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病虫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症状又称豌豆立枯病。

主要发生在幼苗期。

种子染病引起烂种,幼苗茎基部或根颈部变为褐色至红褐色
缢缩、腐烂。

子叶染病在子叶上产生红褐色近圆形病斑。

茎基部和根颈部染病产生红褐色椭圆形或长条形
病斑,后病部逐渐凹陷,当扩展到绕茎一周后,病部收缩或龟裂,致幼苗生长缓慢、折倒或逐渐枯死。

湿
度大时长出浅褐色蛛丝状霉。

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 Kuhn称立枯丝核菌AG一4
菌丝融合群,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该苗不产生孢子,
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

初生菌丝无色,后为黄褐
色,具隔,粗8—12um,分枝基部缢缩,老菌丝常呈
一连串桶形细胞。

菌核近球形或无定形,0.1一0.5mm,
无色或浅褐至黑褐色。

担孢子近圆形,大小6—9×5
—7(μm)。

此外,Pythium debaryanum Hesse称德巴
利腐霉,也可引起基腐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

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

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40—42℃,最低13-15℃,适宜pH3—9.5。

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或反季节栽培易诱发本病。

该菌除为害豆类外,还可侵染瓜类、茄果类、白菜、油菜、甘蓝等。

防治方法 (1)选用红花豌豆、内软1号、豌豆苗(龙须菜)等耐寒品种。

(2)选择排水良好、向阳的场地育苗,采用无病土作床土,如用旧哇育苗,床土要充分翻晒。

(3)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

适当施入石灰以调
节土壤酸碱度自微酸性至中性,石灰施用量据土壤pH确定,一般667m2菜施100kg。

(4)加强苗床管理,做
好苗床保温工作,防止低温、寒流侵袭。

白天在幼苗不受冻的前提下,尽量多通风换气,促幼苗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苗床浇水要看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确定,严防大水漫灌,避免床内湿度过高。

(5)提倡施用移
栽灵混剂,该剂杀菌力强,且能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强对不良条件抵抗力。

也可在发病初期喷淋20%甲
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2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15%恶
霉灵水剂450倍液;立枯丝核菌和腐霉菌混合发生时,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
性粉剂800倍液喷淋,每m22—3L。

视病情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症状豌豆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近地面的茎和英。

叶片染病初生圆形至不规则形斑,中间黑褐色至黑色,具2—3圈轮纹,其上生很多小黑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茎部染病茎上产生条斑,病部呈黑褐色,茎部以上茎叶变黄枯死。

英染病初生不规则形紫斑点,病部具分泌物,褐色至黑褐色,干后呈疮痂状,侵入种子引起斑点。

病原 Ascochyta pinodes (Berk.et Bloxam)Jones.
称豆类壳二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有性态为
Mycosphaerella pinodes(Berk.et B1.)Stone称豌豆
球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子囊座球形,大小100
一140um,子囊圆筒形至椭圆形,大小58—62×12(μ
m),子囊孢子卵形或椭圆形,大小17.2×7.9(μm)。

分生孢子无色,双细胞,大小12—17×3.5—5.5(μ
m),平均为12.3×4.5(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种子内或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地表越冬。

翌年病菌通过风、雨或灌溉水传播,从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引致发病。

种子带菌可随种子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

用病种子育苗,苗期可见子叶染病,后蔓延到真叶上,田间发病后,病斑上产出分生孢子,借风、雨或农事操作进行传播,引致再侵染。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豆荚,单独脱粒留种,播种前用56℃温水浸种5分钟,进行种子消毒。

(2)适时播种,不宜过早。

提倡高畦栽培,适当密植,合理施肥,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

(3)发病初期喷洒50%琥胶肥酸
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结合防治豌豆其它叶斑病及早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硫
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0%复方硫菌灵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2—3次,注意喷匀喷足。

豌豆褐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茎、荚。

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淡褐色至黑褐色病斑,病斑边缘明显。

斑上具针尖大小的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

茎染病病斑褐色至黑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稍凹陷,向内扩展波及到种子,致种子带菌;种子病斑不明显,湿度大时呈污黄色或灰褐色。

我国褐斑病是常发病害,生产上黑斑病、基腐病、褐斑病常混发。

病原 Ascochyta pisi Libert异名Diplodia
macrophomoides Camara 称豌豆壳二孢,属半知菌亚门
真菌。

病菌分生孢子器黑褐色,球形或扁球形,大小
100-180×100—120(μm),器壁膜质,孔口圆形,成熟
时释放出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近圆形,双胞,无色,大
小10—14×3—5(μm),每个细胞内具1个油点。

病菌
发育适温15—26℃,最高33℃,最低8℃。

除为害豌豆
外,还可侵染蚕豆和菜豆。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附着在种
子上或随同病残体在田间越冬。

播种带菌种子,长出幼
苗即染病,子叶或幼茎上出现病痕和分生孢子器,产出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潜育期6—8天。

田间多雨潮湿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重病田与非豆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

(2)选留无病种子,或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4—5小时
后,置入50℃温水中浸5分钟,再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播种。

(3)选择高燥地块,合理密植,采用配方施
肥技术,提高抗病力。

(4)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进行深翻,减少越冬菌源。

(5)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
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绿叶丹可
湿性粉剂500—8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防治
1次,连续防治2—3次。

豌豆锈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茎部。

叶片染病初在叶面或叶背产生细小圆形赤褐色肿斑,破裂后散出暗褐色粉末,
后期又在病部生出暗褐色隆起斑,纵裂后露出黑色粉质物。

茎部染病后,病症与叶片相似。

病原 Uromyces pisi (Pers.)Schrot称豌豆单胞
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是转主寄生菌。

夏孢
子、冬孢子堆在豌豆或其他豆类作物上,锈孢子
器、性子器在大戟属观赏植物上,在豌豆上有许
多生理小种。

有报道:Uromyces
ervi(Wallr.)Westnd.称野豌豆单胞锈,属担子菌
亚门真菌,也可侵染豌豆。

U.ervi系单主寄生菌,
锈孢子器多生在叶背、叶柄、茎或荚上,杯状,
包被白或黄色,边缘外翻;锈孢子球形至椭圆形,
密生瘤,浅黄色,大小16—25×14—21(μm)。


孢子堆生于叶两面、叶柄或茎上,肉桂色;夏孢

球形至椭圆形,具刺,黄褐色,大小18—33×18—27(μm)。

冬孢子堆与夏孢子堆类似,黑褐色;冬孢子亚球形,褐色,大小23—38×15—24(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北方以冬孢子附着在豌豆病残体上越冬,翌春萌发时产生担子及担孢子,担孢子成熟后脱落,借气流传播到寄主叶面,萌发时产出芽管,直接侵入豌豆,后在病部产生性子器及性孢子和锈子腔及锈孢子,然后形成夏孢子堆产出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秋季形成冬孢子堆及冬孢子越冬。

南方以夏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并完成侵染循环。

锈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品种及播种期等有密切关系。

该菌喜温暖潮湿,气温14—24℃,适于孢子发芽和侵染,夏孢子迅速增多,气温20一25℃易流行,所以多数豌豆产区都在气温回升后发病,尤其春雨多的年份易流行。

云南冬春气温高,早播的年前即开始发病,形成发病中心,到翌年2—3月后,雨日多,易大发生;从土质和地势看,低洼积水、土质粘重、生长茂密、通透性差或反季节栽培的发病重。

植株下部的茎叶发病早且重。

早熟品种生育期短,可避病。

防治方法要采用综合防治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适时播种,南方防止冬前发病,减少病原基数,生育
后期避过锈病盛发期。

(2)选用早熟品种,在锈病大发生前收获。

(3)合理密植,及时开沟排水,及时整枝,
降低田间湿度。

(4)不种夏播豌豆或早豌豆,减少豌豆冬春菌源,冬播时清水洗种也可减轻发病。

(5)发病初
期喷洒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500一600
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25%
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10%抑多威乳油3000倍液或40%杜邦福星乳油
9000一10000倍。

豌豆霜霉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面出现褪色斑。

菌丛孢子层生于叶背或叶面,以叶背面居多,白色至淡紫色。

嫩梢上叶片受害较重。

最后叶背面的淡紫色霉层布满全叶,致叶片枯黄而死。

病原 Peronospora pisi H. Sydow in Gaumann
和P.viciae de Bary称豌豆霜霉和蚕豆霜霉,均
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孢囊梗3—4根丛生,高e37
—760um,主轴粗4—12um,叉状分枝4—9次,顶
枝直或微弯,大小4—21×1.4—2.5(μm)。

孢子
囊椭圆形,浅黄褐色,大小15—29×13—24(FAm)。

卵孢子黄褐色,表面具齿状凸起,齿间网状,球
形,大小25.2—42um。

英国文献认定两菌为同物
异名。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

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游动孢子,从子叶下的胚茎侵入,菌丝随生长点向上蔓延,进入芽或真叶,形成系统侵染后产生大量孢子囊及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经多次再侵染形成该病流行。

一般雨季气温20—24℃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地留种。

(2)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

(3)清除田园,病残体集中烧毁,及
时耕翻土地。

(4)按配方施肥,合理密植。

(5)药剂防治用35%甲霜灵拌种剂以种子量的0.3%进行拌种;发
病初期开始喷洒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90%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72%克露或72%霜脲锰锌(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
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隔ko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豌豆枯萎病
症状又称尖镰刀菌萎凋病,主要发生在土温较高和较干燥的地区。

是维管束病害。

病株地上部黄化,矮小,叶缘下卷,由基部渐次向上扩展,多在结荚前或结荚期死亡。

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pisi
(Van Hall)Snyder & Hansen称尖孢镰刀菌豌豆
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在PSA培养基上,
菌丝平铺或厚密,正面苍白色或带紫白色,背面
米黄色、紫色或兰紫色,菌株培养5天的菌落直
径45.5—71mm。

小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至卵圆形
或腊肠形,着生在侧生瓶状小梗上或短的侧生分
生孢子梗上的瓶状小梗上。

厚垣孢子近球形、淡
黄色。

大型分生孢子呈对称型镰刀吠,中间宽,
两端渐窄,顶端细胞略呈喙状,多3个分隔,大
分生孢子大小22.95—50.1×3.06—4.08(μ
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厚垣孢子或菌核在病残体、土壤和带菌肥料中或种子上越冬。

病菌在土壤中呈垂直分布,主要分布在o一25cm耕作层,翌年种子发芽时,耕作层病菌数量迅速增多,其初侵染过程是:在接种24小时局,豌豆尖孢镰刀菌从豌豆幼苗根部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根毛和根毛后区均可成功侵染。

但各侵染区的情况因细胞壁的木质化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当菌丝从根冠、分生区和幼根毛等薄壁细胞组织侵入时,菌丝形态未见异常变化,可从细胞间隙或细胞壁直接侵入,通常菌丝顶端呈锥形,寄主细胞反应亦不明显,有时可见寄主细胞壁内侧原生质有颗粒状抗性物质产生。

而当菌丝从伸长区、根毛区、根毛后区及木质化根毛侵入时,通常菌丝顶端明显膨大呈“头状”,附着于寄主细胞壁上,后产生一个极细的侵入丝,穿透木质化的细胞壁而进入寄主细胞,当侵入丝进入细胞壁后呈卵形膨大,迅速杀死寄主细胞,后进一步向内部细胞侵入。

初侵入有时可见寄主细胞在菌丝侵入点上产生一个乳状突起(Papilla),阻止菌丝进入。

当菌丝进入寄主体内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时,薄壁细胞亦可直接侵入,木质化细胞在菌丝通过细胞壁时明显缢缩。

该病属弱寄生性一环境主导作用发生型病害,病原寄生性不强,寄主植物由于受到不利环境条件的影响,其生理生化代谢受到干扰和破坏,致原有的抗性减小而感病。

外界条件变化对其发生有明显的作用,在适宜的条件下,病害不会发生,只有在低温、湿度过大,持续时间长的情况下才会发病。

防治方法 (1)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不要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改良土壤。

(2)
合理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土壤湿度过大,必要时进行中耕,使土壤疏松,创造根系生长发育良好的条件,使豌豆向抗病方面转化。

(3)实行轮作豌豆根系分泌物对翌年植株根瘤菌活动及根系生长有影响,故忌连作。

(4)播种无病种子用种子重量0.3%的7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
剂(1:1)混合拌种并密闭48—72小时后播种,可推迟发病约1个月。

(5)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苯菌灵可湿
性粉剂1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或50%多菌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陪液、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豌豆根腐瞒
症状幼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以开花期染病多,主要为害根或根茎部。

病株下部叶片先发黄,逐渐向中、
上部发展,致全株变黄枯萎。

主、侧根部分变黑色,纵剖根部,维管束变褐或呈土红色,根瘤和根毛明显减少,轻则造成植株矮化,茎细,叶小或叶色淡绿,个别分枝呈萎蔫或枯萎状,轻病株尚可开花结荚,但荚数
大减或籽粒秕瘦;重病株的茎基部缢缩或凹陷变褐,呈“细腰”状,病部皮层腐烂或开花后大量枯死,颗粒
无收,致全田一片枯黄。

本病起国内外豌豆栽培区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

病原 Aphanomyces euteiches Drechsler 称根腐丝囊霉、Py
Trow 称终极腐霉,均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Fusarium solani
(Martius)f.sp.pisi(Jones) SnyderetHansen 称茄类镰孢豌
知菌亚门真菌。

A.euteiches藏卵器亚球形或近球形,顶生于通
大小19—24um,壁的内表面呈波纹状。

卵孢子椭圆形或亚球形
黄色,直径14—31um,壁厚l一2um。

雄器顶生,多弯曲常分
太繁茂,游动孢子囊由营养菌丝十端产生隔膜直接形成,成熟
几百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先成群休止,休止时球形,大
小6—10um,不久即分散,多先生一乳头,从乳头处再释放出若干长有二根鞭毛的游动孢子,有时游动孢子休止长出芽管。

P.ultimum 在CMA上菌落无特殊形状,在PCA上呈放射状,主菌丝宽6.2um,孢子囊球形或近球形,顶生大小19—24um;藏卵器球形,光滑,多顶生,个别间生,大小20一23um;雄器1—3个,多为1个,呈囊丝生,无柄,紧挨藏卵器,少数异丝生,具柄,大小9.2—12.3×5.5—7.6(μm);卵孢子球形,大小16—19um 折光体各1个。

茵丝生长适温32℃,最高36—40℃,最低4℃。

F.solani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或近圆形,镜检有少量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小型分生孢子。

在燕麦皮培养基中可形成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两端较钝、弯
隔膜,脚孢不明显。

厚垣孢子顶生、间生或串生,呈淡褐舀圆形或近圆形,表面平滑。

Thielaviopsisbasicola (Ber 称根串株霉、Fusarium oxysporum (Schl.)称尖镰孢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 称立枯丝核菌、Sclerotini (Libert)de Bary称核盘菌,也都可引致根腐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根腐丝囊霉和终极腐霉均可在
土壤中营腐生生活,以藏卵器和菌丝体在土壤中越
冬。

翌年春季土壤中水分充足时,产生孢子囊。

孢子
囊释放出大量游动孢子,发芽后穿透幼苗子叶下轴或
根部外皮层侵入,经潜育即发病。

该病发生与土壤水
分关系密切,病菌在20℃左右生长良好,土壤温度
低,出苗缓慢,有利于病菌侵入,易发病。

排水不良
的下湿地、土壤粘重发病重。

茄类镰孢豌豆专化型,
可从须根侵入,向侧根及主根扩展,产生长形褐色病
斑,使主根缢缩,根部皮层坏死。

病斑也可扩展至茎
基部,造成地上部矮缩枯死。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甘肃的贡井选、麻
豌豆、小豆60、704等较抗病。

(2)药剂拌种用种
子重量0.25%的20%三唑酮乳油拌种或用种子重
量0.2%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
剂拌种均有一定效果。

(3)发病初期喷洒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霉威)水剂400倍液,每m2喷淋对好的药液2—3L,或95%恶霉灵(土菌消)精品4000倍液,每m2 3L。

豌豆苗核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保护地或露地豌豆上。

病部初呈水渍状,后逐渐变为灰白色,豆荚和茎上生出棉絮状菌丝,后在病组织上生鼠粪状黑色菌核。

病部白色菌丝生长旺盛时,也长黑色菌核。

豌豆从地表茎基部发病,致茎
蔓萎蔫枯死。

剖开病茎可见黑色鼠粪状菌核。

病原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ert)de Bary称核盘菌,
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病菌形态特征参见大豆苗核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核在土壤中或豌豆由里病残体上或混
在堆肥及种子上越冬。

翌年越冬菌核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子囊
盘,子囊成熟后,将囊中孢子射出,随风传播。

孢子放射时间长
达月余,侵染周围的植株。

此外,菌核有时直接产生菌丝。

病株
上的菌丝具较强的侵染力,进行再侵染扩大传播。

苗丝迅速发
展,:致病部腐烂。

当营养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产生菌核,菌核不
经休眠即萌发。

该病在较冷凉潮湿条件下发生,适温5—20℃,
15℃最适,子囊孢子0—35℃均可萌发,以5—
10℃最有利。

菌丝在0-30℃能生长,20℃最适。

菌核形成的温度与菌丝生长要求的温度一致,菌核50℃经5分钟致死。

病菌对湿度要求严格,在潮湿土壤中,菌核只存活1年;土壤长期积水,1个月即死亡;在干燥土壤中能存活3年多,但不易萌发。

菌核萌发要求高温及冷凉的条件,萌发后子囊发育需要连续10天有足够的水分。

相对湿度70%,子囊孢子可存活21天;相对湿度100%只存活5天;大田条件下,散落在豆叶上的子囊孢子存活12天。

病菌的接种体及菌丝侵染豌豆时,要求植株表面保持自由水48—72小时。

相对湿度低于100%,病菌即不能侵染。

豌豆苗核病一般在开花后发生,病菌先在衰老的花上取得营养后才能侵染健部,为害期较长。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处理从无病株上采种,如种子中混有菌核及病残体,播前用10%盐水浸种,再用清水冲洗后播种。

(2)轮作、深耕及土壤处理有条件的可与水稻、禾本科作物轮作;收获后马上进行深耕,把大部分菌核埋在3cm以下;在子囊盘出土盛期中耕;酒水覆地膜升温,利用高温杀死部分菌核。

(3)勤松土、除草,摘除老叶及病残株。

从初花期开始,坚持进行数次。

(4)覆盖地膜,合理施肥。

利用地膜阻挡子囊盘出土,要求铺严。

此外避免偏施氮肥,要增施磷钾肥。

有条件的可铺盖沙泥,阻隔病菌。

(5)重点抓生态防治,必要时喷洒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p0倍液、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50%多霉灵(多茵灵加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甲霉灵(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每667m2对好的药液60L,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豌豆芽枯病
症状又称湿腐病、烂头病。

主要为害株端2—5cm幼嫩部位,初呈水渍状,在高湿或叶面结露条件下迅速扩展,呈湿腐状腐败,致茎部折曲。

干燥条件下或阳光充足时,腐烂部位干枯倒挂在茎顶,夜间随温度下降湿度升高,病部又呈湿腐状。

荚染病荚的下端蒂部先染病,初呈灰褐色湿腐状,后病荚四周长有直立的灰白色茸毛状霉层,中间夹有黑色大头针状孢囊梗和孢子囊,后期豆荚逐渐枯黄,病荚由蒂部向荚柄扩展,湿度大时可见许多半荚内有长灰白色茸毛半枯黄的豌豆,健部仍保持绿色。

病原 Choanephora cucurbitarum(Berkeley et
Rav.)Thaxter和Choanephora mandshurica(Saito et
Na8amoto)Tai称瓜笄霉和茄笄霉,均属接合菌亚门真菌。

C.cucurbitarum孢囊梗直立在寄主上,无色透明,无隔膜,
不分枝,顶端膨大成大头针状孢囊,孢囊上又生许多小分枝,
小分枝末端膨大成大孢子囊和小孢子囊。

大孢子囊直径40
一50flm,小孢子囊生在球状孢囊上,小孢子囊大小13—14
×11—12(μm),小孢子囊含2—5个孢子,多为3个,大小
10一13×5—8(μm),多为单胞,柠檬形至梭形,褐色或棕褐色,表皮具纵纹。

该菌寄生性弱,除为害西葫芦、黄瓜、冬瓜、双豆、烟草;辣椒外,还可侵染甘薯等。

C.mandshurica大小孢子囊都产生,多生在同一菌丝上,大孢子囊生在直立不分枝的孢囊梗顶端,主轴顶端呈双叉状分枝,孢子囊直径30一60u4m,孢囊孢子两端各具一束纤毛。

为害茄果类、瓜类、豆类的花器和果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或产生接合孢子留在土壤中越冬。

翌春侵染豌豆的花和幼果。

发病后病部长出大量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该菌腐生性强,只能从伤口侵入生活力衰弱的花和果实。

棚室保护地栽植豌豆,遇有低温、高湿条件或浇水后放风不及时、放风量不够及日照不足、连续阴雨,该病易发生和流行。

露地豌豆该病流行与否主要取决于结英期植株茂密程度、雨日的多少和雨量大小、阴雨连绵、田间积水等情况。

生产上栽植过密,株间郁闭发病重。

防治方法 (1)与非豆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2)采用高畦栽培、合理浇水,严防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防止湿气滞留。

应及时摘除残花、病荚,集中深埋或烧毁。

(3)开花期开始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一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

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8%甲霜胺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克露或克抗灵或克霜氰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一1000倍液。

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时可改用69%安克·锰锌1000倍液。

豌豆白粉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茎蔓和荚,多始于叶片。

叶面染病初期现白粉状淡黄色小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粉斑,互相连合,病部表面被白粉覆盖,叶背呈褐色或紫色斑块。

病情扩展后波及全叶,致叶片迅速枯黄。

茎、荚染病也出现小粉斑,严重时布满茎荚,致茎部枯黄,嫩茎干缩。

后期病部现出小黑点,即闭囊壳。

病原 Erysiphe pisi DC. 称豌豆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真
菌。

分生孢子桶形至柱形,无色,单胞,大小25.4—38.1
×12.7—17.8(μm)。

子囊壳暗褐色,扁球形,直径92—
120um,壁细胞不规则,多角形,直径7.1—20.3um。

附属丝
丝状,12—34根,为子囊壳的1-3倍。

子囊5—8个,卵形,
大小55.9—76.2×35.6-42.2(μm),子囊孢子3—5个,卵
形,带黄色,大小20.3—25.4×12.7—15.2(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可通过豌豆荚侵染种子,是一种少
见的种子带菌传播的白粉病。

病残体
闭囊壳及病组织上的菌丝体,也河越冬,翌年生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借气流和雨水溅射传播。

病部产生分
进行多次重复侵染,使病害逐渐蔓延扩大,后期病菌产生闭囊壳越冬。

在温暖地区,病菌以分生孢子在寄主
辗转传播为害,无明显越冬期,也未见产生闭囊壳。

除侵染豌豆外,还可侵害豆科其它作物、茄科、葫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