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春小麦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春小麦栽培技术
1 播前准备
1.1 细致整地对低洼易涝积雪过多的地块,要早动手活雪,把雪水
排出。
已秋翻的地块要早活雪,早扬粪,早耙耢,早平欠沟,早打坷垃。
大豆、玉米、土豆茬种小麦的地块,可在后期土壤化冻7cm以上时进行耙茬播种。
玉米茬在播种前把茬子捡净。
耙茬整地要顺耙、对角耙结合进行。
原平作地块,耙茬深度要保证8〜10cm,原垄
作地块一定要耙平垄台,以消除垄沟垄台差异为标准。
耙耢作业要达到不漏耙、不拖堆,使土块直径小于5cm,使种小麦的地块
达到肥、湿、活、平、碎、紧的状态。
1.2选用优质高产良种
选用龙麦26、克丰10 号、龙辐麦10 号和龙辐麦12 号等优质高产品种。
1.3选种与种子处理用重力式选种机选种,把杂质、破碎粒和秕粒
剔出,选择无
病大粒的种子做种。
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用种子量0.2%的拌
种双拌种可防治小麦黑穗病,用拌种器或手工混拌均匀即可。
1.4种子发芽试验
种子拌药前, 必须做好发芽试验。
播种前对麦种的发芽率要进行1 次复查,取样一定要有代表性,准确地进行发芽试验,防止种子出现问
题。
如果发现发芽率低的种子马上进行串换,要选用发芽势强、发芽率高的种子作种。
1.5 准确计算播种量播前要准确掌握种子的发芽率、清洁率、千粒重、确定保苗株数,适当估计田间损失(一般田间损失率20%左右),然后按
照播量公式计算播种量。
公顷播种量(kg)=
1.6 做好播种量试验和田间校正播种机下地之前,要搞好播量场内试验,调好单口流量。
播种机下地之后根据计算的播种量进行校正,增加大轮的打滑系数,防止大轮沾泥过多减少播量,使误差控制在正负2%以内。
2 播种期间的主要栽培技术
2.1 对机械作业质量的要求
不重不漏、种满种严,行距标准,播量准确,下种下肥均匀。
具体要做到:看好播种箱、播肥箱;看好输种管,不堵不漏;看好扶土环,不露籽,不拖堆;看好起落杆,播齐地头。
严格机械作业质量,行车稳,走的直,三速播种,杜绝田间停车。
要计算好划印器,行距误差不超过2cm,往复结合线误差不超过3cm, 播量误差不超过正负2%。
2.2 适时早播
土壤化冻至5cm就可播种,一般4月10日前播完小麦,确保小麦种在高产期内
2.3 深度适宜
播种深度要控制在3〜5cm之内,做到深浅一致,覆土严实,防止下窖,以免影响种子出苗。
2.4 因地施肥,氮磷搭配
麦田施农家肥做底肥,可结合整地耙入土中。
施用化肥应根据土壤肥力确定施肥品种和氮磷比例。
在五大连池市当前施肥水平条件下,要通过氮磷配合把土壤氮磷比值调到1〜2 : 1,要杜
绝单施一种化肥。
岗薄地增加氮肥的比值,配合施用磷肥;低洼地、肥沃地以增施磷肥为主,少施氮肥。
施氮磷化肥375kg/hm2。
2.5合理密植
小麦的高产密度,采用10cm单条平播,保苗在750〜800万株/hm2为佳。
在最佳密植幅度内,要坚持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矮秆品种宜密,高秆品种宜稀。
2.6随种随压
一般要做到播压结合,随播随压,土地黏湿、播种当时不能镇压的地块,要适时补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