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特点:该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土壤中重金 属的污染且去除速度快,但其技术工程量大、 费用高,常用于重金属重污染区的抢救性修 复。
3.1.3 电动修复
❖ 原理和方法:将电极插入受污染土壤的溶液 中,在电极上施加直流电压,形成两电极之 间的直流电场。土壤中的污染物在电场作用 下发生运动,其主要运动机制有电迁移、电 渗流以及电泳等。在这些机制作用下,污染 物最终积累在电极附近,再用电镀(吸附到电 极上)或抽取电极附近的水等方法加以去除。
❖ 3.2.2 化学固定(原位固定)
3.2.1化学淋洗修复技术(cBaidu Nhomakorabeaemical
leaching and flushing/washing
remediation)
❖ 原理和方法:在重力作用或通过水力压头推 动下,将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 移的化学生物化学溶剂(清洗液)注入到被 污染土层中,然后再将含有污染物的液体从 土层中抽提出来后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 术。
❖ 有一些固体废弃物被直接或通过加工作为肥料施入 土壤,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 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来自于污水处理
1.4 随农用物资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 农药、化肥和地膜是重要的农用物资,对农 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但长期 不合理施用,也可以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
❖ 肥料中重金属含量一般是 磷肥>复合肥>钾肥>氮肥。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1.土壤重金属来源与分布
❖ 1.1 随着大气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 1.2 随污水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 1.3 随固体废弃物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 1.4 随农用物资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1.1 随着大气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 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能源、运输、冶 金和建筑材料生产产生的气体和粉尘。除汞 以外,重金属基本上是以气溶胶的形态进入 大气,经过自然沉降和降水进人土壤。
1.2 随污水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 利用污水灌溉是灌区农业的一项古老的技术, 主要是把污水作为灌溉水源来利用。污水按 来源和数量可分为城市生活污水、石油化工 污水、工业矿山污水和城市混合污水等。
1.3 随固体废弃物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 固体废弃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不同种类其危害 方式和污染程度不同。其中矿业和工业固体废弃物 污染最为严重。这类废弃物在堆放或处理过程中, 由于日晒、雨淋、水洗重金属极易移动,以辐射状、 漏斗状向周围土壤、水体扩散。
运动机制:
❖ 运动机制: ❖ (1)电迁移:如图1,在土壤溶液中,带正
电的阳离子向阴极迁移,带负电的阴离子向 阳极迁移。迁移速度则取决于土壤一水体系 的导电情况,它的强弱则与电流的大小以及 离子所带电荷数等相关。
❖
❖ (2)电渗流:如图1,由于土壤孔隙表面带 有负电荷,它与土壤微孔隙水中的离子形成 了双电层,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孔隙水向阴 极流动,同时随孔隙水迁移的污染物质则会 富集在阴极附近,最终可以被抽出处理。
2.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特点和危害
❖ 2.1 普遍性 ❖ 2.2 不可逆性 ❖ 2.3 表聚性 ❖ 2.4 土壤中重金属危害
2.1 普遍性
❖ 随着工业化生产的普及,重金属污染日趋普 遍。早在五六十年代,日本的“骨痛病”就 是由于用含镉废水灌溉土壤造成土壤的镉污 染,导致稻米中镉含量超标而引起的;“水 俣病”是由于土壤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而导 致。
❖ (3)电泳: 如图1,是带电粒子或胶体在外 加电场作用下的迁移。土壤中的细小土壤颗 粒、腐植质及微生物细胞等胶体上吸附的污 染物质在外加电场下会随之迁移,从而可以 去除这类污染物质。由于电动修复过程中带 电土壤颗粒的移动性小,电泳作用可以忽略。
主要电极反应:
❖ 阳极:2H2O - 4e- →O2↑+4H+; ❖ 阴极:2H2O +2e- → H2 ↑+2OH-
❖ 方法:(1)翻土:深翻土壤,使聚集在表层的污染 物分散到土壤深层,达到稀释和自处理的目的。
❖ (2)换土:把污染土壤取走,换人新的干净土壤. ❖ (3)客土法:向污染土壤内加人大量的干净土壤,
覆盖在表层或混匀,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减少污染物 与植物根系的接触。
3.1.2玻璃化技术
❖ 方法: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置子高温高压条 件下,形成玻璃态结构,使重金属固定于其 中,稳定了土壤中的重金属。
2.2不可逆性
❖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与有机污染物污染不同 的是土壤中重金属具有生物不可降解性和相 对稳定性,使得重金属易在土壤中积累,并 且修复困难。
2.3 表聚性
❖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大部分残留于土壤耕作 层,在一般环境条件下,较少向土壤下层迁 移,这是由于土壤中存在有机胶体、无机胶 体和复合胶体,它们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吸附 和螯合能力,限制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的能 力,使重金属易在土壤表层积累。
2.4 土壤中重金属危害
❖ 对环境产生危害主要有下列途径: ❖ ①受污染的土壤直接暴露在环境中,通过土壤粒物
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动物或人所吸收;
❖ ②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土壤中的重金属向下缓慢渗 透,可能导致地下水的污染;
❖ ③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例如酸雨、施加土壤添加 剂等因素提高了土坡中重金属的活性和生物可利用 性,使得重金属较容易为植物吸收利用而进人食物 链,对动物和人体产生毒害作用。
PH控制方法(亦为电动修复强化方法):
❖ ①中和阴极电解产生的OH一 ❖ ②将修复体系自身在阳极产生的H十和阴极
产生的OH一相互中和。 ❖ ③通过添加无机和有机酸来中和OH一 。如
盐酸、磷酸、乙酸等。 ❖ ④改变重金属的沉淀区域。 ❖ ⑤还用一些其它方法控制OH一的迁移。
3.2化学修复
❖ 3.2.1化学淋洗修复技术(chemical leaching and flushing/washing remediation)
3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 3.1 物理方法 ❖ 3.2 化学修复 ❖ 3.3 生物修复
3.1 物理方法
❖
❖ 3.1.1 换土法 ❖ 3.1.2玻璃化技术 ❖ 3.1.3 电动修复
3.1.1 换土法
❖ 原理:用新鲜未受污染的土壤替换或部分替换原污 染土壤,以稀释原污染物浓度,增加土壤环境容量。
3.1.3 电动修复
❖ 原理和方法:将电极插入受污染土壤的溶液 中,在电极上施加直流电压,形成两电极之 间的直流电场。土壤中的污染物在电场作用 下发生运动,其主要运动机制有电迁移、电 渗流以及电泳等。在这些机制作用下,污染 物最终积累在电极附近,再用电镀(吸附到电 极上)或抽取电极附近的水等方法加以去除。
❖ 3.2.2 化学固定(原位固定)
3.2.1化学淋洗修复技术(cBaidu Nhomakorabeaemical
leaching and flushing/washing
remediation)
❖ 原理和方法:在重力作用或通过水力压头推 动下,将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 移的化学生物化学溶剂(清洗液)注入到被 污染土层中,然后再将含有污染物的液体从 土层中抽提出来后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 术。
❖ 有一些固体废弃物被直接或通过加工作为肥料施入 土壤,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 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来自于污水处理
1.4 随农用物资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 农药、化肥和地膜是重要的农用物资,对农 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但长期 不合理施用,也可以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
❖ 肥料中重金属含量一般是 磷肥>复合肥>钾肥>氮肥。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1.土壤重金属来源与分布
❖ 1.1 随着大气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 1.2 随污水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 1.3 随固体废弃物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 1.4 随农用物资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1.1 随着大气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 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能源、运输、冶 金和建筑材料生产产生的气体和粉尘。除汞 以外,重金属基本上是以气溶胶的形态进入 大气,经过自然沉降和降水进人土壤。
1.2 随污水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 利用污水灌溉是灌区农业的一项古老的技术, 主要是把污水作为灌溉水源来利用。污水按 来源和数量可分为城市生活污水、石油化工 污水、工业矿山污水和城市混合污水等。
1.3 随固体废弃物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 固体废弃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不同种类其危害 方式和污染程度不同。其中矿业和工业固体废弃物 污染最为严重。这类废弃物在堆放或处理过程中, 由于日晒、雨淋、水洗重金属极易移动,以辐射状、 漏斗状向周围土壤、水体扩散。
运动机制:
❖ 运动机制: ❖ (1)电迁移:如图1,在土壤溶液中,带正
电的阳离子向阴极迁移,带负电的阴离子向 阳极迁移。迁移速度则取决于土壤一水体系 的导电情况,它的强弱则与电流的大小以及 离子所带电荷数等相关。
❖
❖ (2)电渗流:如图1,由于土壤孔隙表面带 有负电荷,它与土壤微孔隙水中的离子形成 了双电层,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孔隙水向阴 极流动,同时随孔隙水迁移的污染物质则会 富集在阴极附近,最终可以被抽出处理。
2.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特点和危害
❖ 2.1 普遍性 ❖ 2.2 不可逆性 ❖ 2.3 表聚性 ❖ 2.4 土壤中重金属危害
2.1 普遍性
❖ 随着工业化生产的普及,重金属污染日趋普 遍。早在五六十年代,日本的“骨痛病”就 是由于用含镉废水灌溉土壤造成土壤的镉污 染,导致稻米中镉含量超标而引起的;“水 俣病”是由于土壤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而导 致。
❖ (3)电泳: 如图1,是带电粒子或胶体在外 加电场作用下的迁移。土壤中的细小土壤颗 粒、腐植质及微生物细胞等胶体上吸附的污 染物质在外加电场下会随之迁移,从而可以 去除这类污染物质。由于电动修复过程中带 电土壤颗粒的移动性小,电泳作用可以忽略。
主要电极反应:
❖ 阳极:2H2O - 4e- →O2↑+4H+; ❖ 阴极:2H2O +2e- → H2 ↑+2OH-
❖ 方法:(1)翻土:深翻土壤,使聚集在表层的污染 物分散到土壤深层,达到稀释和自处理的目的。
❖ (2)换土:把污染土壤取走,换人新的干净土壤. ❖ (3)客土法:向污染土壤内加人大量的干净土壤,
覆盖在表层或混匀,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减少污染物 与植物根系的接触。
3.1.2玻璃化技术
❖ 方法: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置子高温高压条 件下,形成玻璃态结构,使重金属固定于其 中,稳定了土壤中的重金属。
2.2不可逆性
❖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与有机污染物污染不同 的是土壤中重金属具有生物不可降解性和相 对稳定性,使得重金属易在土壤中积累,并 且修复困难。
2.3 表聚性
❖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大部分残留于土壤耕作 层,在一般环境条件下,较少向土壤下层迁 移,这是由于土壤中存在有机胶体、无机胶 体和复合胶体,它们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吸附 和螯合能力,限制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的能 力,使重金属易在土壤表层积累。
2.4 土壤中重金属危害
❖ 对环境产生危害主要有下列途径: ❖ ①受污染的土壤直接暴露在环境中,通过土壤粒物
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动物或人所吸收;
❖ ②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土壤中的重金属向下缓慢渗 透,可能导致地下水的污染;
❖ ③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例如酸雨、施加土壤添加 剂等因素提高了土坡中重金属的活性和生物可利用 性,使得重金属较容易为植物吸收利用而进人食物 链,对动物和人体产生毒害作用。
PH控制方法(亦为电动修复强化方法):
❖ ①中和阴极电解产生的OH一 ❖ ②将修复体系自身在阳极产生的H十和阴极
产生的OH一相互中和。 ❖ ③通过添加无机和有机酸来中和OH一 。如
盐酸、磷酸、乙酸等。 ❖ ④改变重金属的沉淀区域。 ❖ ⑤还用一些其它方法控制OH一的迁移。
3.2化学修复
❖ 3.2.1化学淋洗修复技术(chemical leaching and flushing/washing remediation)
3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 3.1 物理方法 ❖ 3.2 化学修复 ❖ 3.3 生物修复
3.1 物理方法
❖
❖ 3.1.1 换土法 ❖ 3.1.2玻璃化技术 ❖ 3.1.3 电动修复
3.1.1 换土法
❖ 原理:用新鲜未受污染的土壤替换或部分替换原污 染土壤,以稀释原污染物浓度,增加土壤环境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