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建筑应注重人性化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现代建筑应注重人性化设计
发表时间:2008-12-17T17:04:14.437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作者:杜青波
[导读] 摘要: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由此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众多建筑空间所表现出的自我封闭和与自然环境缺乏沟通的缺陷,却成国建筑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建筑与环境的互动成为21世纪建筑设计思想的新探索和新方向。关键词:建筑环境绿化人性化
摘要: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由此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众多建筑空间所表现出的自我封闭和与自然环境缺乏沟通的缺陷,却成国建筑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建筑与环境的互动成为21世纪建筑设计思想的新探索和新方向。
关键词:建筑环境绿化人性化
“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环境问题是一个复合而复杂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可变性也就决定了“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
人类与生俱来的对自然与绿色植物的强烈认同感与亲近感及其带给人类的安定感,使得绿色植物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营造活动中始终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在人类早期的建筑活动中,就已经采用在建筑中引入自然空间的方式来改善内部小气候,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在西方,考古发现,在罗马的庞贝古城中,就出现了由立柱支撑,四周回廊环绕,中央设有承接雨水用的水池的天井形式了。而在我国,建筑布局中经常出现的庭院则是引入自然空间的主要方式。“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不但为建筑提供了采光通风的良好条件,而且使建筑空间充满了诗情画意。
“建筑仅仅是环境的一个部分,建筑美从整体上说是服从于周围环境的。”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总是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绿色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和易修剪的特点使其在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之—。
独特的地域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同建筑形象有关,而且同建筑室外绿化景观密切相关,空间环境的特定性是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生长环境和民族文化喜好的不同使各地域的自然植物景观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而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虽然现代资讯共享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的日渐趋同,使建筑风格的同化现象不可避免,但迥异的建筑室内外绿化景观却为城市面貌带来迥然不同的人文视觉景观,这种不易消融的特点使其成为一幢建筑或一座城市最不易磨灭的印记。
四季更迭的形与影。绿色景观四季变幻的姿态、颜色、气味和随风飘动的秀影使建筑外部空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其微妙的动态变化使原本凝固的音乐也变得灵动起来,并在各个季节呈现出不同的丰姿和魅力。绿色景观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变化,不仅为建筑创造了绚丽多变的空间环境,而且架起了人与自然交流的桥梁。其或优雅、或自然、或绚丽的外观自然而然成为建筑空间的延伸、呼应和限定。绚丽变幻的色彩。色彩最能引起人们的情感联想,绿色植物千变万化的色彩更增添了建筑空间的迷人魅力。春季欲滴的青翠、夏季蓬勃的盛绿、秋季灿烂的金红、冬季寂静的冷绿,使建筑造型和空间环境在一年四季变换出生动的表情,带给人们层出不穷的心理和视觉感受。绿化是建筑室内外景观设计最常用和最丰富的设计元素。近年来,植物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绿色植物的生长范围更加宽广;屋顶种植和室内种植的发展,使得建筑和绿化的融合更趋全方位和立体化,建筑内部空间的营造也更趋人性和丰富。在对建筑的观赏和体验中,要经历三个过程:建筑室外空间景观、建筑本身、建筑室内景观。建筑的室外景观环境对建筑本身而言是一个相对宏观的观察范围,最先进入人们的感知领域,对建筑整体形象影响最大。人的一生中有8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景观同人最为接近,因此对人们的活动和心理感受影响最大。现代的建筑材料如钢铁、混凝土、玻璃则更多的体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精确和冷静,缺乏与人进行感情交流的契机。因此,恢复人与自然的联系,对于保持人类身心的健康,滋养精神,培育美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自然环境的引入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人与自然在感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风花雪月,万物枯荣,这些自然现象都会在人的内心引起联想和共鸣。把自然界的山水、植物、动物、阳光等自然要素引入建筑的人工环境之中,使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互相交融,相得益彰,则能使人工环境充满活力,使建筑成为人们能够寄托感情的场所。
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在他的作品——住吉的长屋中,对自然独特的体验,作了生动的注解。该建筑基地面积仅65m2,建筑师在住宅内部的起居室与餐厅、厨房和浴室之间,插入了一个小庭院,这里所引入的外部空间不只为建筑提供了阳光和空气,也不只是建筑中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成为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无法回避的现实,使风霜雨雪、四季变换均介入了人的生活,把自然与人紧紧连系在了一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安藤看来“接触自然比生活便利更为重要”,人们在进进出出之中,重新找回久违了的对自然的体验,认识到生活严峻的一面。该项工程虽规模很小,却因其体现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观照自然的生命哲学,获得了日本建筑学会大奖。
建筑是静态物,它的形式也是静态的。建筑的静态造型为动态提供了参照系,建筑内部和其周围存在的最普遍的“动”,除了人的活动外就是周围环境景观四季、昼夜的变化。1863年,美国奥姆斯特德提出厂景观建筑的观念。《设计结合自然》的作者伊恩·麦克哈格是第一位将生态概念引入建筑设计的建筑师。
“技术不应该破坏自然,而是应该帮助我们生存;空间不应该统治一切,而是应该令所有在里面工作的人感到愉悦。”建筑与环境没计思想的另一大发展在于,建筑已经成为改造环境的一个契机。建筑师对建筑基地的原生环境日益重视,并将之列入建筑设计的内容之中;有的还将恢复和改善建筑基地的自然状况、绿化环境作为建筑的目的之一。安藤忠雄无疑是这方面的先行者。2000年在大阪湾淡路岛东北岸建成了“淡路梦舞台”在其规划中安藤忠雄明确提出“要建设,先种树”的方针,而县政府也在委托安藤忠雄的同时成立了绿化专家委员会,探讨恢复植被的方法,于是1994年就开始了24万株苗木的栽种工程。“淡路梦舞台”的设计从整治建筑环境着手,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治愈山体开采留存的伤痕,恢复和彻底改善山体的生态环境,安藤认为:“环境破坏的结果,不仅在于对自然的直接侵蚀,更在于剥夺了人们心灵中保存的美好的历史性记忆。时间不可能倒流,因此必须探求一条与自然共生的道路,因此,首先应该在恢复自然意识上着眼改革。”这种建筑设计思想在建筑设计着眼点和日标上的转变暗示着建筑设计与绿化景观关系质的跳跃。所有这些都表明建筑绿化已经从原先单纯的营造建筑空间氛围的束缚中挣脱出来,逐渐向建筑中生态要素的角色转变,并且这种生态性的衡量指标已经开始被量化。
“新建筑提供了一个改造环境景观的机会”,这一新认识使人们对环境与建筑互动性的理解得到进一步深化,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前进了一大步。建筑已经开始从原先被看做是环境的添加物,被动地平方面追求与环境和谐的桎梏解脱出来,从适应环境向主动改善建筑环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