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办学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办学理念
[提要]本文主要从创建特色专业、强化实践技能、培养师资队伍、以学生为主体树立优质教育这四个方面论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
关键词:高职;办学;理念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的竞争就是办学特色、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的竞争。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遵循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规律,确立新型的办学理念。
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创建特色专业的理念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职教育,必须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树立“依据市场办专业,依据岗位设课程,依据技能搞教学”的办学理念,为经济发展服务,培养为第一线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是高职院校的“名片”,是学校特色标志,好专业能够带活一个学校。建立满足社会需要、服务区域经济,能够充分就业的骨干专业群,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目标。为达到此目标,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就业的市场状况设置专业。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专业设置必须与就业前景紧密结合,这也叫“以销定产”。二是根据区域经济建设急需设置专业。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建设的思路,搭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框架结构。三是实施精品专业建设。大胆地改造老专业,对那些不适时宜、无就业空间又招不来学生的专业坚决砍掉,优先扶持为区域内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服务的新专业建设。设置新专业,建设“精品专业”要有前瞻性,进行周密论证,舍得加大投入,并加强其宣传力度,扩大其社会影响。四是培养有竞争力的名牌专业。要强化专业管理,提高专业的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优化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精品专业”、“特色专业”成为学校的品牌,积极为当地提供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和技术服务。
二、坚持以就业为核心,强化实践技能的理念
职业教育的核心就是就业教育,加大实验、实训、实习的力度是办出职业教育特色的根本要求。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对的,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所占课时比例可以由以前的1∶1调整为7∶3。为了切实做好实践教学,还要着重抓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除了获得毕业证外,还要至少拿到一个职业资格证书。这既是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也为毕业生顺利进入就业市场提供了保证。
(二)加大对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投入力度。学校要加大实践教学所需硬条件的建设,实现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训练场所规范,办学条件优越的硬环境。软环境要通过对现有教师加强技能培训和从外部引进富有实践经验、专业技能的技师和高级技师充实专职教师队伍的方法,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来实现。
三、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确立人才强校的理念
建设一支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是办好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资源和先决条件。要促进教师的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重视师德教育和师德养成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应通过实现一个结合,抓好两个环节,突出教师在全院教职工中的中心地位,建设一支德才双馨的师资队伍。
(一)实现一个结合。就是建立相对稳定的骨干层和进出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以此构成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核心框架,使整个教师队伍稳而有序,变则不乱。
(二)抓好两个环节。一是教师技能提高环节。仅有理论知识,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是难以培养出合格的职业人才的。因此,专任教师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学校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基层、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强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技能培训要正规化、制度化。同时,引进富有一线工作经验、理论素养高、操作技能强的高级技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之中;二是教师学历提高环节。职业院校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三)突出教师的中心地位。高职院校办学以教学为中心,教师的师德师风、学识水平、专业技能、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等决定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的中心地位不能改变,必须使收益向教师倾斜,经费向教学倾斜,领导为一线教工排忧解难。
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树立优质教育的理念
高职院校必须始终把教育学生成人、培养学生成才、帮助学生成业、指导学生成功作为学校办学的最高追求,把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使他们具有谋生的本领,具有发展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内容。高职院校的教育要确立三大育人理念:
(一)树立学生是学校生存之本的理念。没有学生何谈学校。保障学生在学校生存之本的地位,应在“厚爱+严管+服务=成功”这一公式上做文章。教师的崇高在于毫不保留地传授学业,厚爱是教育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严出于爱,是非曲直要给学生讲清楚。要关心学生生活,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严而有格,严而不苛,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二)树立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理念。高职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动力,
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在课程体系开发及课程教学中坚持素质教育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着眼于职业群、职业生涯、职业品德、职业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及职业情商的养成,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职业适应能力与合作精神。
(三)树立培养学生创业的理念。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就是通过加强对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使他们毕业后无论是应聘就业,还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都有信心和勇气,有能力干出一番事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