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课件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什么是艺术欣赏
• 艺术欣赏是人接触艺术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 动,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 维活动。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感知、体验、 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是人们以 艺术形象为对象的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 情感愉悦的审美活动。
• 马克思指出:“如果愿意欣赏艺术, 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艺术欣赏
一、什 么 是 艺 术?
• 简而言之就是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满足人 们精神需求的意识形态。
•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字、绘画、雕塑、 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 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我们为什么需要艺术?
• 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科技发达的现代 社会,从目不识丁的儿童到满腹经纶的教 授,艺术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伴随着人类的成长。那么,为什 么艺术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呢?
《萨日王的故事》 (The Tale of Tsar Saltan) 第二幕第一场中,由管
弦乐演奏的插曲。现在 听的是马克西姆演奏。
中国音乐
• 一、概述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音乐的国家,河南舞阳
县贾湖遗址的骨骨笛溯源于距今8000年左右,是
全世界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 二、历史
• 夏商、西周东周时期,“六代乐舞” • 秦、汉时代,出现“乐府”,“百戏“ • 隋、唐时代以“燕乐”为代表 • 南北朝丝绸之路,西域诸国的歌曲以开始传入 • 宋元金时期,以“勾栏”“瓦舍”为代表 • 明清时期说唱音乐异彩纷呈 • 近现代音乐,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 • 当代音乐,大陆港台涌现很多明星
• 三、中国乐器
• 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
• 欣赏: 《花好月圆》 、《春江花月夜》
• 《春江花月夜》
•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原名《夕阳萧 鼓》。全曲一般分成十段,人们遵循中国 古典标题音乐的传统,为每段加了一个小 标题。这些标题是:江楼钟鼓、月上东山、 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 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漱、欸乃归舟和尾 声。
三、艺术欣赏的特点
• 包含着欣赏者的情感;充满着联想和 想象;带有主观色彩。
维 纳斯
维纳斯和战神
持石榴的圣母
春
宙斯特使丘莫里 三美神 丘比特 维纳斯 花神 春神 风神
哀悼基督
帕拉斯与肯陶洛思
音乐欣赏基础知识
一、音乐
•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由声音组成,声音由物
体的振动而产生,它不具有形状、色彩等可视性, 而且随生随灭,不能持久存在,也不具备确切的 含义,然而声音对人的情绪却起强烈的激发作用, 能够迅速直接地引起人的情感反应。音乐是人类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 的艺术形式之一。
• 感受音乐:感官感受到的声音,捕捉音乐的旋律美感, 感受声音传递的情感。
• 体验音乐:感情体验,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 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 求。
• 理解音乐: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创作动机和背景, 还有风格。
• 想象音乐:联想和想象,体味音乐会带来画面感。
原是俄罗斯作曲家,里 姆斯基 ■ 柯萨科夫(1844 -1908),所作歌剧
• 海德格尔认为从那双破旧的农鞋中,我们可以 看到农民的生存需要、 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中反映出了农民质朴的情感,凝聚着人类群 体的悲伤、痛苦、欢乐。我们在其中得到了情 感的宣泄和情绪的缓解,它已经成为了与我们 日常生活互相联系的一个部分。
艺术是人类诗意的存在
荷兰诗人赫尔德尼有过这样一句诗:“人, 诗意地居住。” 意思是人的生活是居住的生活, 人的生存本质是充满诗意的。没有诗意的生活, 人就会变得像动物一样。人有文化、有艺术,故 而有更高的追求 ,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所在。
四、中国民歌
• 定义 • 中国民歌是各阶层人民大众在长期的劳动和社会
生活实践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经口头创作 并传唱的一种歌唱形式。它短小精悍、易于传唱, 在群众口头的代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具有集 体创作和不断变异的特点。
• 分类: • 号子――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产生于
体力劳动过程中。
二、音乐的分类:声乐和器乐
• 按体裁形式:歌曲、合唱、交响曲、舞曲、进行 曲、叙事曲、夜曲、序曲、协奏曲、组曲、交响 诗,还有民间的丝竹、吹打、说唱等等。
• 音乐的语言: • 旋律、节奏、节拍、和声、音色、速度、力度、
复调、调式、调性等
三、欣赏音乐的基本步骤
• 感受音在主义哲学家海德 格尔在其著作《艺术作品的本 源》中评论后期印象派画家凡 高的油画《农鞋》的一段话, 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去寻找这个 问题的答案。
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 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累积着那 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 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 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 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 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冥。这器具浸透着 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 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索,死亡逼近时的战 慄。
原诗: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yàn)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zhēn)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