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合理施肥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田合理施肥技术

摘要:在水稻施肥上必须重视氮、磷、钾肥料的配合使用,使各种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协调,互相促进,有利于水稻高产。

关键词:水稻施肥量施肥方法

合理施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水稻的营养生理特性、生态环境以及肥料的性质,确定适宜的施肥时期、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使施用的肥料发挥最大效益,提高水稻产量,不断增进地力。

1、稻田几种主要施肥方式和特点

1.1“前促”施肥法

其特点是将全部肥料施于水稻生长前期,一般多采用重施基肥、早施攻蘗肥的分配方式,也有集中于基肥一次全层施用的。穗数是影响产量的主导因素。在一定范围内,水稻的产量随穗数的增加而提高。要增加穗数,关键是在栽足基本苗的基础上,促进分蘗早生快发。

1.2“前促、中控、后保”施肥法

这种施肥方式仍然是注重于稻田的早期施肥,但其最大特点是强调中期限氮和后期氮素补给。如前所述,前促可使水稻迅速建成繁茂的营养体,确保单位面积上有足够的穗数,而在此基础上,如何协调稳粒矛盾,争取较多的实粒数和较高的千粒重,則是形成高产的保证。幼穗分化初期施用氮肥,虽有提高成穗率、增加分化颖花数和总颖花数的作用,但常常又导致顶部三叶过分伸长、恶化中、后期群体受光姿态,而使结实率下降,当增花的正效应补偿不了结实率下降的负效应时,反而使单位面积上的实粒数降低。施氮量越高,所产生的负效应也愈大。

1.3“攻中,稳前后”施肥法

在栽足基本苗的前提下,减少前期施氮量,使水稻稳健生长,着眼于依靠主穗,而不要求过多分蘗。在此基础上,中期重施穗肥,以充分满足稻林对氮素营养的吸收,促进穗大粒多;后期适当施用粒肥,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中期攻穗是有条件的,即是以前稳作为前提的。当施肥水平较低,或者前期水稻群体发展平稳,比较适宜于采用这种施肥方式。

1.4“稳头、顾中、保尾”施肥法

其特点是缩小前、中、后期氮肥分配比例的差距,采取比较均匀的供肥方式。其具体作法是:平均亩施氮48.7斤,其中,基肥占45.2%,移栽后5-7天施分蒸肥占22.2%,促进分菜早生快发,使移栽后15天达到预期稳数所需要的25万个

茎蘗,即晒田断氮,使穗分化站期茎蘗数控制在每亩30万-35万,倒4叶长度55厘米左右。苞分化至一次枝梗分化期施第一次穗肥,以后看苗补施一、二次,用量占28.3%,塑造出穗多、穗大、冠层叶片短直的理想株型。孕穗至乳熟期看苗分次补施粒肥占4.3%,以提高后期光合机能。

在品种生育期较长,要求塑造穗粒并重的群体结构,特别是在分蘗肥、苞分化肥来用深层追肥而形成稳长的土壤供肥特点等条件下,采用这种施肥方式能较好地解决水稻生长过程中稻株吸氮不断上升与土壤供氮逐渐下降而不相协调的矛盾,是一种比较平稳的供肥方式。

2、提高氮肥利用率

2.1深层施肥

把铵态氮肥或尿素深施到3-5厘米深的还原层中,铵为土壤胶体所吸附,保持在还原层中,避免肥料在氧化层进行硝化作用,以提高氮的利用率。深层施肥又可分为球肥深施,全层深施和液肥深施等。

1)球肥深施。在两种土壤上用N-15标记测定,硫酸按、碳酸氢按、尿素三种氮肥在水稻移栽前做基肥面施,以硫酸控的氮素利用率较高,尿素次之,碳酸氢铰较低。氮的平衡大致是:水稻吸收不到30%,残留在土壤中为20-30%,亏缺损失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把尿素做成球肥,改面施为深施后,亏缺损失从50%左右下降为20%左右,利用率大为提高。改变肥料构型,改变施肥方法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在壤质水稻上上,碳酸氢铵做球肥深施的水层中的铵态氮一天后仅3.9ppm;第四天为 6.7ppm;而碳酸氢铵面施的分别达92.3ppm和9.9ppm。土壤中的铵态氮在施肥后10天,球肥深施的比面施的高出一倍,至第50天仍高1.7倍。氮肥的利用率以球肥深施的最高,为54.1-82.7%;

2)全层深施。又称一次性基肥全层深施。是将化学氮肥施用于田面,结合犁耙或拖拉机旋耕,使肥料均匀分布于全耕层中。

3)液肥深施。由于液氨是由合成氨加压液化而成为高浓度的液体肥料,含氮量高达82%左右,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

2.2氮肥增效剂

又称硝化抑制剂,即使用化学制剂来抑制稻田土壤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以减少“脱氮”的损失。当前我国使用的氮肥增效剂主要有西吡(cp)、即2-氯-6(三氯甲基)吡啶,脒基硫脲(Asu)和双氰胺od)等。据试验,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等化学氮肥添加1.5甲。西吡增效剂,平均水稻每亩增力H43-112斤,增产5.1-14.7%。用N-15示踪测定结果,碳酸氢控和尿素添加西吡增效剂,氮肥利用率由33.3-47.0%提高到42.3-54.7%。据试验,稻田使用碳酸氢铵10-20天后,亚硝酸菌量下降而硝化率上升,添加西吡增效剂后,对抑制亚硝酸菌和硝化率有明显的效果。但亚硝酸菌数量和硝化率的变化有时不完全

相符。

在氮素球肥中添加一定数量的硝化抑制剂,有进一步提高氮素利用率的效果。在碳酸氢较中加1-3%ep压制成的增效球肥比不加cp的球肥,平均每亩多收稻谷33.4斤,增产4.3%。这是由于球肥施人稻田的还原层里,也还有一定的硝化作用,添加增效剂能进一步提高球肥的效益。

2.3长效氮肥

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有机氮肥,如尿素甲醛肥料;一种是包膜肥料,如硫衣包膜尿素;一种是长效性无机氮肥,如磷酸镁铵等。长效氮肥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可溶性氮肥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流失、挥发及反硝化作用所引起的分子氮的损失使氛亲的供应效率尽可能符合于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氛亲吸收量,以提高氮肥利用率使大量氮肥能集中施用而不致引起烧苗现象。

3、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可以较快地被水稻茎叶吸收利用,及时矫正缺素症状,在水稻大量需肥而又供应不足时能发生一定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避免养分被土壤固定及“脱氮”等损失。但因浓度不能过大,费工多,需要喷施机具,在生产应用上受到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