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皂基型洁面膏配方与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2
脂肪酸的选择
洁面膏中脂肪酸以十四酸或十八酸为主体,其它酸为辅助搭配。脂肪酸用量 一般在28%~35%之间。脂肪酸的种类、用量等因素,直接影响洁面膏的泡沫、 珠光、结膏点等性能,详见表2:
表2 常用脂肪酸及其对洁面膏性能的影响情况
脂肪酸 名称
十二酸 十四酸
十六酸 十八酸
分子量 泡沫情况
珠光情况
200 分子量增大,泡 十四酸、十八酸 沫变细小,稳定 对珠光影响最大
228 增加,生成的难 ,十四酸所得珠 度变大。即十二 光是微透明的乳
256 酸产生的泡沫最 白色珠光,十八 大,最易消失, 酸所得珠光是白
284 十八酸产生的泡 色闪光状珠光。 沫细小但持久。
结膏点情况
脂肪酸用量增加, 产生的脂肪酸皂的 量增大,结膏温度 提高,硬度增大。 但结膏温度不宜过 高,否则不利于生 产
多元醇 名称
甘油百度文库
丙二醇
1,3 -丁二醇
主要作用
使用量
保湿、分散皂 单独使用,用量>20%
保湿、溶解皂 单独使用,用量>14%
珠光情况
不影响析出的珠光 溶解皂的同时会将析 出的珠光破坏。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5
乳化剂的选择
乳化剂对洁面膏的作用:辅助稳定作用; 常用乳化剂有:磷酸酯类、鲸蜡硬脂醇醚类等;
而使反应难以顺利进行;
2. 皂化反应是一个强烈的放热反应,因此水相和油相的温度不宜过高,皂化 体系温度一般控制在75℃~85℃;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二、皂基型洁面膏的制备工艺
3.多元醇加入水相,多元醇随碱液一同加入酸,皂在生成的瞬间很快被溶解 或分散,不易结块;若加入油相,多元醇总量大,形成皂的局部位置量却少,不 易溶解或分散;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注:酸值即中和1 g试样所需氢氧化钾(KOH)的毫克数。
(皂化值:1g油脂碱水解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碘值:是有机化合物中不饱和程度的一种指标。指100g物质中所能吸收(加成) 碘的克数。)
酸值测试方法:
中性乙醇配制:量取100 mL 95%的乙醇,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0.1 mol/L氢氧 化钠标准溶液滴至微红色,备用。
1. 对皂基的高PH值具有缓冲的作用,降低皂基的刺激性; 2. 改善皂基的泡沫性质,改善使用时的肤感; 3. 增加洁面膏体系的拉丝感。
此外,根据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的不同,表面活性剂还能 够分散皂基、降低皂化过程中皂基的黏度等作用。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二、皂基型洁面膏的制备工艺
皂基型洁面膏的制备工艺流程框图如下:
多元醇、去离子水 EDTA-2Na、 KOH
脂肪酸 乳化剂 润肤剂
加热溶解 85℃
加热溶解
保温搅拌、皂化 30~60min
表面活性剂
香精、防腐剂
搅拌约 20min
降温至40℃~45℃, 搅拌 30 ~ 60min
降温至约55℃
注意事项: 1. 应将水相加入油相,这样皂分散的速度快,不易结块,避免皂块无法溶解
用量通常为:0.5%~2%; 乳化剂会影响产品珠光效果,通常乳化剂用量过多时,产品珠光将 无法析出,因此在选择乳化剂种类的同时应考虑乳化剂的最低用量,在 保证体系稳定的前提下使用量尽可能小。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6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常用的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和非离子)有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 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磺酸类表面活性剂及烷基糖苷类等。表面活性 剂在皂基型洁面膏体系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KOH用量=(6×280+8×245+15×205)×80%÷83%
= 6.472g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4
多元醇的使用
皂化过程生成的皂微溶解于水,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皂若不及时 分散或溶解,皂化过程将无法彻底完成。 为了及时将生成的皂分散或 溶解,必须使用大量的多元醇。常用多元醇详见表3:
表3 常用多元醇及其对洁面膏性能的影响情况
脂肪酸+碱
1
多元醇
2
乳化剂
3
表面活性剂
4
润肤剂及其它
5
添加剂
“脂肪酸+碱” 是构成洁面膏体系的骨架组分,产品的 稳定性以及清洁能力、泡沫效果、珠光外观、刺激性等都取决 于脂肪酸的选择和配比。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1
脂肪酸的中和原理
中和原理:RCOOH+KOH
RCOOK+H2O
脂肪酸钠的羧基部分可溶于水,烃基部分不溶于水,污垢中的油脂与其接 触后,被亲油端烃基吸附着,再由亲水端羧基牵入水中,分散形成乳浊液,从 而达到清洁的目的。
化学 结构式
分子量 熔点/℃
CH3(CH2)10COOH
200
44~46
十四酸 肉豆蔻酸 CH3(CH2)12COOH
228
54~55
十六酸 棕榈酸
CH3(CH2)14COOH
256
57~62
十八酸 硬脂酸
CH3(CH2)16COOH
284
56~69
酸值注
278~282(280) 243~247(245) 217~222(220) 203~210(205)
浅析皂基型洁面膏 配方与工艺
部 门:研发部 时 间:2017.10.26
目录
一、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1. 脂肪酸的中和原理 2. 脂肪酸的选择 3. 碱的选择及中和度的计算 4. 多元醇的使用 5. 乳化剂的选择 6.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二、皂基型洁面膏的制备工艺
一、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准确称取定量试样于250 mL锥形瓶中,加50 mL中性乙醇。加温溶解,边振荡 边用0.1 mol/L氢氧化钾试液滴定(指示剂:2~3滴酚酞1%乙醇试液)。滴至溶液的 淡红色能持续30 s为终点。酸值可按下式计算:
酸值 Vc56.11 m
式中:V — 样品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 —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mol/L; m — 称取试样的质量,g; 5 6.11 — 每毫摩尔数氢氧化钾的克数。
4. 表活通常在皂化结束后添加,添加温度不应低于60℃,以免体系温度因表 活加入而骤降,避免了体系黏度增大使由表活带入体系内的气泡无法浮出消除。
5.气泡主要来源:a.加热产生;b.表面活性剂产生;c.搅拌和抽真空产生。 因此,应避免皂化过程再次加热,缓慢加入表活,并低速搅拌,避免抽真空。
(皂化反应:狭义上讲,是指油脂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反应,生成高级脂 肪酸钠/钾盐和甘油的反应)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2
脂肪酸的选择
常用脂肪酸有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十八酸,根据各种酸的性质以及对 产品要求的不同,一般采用以一种酸为主体,其它酸为辅助的搭配比例。
脂肪酸 名称
十二酸 月桂酸
表1 常用脂肪酸的理化性质
影响氢氧化钾用量的因素:1. 配方体系中脂肪酸的用量 ;
2. 氢氧化钾中和脂肪酸的程度。
洁面膏中脂肪酸和氢氧化钾的中和度一般应控制在75%~90%,主要原因如下:
中和度过低, 会导致体系 不稳定 。
中和度过高, 会导致产品 刺激性增加。
中和度过高, 皂液黏度易高, 产品的结膏点 升高,不易生产。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3
碱的选择及中和度的计算
恰当的中和度应控制在78%~85%之间。中和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氢氧化钾的用量×氢氧化钾的纯度)
中和度= (体系中所用的脂肪酸的用量×脂肪酸的酸值)
现举实例进一步说明该公式:
已知皂基型洁面膏中脂肪酸含量为十二酸 6%、十四酸 8%、十八酸 15%, 中和度为80%,KOH纯度为83%,求KOH用量。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3
碱的选择及中和度的计算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钾为脂肪酸 中和制备洁面膏的 最佳选择。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中和,生成的皂 太硬,不适合用于化妆品 中。
三乙醇胺
三乙醇胺中和,生成的皂 易变色;当体系中皂的量 很大时生产也不易控制。
碱的选择
(用于脂肪酸中和的碱)
皂基型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3
碱的选择及中和度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