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交林的营造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混交林的营造技术

【摘要】混交林具有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面积、改善立地条件、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能较好地发挥防护效益、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可根据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类型人为地搭配成不同的树种组合,从而提高林的生量力和林木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关键词】混交林;营造;技术

混交林是指林冠由两个或多个优势乔木树种或不同生活型的乔

木所组成的森林。按照惯例,主要树种以外的其他混交树种,以株数、断面积或材积计,应不少于20%。混交林可以形成层次多或冠层厚的林分结构,对于提高防护效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1.混交林优点

1.1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面积

通过耐荫性(喜光与耐荫)、根型(深根性与浅根性、吸收根密集型与吸收根分散型)、生长特点(速生与慢生、发芽与落叶迟早不同、前期生长型与全年生长型)以及嗜肥性(喜氮与喜磷,及其吸收利用的时间性)不同的树种的搭配,可较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有利于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层次范围利用光照、水分和养分。

1.2改善立地条件

混交林较之单纯林,林内光照减弱,气温、地温略低而变幅小,风速降低,蒸发量减少,空气湿度增加,有利于改善林内小气候。混交林的冠层厚,叶面积指数较大,枯落物较多,成分较复杂,比单纯林更能提高土壤肥力。

1.3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混交林能够充分利用外界环境条件和树种间相互促进的有利作用,光合作用的效率高,可以在同一时间内积累较多的有机物质,因而总蓄积量和生物量比单纯林高。混交林中的主要树种在伴生树种的辅佐下,主干长得通直、圆满,自然整枝迅速,干材质量亦较单纯林好。

1.4能较好地发挥防护效益

森林的防护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林分结构。混交林林冠浓密,根系深广,枯落物丰富,地上地下部分结构比单纯林复杂,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以及其他防护效益方面都优于单纯林。

1.5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混交林与单纯林比较,由于树种多,生境条件好,使一些害虫或病菌失去大量繁殖的生态条件,同时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寄生性昆虫、菌类等天敌增多,又招来各种益鸟益兽,因而混交林的病虫害不象单纯林那么严重。混交林内温度低,湿度大,风速小,各种可燃物不易着火,因而火险性小。针阔叶混交林有阔叶树的隔阻,可以防止树冠火和地表火的蔓延和发展,不象针叶树单纯林那样一旦发生火灾,便成燎原之势,难以扑救。混交林对不良气象因素的抗性较强。如深根性树种与浅根性树种混交,可以减轻风害;常绿针叶树与落叶阔叶树混交,可以减轻雪压雪倒等。

2.混交林的混交类型

根据树种在混交林中的地位,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类型等,可以

人为地搭配成不同的树种组合。

2.1乔木混交类型

即两个以上的乔木树种混交。当两个以上的乔木树种都是主要树种时,它可以充分利用地力,获得多种木材,充分发挥其他效能。当阳性树种与阳性树种混交(如油松和栎类)时,种间矛盾出现早且尖锐,竞争进程发展迅速。这种林分的种间矛盾较难调节。阴性树种与阴性树种混交(如云杉与冷杉),种间矛盾出现晚而较缓和,树种间的有利作用持续时间较长。此种人工林,只是到了生长发育后期,矛盾才有所激化,但林分比较稳定,种间关系较易调节。阳性树种与阴性树种混交(如落叶松与云杉),树种关系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有利作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主要的。当主要树种与次要树种混交时,多构成复层林,主要树种居于上层,次要树种居下层。这种混交类型树种间的矛盾比较缓和,林分生产率较高,防护效能较好,稳定性较强。次要树种多为耐荫的中等乔木(如椴、槭等),一般不会对主要树种构成严重威胁,即使种间矛盾尖锐时,也比较容易调节。

2.2乔灌木混交类型

即主要树种与灌木混交。这种混交类型种间矛盾比较缓和,林分稳定。混交初期灌木可以为乔木树种创造侧方庇荫,护土和改良土壤。林分郁闭后,因在林冠下光线不足,灌木趋于衰老,便逐渐死亡。但当郁闭的林分树冠疏开时,灌木又会在林内出现。在一些混交林中,灌木死亡,可以为乔木树种腾出较大的营养空间,起到调

节林分密度的作用。主要树种与灌木发生尖锐矛盾时,调节容易,可将灌木地上部分刈除,使之重新萌发。

2.3综合混交类型

即主要树种、次要树种和灌木的混交。综合混交类型兼有上述混交类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是调节种间关系的重要手段,是保证人工林顺利成林,增强林分稳定性,实现速生丰产的重要措施。因此,应尽量使混交树种与主要树种在生长特性和生态要求等方面协调一致,同时还要考虑到混交树种本身适地适树问题。中国在营造混交林的实践中,在树种搭配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如东北地区,红松与核桃楸、红松与水曲柳等混交。在确定树种搭配时,首先应针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和造林目的选择主要树种,然后再配置伴生树种或灌木。

3.混交方法

是指不同树种的植株在混交林中的配置方法。配置方法不同,种间关系和林木生长也会因之而发生变化。

3.1株间混交

又称行内混交。是两个以上树种在行内彼此隔株或隔数株进行混交。这种混交方法因不同树种间种植点相距较近,种间发生互相作用和影响较早。如果树种配置适当,种间关系表现有利;否则,种间矛盾就比较尖锐。此法造林施工麻烦,一般多用于乔灌木混交。

3.2行间混交

又称隔行混交。是两个以上树种彼此隔行进行混交。这种混交方

法,种间有利或有害关系,一般多在林分郁闭以后才明显地出现。种间矛盾比株间混交容易调节,施工也较简便,是常用的一种混交方法,适用于阴阳性树种混交或乔灌木混交。

3.3带状混交

是一个树种连续种植3行以上构成一条带与另一个树种构成的带依次配置的混交方法。带状混交可以缓冲种间竞争,即使在两个树种相邻处有矛盾产生,也可通过抚育采伐来调节。此法栽植、管理都较方便,多用于种间矛盾比较尖锐,初期生长速度悬殊的乔木树种混交。乔木、亚乔木与生长较慢的耐荫树种混交时,可将伴生树种改栽单行。这种介于带状和行间混交之间的过渡类型,称为行带混交。行带混交的优点是保证主要树种的优势,削弱伴生树种过强的竞争能力。

3.4块状混交

又称团状混交。是把一个树种栽植成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块状,与另一个树种的块状地依次配置进行混交的方法。规则的块状混交,是将平坦或坡面整齐的造林地,划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块状地,然后在每一块状地上按一定的株行距栽植同一树种,相邻的块状地栽植另一树种。块状地的面积,原则上不少于成熟林中每株林木占的平均面积,一般为25~50平方米。地块不宜过大,过大就成了片林,混交的意义也就不大了。不规则的块状混交,是在山地造林时按小地形的变化分别成块地栽种不同树种。这样既可达到混交的目的,又能因地制宜造林。块状混交能有效地利用种内和种间的有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