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

《感受文化影响》说课稿

汤阴一中李智英

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感受文化影响》,我说课的程序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课反思五个环节。

一、说教材:

1.教材解析:

《感受文化影响》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个框题。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自觉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其中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框题继第一课从社会角度看文化后,又从个体角度来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包括“文化影响面面观”,“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深远持久的影响”三方面内容,新课的讲授既运用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又为接下来的《文化塑造人生》奠定了基础,所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两个表现及文化影响人的两个特点。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基本的总结概括能力,能通过一个材料总结出相对正确的结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3.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重点确定的依据:只有掌握文化对人多方面的影响,才能理解和掌握文化影响人的特点和文化怎样塑造人。同时这也是高考的考点要求。

(2)教学难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难点确定的依据:主要在于文化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学生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知识没有深刻的认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说学情:

高二的学生心智趋于成熟,知识积累增加,思维模式逐渐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而且通过对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对文化的内涵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有了一定的认识,增强了对文化生活的学习兴趣,但知识储备还比较零散,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要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过高二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和自我总结反思的能力,并且自主参与能力很强,这就需要在课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探究学习。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我们政治学科的特点,我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多媒体演示法、活动探究法、案例解析法。通过运用多媒体道具和创设的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知识潜能。

在学法上,我主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创造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真正实现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在学法的引导上我采取以下方法:(1)有效阅读,有圈有点:克服学生眼高手低,光听不记的问题;(2)探究化学习:培养

学生在讨论中掌握知识点的能力。(3)“实际化”学习:让学生从身边实际生活中体会知识的重要性。(4)总结反思法: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反馈能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直观,条理清楚,图表一目了然)

【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阶段(针对学生)

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收集本课所需要的图片资料,以及生活实际中有关文化影响的事例。(二)课堂实施阶段

本课共3个知识点,通过图例提出问题,层层深入、逐步解析,引导学生思考并自己总结观点

1、创设故事情景,导入新课:(5分钟)

【多媒体呈现】中西方饮食、传统节日的差异的图片

【畅所欲言】你能举出那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吗?(以图片导入给以视觉的冲击,并学生举例更好地参与课堂感悟不同的文化魅力)

2、课堂内容讲述(30分钟)

环节一: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情景探究】针对以上举例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分组讨论)

直观展示材料,便于学生理解。通过比较每幅图中的文化差异,得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情景探究】图片展示:锅庄、打篮球、《天籁之爱》

让学生谈参加这些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得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教师总结: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环节二: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探究一:展示不同国家不同的交往礼仪(藏族、泰国、欧美人见面的礼节)。

提问:学生所知道的不同的交往礼仪,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各抒己见;教师讲解:藏族的“献哈达”、泰国的“合十礼”、欧美的“拥抱”、少数民族的礼节。)

得出: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探究二:课件展示中国人和外国人在处事方面的一些差异,以及关于“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中国人”的幽默小故事。对同一问题不同老师的有哪些不同看法(秦俑、打架)

提问:文化除了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外,还影响人们的什么?

得出: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设计意图:在这里由特定的情境引入,在交流互动中探究问题,通过讨论和讲解,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排除学生认识过程中的盲目性,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突破本

框题的重点。

过渡设问:文化对人影响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提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导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环节三: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知识点:文化影响的第一个特点——潜移默化

(1)通过“孟母三迁”的案例: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之一:潜移默化。

(2)让学生讨论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去接受文化的影响,(游览岳飞庙、文王庙感受爱国和周易文化)教师引导学生要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摒弃有害身心的的文化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