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改革背景及主要变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年代初 90年代初 年代
以两则两制为标志开 始实施准则制定的 工作。(90年代初到 现在都是会计准则 和制度并存时期)
1997年 1997年
发布第一个会计 准则《关联方关 系及其交易》
1997年 2001 2001年 1997年—2001年
陆续发布了16个 具体会计准则 (简称旧准则)
2007年1月1日发布 《新会计准则体系》 (在上市公司的范围 内实施同时鼓励其他 的企业来执行)
6
38号准则 号准则
新旧准则的使用衔接
6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架构图
基本准则 第一层次
财务报告目标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信息 质量要求 会计要素的确 认和计量原则 38项, 38项 6大类
具体会计准则 第二层次
一般会计 准则 特殊行业的特 殊业务准则
报告准则
应用指南 第三层次
准则解释 公告
7
会计准则体系的说明
基本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
老准则
新准则
改革中期目标 将会取消
企业会计制度体系
1:企业会计制度 2: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制度 3:小企业会计制度
1: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准则 2:固定资产准则及存货准则 3:现金流量表
4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内容
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 建立起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进程相适应、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 趋同、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 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国际趋同和中国的实际要兼顾。 06年具体事件: 年具体事件: 年具体事件
体现我们已经把这个 50万从未实现的收益 转化为已实现的收益。 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 可能会影响到利润表。
11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核心理念
(2)处理好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关系
在新的基本准则里面,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一个基本原则,而是作为计量属性之一。 公允价值定义: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平等自愿的进行资产交换或者是债务清偿的金额。 主要目的有两个:1)解决一些特殊交易过程中,资产负债计价问题;如:以货易货的业务。 2)解决一些会计要素后续计量问题;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后续计量问题。
15
8
修改了所得税的核算方法
在企业会计制度里给的是一种选择, 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可以选择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新会计准则里面只允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9
改变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
由过去的“母公司理论”转变成侧重于“实体理论”, 更突出以控制为标准来界定合并的范围。
10
对金融工具准则进行了调整
公允价值发展历程:
最早在98年老版会计准则引进 00年核算体系里基本不用 06年新准则再次出现
因为没有对它的使用加以限制,导致在实务工 作中,尤其在上市公司业务处理过程中一些过 分的滥用,让其成为很多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 手段。 成本模式
对公允价值加了很多限制条件, 要求公司在运用时要谨慎运用。
如: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选择。
17
“教育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 教育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 教育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 ——斯宾塞 斯宾塞
Thanks! !
18
新企业会计准则改革背景及主要变化
1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体系、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体系、理念以及主要变化
1 2 3 4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内容和框架 新企业会计准则核心理念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及国际趋同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2
一、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内容和框架
回顾:从90年代开始我国会计核算体系改革历程
1、准则体系的正文本身并不涉及会计记录
(记录内容在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体现)
2、新会计准则解决了准则和制度的关系问题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就不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8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核心理念
(1)把握好资产负债表观和综合收益观
企业财务报告体系里面的主要报表
货币资金的期初数和期末数 展开就是现金流量表
相对于利润表观和净利润而言
资产 负债表
企业 利润表
企业现 金流量 表
实际 上
资产 负债表
未分配利润的期末数-期初 数展开就是利润表和利润分 配表
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信息更为全面,既代表了过去变动的一个结果, 还预示着未来变动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多信息需求者更关心资产负债表。
9
利润表观
要求在准则制定过程中首先 考虑收入和费用确认和计量。 收益=收入-费用
13
四、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1 2 3 4 5 6
理念方面的变化 基本准则里面修改并且突出财务报告的目标
新准则强调财务报告的目标:向报告的使用者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等。
完善了会计的基本原则
企业会计制度的13项核算原则改成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共8项。
引入公允价值
1998年引入 2001年基本取消 新准则重新引入
初始100万购买股票 期末涨到150万的的账务处理: 初始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100万 贷:银行存款100万 期末按公允价值来计量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50万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万
股票按180万售出时: 第一笔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180万,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价值150万 投资收益30万 第二笔账务处理: 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万 贷记:投资收益50万
1、发布22项新的会计准则 2、修订了现行的基本准则 3、修改了过去的16项准则 4、发布了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 1:要与我国市场经 济发展相适应 2:要与国际财务 报告准则趋同
5
1 2 金融工具业务
一般业务准则
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
特殊行业的业务 3
资产负债表观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或有支出”
修改
“或有应付金额”
10
区别
报表体系 的核心 计量基础 收益计量 原则 收益的计算 信息特征
利润表观
利润表 历史成本 实现原则 利润=收入-费用 可靠性
资产负债表观
资产负债表 公允价值 实现的和未实现的 收益=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 -投资者投入+投资者的分配 相关性
对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 以及初始的计量和后续计量都做了一些新规定。
11
在费用资本化方面做了一些改革
1:开发费用会予以资本化, 2: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
16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正确学习方法: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正确学习方法:
1、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
2、坚持80/20的原则
3、不断增强相关方面的知识 (如管理经济金融等)
2006年 2006年2月15日 15日
发布了 《企业会年12月29日
发布《企业会计制度》 推出企业会计制度体系
3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 法律
会计法(执行99版)
2011年后: 2011年后: 年后 大中型企业执行新准则; 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
第二个层次: 行政法规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两个版本(均有效): 两个版本(均有效): 90年代初制定发布 年代初制定发布; 90年代初制定发布; 06年发布 07年执行 年发布, 年执行。 06年发布,07年执行。 要求国有及国有控股执行) (要求国有及国有控股执行)
第三个层次: 行政部门规章 第四个层次: 行政部门规范性文件
修改了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主要把后进先出法取消掉
取消了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规定
对长期性资产要求减值准备,一旦计提,不得转回, 来堵住企业利用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空间。
14
7
修改了债务重组核算的方法 债务人的账务处理(1998年的做法)
情况:债务人欠对方100万贷款,双方约定60万清偿 借记应付账款 贷记银行存款 贷记营业外收入 100万 60万 60万
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准则、 金融资产转移准则、套期保值准则
4 报表调整业务
企业会计政策变更、估计变更和 差错更正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新准 则体 系的 分类
保险行业再保险、原保险和再保险合同、 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企业年金基金等
报表编制和披露业务 5
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 中期财务报告等
38项具体准则 6大类
资产负债表观
在制定过程中,首先要考虑 到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收益=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 -投资者投入+投资者的分配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 资产总额能够反映利益 流入的经济资源总额。 全面、综 合的收益
对短期投资的期末计量 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 谨慎原则,充分运用 新的债务重组准则里:
公允价值模式
12
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及国际趋同
财政部要求: 所有上司公司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其他企业鼓励执行。 非上司企业执行的时间表由各个省的财政部门来具体制定。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 •完成趋同的时间:2011年 •财政部在2010年将会启动准则的修订工作,力争在2011年完成。 •2012年要求所有的大型和中型企业实施。 •修订后的准则将会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仍然是有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指南三部分组成。
老版债务重组准则存在的问题: 债务人一定是有债务重组收益的, 这个收益要求计到营业外收入。
滥用债务重组准则案例:
情况:一上市公司欠银行1.1亿贷款,到期有钱偿还,但无直接偿还。与银行约定:1)用0.4亿的在 建工程抵债;2)花1.1亿的货币资金把这个在建工程再买回来。 用0.4亿在建工程抵债的账务处理 借:长期借款1.1亿 贷:固定资产清理0.4 亿 0.7亿的差额 (滥用的做法:直 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2001年老版时要求计到资本公积里 2001年老版时要求计到资本公积里 新准则又计入营业外收入,这是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 新准则又计入营业外收入,这是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
以两则两制为标志开 始实施准则制定的 工作。(90年代初到 现在都是会计准则 和制度并存时期)
1997年 1997年
发布第一个会计 准则《关联方关 系及其交易》
1997年 2001 2001年 1997年—2001年
陆续发布了16个 具体会计准则 (简称旧准则)
2007年1月1日发布 《新会计准则体系》 (在上市公司的范围 内实施同时鼓励其他 的企业来执行)
6
38号准则 号准则
新旧准则的使用衔接
6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架构图
基本准则 第一层次
财务报告目标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信息 质量要求 会计要素的确 认和计量原则 38项, 38项 6大类
具体会计准则 第二层次
一般会计 准则 特殊行业的特 殊业务准则
报告准则
应用指南 第三层次
准则解释 公告
7
会计准则体系的说明
基本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
老准则
新准则
改革中期目标 将会取消
企业会计制度体系
1:企业会计制度 2: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制度 3:小企业会计制度
1: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准则 2:固定资产准则及存货准则 3:现金流量表
4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内容
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 建立起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进程相适应、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 趋同、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 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国际趋同和中国的实际要兼顾。 06年具体事件: 年具体事件: 年具体事件
体现我们已经把这个 50万从未实现的收益 转化为已实现的收益。 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 可能会影响到利润表。
11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核心理念
(2)处理好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关系
在新的基本准则里面,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一个基本原则,而是作为计量属性之一。 公允价值定义: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平等自愿的进行资产交换或者是债务清偿的金额。 主要目的有两个:1)解决一些特殊交易过程中,资产负债计价问题;如:以货易货的业务。 2)解决一些会计要素后续计量问题;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后续计量问题。
15
8
修改了所得税的核算方法
在企业会计制度里给的是一种选择, 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可以选择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新会计准则里面只允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9
改变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
由过去的“母公司理论”转变成侧重于“实体理论”, 更突出以控制为标准来界定合并的范围。
10
对金融工具准则进行了调整
公允价值发展历程:
最早在98年老版会计准则引进 00年核算体系里基本不用 06年新准则再次出现
因为没有对它的使用加以限制,导致在实务工 作中,尤其在上市公司业务处理过程中一些过 分的滥用,让其成为很多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 手段。 成本模式
对公允价值加了很多限制条件, 要求公司在运用时要谨慎运用。
如: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选择。
17
“教育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 教育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 教育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 ——斯宾塞 斯宾塞
Thanks! !
18
新企业会计准则改革背景及主要变化
1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体系、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体系、理念以及主要变化
1 2 3 4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内容和框架 新企业会计准则核心理念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及国际趋同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2
一、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内容和框架
回顾:从90年代开始我国会计核算体系改革历程
1、准则体系的正文本身并不涉及会计记录
(记录内容在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体现)
2、新会计准则解决了准则和制度的关系问题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就不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8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核心理念
(1)把握好资产负债表观和综合收益观
企业财务报告体系里面的主要报表
货币资金的期初数和期末数 展开就是现金流量表
相对于利润表观和净利润而言
资产 负债表
企业 利润表
企业现 金流量 表
实际 上
资产 负债表
未分配利润的期末数-期初 数展开就是利润表和利润分 配表
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信息更为全面,既代表了过去变动的一个结果, 还预示着未来变动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多信息需求者更关心资产负债表。
9
利润表观
要求在准则制定过程中首先 考虑收入和费用确认和计量。 收益=收入-费用
13
四、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1 2 3 4 5 6
理念方面的变化 基本准则里面修改并且突出财务报告的目标
新准则强调财务报告的目标:向报告的使用者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等。
完善了会计的基本原则
企业会计制度的13项核算原则改成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共8项。
引入公允价值
1998年引入 2001年基本取消 新准则重新引入
初始100万购买股票 期末涨到150万的的账务处理: 初始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100万 贷:银行存款100万 期末按公允价值来计量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50万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万
股票按180万售出时: 第一笔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180万,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价值150万 投资收益30万 第二笔账务处理: 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万 贷记:投资收益50万
1、发布22项新的会计准则 2、修订了现行的基本准则 3、修改了过去的16项准则 4、发布了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 1:要与我国市场经 济发展相适应 2:要与国际财务 报告准则趋同
5
1 2 金融工具业务
一般业务准则
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
特殊行业的业务 3
资产负债表观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或有支出”
修改
“或有应付金额”
10
区别
报表体系 的核心 计量基础 收益计量 原则 收益的计算 信息特征
利润表观
利润表 历史成本 实现原则 利润=收入-费用 可靠性
资产负债表观
资产负债表 公允价值 实现的和未实现的 收益=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 -投资者投入+投资者的分配 相关性
对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 以及初始的计量和后续计量都做了一些新规定。
11
在费用资本化方面做了一些改革
1:开发费用会予以资本化, 2: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
16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正确学习方法: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正确学习方法:
1、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
2、坚持80/20的原则
3、不断增强相关方面的知识 (如管理经济金融等)
2006年 2006年2月15日 15日
发布了 《企业会年12月29日
发布《企业会计制度》 推出企业会计制度体系
3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 法律
会计法(执行99版)
2011年后: 2011年后: 年后 大中型企业执行新准则; 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
第二个层次: 行政法规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两个版本(均有效): 两个版本(均有效): 90年代初制定发布 年代初制定发布; 90年代初制定发布; 06年发布 07年执行 年发布, 年执行。 06年发布,07年执行。 要求国有及国有控股执行) (要求国有及国有控股执行)
第三个层次: 行政部门规章 第四个层次: 行政部门规范性文件
修改了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主要把后进先出法取消掉
取消了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规定
对长期性资产要求减值准备,一旦计提,不得转回, 来堵住企业利用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空间。
14
7
修改了债务重组核算的方法 债务人的账务处理(1998年的做法)
情况:债务人欠对方100万贷款,双方约定60万清偿 借记应付账款 贷记银行存款 贷记营业外收入 100万 60万 60万
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准则、 金融资产转移准则、套期保值准则
4 报表调整业务
企业会计政策变更、估计变更和 差错更正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新准 则体 系的 分类
保险行业再保险、原保险和再保险合同、 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企业年金基金等
报表编制和披露业务 5
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 中期财务报告等
38项具体准则 6大类
资产负债表观
在制定过程中,首先要考虑 到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收益=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 -投资者投入+投资者的分配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 资产总额能够反映利益 流入的经济资源总额。 全面、综 合的收益
对短期投资的期末计量 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 谨慎原则,充分运用 新的债务重组准则里:
公允价值模式
12
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及国际趋同
财政部要求: 所有上司公司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其他企业鼓励执行。 非上司企业执行的时间表由各个省的财政部门来具体制定。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 •完成趋同的时间:2011年 •财政部在2010年将会启动准则的修订工作,力争在2011年完成。 •2012年要求所有的大型和中型企业实施。 •修订后的准则将会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仍然是有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指南三部分组成。
老版债务重组准则存在的问题: 债务人一定是有债务重组收益的, 这个收益要求计到营业外收入。
滥用债务重组准则案例:
情况:一上市公司欠银行1.1亿贷款,到期有钱偿还,但无直接偿还。与银行约定:1)用0.4亿的在 建工程抵债;2)花1.1亿的货币资金把这个在建工程再买回来。 用0.4亿在建工程抵债的账务处理 借:长期借款1.1亿 贷:固定资产清理0.4 亿 0.7亿的差额 (滥用的做法:直 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2001年老版时要求计到资本公积里 2001年老版时要求计到资本公积里 新准则又计入营业外收入,这是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 新准则又计入营业外收入,这是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