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浓缩血小板不合格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工浓缩血小板不合格原因分析
标签:手工浓缩血小板;不合格;原因分析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参与生理性止血的全过程,具有粘附、聚集和释放的特性。因此,输注血小板是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出血的主要措施。由于巴中市近年临床血小板用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机采血小板采集时间较长,献血者招募较困难,已不能满足需要,而手工制备能一血多用,不浪费血液资源,价格便宜又容易被患者接受。自2009年开始,笔者所在血站向临床提供的主要以手工浓缩血小板相为主,现将2009年3~12月份制备的手工血小板质量结果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对原料全血的要求采血时要求一针见血,尽量减少组织损伤,保存温度20 ℃~24 ℃,6~8 h内进行制备。
1.2采血袋山东威高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T-400)。
1.3仪器设备CR-7大容量低温离心机、分浆夹、血小板震荡保存箱、电子秤。
1.4制备方法预热离心机,设定温度为22 ℃,加速和减速的档位分别设定为9和2。首次以离心力1100 g离心6 min,将离心后的上层富含血小板血浆分出,尽量少携带红细胞。第二次重离心富含血小板血浆,以3750 g的离心力离心6 min,使血小板沉降于血袋的底部。留下50~70 ml(400 ml全血制备)血浆于血小板袋中,在20 ℃~24℃环境下静止1~2 h,使其自然解聚后放入血小板震荡仪器中保存,有效期为24 h。
1.5抽检方法按照《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每月进行随机抽样4袋,其中血小板数、红细胞、白细胞混入量使用血细胞计数仪计数。
1.6分析方法(1)平均血小板计数值采用直接法求样本均数,其公式为:M=(X1+X2+...+Xn)/n(M为样本均数;X1,X2,Xn为各观察值;n为样本含量)。(2)编制频数表,求构成比。
2结果
2.12009年笔者所在血站共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2311 U,共抽检样本总量为40袋,其中一袋外观呈淡红色,红细胞混入量2.7×109/L,pH值5.2;其余39袋外观、红细胞混入量、白细胞混入量、pH值均符合成分血质量标准,无菌试验40例均为无菌生长。
2.2每月抽检血小板计数值分布,见表1,根据公式计算平均血小板计数值为4.21×1010/400 ml全血制备,以成分血质量标准≥4.0×1010/400 ml全血制备,其中计数值未达到4.0×1010/400 ml全血制备为10个,占样本量的25%。
3讨论
现对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不合格的原因做如下探讨和分析。
3.1在离心力、时间、温度、离心机加速与减速档位恒定的情况下,红细胞混入量超过标准,这与血液本身及制备人员密切相关,如果血液中部分年轻红细胞呈低色素性,体积相对于成熟红细胞较大些,因此密度较低,离心过程中不能很好的下沉,血液分层不清,以致分离后红细胞混入量增多,保存中pH值下降;与制备人员的关系表现在装杯时不能让血袋高出内杯太多,对一些可能停留红细胞的褶皱处应给予处理,轻离心后取出血液至分离过程动作宜轻而稳定。考虑到以上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混入量过多,对于第一次离心后效果不佳的,如为血液本身的原因则不制备浓缩血小板。
3.2按以上分析结果25%血小板计数不能达到
4.0×1010/400 ml全血制备,这与选择离心的转速、时间、温度、加速与减速档位皆有关,在选择离心参数恒定的情况下,主要与部分人群中血小板计数偏低有关。从表1、表2可知52.5%的血小板计数在4.0~4.2×1010/400 ml全血,按70%的血小板回收率,可推测我市一半的人群血小板计数值在143~150之间。根据样本均数平均值达到4.21×1010/400 ml全血制备,因此笔者所在血站以6袋400 ml全血制备的12 U 血小板作为一个治疗量能够达到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