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终板退变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
临床转归
• ModicⅠ型退变代表一个动态过程,大多数 病例或者变得更严重,或者转化为相对稳 定的Ⅱ型。
• 植骨融合可以改变ModicⅠ型退变的进程。
-
15
临床意义
• ModicⅠ型改变与活动度过大(不稳定)或 腰痛症状严重有关,因此较ModicⅡ型更需 要融合手术;而ModicⅡ型倾向于神经根压 迫而更需要行减压手术。
的25% 中度:终板异常介于椎体高度的25%
-50% 重度:终板异常大于椎体高度的50% 当椎间盘头尾两侧均受累时,以终板 异常严重的一侧为准。
-
8
正常腰椎MRI
-
9
ModicⅡ型
-
10
ModicⅡ型
-
11
Modic退变的机制(一)
• 反复的力学负荷所导致的终板显微损伤是导致 Modic退变的主要原因。
-
17
疑问1
• 中、重度终板退变对预测腰痛患者的椎间 盘紊乱有重要作用。
• 终板退变与疼痛激发试验无相关性。
-
18
疑问2
• 疼痛激发试验阳性的患者进行前后路或前 路融合手术后,在根据融合与否判断的临 床结果中,正常终板(Miller分级0级)和其 他类型的Modic改变之间无明显差异。
• 疼痛激发试验阳性后切除其致痛根源进行 椎间融合手术的患者,无论Modic改变存在 与否,其结果都会很好。
• 椎体终板的这种结构,即为椎间盘营养供应的解 剖学基础。
-
3
椎体终板解剖
• 终板的厚度一般采用CT扫描和直接测量法。 终板在脊柱的不同部位厚度不同,并受测 量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骨性终板约0.5mm,软骨终板也约0.5mm 厚。
-
4
终板营养功能
• 椎间盘的营养成分的获得依靠纤维环途径 和终板途径。
• 纤维环外层的毛细血管作用较小。
• 营养成分通过椎体终板毛细血管到达软骨 终板后通过扩散,对流运输等方式进入髓 核。
• 终板钙化,终板血管硬化等情况将导致椎 间盘细胞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
5
Modic退变
• 脊柱退变性疾病患者的MRI检查中,常可发 现与椎间盘相连的终板及终板下骨的信号 改变。
• 1988年Modic等首先对其定义描述(Modic 退变)。
• ModicⅠ型改变的病例进行融合手术较存在 “黑间盘”而没有终板病变的或ModicⅡ型 改变病例效果更佳。
• ModicⅠ型改变持续存在是融合术后假关节 形成的指征。
-
16
临床意义
与下腰痛具有最强烈相关的MRI异常是Modic 改变和腰椎滑脱。
临床通过椎间盘造影术确诊的椎间盘源性疼 痛的病例中,终板退变,椎间盘退变和纤 维环高信号区三者之间,终板退变具有显 著意义。
• 椎体运动节段的损伤总是由软骨终板和骨性终板 的分类开始。
• 椎体终板的骨髓信号强度发生改变(改变面积> 椎体终板面积33%)即提示有软骨终板组织存在于 突出的椎间盘中。
• Modic退变可在20%-50%的人群中发现,随年龄 的增长而增加,并与椎间盘退变有关。
-
12
Modic退变的机制(二)
• 部分椎间盘退变与Modic退变无关。
-
13
Modic退变的意义
• ModicⅠ型退变可能是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对 椎体骨髓损伤的急性或亚急性的修复反应。
• ModicⅡ型退变,在没有骨髓炎或恶性病变 的情况下,可能是一种慢性或稳定的状态。
• ModicⅢ型退变组织学表现是反应性新骨形 成;平片的硬化是椎体内部致密的编织骨 的反映;MRI反映的是骨小梁之间的骨髓组 织,正常的造血组织,纤维血管成分或脂 肪成分。
腰椎终板退变
Modic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
1
椎体终板解剖
• 椎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椎体上下面的骨 骺板骨化停止后形成了骨板,呈轻度凹陷, 即为骨性终板。椎体终板的中央仍为一薄 层透明软骨覆盖,并终生存在,即软骨终 板,软骨终板与髓核和纤维环连接共同构 成椎间盘。
• 平均17岁时骨性终板初步形成,25岁时终 止发育。
-
2
椎体终板解剖来自百度文库
• 椎体终板大体形态为中央区域较薄,周边增厚隆 起,形成环状骨突(骺环),呈圆形或肾性。
• 多数学者认为椎体终板并不是真正的皮质骨,而 是融合骨小梁形成的层状多孔结构。
• 椎体血窦部分通过骨性终板的孔状结构与软骨终 板直接接触,部分血窦与软骨终板仅隔以薄层并 有相当大通透性的骨板。
• Modic改变并不能有效的预测椎间融合手术 的临床效果。
-
19
-
6
Modic退变分型
• Ⅰ型退变:T1WI 上终板及终板下骨表现为低
信号,而T2WI上为高信号。病理改变为水肿,并 与终板裂缝和软骨下骨骨髓血管化增加有关,同 时合并显微骨折现象。
• Ⅱ型退变:T1WI 上信号明显增高,T2WI上信
号与正常骨髓信号相等或略高,病理改变为骨髓 脂肪变性或骨髓缺血坏死。
• 椎间盘内部破裂(intemal disc disruption,DD)理 论
• 椎间盘重复的创伤可导致髓核内部炎性物质的产 生,这些炎性物质通过椎体终板的扩散可以引起 局部的炎症反应(MRI表现为ModicⅠ型退变), 并导致疼痛。
• Modic改变可能是退变椎间盘内部化学反应的结 果或者椎间盘破裂和盘源性下腰痛的继发性改变。
• Ⅲ型退变:T1WI 及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并
与平片上致密骨硬化一致,病理改变为骨硬化。
-
7
Modic退变分级
Miller分级 0级:正常,无退变; 1级:相当于ModicⅠ型 2级:相当于ModicⅡ型 3级:相当于ModicⅢ型
Dominik分级
根据MRI脊柱正中矢位上,终板异常累 及椎体的高度。 正常:T1WI及T2WI均无异常 轻度:终板异常达到或小于椎体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