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习题(AB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我的第一本书

01 基础知识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A.祖母最讨厌麦子里掺.和(cān)上麻雀粪。

B.我怕他看见那本凄.惨(qī)的课本生气。

C.脸又黑又皱,脊.背(jǐ)躬得像个“驮灯狮子”(陶瓷灯具)。

D.如果不写,我就枉.读(wǎng)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解析:A项“掺”应读“chān”。)

2.下列语句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B.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得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

C.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溋眶的眼睛,问:“那一半呢?”

D.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解析:C项“”应为“盈”。)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

A.他磨磨蹭蹭

....地凑上来,察言观色地看着父亲的脸。

B.他把今天所发生的事情细细的想了一遍;躺在床上翻来覆去

....;久不成眠。

C.薛小力自从和那伙规规矩矩

....的朋友一刀两断后,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D.敬一丹这开场白,让紧紧围绕在杭州庆春路购书中心的读者们哄堂

..。

..大笑(解析:C项“规规矩矩”指人的品行端正,谨守礼法、有素质。不符合此处语境,应为“不三不四”。)

4.(南宁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

A.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学生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B.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

(解析:A项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上“的窗口”;C项一面不能对应两面,可删去“是否”;D项搭配不当,可将“手艺”改为“美食”。)

, 02拓展阅读

童年读书

莫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偷着看书。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

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喂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许多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窜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但我总是能把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⑤不久,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着做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

⑥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选自《莫言散文》,有删改)

5.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将A和B补充完整。

6.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我)从草垛后晕头涨脑

....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

“晕头涨脑”写出作者因长时间专注看书及被蚊虫叮咬而出现的身体不适,表现出作者童年迷恋读书。

(2)但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

....藏起来的书找到。

“费尽心机”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写出哥哥不想让“我”找到书,反衬出作者童年非常迷恋读书。

7.选文第③段中说,“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结合上下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作者那时的幸福是因为借到并读完了大厚本的《青春之歌》;看书耽误了喂羊但得到了母亲的宽容。

8.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作者童年渴望看书的状态,体现作者迷恋读书。示例二:此句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作者渴望读书、迷恋读书的状态。

9.莫言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莫言的成功给你什么启示。

示例:莫言童年迷恋读书,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依然想方设法读了很多书,而且读书十分专心,非常投入。他的成功给我的启示是: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辉煌。我们要像莫言那样热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为我们的成才奠定基础。

01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你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山中景色?结合本诗内容略作说明。

深秋,从“石出”“天寒”“红叶稀”可以看出。

2.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试作简要分析。

诗中前两句,寥寥十字,就描绘出典型的深秋景色——清水白石,苍山红叶,色彩鲜明和谐,景物错落有致,富有画意;后两句写绿树荫浓,翠色欲滴,使得小诗格外清新隽永,情趣盎然,“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或综观全诗,溪流,白石,红叶,翠绿;白色,红色,绿色,这所有的一切,醒目而又和谐地搭配在一起,错落有致,富有情趣。正是对这绚丽丰富、多姿多彩的“山景图”的描绘。)

02 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骂鸭

蒲松龄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日:“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日:“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附参考译文】

淄川城西白家庄的某人,偷邻居的一只鸭子煮着吃了。夜里,觉得全身发痒。天亮后一看,身上长满了一层细细的鸭茸毛,一碰就疼,非常害怕,可又没有办法医治。夜里,他梦见一个人告诉他说:“你的病是上天对你的惩罚,必须得到失鸭主人的一顿痛骂,这鸭毛才能脱落。”而邻居老人向来心慈仁善,心胸宽阔,生平丢东西,从来不喜怒于色,大发脾气。偷鸭人便撒谎告诉老翁说:“鸭子是邻居某某所偷。他非常害怕挨骂,骂了他以后也可以警醒(他)将来(不再做这样的事)。”老翁笑道:“谁有那么多工夫生闲气,去骂这种品行恶劣的人。”一直不肯骂。偷鸭人更加难为情了,只好把实情告诉了邻居老翁;老翁这才肯骂,那人身上的鸭毛果然褪去。

写怪异故事的人说:“偷盗的人一定很害怕:一偷盗居然浑身长出鸭毛!骂人的人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