的宿根或球根花卉,如蜀葵、芍药、鸢尾、萱草、菊花、百合、玉簪等。由于花丛体量较小,选材时应少而精,以一种或两种花卉为主体。同时,还应根据土壤条件和周边环境进行选材和配量。花丛要求自然式布置,栽种时各株间距不要相等,也不要成行成列地种植,避免形成直线。同时各种花卉要高低错落、疏密间致,富有层次变化,并注意游人前进的方向,各花丛应有变化,避免千篇一律。 二、花带 花带是花卉呈带状的种植方式,其宽度一般为1米左右,长度为宽度的3倍以上。花带可设置在道路中央或两侧、水景岸边、建筑物的墙基或草地中,形成色彩绚丽、装饰性较强的连续景观。花带按栽种方式可分为规则式花带和自然花带;按植物材料可分为专类花带和混合花带。专类花带是由一种或一类观赏花木的不同品种组成的花带;如水仙花带、郁金香花带、鸢尾花带、百合花带、杜鹃花带等;混合花带是由几种或几类花卉组成的连续景观,该类花带设计时必须根据各种花卉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选材,合理配置,以某种花卉为主调,其他花卉种类配合,并要求所选的花卉开花繁茂、花期一致。三、花坛 花坛是一种古老的花卉应用形式,源于古罗马时代的文人园林,

花境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与应用探讨

花境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与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6-11-18T17:41:15.640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0月第19期作者:王林云 [导读] 【摘要】园林作为现代化城市绿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着积极作用。而花镜是一种重要的园林植物造景,其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和应用,可极大地丰富园林景观,营造一个和谐、自然的园林环境,因此应仔细研究城市园林中花镜的设计和应用,不断提高城市园林景观效果。 南京玄武园林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南京 210004 【摘要】园林作为现代化城市绿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着积极作用。而花镜是一种重要的园林植物造景,其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和应用,可极大地丰富园林景观,营造一个和谐、自然的园林环境,因此应仔细研究城市园林中花镜的设计和应用,不断提高城市园林景观效果。本文简要介绍了花镜特点,分析了城市园林中花镜设计要点,阐述了花镜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关键词】花镜;城市园林;设计;应用 近年来,随着南京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南京的园林绿化不断提档升级,从局部绿量提升到增色增彩,注重了多彩、丰富的花境配置在南京城市中的应用。同时为了满足城市绿地规划需求,积极发展节约型园林,在城市园林建设中通过合理、科学地设计和应用花镜,遵循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设计原则,在保护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减少资源消耗,实现良好的城市绿化景观效果。 一、花镜特点 花镜以自然斑状形式,利用花灌木、宿根花卉等观花植物,混种在草坪中央、墙垣、路边和林缘中,在季相、色彩、株高等方面实现一种和谐自然的园林植物景观。花镜具有以下特点:其一,表现方式自然,花镜可以利用美学、园林等造型艺术手法,科学模拟植物群落组合植物,营造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宛如天开的植物景观,充分体现季相美和花卉自然群体美的动态景观;其二,养护成本低,营造花镜尽量选择耐寒性、抗逆性和适应性较强的植物,一旦成景,实现小群落植物自然更替,实现四季有景,养护成本较低,可数年保持不变;其三,植物材料丰富,在营造花镜时,应选择丰富的植物材料,以宿根花卉为主,再配合观赏草、一二年生草花、球根花卉、小灌木等植物,这种花镜种植以后可保持4~6年,花镜最好选择球根、宿根花卉,这些花卉多年生长,种类繁多,必须充分发挥花卉特色。 二、城市园林中花镜设计要点 1、选择合适植物 花镜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应选择合适植物,一方面,注意植物观赏特性,花镜设计过程中应结合植物的质地、花色、花期、株高、株形等,合理搭配,实现艺术组合,营造优美、和谐的群落景观;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南京地区的温度和光照以及植物生态习性,在施工管理和养护中满足水肥、土质等要求,选择适合南京气候的植物。 2.季相变化 花镜设计应充分考虑季相变化,结合植物的叶色、花色和花期,创造不同的季相变化,实现四季有花,优化种植设计,实现花镜季相。在城市园林中,考虑到宿根及球根花卉的冬季观赏效果不佳,因此在花境的设计中要增加骨架类常绿树种的搭配,并在外围结合搭配部分时令草花来增添冬季的观赏效果.例如在南京市府前路绿化岛头设计中,结合造型五针松、黄杨桩、水果兰球等来弥补宿根花卉冬季观赏效果问题。 3.色彩设计 花镜色彩设计应充分考虑植物的叶色和花色,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巧妙搭配冷暖色系,冷色系如蓝色花、百色花等,其可用于花镜空间狭小或者后方区域。冬天尽量选择变色叶灌木,增强暖和感;秋天和春天选择暖色系花,夏天选择冷色系花,在夏天给人以清凉感,花镜色彩设计还要和园林周围环境色彩相互搭配协调起来。例如在南京龙蟠路交叉口绿地设计中,运用黄金菊、鼠尾草、落新妇、五色梅、锦带花、以及点缀观赏草等营造花境不同的色彩效果 4、立面效果 为了突出群落美观,花镜应实现良好的立面效果,结合植物的质地、花序、株形、株高等,设计层次分明、高低错落的自然群落,确保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和生态性。例如在南京府前路岛头花境设计中,考虑到岛头较长,因此在花境立面的营造中,特意分为高低不同的前景骨架和背景骨架两个立面来营造不用效果,两个组团骨架中穿插同一高度的宿根花卉来形成和谐统一感。 5、地形设计 花镜设计还要考虑园林的地形地貌,通过优化地形设计,可营造良好的景观层次,微地形设计可丰富植物层次,尤其是长条形绿地,可利用堆坡,优化绿地形状,对于大块绿地,经过微地形设计,使整个绿地系统显得更加生动丰富。 三、花镜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1、因地制宜 根据南京市园林当地的地理条件以及项目性质,如道路岛头、游园绿地、并根据原有的地形地貌,结合植物的质地、花型、株形、株高等,优化花镜设计,创造具有良好立面和平面效果的花镜,可节省大量施工成本。 2.适地适花 为了降低城市园林施工成本,应坚持适地适花的原则,结合当地的环境环境,选择合适植物,在花镜设计中,选择多种植物材料,如花灌木、观赏草、球根花卉、一二年生花卉、露地宿根花卉等,展现植物多样性。 3.尊重植物生态习性 自然环境中,藤本、草本、灌木、乔木等植物的形态特征不同,并且在喜酸喜碱、耐干旱、耐水湿、喜阳喜阴等生态和生理特性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结合南京市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类型的植物,不仅要实现良好的观赏效果,并且应便于管理维护,尽量种植一些节水、耐旱的植物,例如南京园林中的鸡冠花、一串红、千日红、宿根菊类等植物,养护管理比较简单。 4.加大乡土材料的应用 经过长时间大自然的优胜劣汰,乡土植物对于当地的干旱、洪涝、极端高温、极端低温等恶劣环境具备了良好适应性和抗逆性,和外来树种相比,乡土植物的生态效益更好。同时,乡土植物生长过程中水肥消耗量较低,所以其维护和种植成本较低,若园林设计中乡土植

绿化常用水生植物

常用水生植物 1、千屈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于地下,粗壮;茎直立,多分枝,高30-10 0厘米,全株青绿色,略被粗毛或密被绒毛,枝通常具4棱。叶对生或三叶轮生,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4-6(-10)厘米,宽8-15毫米,顶端钝形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心形,有时略抱茎,全缘,无柄。 花组成小聚伞花序,簇生,因花梗及总梗极短,因此花枝全形似一大型穗状花序;苞片阔披针形至三角状卵形,长5-12毫米;萼筒长5-8毫米,有纵棱12条,稍被粗毛,裂片6,三角形;附属体针状,直立,长1.5-2毫米;花瓣6,红紫色或淡紫色,倒披针状长椭圆形,基部楔形,长7-8毫米,着生于萼筒上部,有短爪,稍皱缩;雄蕊12,6长6短,伸出萼筒之外;子房2室,花柱长短不一。蒴果扁圆形。 生长习性:生于河岸、湖畔、溪沟边和潮湿草地。喜强光,耐寒性强,喜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上生长更好。

2、鸢尾 形态特征:常绿水生鸢尾属多年生常绿草本,系由六角果鸢尾(I.Hexag)、高大鸢尾(I.giganticae)、短茎鸢尾(I.brevuilei)等杂交选育而成,根状茎横生肉质状,叶基生密集,宽约2厘米,长40至60厘米,平行脉,厚革质; 花葶直立坚挺高出叶丛,可达60至100厘米,花被片6,花色有紫红、大红、粉红、深蓝、白等,花直径16至18厘米左右。 生长习性:常绿水生鸢尾喜光照充足的环境,能常年生长在20厘米水位以上的浅水中,可作水生植物、湿地植物或旱地花境材料。常绿水生鸢尾特别适应冷凉性气候,据江苏盐城表现看该品种在-9℃的低温条件下,能保持常绿且进行分蘖;在长江流域一带,该品种11月至翌年3月分蘖,4月份孕蕾并抽生花葶,5月份开花,花期为20天左右,夏季高温期间停止生长,略显黄绿色,在35℃以上进入半休眠状态,抗高温能力较弱。 值得注意的是,常绿水生鸢尾为杂交品种,很少结籽或不结籽,故生产上常用分株或组培的方法繁殖。 常绿水生鸢尾的叶形、株形、习性与其他水生类鸢尾相似,在黄菖蒲、玉婵花、溪荪等水生植物的应用范围内均可种植,但该品种因其叶厚革质不易下垂、冬季翠绿且花色丰富,其他鸢尾类植物只能望其项背。

园林花境植物选择与营造

园林花境植物选择与营造 花境(flower border)是起源于英国的一种自然优美、景观丰富、经济节约的园林植物应用形式[1],目前在我国已有应用,并逐渐成为热点。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与国内园林花境应用的现状,从花境植物选择及设计营造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以丰富花境植物应用种类,拓展花境设计的思路。 1 花境的概念与特点 花境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以宿根花卉为主,配以花灌木、一二年生花卉、球根花卉等,表现植物的个体美及植物组合的群体美[2]。花境植物种类丰富,花期错落,四季呈景;一次投入,多年可赏;类型多样,适宜于多种环境场合。 园林花境以一种近自然植物群落的形式,既具四季观赏效果,又节省了大量换花成本,且养护、管理简便,不仅可以增加自然景观,还具分割空间和组织游览线路的功能[3]。 2 花境的类型 花境是由多种地被植物种群组成的人工植物群落,由于其丰富的表现形式而分属多种类型。根据所使用的植物材料,可将常见的花境分为三种:由同属不同种或同种不同品种植物为主要材料的专类植物花境,如芍药花境、牡丹类花境、鸢尾类花境、菊花花境等;全部由露地过冬的宿根花卉组成的宿根花卉花境,常用如宿根天人菊、萱草、桔梗、八宝景天、宿根福禄考等;以及种植材料以耐寒的宿根花卉为主,配置少量的花灌木、球根花卉或一二年生草花的混合花境,此类花境季相分明,色彩丰富,园林中应用较多。 另外,依据立地条件、设计意图的不同,花境可分为林缘花境、墙基(篱前)花境、临水花境、岛状花境、路缘花境、岩石花境和专类花境;按照季节,花镜可以分为早春花境、春夏花境和秋冬花境;从观赏角度,花镜又可以分为单面花境与双面(多面)花境,等等。 3 花境植物的选择 花境植物材料绝大多数属地被植物,如露地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花卉等。目前地被植物的种类很多,随着对野生资源的不断开发,地被植物的种类和品种还会更加丰富,在营造花境时的选择范围会越来越广,但不是所有地被植物都适用任何花境,要进行比较和选择。花境中地被植物的基本选择原则有两个,一是根据地被植物的特性,二是根据花境的类型。 3.1根据地被植物的特性选择 3.1.1适宜当地的气候条件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极大,花境地被植物应选择能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种类。乡土植物应作为首选,从外地引进新种时应考虑植物本身的耐寒和耐旱性。 3.1.2适宜当地的土壤条件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其性质与肥力直接影响地被植物的生长状况。在营造花境时应考虑当地的立地质量,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地被植物。 3.1.3可观赏性 建造花境是为了美化环境,在选择地被植物时,是否具观赏性是最重要的原则,应尽量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 3.1.4生态功能

花卉在园林的应用形式

花卉在园林的应用形式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花卉在园林的应用形式? 一、花坛: 花坛是公园、广场、街道绿地、工厂、学校以及各大建筑物前绿化布置中的重点。是用一种或多种花卉集栽在一起发挥群体美,有大面积的、小面积的、整齐规则的、不规则的、图案式的、自然式的、平面的、立体的。 (一)花坛种类: 花坛一般根据它的形状、性质、设置地段、植物材料等特点进行分类、如按形状可分为圆形花坛、带状花坛、平面花坛、立体花坛等。采用植物材料分一、二年生草花花坛、球根花坛、五色草花坛(毛毡花坛)等,根据布置方式不同分以下二类: 1.花丛花坛也称集栽花坛。就是以几种花期一致,色彩调和不同种类的花卉配置成的花坛。外形根据地形呈自然式或规则式的几何形等多种形式,花坛内部配置材料根据观赏位置而定,如四面观赏的花坛一般是中央种植高,四周种植较矮的种类,单面观赏的种植后面高,前面矮的植物。这类花坛设置和栽植较粗放,只要有层次,花期要一致,色彩协调。 2.模样花坛又称毛毡花坛或模纹花坛,用色彩艳的各矮生性草花(红绿草、白草)为主,在一个平面上栽出各种图案后,看上去好像地毯一样。花坛外形是规则的几何图形,花坛内图案用大量矮生性草花外,也配置一定的草皮的建筑材料,如色砂等。使色彩和图案更加鲜明突出,栽种花卉以叶细小茂密耐修剪为宜。半枝莲、香雪球、石莲花和五色草等。其中五色草配置花坛效果最好。利用时间长6月~10月。 二、花镜:

花镜是利用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草花栽植在灌木丛前或道路两旁及建筑物前,以带状自然式栽种花卉的。各种花卉的配置比较粗放,也不要花期一致。要注意一年四季都有花,对植物高矮要求不严,只注意开花时不被其他植株遮挡,要求花开成丛,显示出季节的变化或某种突出色调。 花镜的外围应有一定的轮廓,边缘可以配草坪或矮栏杆作点缀。单面观赏用,则栽种时应考虑后面高,前面低,两面观赏时,栽种应中央高、四周低。花镜不宜过宽,一般应因地制宜。花镜要与背景的高低、道路宽窄成比例,花镜的长度根据需要而定,过长可分段栽植。但各段植物材料和花卉色彩要有变化,花镜内花卉的色调与四面环境相协调,红墙前用蓝色、白色等浅色鲜明的花卉,而在灰色的建筑物前,应以大红、橙黄等为宜。 三、插花 插花是一种独特的花卉艺术。在我国古代和欧美、日本等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各国具有不同的风格。插花就是把鲜花用花瓶、水盆等容器水养,并运用艺术技巧,创作一个造型优美、有生命的装饰品。 (一)插花几种形式 1.图草式:较规则,通常用于水盆式插花。插花体有正面和侧面之别。造型创作者发挥出构图设想,然后排选主要花枝作为主体,以其它花枝或其它花卉材料作补充,使插花体达到一定图案设计要求。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 任玉军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任玉军 发表时间:2019-07-23T14:56:18.7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任玉军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城市建设的不断加速,城市自身的环境质量却在不断的下降。 襄阳市襄投智行停车经营有限公司湖北省襄阳市 44100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城市建设的不断加速,城市自身的环境质量却在不断的下降。而为了能够有效改善城市自身的环境问题,必须要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改善城市环境,还能够提高城市的观赏性。而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是提高园林观赏性的重要方法,所以必须要讲究配置的科学性、适应性等。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园林绿化;应用分析 1植物配置工作的主要作用 植物配置工作是园林绿化环节中的核心任务,设计者需要先选出能有效适应环境的植物,充分呈现植物具有的活力。经过合理排布设计植物的工作,可以获取植物景观,这种绿化景观与园林中的其他景观不同,除了美化作用之外,还能发挥出改善小范围生态环境的作用,有效调节园林内部的气候以及涵养园林中的水源。灵活运用植物,形成植物景观之后,园林中的环境也随之变得更加健康,空气净化程度高,园林内部还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游客可以到园林中放松身心,消除日常工作带来的疲劳感,以更佳的态度应对繁忙的都市生活。植物科学配置之后,可直接形成多样化的景观,还能帮助提升园林的人文性,给园林带来更多具有个性化的景观,提升园林在城市中的辨识度,一些植物景观还可彰显出城市主题文化。总之,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必要工作。 2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首先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因地制宜。根据园林绿化施工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等一些客观的自然条件,提前对植物做好调查,科学合理地选择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种植的各种植物种类。从而避免因为成活率低而浪费社会资源。 2.2建设初期确定主题效果及所具备的功能特性 园林绿化施工中植物的种植与建设工程不同,其具有相应的时效性,为了能够保证植物在种植过程中不会出现死亡,必须要在园林绿化设计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体现园林绿化施工的效果,还能够体现出园林自身的文化内涵,真正地体现出城市发展的精神面貌。 2.3保证园林的经济适用性 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表达城市自身的艺术之美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更应该以经济实用性来约束园林绿化建设,从而避免发生资金与资源的浪费现象。尤其是对于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必须要大力发展节水型的园林景观,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减少一些对水资源要求较高的草坪植物种植比例,多选用一些乔木与灌木植物。这样不仅能够体现出生物的多样性发展,还能够更好地保证社会生态效益。 3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措施 3.1园林植物间的相互协调 对于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植物配置要求,必须要讲究植物之间的协调,这样能够降低不同植物种类之间的相互影响,真正地发挥植物自身的生态价值。其中,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设计人员没有掌握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导致将一些不能够共生的植物进行配置,不仅降低了植物的生长能力,还会增加植物遭受病虫害的风险,最终影响了整个园林景观的设计效果。例如,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植物配置时很多植物都会抑制另一种植物的生长,如刺柏、桉树、松树等,因此,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植物种类与习性的研究,按照植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原则进行配置,从而更好地提高城市园林的建设效果。 3.2与景区类型及文化主题氛围相适应 对于不同的园林景观,其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也要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对园林景区内的植物景观进行配置搭配时,必须要根据实际景区的自身类型来选择不同的植物类型。同时从当地的环境氛围出发,这样能够使景观的自身空间结构、色彩搭配关系得到有效的保障。 3.3合理使用本地植物 对于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来说,其所进行园林植物的配置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一些园林植物配置时,往往本地植物会比其他地区的植物生命力更顽强。所以,配置过程中需要合理地选用本地植物,从而提升园林内植物的成活率。对于当下比较热门的园林花境植物配置,需要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能够使景观更加自然、灵活,因此选择的植物种类也需要更加丰富,还要加强对整个景观的层次感与立体感,真正呈现出一种高低错落的感觉。 3.4针对季节条件合理配置植物 结合季节变化选择运用不同的配置方法,可在多个季节使用分层配置的手段,保持植物景观的层次性。园林设计者在配置植物时,必须要把控季节性变化,通过季节性配置工作来维持园林的美观化水平,在不同的季节发挥出不同的植物具有的差异化特点。 很多植物的开花期都在春季,如果在春季展开植物配置工作,必须要以花期为条件合理地配置能够开花的植物,保持春季园林的整体观赏效果,结合开花类植物的特点,设计者可采用分层法来配置植物,保持园林植物的层次性,除了根据植物的开花状态来配置植物,还可以参考植物的叶色进行配置,植物配置工作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是受到了配置主体的影响,植物在叶子形状以及花色方面存有显著差异,这也使得分层配置方法更具适用性,在这一季节展开植物配置活动时,应更多地考虑到植物具有的整体效果。 我国很多城市在夏季存在高温条件,园林内部的整体气温相对比较高,一些处于内陆位置的区域甚至还会形成干旱的情况,因此夏季园林绿化工作开展难度比较高,绿色人员配置植物时,需考虑植物的基本实用性,调整植物配置方式,使园林内部保持舒适与清凉的特性,使园林成为可以提供绿化服务的场所,植物也需兼备观赏性,游客在消暑时,能够观赏美好的植物景观,更好地在园林中放松身心。夏季园林配置工作的空间比较大,大部分绿化植物都可以在园林中呈现出最好的生长状态,能够支持各种景观设计需求,针对园林干旱的问题,需要及时给植物展开补水工作,避免植物配置的效果无法呈现。 根据各种园林植物的生长情况来看,秋季搭配园林植物,需要全面分析植物的种类、生长条件等,才能保证园林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命力,是园林绿化实现环保目的的重要保障。因此,尽量选择生态习性比较接近、生存力较强和耐性较好的植物,尤其是本地植物的合理

现代木结构在园林建筑中的应用_张莹

文章编号:1009-6825(2015)06-0191-02 现代木结构在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14-12-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303062)作者简介:张莹(1986-),女,工程师;高龙(1979-),男,工程师;谢嘉彤(1985-),男,工程师 张莹 高龙谢嘉彤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100012) 摘 要:对重型和轻型两种木结构类型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现代木结构常用的木材种类,并对现代木结构应用于园林建筑可能存 在的耐火性、防腐性、设计标准统一性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防治建议。关键词:木结构,园林设计,木材,景观小品中图分类号:TU366.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木结构采用传统木材为原料,应用胶合等现代处理工艺, 主要结构构件采用标准化的木材或工程木产品,构件连接节点采用金属连接件连接的结构形式,突破了传统木结构的诸多限制,分散了原料的自然缺陷,拓展了材料的适用范围,相较传统木 结构具有自重轻、灵活性好、抗性强等优点 [1-3] 。就木制园林建筑而言, 传统的结构形式多采用抬梁式或者穿斗式,而现代木结构中采用现代结构理念,使用新型胶合梁结合金属构件,突破了木 材作为建筑材料在跨度和承重上的局限, 更加稳定,强度更高,同时更加节省原材料。相关研究表明,传统木结构建筑平均每平方 米使用木材约0.5m 3 0.7m 3 ,而现代木结构建筑每平方米仅需0.2m 3 0.3m 3。 中国古典园林中不乏经典的木制园林小品、建筑,其中一些优秀的木结构建筑和小品由于高超的建造技艺和绝妙的造型设 计,令人叹为观止[4] ,虽然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依然能屹立不倒。近些年出现并逐渐流行的现代木结构园林建筑作为一种既传统又时尚的形式在园林设计中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1现代木结构的分类 现代木结构主要分为重型木结构和轻型木结构两大类,前者 是指用较大尺寸或断面的工程木产品作为梁、柱的木框架,墙体采用木骨架等组合材料的结构形式,其承载系统由梁和柱构成;后者是指用标准的规格材、木基结构板材建造的木框架结构形式,其承载系统由墙骨柱和木构架墙体构成。 1)重型木结构。由于重型木结构是以木制梁、柱为主要承重结构, 跨度较大的木结构,通常适用于在开阔场地建造的大型构筑物。我国传统园林建筑中的亭、廊、榭、楼等都属于这种梁柱式结构,包括在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跨度较大的桥梁也属于此类。可见重型木结构在园林设计应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重型木结构中常使用胶合木(也叫胶合层压木材, 是一种将单独的规格材在一定条件下胶结在一起制作而成的结构用材)作为主次梁柱及重型桁架的结构部件(见图1),欧洲在木结构建筑中使用胶 合木结构已有数十年的历史, 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和研究,胶合木已经能够在中性体量的建筑物中完全取代钢结构和混凝土。 在建造一些跨度较大的会所、车站、会展中心、廊架、门廊、茶餐厅、咖啡馆和体育馆等景观小品和公共构筑物时应用较为广泛。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中瑞典馆、温哥华馆、加拿大馆、挪威馆等都采用了重型木结构的形式。 2)轻型木结构。轻型木结构由使用间隔紧密的规格定型木构件,结合覆面板的墙体、楼板和屋盖系统构成的单层或多层构筑物,是北美住宅常见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类型主要是以钢筋混凝土或砌体为基础,上部结构采用规格材和木基结构板材以及 其他工程木产品,其特征类似箱形结构。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通 过锚栓相接, 抗震性能较好,主要用于建造办公楼、商务会所和独栋别墅等。其中以北美轻型木结构较为常见,通常以2?4m , 2?6m 规格板材作为龙骨,外覆结构板材形成剪力墙,内填保温材料并加上防水系统,北美地区90%以上的别墅住宅都采用此种模式 建造[5] 。 图1 胶合木作为结构部件 2现代木结构常用的木材种类 1)花旗松(Pseudotsuga menziesii )。花旗松是一种常见的先锋树种,一般不与其他树种混合生长。其树皮厚,呈红褐色,树干通直且分支点高,树体高度通常达到35m 50m ,直径可达120cm 或更粗。花旗松是优质软木中最坚固的木材,具有强度高、硬度大和耐久等特点,可产生出长度长、纹理细的无缺陷材和适合再加工的加工用材以及品种繁多的高强度结构用产品。根 据花旗松的物理特性和加工特点, 其作为结构用材在注重结构性能的领域被广泛使用,特别适合制作成胶合木用于结构构件和重 型木结构中的木框架。 2)西部红柏(Thuja plicata )。西部红柏是寿命长、且耐腐蚀、耐虫害的北美软木种类之一,成年树体巨大。其木材重量轻、质地软,纹理均匀,具有笔直的纹理并且不包含树脂。所有这些特 性使其木材易于加工处理, 对于要求高抗腐蚀性、尺寸稳定性和良好的绝缘值的应用场合,西部红柏是优先选择的树种。由于外 观优美、 耐久性良好,西部红柏广泛应用于景观美化中,可用于建造平台、花架、围栏、屏风和庭院家具等多种细木工产品。同时, 西部红柏能很好的吸收油漆和着色剂,也是护墙板、木饰条的首选木材。上海世博公园外饰面大量使用西部红柏,是国内第一个在公园内大面积采用无节、无色差西部红柏的项目。3)SPF (云杉—松—铁杉)。加拿大的广袤森林出产了世界上质量最好的软木木材。SPF (云杉—松—铁杉)是加拿大最主要的经济树种, 由四类树种组成,分别是白云杉、英格曼云杉、小干松和阿尔卑斯铁杉,由于这四类树种具有极其相似的物理特性,所以通常组合使用。SPF 的树种群具有耐寒、中等尺寸等共性,平均26m 高,直径最大800mm ,由于生长在较为寒冷的气候中,生长 · 191·第41卷第6期2015年2月 山西 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41No.6Feb.2015 DOI:10.13719/https://www.360docs.net/doc/ee7640481.html,14-1279/tu.2015.06.104

中国常见水生植物简介——挺水植物

中国常见水生植物简介——挺水植物 1、芦苇 【科属分类】禾本科芦竹亚科芦苇属 【中文别名】苇、芦、芦芛、蒹葭、苇茭 【拉丁学名】Phragmites australis 【应用价值】园林、苇秆可作造纸、嫩芽作饲料、花序可作扫帚、花絮可填枕头、全株分别入药【地域分布】全国各地 2、 2、蒲草 【科属分类】香蒲科香蒲属 【中文别名】水腊烛、水烛、香蒲 【拉丁学名】Typhaangustifolia 【应用价值】编织加工材料、造纸、草芽作野菜、饲料、雄花花粉俗称"蒲黄",具有药用和滋补功能【地域分布】东北、华北、南方水乡

3、荸荠 【科属分类】莎草科荸荠属 【中文别名】马蹄、水栗、芍、凫茈、乌芋、菩荠【拉丁学名】Eleocharis dulcis 【应用价值】菜、入药 【地域分布】江苏、安徽、浙江、广东、湖南等地区

4、莲 【科属分类】睡莲科莲属 【中文别名】荷花、芙蕖、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拉丁学名】Nelumbo nucifera 【应用价值】藕、叶、叶柄、莲蕊、莲房入药,莲子、莲藕食用【地域分布】全国各地

5、水芹 【科属分类】伞形科水芹菜属 【中文别名】水英、细本山芹菜、牛草、楚葵、刀芹、蜀芹、野芹菜【拉丁学名】Oenanthe javanica (Blume) DC 【应用价值】菜、入药 【地域分布】长江流域

6、茭白 【科属分类】禾本科稻亚科菰属 【中文别名】出隧、绿节、菰菜、茭首、菰首、菰笋、菰蒋子、菰手、茭笋、茭粑、茭瓜、茭耳菜、高笋【拉丁学名】Zizania latifolia (Griseb.) Stapf 【应用价值】菜、入药 【地域分布】全国各地

园林花境如何设计

花境是园林绿地中一种特殊的种植形式,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那么如何进行花境设计呢?花境设计有哪些原则和要求呢? 花境设计原则:以园林美学为指导,充分表现植物本身的自然美、色彩美和群体美。 花境设计要求: 1、种植设计 a、植物选择 全面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综合考虑植物的助兴株高、花期、花色、质地等只要观赏特点。应注意以在当地能露地越冬,不需要特殊养护且有较长的花期和较高的观赏价值的宿根花卉为主。 b、色彩设计 色彩设计上应巧妙地利用花色来创造空间或景观效果。色彩设计应注意与环境、季节相协调。 c、立面设计 要有较好的里面效果,充分体现群落美,要求植株高低错落有致、花色层次分明。充分利用植物的株型、株高、花序以及质地等观赏特性,创造出丰富美观的里面景观。 d、平面设计 平面种植采用自然块状混植方式,每块为一组花丛,各花丛大小有变化,将主花材植物分为数丛种在花境不同位置。

2、植床设计 植床是带状的,直线或曲线。大小选择取决于环境空间的大小,一般长轴不限,较大的可以分段(每段<20m为宜),短轴一定要有要求,视实际情况而定。种植创有2-4%的排水度。 3、背景设计 已设置场所所不同而异,较理想的是绿色的树篱或主篱,也可以枪击或棚栏为背景。背景与花境之间可以留一定的距离,也可不留。 4、边缘设计 高床边缘可用自然的石块、砖块、碎瓦,木条等垒砌,平床多用低矮植物镶边,以15-20cm高为宜。花境前为园路,边缘用草坪带镶边,宽度>30cm。

园林植物配置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应用》复习题 1、什么是树种规划?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提示:树种规划:作好树种的调查工作,总结出各种树种在生长、管理及绿化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根据当地各种不同类型园林绿地对树种的要求做出规划。 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的一般原则: (1)“适地适树”的原则; (2)满足功能要求,符合城市的性质特征; (3)满足景观需求,注意特色的表现; (4)满足经济要求。 2、简述立体绿化的特点及功能 答案要点: (1)特点:a外观上具有多变性;b节约用地,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达到绿化、美化的目的;c在短期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d攀缘植物本身不能直立生长,只有通过他的特殊器官依附于支撑物上才能直立生长。 (2)功能:a美化街景;b降低室内温度;c遮阴纳凉;d遮掩建筑设施;e生产植物产品;详述省略。 3、屋顶花园植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植物品种强壮并具有抵抗极端气候的能力;(2)适应种植土浅薄、少肥的花灌木;(3)能忍受干燥、潮湿积水的品种;;(4)能忍受夏季高热风、冬季露地过冬的品种;(5)抗屋顶大风的品种;(6)能抵抗空气污染并能吸收污染的品种;(7)容易移栽成活、耐修剪、生长较慢的品种;(8)较低的养护管理要求。 4、植物配置的原则有哪些? 要点:a、重视植物配置多样性原则;b、遵循“适树适地”的种植原则;c、遵循“尽量形成人工群落”的种植原则;d、遵循与绿地功能要求相适应的种植原则;e、遵循速生与慢生树种相搭配的原则;f、遵循“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原则;g、遵循“多样统一、协调对比”的艺术原则。 5、简述园林植物与建筑的组景关系。 答案要点: (1)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因借、相互补充,使景观具有画意。(2)建筑的线条比较硬直,而植物的线条却较柔和,两者能形成强烈的对比(3)建筑屋顶可用植物美化(4)建筑常以门洞、窗框以植物为景,与植物组景后常弥补建筑的不足。 6、花卉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方式有哪些?

概述花境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与应用

概述花境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随着时间的变化和文化的交流,花境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西方发达国家,花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简述花境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对花境的设计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并对我国花境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花镜;城市园林;设计;应用 前言 花境是一种极具美感的自然式植物配置形式,起源于西方,在国外应用历史悠久,在国内应用还不多,但是随着人们对自然生态理念和对园林景观中植物多样性的崇尚,花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欢迎。 1.花镜的概念 花境有2种意思,一为花组成的境界,二是一条狭长的植物种植带,沿着边界或分界线种植。也就是说花境是沿着边界种植花卉的一种自然式布置形式。译成野花径冶则表示布置在小路旁边的,而它只是花境的其中一种布置形式,所以“花境”的叫法更被人们认同。 依据花境的起源和应用,花境可以定义为院指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将多年生宿根花卉、球根花卉、一二年生花卉和灌木等植物材料,运用艺术手法,以带状形式为主,组合栽植在林缘、路缘、水边及建筑前等处,营造一种自然、动态的花卉景观形式。从平面上看,花境是各种花卉的斑块状混植,从立面上看,花境则体现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排列,它既表现植物的个体美,更能展示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并形成丰富的季相景观,是植物群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花境是水平和竖向的综合景观。 2.花镜的应用类型 2.1、按照管上面分类 一是单面观赏花境。常以建筑物、矮墙、树丛、绿篱等为背景,前面为低矮的边缘植物,单面观赏花境的景观效果只能从一面观赏。二是双面观赏花境。这种花境没有背景,多设置在草坪上、道路间或树丛间,植物布置是中间高两侧低,供两面观赏。三是独立花境。独立花境是四面都可观赏的花境,一般布置在人群比较集中的区域,如园路交叉口、草坪上等。 2.2、按照植物组成分类 一是草本花境。植物材料以多年生草本花卉和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为为主,是最早出现的花境形式。二是混合花境。混合花境在营造的过程中将耐寒的宿根花

园林常用水生植物水生湿地植物的配置与应用

园林常用水生植物水生湿地植物的配置及应用(组图)(2010-04-13 13:32:08) ▼ 标签: 水生湿地植物 杂谈 水生湿地植物作为营造水景的重要要素,它的应用一直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本文从植物的构建模式、优化配置、群丛模式、与水体关系角度分析了水生湿地植物,并且结合武汉市三大公园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 1、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 1.1 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 (1)生态自然型 其景观自然形成,各群落分布自然合理,少有人工干涉,如:洪湖的荷花,白洋淀的芦苇。 (2)生态观赏型 其景观由人按生态原理并结合原地形地貌设计而成,各群落分布建植由人工而成,群落以观赏为主。同时运用各种手法使风景优美,使之成为旅游景点,如:杭州的西溪湿地、金银湖湿地公园等。 1.2 水生植物的群落模式 (1)物种多样化模式:陆生、湿生、挺水、浮水、沉水植物依序构成生态水景的组成部分,并逐步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统一的组合体,各组成部分比例协调,景观层次和色彩丰富,如:解放公园。 (2)优势种主导模式:优势种在水景中起主导作用,是景观的主体部分,也是景观的特色部分,其他物种为伴生物种。如大片的荷花形成的景观,点缀有香蒲、茭草和水葱。如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荷花。 (3)水质净化型模式:此类景观以大量的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为主,水域内点缀少量其它水生植物,主要以保持水质良好,水体透明为主。如:和平公园的人工湖,其中种植的大量菹草和黄花鸢尾。

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模式:通达人为设计将欲种植的水生湿地植物群落,根据环境条件和群落特性按一定比例在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方面进行安排。使其高效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并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和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系统。群落配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水平空间配置:指水域平面上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所配置的植物群落可分为生态型植物群落和观赏性植物群落,生态型植物群落以水体污染的治理,污水的净化,促进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主要目标,注重群落的生态效应,其建群种要求耐污,去污能力强,生长快,繁殖能力强,生态效益好的物种,如芦苇。观赏性植物群落要求株型美观,有花有色,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易形成区域内观赏特色。如:荷花和睡莲。 垂直空间配置:指水生植物群落的垂直空间配置由水深决定,不同的水生植物群落对水深有不同的要求。群落配置从湖岸向湖心,随水深的不同分别选用不同的水生植物,即湿生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浮水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群落。这些群落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生态位,能适应不同水深处的光照条件,能保持相对稳定。 2、水景中的水生湿地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 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主要分为水边的植物配置、驳岸的植物配置、水面的植物配置、堤、岛的植物配置等。配置时要考虑到物种搭配和生态功能,做到观赏功能和水体处理功能统一协调。物种搭配应主次分明,高低错落,符合各水生植物对生态位的要求,同时能充分发挥各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 2.1 水边与驳岸的植物配置 水体边缘是水面和堤岸的分界线,水体边缘的植物配置既能对水面起到装饰作用,又能实现从水面到堤岸的自然过渡,尤其在自然水体景观中应用较多,所以水边植物配置应讲究艺术构图。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水边的植物配植,主要是通过植物的色彩、线条以及姿态来组景和造景的。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但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画意。 2.2 水面植物的配置 水面全部栽满植物的,多适用小水池,或大水池中较独立的一个局部,在南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