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作用力(课堂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二、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 性质的影响
1、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 作用力,这种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用力.
11
2.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
(1).广泛存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2).作用力弱 (3).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熔沸点)
由分子构成的
12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
化学键
A.干冰 B.NaCl
C.NaOH
D.I2
E.H2SO4
14
2 判断:(1) 范德华力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 范德华力(kJ/mol) 熔点/℃
沸点/℃
HCl 36.5 21.14 -114.8
-84.9
单质
相对分子质量
F2
38
Cl2
71
Br2
160
I2
254
HBr HI
Ar
81
128
分子 CO
相对分子 分子的极 熔点/℃
质量
性
28
极性
-205.05
沸点/℃ -191.49
N2
28
非极性 -210.00 -195.81
17
【总结】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时,分 子的极性越大,
范德华力越大
18
课堂练习
比较下列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
CH4<_ CF4 <_ CCl4<_ CBr4 <_ CI4 H2O<_ H2S<_ H2Se<_ H2Te
全部成键——一般为非极性分子: 例如:CH4 BF3 CO2
未全部成键——一般为极性分子: 例如: H2O NH3
32
ABm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物理模型法
将分子中的共价键看作作用力,不同的 共价键看作不相等的作用力,运用物理上 力的合成与分解,看中心原子受力是否平 衡,如平衡则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 分子。
联系生活实际?你能发现出什么矛盾吗?
19
20
三氢 键
1.氢键: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形成 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 子之间的作用力。
2.氢键的表示方法:X—H…Y
21
3.氢键的形成条件:
⑴有X-H共价键,X原子电负性强,原子 半径小,如F、O、N等。
⑵ X—H…Y中的Y必须电负性强、原子 半径小、具有孤对电子。X、Y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40
23.11 26.00
8.50
-98.5 -50.8
-67
-35.4
熔点/℃
沸点/℃
-219.6 -101.0 -7.2 113.5
-188.1 -34.6 58.8 184.4
15
【总结】
一般情况下,组成和结 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量 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 点越高
16
(2)范德华力与分子的极性的关系
9
巩固练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 ): 1. 凡是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2. 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 3. 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4. 非极性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5. 极性分子中一定不含有非极性键。 6. 凡是含有极性键的一定是极性分子。 7. 非金属元素之间一定形成共价键。 8.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共价键。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1、键的极性 2、分子的极性
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
1
Cl
Cl
Cl
Cl
2个共C用l原电子子吸对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 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整个分子的 电荷分布均匀,为非极性分子
只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因为共用电 子对无偏向,∴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2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2.分子的极性
7
若空间构型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 直线形分子:CO2 CS3 C2H2 平面正三角形:BF3 BCl3 正四面体:CH4 CCl4 CF4
8
小结:
• ⑴只含有非极性键的单质分子是非极性 分子。
• ⑵含有极性键的双原子化合物分子都是 极性分子。
• ⑶含有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空间结构 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空间结构不对称 的为极性分子。
B.极性键
C. 氢键
D. 范德华力
30
下列关于范德华力影响物质性质的 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范德华力是决定由分子构成物质熔、沸 点高低的唯一因素 B.范德华力与物质的性质没有必然的联系 C.范德华力能够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 理性质 D.范德华力仅是影响物质部分物理性质的 一种因素
31
根据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是否全部成键判断
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相重合的分子
极性分子:
电荷分布不均匀 不对称的分子
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不相重合的分子
5
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1.双原子分子 取决于成键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否有极性
2.多原子分子(ABm型) 取决于分子的空间构型
6
若空间构型不对称,则为极性分子
双原子分子:HCl NO HBr V形分子:H2O H2S SO2 三角锥形分子:NH3 PH3 四面体:CHCl3 CH2Cl2 CH3Cl
(3)原子半径小:F N O
22
4.氢键的特点:
(1)作用力比范德华力大,但比化学键小得多 (2)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 (3)存在范围:分子间或分子内
23
5.氢键的存在:
24
25
冰 晶 体 中 的 孔 穴 示 意 图
26
5.氢键的存在:
27
6.氢键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质性质的影响
⑴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熔沸点相对较高 ⑵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3)解释一些反常现象:如水结成冰时, 为什么体积会膨胀。
分子间作用力力
概念 相邻的原子间强 把分子聚集在 烈的相互作用 一起的作用力
存在范围 分子内、原子间
作用力强 弱
较
强
影响的性 质
主要影响 化学性质
分子之间
与化学键相比 弱的多
主要影响物理性 质(如熔沸点)
13
课堂练习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间作用力都 是微粒间的作用力。下列物质中,只存在一 种作用力的是 ( B )
非极性分子:
电荷分布均匀对 称的分子
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相重合的分子
3
H Cl
δ+
δ-
H Cl
共HC用l分电子子中对,共用电子对偏向Cl原子, ∴Cl原子一端相对地显负电性,H原子 一端相对地显正电性,整个分子的电荷 分布不均匀,∴为极性分子
∴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为极性分子
4
非极性分子:
电荷分布均匀对 称的分子
28
课堂练习
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B )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CH4、SiH4、GeH4 、 SnH4的熔点随相对 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29
课堂练习
固体冰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 ( A)
A.离子键
二、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 性质的影响
1、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 作用力,这种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用力.
11
2.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
(1).广泛存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2).作用力弱 (3).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熔沸点)
由分子构成的
12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
化学键
A.干冰 B.NaCl
C.NaOH
D.I2
E.H2SO4
14
2 判断:(1) 范德华力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 范德华力(kJ/mol) 熔点/℃
沸点/℃
HCl 36.5 21.14 -114.8
-84.9
单质
相对分子质量
F2
38
Cl2
71
Br2
160
I2
254
HBr HI
Ar
81
128
分子 CO
相对分子 分子的极 熔点/℃
质量
性
28
极性
-205.05
沸点/℃ -191.49
N2
28
非极性 -210.00 -195.81
17
【总结】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时,分 子的极性越大,
范德华力越大
18
课堂练习
比较下列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
CH4<_ CF4 <_ CCl4<_ CBr4 <_ CI4 H2O<_ H2S<_ H2Se<_ H2Te
全部成键——一般为非极性分子: 例如:CH4 BF3 CO2
未全部成键——一般为极性分子: 例如: H2O NH3
32
ABm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物理模型法
将分子中的共价键看作作用力,不同的 共价键看作不相等的作用力,运用物理上 力的合成与分解,看中心原子受力是否平 衡,如平衡则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 分子。
联系生活实际?你能发现出什么矛盾吗?
19
20
三氢 键
1.氢键: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形成 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 子之间的作用力。
2.氢键的表示方法:X—H…Y
21
3.氢键的形成条件:
⑴有X-H共价键,X原子电负性强,原子 半径小,如F、O、N等。
⑵ X—H…Y中的Y必须电负性强、原子 半径小、具有孤对电子。X、Y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40
23.11 26.00
8.50
-98.5 -50.8
-67
-35.4
熔点/℃
沸点/℃
-219.6 -101.0 -7.2 113.5
-188.1 -34.6 58.8 184.4
15
【总结】
一般情况下,组成和结 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量 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 点越高
16
(2)范德华力与分子的极性的关系
9
巩固练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 ): 1. 凡是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2. 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 3. 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4. 非极性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5. 极性分子中一定不含有非极性键。 6. 凡是含有极性键的一定是极性分子。 7. 非金属元素之间一定形成共价键。 8.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共价键。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1、键的极性 2、分子的极性
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
1
Cl
Cl
Cl
Cl
2个共C用l原电子子吸对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 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整个分子的 电荷分布均匀,为非极性分子
只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因为共用电 子对无偏向,∴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2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2.分子的极性
7
若空间构型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 直线形分子:CO2 CS3 C2H2 平面正三角形:BF3 BCl3 正四面体:CH4 CCl4 CF4
8
小结:
• ⑴只含有非极性键的单质分子是非极性 分子。
• ⑵含有极性键的双原子化合物分子都是 极性分子。
• ⑶含有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空间结构 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空间结构不对称 的为极性分子。
B.极性键
C. 氢键
D. 范德华力
30
下列关于范德华力影响物质性质的 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范德华力是决定由分子构成物质熔、沸 点高低的唯一因素 B.范德华力与物质的性质没有必然的联系 C.范德华力能够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 理性质 D.范德华力仅是影响物质部分物理性质的 一种因素
31
根据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是否全部成键判断
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相重合的分子
极性分子:
电荷分布不均匀 不对称的分子
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不相重合的分子
5
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1.双原子分子 取决于成键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否有极性
2.多原子分子(ABm型) 取决于分子的空间构型
6
若空间构型不对称,则为极性分子
双原子分子:HCl NO HBr V形分子:H2O H2S SO2 三角锥形分子:NH3 PH3 四面体:CHCl3 CH2Cl2 CH3Cl
(3)原子半径小:F N O
22
4.氢键的特点:
(1)作用力比范德华力大,但比化学键小得多 (2)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 (3)存在范围:分子间或分子内
23
5.氢键的存在:
24
25
冰 晶 体 中 的 孔 穴 示 意 图
26
5.氢键的存在:
27
6.氢键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质性质的影响
⑴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熔沸点相对较高 ⑵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3)解释一些反常现象:如水结成冰时, 为什么体积会膨胀。
分子间作用力力
概念 相邻的原子间强 把分子聚集在 烈的相互作用 一起的作用力
存在范围 分子内、原子间
作用力强 弱
较
强
影响的性 质
主要影响 化学性质
分子之间
与化学键相比 弱的多
主要影响物理性 质(如熔沸点)
13
课堂练习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间作用力都 是微粒间的作用力。下列物质中,只存在一 种作用力的是 ( B )
非极性分子:
电荷分布均匀对 称的分子
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相重合的分子
3
H Cl
δ+
δ-
H Cl
共HC用l分电子子中对,共用电子对偏向Cl原子, ∴Cl原子一端相对地显负电性,H原子 一端相对地显正电性,整个分子的电荷 分布不均匀,∴为极性分子
∴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为极性分子
4
非极性分子:
电荷分布均匀对 称的分子
28
课堂练习
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B )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CH4、SiH4、GeH4 、 SnH4的熔点随相对 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29
课堂练习
固体冰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 ( A)
A.离子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