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经济学范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hn A. Hall & G. John Ikenberry,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9 .
1985:《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范围:北美、欧洲、拉美、东亚。 专题:经济发展、再分配、战争、国际国内政 策等。
寻租理论
工商业者会寻租 重要的是,政府官员会接受,甚至会主动与 其联系
游说
利益集团
创租
政府
各自利益!
存在的最大问题
过于倾向于经济逻辑 但实际上还有政治逻辑、安全逻辑和历 史文化因素值得考虑 关键不是哪种逻辑起决定性作用,而是在什 么样的条件下什么因素会起相对重要的作用
社会联盟范式——利益的执著
Skocpol:国家的重要性:
国家的结构、功能与性思维可以无意识地影响社会。 作为一个独立行为者对社会以及其他国家的有意识 影响。
1995:《Stat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国家主义在比较政治经济学中的应用
Gourevitch认为政治运作是从利益集团到 社会联盟的重要途径 Rogowski认为结构使然,自然而然的
分歧点
疑惑之处
分歧点
宏观变量因素→利益分化→利益集团→社 会联盟→政策
第八章 制度主义
制度的概念
Peter Hall:那些使存在于政体和经济内个 人间关系结构化的正式规则、规范程序、和 标准操作惯例——政治经济环境
研究层次与方法的多样性
什么因素导致了利益的分化 如何从利益集团达成社会联盟
Rogowski Vs. Gourevitch
Gourevitch:《困难时期的政治》 经济危机引发利益分化,表象是对关税的不 同诉求 不同的关税需求是其分析要点,分化是社会 联盟形成的基础 Rogowski:《贸易与联盟》 国际贸易和国家资源禀赋
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研究中心的Neo-statism: bring in the state, but not kicking society out
作为独立行为者的国家
国家的微观基础:政治家与官僚 国家意愿: state interest 国家的特殊位置:国际和国内交汇之处,安 全逻辑与经济逻辑
以国家机器为基础的专制性权力 以国家与社会互动为基础的建制性权力
国家主义的问题
国际无序状态:国家成为独立行为者的可能 性 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国家内部与国家社会的 联系 比较历史研究:微观基础与因果关系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饶诗韵
一个基础,三个理论
寻租理论
理性人 集体选择 理性选择
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的关系:决策与执行 P. Katzenstein对日本的研究:高国家自主 性与高国家能力 Shambayati对伊朗的研究:高国家自主性 与低国家能力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Micheal Mann: despotic power and infrastructural power
正面反馈过程的动力。事件发生的时间和顺序。
制度的“黏性” 无意识结果(制度的作用,制度形成时的目的) 制度的演变(路径的交汇点,“重要时机”:各研 究单位同时出现不同的显著变化并对未来有重大影响 的这段时期)
历史制度主义的代表作
彼得· 卡岑斯坦《权力与财富之间》
历史经历 国内结构,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家与社会内部组织结 构是否集中(中心化)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内部组织结构 是否联系密切(国家社会的区别性) 政策工具、国家政策 国家和利益集团的利益与行为
理性人基础
用微观视角来解释宏观世界 ——The only observable social utility is individual. 新古典经济学vs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上升到了国家、社会层面 微观诉求一致
三个理论
侧重于社会一方的集体选择理论 侧重于国家一方的理性选择理论 侧重于两者之间互动的寻租理论 ↓ 政府&利益集团
几个有趣的话题 双重运动 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 集体行动的问题
对于“双重运动”的解释
无所谓市场与社会,只有社会的“市 场派”和“传统派”。双重运动本质 不是市场与社会的拉锯战,而是“市 场派”与“传统派”的纷争
国家的自主性与自主能力
国家的自主性强调意愿、决策,国家的自主 能力强调政策的推行 专制力与建制力之辩——Michael Mann 国家的力量来源于社会的支持,没有社会的 支持就无所谓国家的力量——Peter Gourvich 国家的行为受历史、文化、制度影响。不同 的制度导致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 Douglass North
个人在内外部变化下 对制度的重新评价
总结:动机与行动
吕毅
人主要因为什么而行动?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最大化自己的经济利益
国家主义:为了自己的安全 历史制度主义:历史和文化塑造下的习惯
两个行为场所的解析
国家
社会
不同的眼睛看国家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一群追求自己利益最大 化的官僚的集合 社会联盟范式:国家是社会利益集团的竞技 场,是获胜的利益集团的工具 国家主义范式:国家是可以独立于社会的群 体,可以看作独立行为者 制度主义范式:国家受历史影响,国家也是 制度
统治者、产权与经济效率
比较
历史制度主义
国家和社会层面,注 重宏观变量的作用
理性选择制度主 义
个人层面 个人理性的假设
分析层面
研究方法
比较案例,归纳法
演绎法
利益 形成
历史-制度-利益- 行为-政策
个人利益最大化是假 设,制度是环境
制 度 变 迁 机制
作为原因的历史制度 ,对政治、社会组织 或集团权力平衡的影 响
杨延青
以利益为分析中心
社会联盟范式的中心特点 关注利益的分化 不同的利益集团具有不同的利益 利益(interest)并不是简单的 经济利益
灵活的利益概念
行业? 阶级? 经济的? 政治的? 个人效用最大化
什么导致了利益
利益分化的基础 国际政治、经济结构及历史演变等宏观变量 Bates:冷战中的政治对抗 Rogowski:国际贸易的扩张和收缩 Luebbert:历史 Gourevitch:国际经济危机
利益分化消解国家与社会
国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行为者出现 Bates Gourevitch 社会也是分解的 Gourevitch Waterbury Rogowski Luebbert
国家与社会的分解源于利益的分化 利益是个体的选择,国家与社会有不同个体 组成,具有不同的选择 必然产生分化 分化的同时又有部分个体具有较同向的选择, 组成利益集团
集体选择理论
一条逻辑贯穿个人、组织、社会和国家 利益集团的构成:集体行动 搭便车&选择激励 社会的构成:分配性联盟or涵盖性组织 那类组织更易解决搭便车的问题? 国家的兴衰: 不同的社会条件会孕育出不同的组织 但缺少对国家的研究
理性选择政治经济分析
个人理性从分散到统一的过程 政府官员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 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 ——掠夺性统治理论 交涉实力,交易成本,未来折现率 但统治者对个人财富最大化的追求会 等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追求吗?
霍尔《统治经济》:
制度包括更为广泛的在社会和经济里的角色以及决 定政策的非正式组织网络。 制度归结于一个国家的国内组织结构以及塑造这个 组织结构的历史经历。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分析基础:不完全信息下追求财富最大化
交易成本:为获得真实信息而付出的代价
制度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降低人与人交往 的非确定性,保证在交往中有相对稳定的信息 理性选择与制度的产生
比较政治经济学之范式部分
景威 饶诗韵 杨延青 刘增 吕毅
国家主义
景威
国家主义范式的兴起 作为独立行为者的国家 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 国家主义范式的贡献与问题
国家主义范式的兴起
国家研究的滥觞:Max Weber(1864~1920) The STATE is:
A. A set of institutions B. geographically-bounded territory C. Monopolises rule making within its territory
制度主义的两个重要流派:
历史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历史制度主义
主要观点1:重视制度,制度影响政策结果
制度在历史制度主义里是影响政策结果的主体
制度影响政治、社会行为者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力 制度影响行为者对自身兴趣和偏好的定义 强调政策结果不是利益集团和政府机构自由组合的结果
注重国家、社会结构等宏观变量
国家和其他正式的政治机构,非正式和非官方制度
无意识性:制度操作和发展的结果往往不是创造制度时的 目的和意识
制度变迁:内、外部因素变化通过政策变化从而改变制度
历史制度主义
主要观点2:重视历史,历史创造出制度
注重历史的复杂性以及决定性作用 工具——路径依赖:在一个政治系统里自我增强霍
集体行动的问题
群体共同利益就会有群体的共同行动
搭便车逻辑存在使集体行动难以形成—— Mancur Olson
理性政治经济分析的一个困境—— Margaret Levi
不得不说的几句话
理论范式之间并无绝对界限,也很难严格归 为几大类 一定的理论范式有着自己的逻辑,并以此作 为其理论之基础。重要的,不在于哪种逻辑 起决定性作用,而在于什么条件下起决定作 用——朱天飚 人是一切分析的基础,没有微观个人基础的 分析都存在问题 感谢飚哥!
不同的眼睛看社会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原子化的个人的集合
社会联盟范式:主要由各种利益集团组成 国家主义范式:区别于国家的,影响国家决 策的力量 制度主义范式:受历史、制度影响
人是如何行动的——国家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国家只不过是追求个人 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官僚们的集合——寻租理 论 社会联盟理论:国家是社会利益集团的竞技 场,横跨国家——社会的联盟影响政策制定 国家主义:国家可以独立于社会自主决策 制度主义:国家也是制度,国家的行为受历 史和制度的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
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
State autonomy: 国家独立于社会自我决策的程 度
国家与社会意愿相同时 国家与社会意愿不同时 社会一方的角度
State capacity:国家通过社会执行其政策的能力
以国家主权和国家机构对领土的稳定控制为先决条件 以忠于职守、专业技术熟练的行政人员和大量的经济资 源为基础 建立在政策工具与社会支持之上
Douglass North:塑造人与人互动的人为约 束——个人层面 显性制度:如国家、法律; 隐性制度:如道德、文化。
制度主义崛起
背景: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的盛行 对利益和理性的再思考 社会学:社会制度主义(sociological institutionalism) 文化、社会、组织认同对人喜好和行为的影响 经济学:新组织经济学(new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与交易成本 政治学:自由制度主义 (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个人合作的需要 权力分配的机制
制度变迁的原因:“相对价格” 的改变(制度度难
以使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就变迁);注重个人在外部环 境变化或内部学习的影响下对制度的重新评价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把以交易成本为基础的制度分析带入到对 国家、社会和经济运作的理解中。
国家
保护和公正和信息服务 财政收入
社会 、个人
人是如何行动的——社会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社会中的人们各自追求 自身利益最大化 成本——收益分析 集体 行动面临难题 社会联盟理论:社会的各个集团互相因为自 己的利益而组成联盟,推动有利于自身联盟 的决策(包括了国家) 国家主义:社会区别于国家,影响着国家决 策 制度主义:历史、文化社会结构行为
1985:《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范围:北美、欧洲、拉美、东亚。 专题:经济发展、再分配、战争、国际国内政 策等。
寻租理论
工商业者会寻租 重要的是,政府官员会接受,甚至会主动与 其联系
游说
利益集团
创租
政府
各自利益!
存在的最大问题
过于倾向于经济逻辑 但实际上还有政治逻辑、安全逻辑和历 史文化因素值得考虑 关键不是哪种逻辑起决定性作用,而是在什 么样的条件下什么因素会起相对重要的作用
社会联盟范式——利益的执著
Skocpol:国家的重要性:
国家的结构、功能与性思维可以无意识地影响社会。 作为一个独立行为者对社会以及其他国家的有意识 影响。
1995:《Stat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国家主义在比较政治经济学中的应用
Gourevitch认为政治运作是从利益集团到 社会联盟的重要途径 Rogowski认为结构使然,自然而然的
分歧点
疑惑之处
分歧点
宏观变量因素→利益分化→利益集团→社 会联盟→政策
第八章 制度主义
制度的概念
Peter Hall:那些使存在于政体和经济内个 人间关系结构化的正式规则、规范程序、和 标准操作惯例——政治经济环境
研究层次与方法的多样性
什么因素导致了利益的分化 如何从利益集团达成社会联盟
Rogowski Vs. Gourevitch
Gourevitch:《困难时期的政治》 经济危机引发利益分化,表象是对关税的不 同诉求 不同的关税需求是其分析要点,分化是社会 联盟形成的基础 Rogowski:《贸易与联盟》 国际贸易和国家资源禀赋
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研究中心的Neo-statism: bring in the state, but not kicking society out
作为独立行为者的国家
国家的微观基础:政治家与官僚 国家意愿: state interest 国家的特殊位置:国际和国内交汇之处,安 全逻辑与经济逻辑
以国家机器为基础的专制性权力 以国家与社会互动为基础的建制性权力
国家主义的问题
国际无序状态:国家成为独立行为者的可能 性 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国家内部与国家社会的 联系 比较历史研究:微观基础与因果关系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饶诗韵
一个基础,三个理论
寻租理论
理性人 集体选择 理性选择
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的关系:决策与执行 P. Katzenstein对日本的研究:高国家自主 性与高国家能力 Shambayati对伊朗的研究:高国家自主性 与低国家能力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Micheal Mann: despotic power and infrastructural power
正面反馈过程的动力。事件发生的时间和顺序。
制度的“黏性” 无意识结果(制度的作用,制度形成时的目的) 制度的演变(路径的交汇点,“重要时机”:各研 究单位同时出现不同的显著变化并对未来有重大影响 的这段时期)
历史制度主义的代表作
彼得· 卡岑斯坦《权力与财富之间》
历史经历 国内结构,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家与社会内部组织结 构是否集中(中心化)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内部组织结构 是否联系密切(国家社会的区别性) 政策工具、国家政策 国家和利益集团的利益与行为
理性人基础
用微观视角来解释宏观世界 ——The only observable social utility is individual. 新古典经济学vs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上升到了国家、社会层面 微观诉求一致
三个理论
侧重于社会一方的集体选择理论 侧重于国家一方的理性选择理论 侧重于两者之间互动的寻租理论 ↓ 政府&利益集团
几个有趣的话题 双重运动 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 集体行动的问题
对于“双重运动”的解释
无所谓市场与社会,只有社会的“市 场派”和“传统派”。双重运动本质 不是市场与社会的拉锯战,而是“市 场派”与“传统派”的纷争
国家的自主性与自主能力
国家的自主性强调意愿、决策,国家的自主 能力强调政策的推行 专制力与建制力之辩——Michael Mann 国家的力量来源于社会的支持,没有社会的 支持就无所谓国家的力量——Peter Gourvich 国家的行为受历史、文化、制度影响。不同 的制度导致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 Douglass North
个人在内外部变化下 对制度的重新评价
总结:动机与行动
吕毅
人主要因为什么而行动?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最大化自己的经济利益
国家主义:为了自己的安全 历史制度主义:历史和文化塑造下的习惯
两个行为场所的解析
国家
社会
不同的眼睛看国家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一群追求自己利益最大 化的官僚的集合 社会联盟范式:国家是社会利益集团的竞技 场,是获胜的利益集团的工具 国家主义范式:国家是可以独立于社会的群 体,可以看作独立行为者 制度主义范式:国家受历史影响,国家也是 制度
统治者、产权与经济效率
比较
历史制度主义
国家和社会层面,注 重宏观变量的作用
理性选择制度主 义
个人层面 个人理性的假设
分析层面
研究方法
比较案例,归纳法
演绎法
利益 形成
历史-制度-利益- 行为-政策
个人利益最大化是假 设,制度是环境
制 度 变 迁 机制
作为原因的历史制度 ,对政治、社会组织 或集团权力平衡的影 响
杨延青
以利益为分析中心
社会联盟范式的中心特点 关注利益的分化 不同的利益集团具有不同的利益 利益(interest)并不是简单的 经济利益
灵活的利益概念
行业? 阶级? 经济的? 政治的? 个人效用最大化
什么导致了利益
利益分化的基础 国际政治、经济结构及历史演变等宏观变量 Bates:冷战中的政治对抗 Rogowski:国际贸易的扩张和收缩 Luebbert:历史 Gourevitch:国际经济危机
利益分化消解国家与社会
国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行为者出现 Bates Gourevitch 社会也是分解的 Gourevitch Waterbury Rogowski Luebbert
国家与社会的分解源于利益的分化 利益是个体的选择,国家与社会有不同个体 组成,具有不同的选择 必然产生分化 分化的同时又有部分个体具有较同向的选择, 组成利益集团
集体选择理论
一条逻辑贯穿个人、组织、社会和国家 利益集团的构成:集体行动 搭便车&选择激励 社会的构成:分配性联盟or涵盖性组织 那类组织更易解决搭便车的问题? 国家的兴衰: 不同的社会条件会孕育出不同的组织 但缺少对国家的研究
理性选择政治经济分析
个人理性从分散到统一的过程 政府官员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 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 ——掠夺性统治理论 交涉实力,交易成本,未来折现率 但统治者对个人财富最大化的追求会 等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追求吗?
霍尔《统治经济》:
制度包括更为广泛的在社会和经济里的角色以及决 定政策的非正式组织网络。 制度归结于一个国家的国内组织结构以及塑造这个 组织结构的历史经历。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分析基础:不完全信息下追求财富最大化
交易成本:为获得真实信息而付出的代价
制度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降低人与人交往 的非确定性,保证在交往中有相对稳定的信息 理性选择与制度的产生
比较政治经济学之范式部分
景威 饶诗韵 杨延青 刘增 吕毅
国家主义
景威
国家主义范式的兴起 作为独立行为者的国家 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 国家主义范式的贡献与问题
国家主义范式的兴起
国家研究的滥觞:Max Weber(1864~1920) The STATE is:
A. A set of institutions B. geographically-bounded territory C. Monopolises rule making within its territory
制度主义的两个重要流派:
历史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历史制度主义
主要观点1:重视制度,制度影响政策结果
制度在历史制度主义里是影响政策结果的主体
制度影响政治、社会行为者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力 制度影响行为者对自身兴趣和偏好的定义 强调政策结果不是利益集团和政府机构自由组合的结果
注重国家、社会结构等宏观变量
国家和其他正式的政治机构,非正式和非官方制度
无意识性:制度操作和发展的结果往往不是创造制度时的 目的和意识
制度变迁:内、外部因素变化通过政策变化从而改变制度
历史制度主义
主要观点2:重视历史,历史创造出制度
注重历史的复杂性以及决定性作用 工具——路径依赖:在一个政治系统里自我增强霍
集体行动的问题
群体共同利益就会有群体的共同行动
搭便车逻辑存在使集体行动难以形成—— Mancur Olson
理性政治经济分析的一个困境—— Margaret Levi
不得不说的几句话
理论范式之间并无绝对界限,也很难严格归 为几大类 一定的理论范式有着自己的逻辑,并以此作 为其理论之基础。重要的,不在于哪种逻辑 起决定性作用,而在于什么条件下起决定作 用——朱天飚 人是一切分析的基础,没有微观个人基础的 分析都存在问题 感谢飚哥!
不同的眼睛看社会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原子化的个人的集合
社会联盟范式:主要由各种利益集团组成 国家主义范式:区别于国家的,影响国家决 策的力量 制度主义范式:受历史、制度影响
人是如何行动的——国家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国家只不过是追求个人 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官僚们的集合——寻租理 论 社会联盟理论:国家是社会利益集团的竞技 场,横跨国家——社会的联盟影响政策制定 国家主义:国家可以独立于社会自主决策 制度主义:国家也是制度,国家的行为受历 史和制度的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
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
State autonomy: 国家独立于社会自我决策的程 度
国家与社会意愿相同时 国家与社会意愿不同时 社会一方的角度
State capacity:国家通过社会执行其政策的能力
以国家主权和国家机构对领土的稳定控制为先决条件 以忠于职守、专业技术熟练的行政人员和大量的经济资 源为基础 建立在政策工具与社会支持之上
Douglass North:塑造人与人互动的人为约 束——个人层面 显性制度:如国家、法律; 隐性制度:如道德、文化。
制度主义崛起
背景: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的盛行 对利益和理性的再思考 社会学:社会制度主义(sociological institutionalism) 文化、社会、组织认同对人喜好和行为的影响 经济学:新组织经济学(new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与交易成本 政治学:自由制度主义 (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个人合作的需要 权力分配的机制
制度变迁的原因:“相对价格” 的改变(制度度难
以使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就变迁);注重个人在外部环 境变化或内部学习的影响下对制度的重新评价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把以交易成本为基础的制度分析带入到对 国家、社会和经济运作的理解中。
国家
保护和公正和信息服务 财政收入
社会 、个人
人是如何行动的——社会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社会中的人们各自追求 自身利益最大化 成本——收益分析 集体 行动面临难题 社会联盟理论:社会的各个集团互相因为自 己的利益而组成联盟,推动有利于自身联盟 的决策(包括了国家) 国家主义:社会区别于国家,影响着国家决 策 制度主义:历史、文化社会结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