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技术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技术论文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自救的必然措施,建筑节能和环保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发展绿色建筑是实现建筑节能和环保的必然选择。绿色建筑是建筑业的深刻革命。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人类必须重建人与自然有机和谐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共生息,生态与经济共繁荣的持续发展模式。
引言
进入20世纪以来,一方面全球气候不断恶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控制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形势严峻,节能、降耗、绿色、健康已成为世界对未来建筑的共同追求。在我国建筑高能耗的现状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充分重视,推行可持续发展,积极倡导发展绿色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一般建筑绿色建筑
力求与自然环境完全隔离内部与外部有效连通
建筑的形式一律化、单调化建筑随地区差异呈现不同风貌
片面追求批量生产、低成本建设以最小生态和资源代价,获得最大利益
追求“新、奇、特”“大、洋、贵”
追求标志效应从人与自然和谐中获得灵感
能耗非常大极大减少能耗,甚至可自身产生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仅在建造过程或是使用过程中对环境负责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实现与自然
共生
二、建筑技术现状
部分建筑尚存在一些现象:建筑工地抽出的地下水直排到污水管网,住宅楼窗户是单层玻璃还没有外遮阳,办公楼室内采光24小时依靠开灯……目前,我国95%以上的既有建筑是高耗能建筑,能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以供热为例,我国集中供热的一次能源消耗为20公斤标煤/平方米,高出同纬度甚至更高纬度欧洲国家一倍,而且欧洲国家的集中供热能耗还覆盖了夏日制冷和四季生活热水供应。
环境因素如噪声的排放、粉尘的排放(扬尘)、运输的遗撤、大量建筑垃圾的废弃、油漆、涂料以及化学品的泄露、装修过程中的油漆、涂料、胶及含胶材料中甲苯、甲醛气味的排放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
建筑对全社会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占总比
资源消耗总能耗 50%
水资源 50%
原材料 40%
农地减少责任 80%
环境污染总污染 34%
空气污染 50%
温室气体 42%
水污染 50%
固体废物(垃圾) 48%
来源:原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推行绿色建筑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讲话
三、绿色建筑政策扶持
1996 年,我国“绿色建筑体系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列为“九五”计划重点资助课题。21 世纪以来,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制定和推出了一系列绿色建筑方面的规范、文件,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国家康居示范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于2006年首次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其中《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明确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两类,分别用于处于规划设计阶段和运行使用阶段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有效期分别为2年和3年。近来出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实现《规划》中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和住建部先后发布了《关于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一号文件以及《“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与此同时,国家也加大了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凡是新建建筑全部是绿色建筑的且两年内开工建设面积不少于200万平方米的城区,国家财
政一次性给予补助5000万元,并命名为绿色建筑示范城区。对二星级以上的高等级绿色建筑,中央财政直接补贴,其中三星级每平方米补贴80元,二星级每平方米补贴45元。
四、绿色建筑发展成效及展望
(一)绿色建筑发展初见成效
当前通过引进、消化、借鉴,先后开发出环保型、健康型的壁纸、涂料、地毯、复合地板、管道纤维强化石膏板等绿色建材,如“防霉壁纸”是壁纸革命性的改变。“塑料金属复合管”,是国外20世纪90年代刚开始的替代金属管材的高科技产品,其内外两层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层为铝,塑料与金属铝之间为两层胶,具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它有不会生锈,不使水质受污之优势,目前国内已研制成功。还包括了真空玻璃、光导采光系统、双层玻璃幕墙、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等在内的一系列绿色建筑技术,并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
中国很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结合本身特点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创造出了诸如节能示范小区、生态小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建成的节能建筑,从“九五”初期刚超过1000万m2发展到全国城镇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88亿平方米,截止2010年底全国累计太阳房22.17万处,约2059.59万 m2,截止2012年底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达8600万m2,相当于年节约1433万吨煤。近年来公布的首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包括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工程研究中心办公楼、深圳市华侨城体育中心扩建工程、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中心等
6个项目。据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共有1446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超过1.6亿平方米
(二)绿色建筑发展展望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要求,我国要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完善绿色建筑标准及认证体系、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规定到2015年我国新建绿色建筑总面积要达到10亿平方米。要落实目标,产业化应成为重要突破口。建筑产业化是利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等方法来建造、使用和管理建筑。据测算,与传统方式相比,建筑产业化可分别减少建造用水量60%以上、木材近80%、材料浪费逾20%、建造垃圾约80%、建造综合能耗70%以上,建筑工期还能缩短30%至70%。
2014年3月,由国内13家设计院、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这是国际上首部全面针对工业建筑的绿色评价标准,填补了国内外针对工业建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空白。 2014年5月住建部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公告,“现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同时废止。不久前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显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由2012年的2%增加到2020年的50%。
结语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自救的必然措施,建筑节能和环保是实现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