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值论:不同的范式,不同的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式指的是在认识活动中,由特定的观察角度、测量方式、观察范围、观察目的等共同构成的具有不同认知意义的观察研究模式或试验操作系统。任何真理或结论都是以特定的观察角度、测量方式、观察范围、观察目的即确定的研究范式为前提的,不同的研究范式有不同的真理。因为不同的范式,是从完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观察着客观对象不同的关系和侧面。

劳动价值论同均衡价值论的区别,可以看作同一社会现象应用不同范式而得出不同结论的典型例子。二者的观察目的相同,即都是研究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产生的根源。二者的观察角度不同,前者是从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后者则是从供方愿意供货的价格与需方愿意支付的价格二者的均衡,即从供需双方相互作用形成价值的角度看待商品价值现象;换言之,前者从抽象劳动的角度,后者从均衡价格的角度;前者考察的是投入产出关系,后者考察的是供求关系。二者所用的测量尺度不同,前者以“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尺度,后者则以“边际效用”、“边际生产费用”等为尺度;二者研究和观察的范围不同,前者将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波动作为表面的偶然的现象加以舍弃,把观察范围限制在一般人类劳动与价值的关系范围内;后者则把供求关系和由此形成的价格均衡作为价值形成的基础,使价值问题的研究范围从纯供给方面拓展到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由于范式的不同,使得同一问题的研究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前者的结论是:商品的价值由抽象劳动所形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后者的结论是:商品的价值由供求双方力量的均衡所形成,均衡决定价格。

排除一切偶然的、观念的、甚至制度因素导致的市场供求失衡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仅仅从商品生产的基础——抽象劳动——入手看待价值现象,固然可以建立起劳动价值论模式。均衡价值论的确不能说明一公斤小麦的价格同一公斤白银的价格何以差别那么大。因而价格波动的基础,即马克思所说的价格围绕其上下波动的那根中轴线,还是应该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说明,或者说应该由生产成本来说明。而对价值具体表现形式的现实把握,也实在离不开供求关系的考虑。客观价值与主观价值的综合、供给因素与需求因素的双重作用,的确可以为价值的现实表现提供更为合理的依据和更为有效的说明。连马歇尔自己也说:“就一般而论,我们所考虑的时期愈短,我们愈需要注意需求对价值的影响;时间愈长,生产成本对价值的影响愈加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