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大---网络教育学院---数据结构--第三次作业

上交大---网络教育学院---数据结构--第三次作业
上交大---网络教育学院---数据结构--第三次作业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数据结构

------第三次作业------------------树和图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二叉树的线索化就是对二叉链表中的n个空链域进行线索化;

B. 二叉树一定是度为2的树;

C. 一个度为2的树一定为二叉树;

D. 任何一棵树都可以按照孩子兄弟法转化为一棵二叉树,而且这个二叉树的根结点的右孩子一定不存在。

2、四组编码中,哪一组是前缀码

A. {0,1,00,11}

B. {0,10,110,111}

C. {00,01,001,0001}

D. {0,01,10,11}

3、对于图1示的二叉树,先根序列和后根序列分别为:

A. ACB和CBA

B. ABC和CBA

C. ABC和BCA

D. ACB和BCA

4、n个结点的线索二叉树中的线索数目为:

A. (n-1)个

B. (n+1)个

C. (n+2)个

D. n个

5、哈夫曼树的带权路径长度是指:

选择一项:

A. 所有结点的权值之和

B. 除根结点之外所有结点权值之和

C. 所有叶子结点带权路径长度之和

D. 带权结点的值

6、图2示的二叉树的带权路径长度为:

A. 36

B. 46

C. 48

D. 47

7、具有4个顶点的无向完全图有()条边。

A. 16

B. 6

C. 12

D. 20

8、在一个有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入度之和等于所有顶点的出度之和的()倍。选择一项:

A. 1/2

B. 1

C. 4

D. 2

9、一个深度为4的完全二叉树,至少有多少个结点:

A. 15

B. 7

C. 8

D. 14

10、在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中,要连通全部顶点至少需要()条边。

A. n-1

B. n+1

C. n/2

D. n

11、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结构中有( )个空链域。

A. 2n

B. n-1

C. n

D. n+1

12、已知图6所示的图,若从顶点A出发按深度优先搜索法进行遍历,则可能得到的遍历序列为:

A. A,E,D,F,C,B

B. A,C,F,E,B,D

C. A,B,E,C,D,F

D. A,E,B,C,F,D

13、已知如图3示的哈夫曼树,那么电文CDAA的编码是:

A. 11111100

B. 010110111

C. 11011100

D. 110100

14、一个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最多有()条边。

选择一项:

A. n(n-1)

B. n(n-1)/2

C. n

D. 2n

15、对于一个具有n个顶点和e条边的无向图,若采用邻接表表示,则表头向量的大小为()选择一项:

A. n-1

B. n

C. n+1

D. n+e

16、将含有41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从根结点开始编号,根为1号,后面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对结点编号,那么编号为21的双亲结点编号为:

选择一项:

A. 10

B. 20

C. 41

D. 11

17、对于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若采用邻接矩阵表示,则该矩阵的大小()

选择一项:

A. n2

B. (n-1)2

C. n-1

D. n

18、判定一个有向图是否存在回路除了可以利用拓扑排序方法外,还可以利用()。

选择一项:

A. 求关键路径的方法

B. 求最短路径的Dijkstm方法

C. 深度优先遍历算法

D. 宽度优先遍历算法

19、下列序列不是图5的拓扑有序序列的是:

选择一项:

A. 1 5 6 2 3 4

B. 1 5 2 3 6 4

C. 5 6 1 2 3 4

D. 1 2 5 6 3 4

20、对含有()个结点的非空二叉树,采用任何一种遍历方式,其结点的访问序列均相同选择一项:

A. 不存在这样的二叉树

B. 0

C. 2

D. 1

21、具有6个顶点的无向图至少有()条边才可能是一个连通图。

选择一项:

A. 5

B. 8

C. 7

D. 6

22、采用邻接表存储的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算法类似于二叉树的()。

A. 后序遍历

B. 先序遍历

C. 按层遍历

D. 中序遍历

23、一棵深度为5的满二叉树,应该有多少个结点()

选择一项:

A. 32

B. 31

C. 17

D. 16

24、采用邻接表存储的图的广度优先遍历算法类似于二叉树的()。

选择一项:

A. 按层遍历

B. 先序遍历

C. 中序遍历

D. 后序遍历

25、没有度为1的结点的二叉树,被称之为严格二叉树。下列不是严格二叉树的是:

选择一项:

A. 满二叉树

B. 哈夫曼树

C. 所有非终端结点都有非空的左右子树的二叉树

D. 完全二叉树

26、对于一个具有n个顶点和e条边的无向图,若采用邻接表表示,则所有邻接表中的结点总数是()

选择一项:

A. e/2

B. n+e

C. e

D. 2e

27、一个所有非终端结点都有非空的左右子树的二叉树,叶子结点的个数为n,那么二叉树上的结点总数为()

选择一项:

A. 2n-1

B. 2n+1

C. 2n

28、用Prim算法求下列连通的带权图(图4)的最小代价生成树,在算法执行的某刻,已选取的顶点集合U={1,2,3},边的集合TE={(1,2),(2,3)},要选取下一条权值最小的边,应当从()组中选取。

选择一项:

A. {(1,4),(3,4),(3,5),(2,4)}

B. {(3,4),(3,5),(4,5),(1,4)}

C. {(4,5),(1,3),(3,5)}

D. {(1,2),(2,3),(3,5)}

29、在一个有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所有边数的()倍。

选择一项:

A. 1

B. 2

C. 1/2

D. 4

30、在二叉树的第i层上至多有()个结点

选择一项:

A. 2i-1

B. i+2

C. 2i

D. 2i-2

数据结构第3次作业

1. 填空题 (1) 顺序栈s的数据存储在数组element中,则栈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栈空的条件是。 (2) 顺序栈s进行出栈操作后,要执行的语句是top____。s进行进栈操作前,要执行的语句是top______运算。 (3) 元素进入队列的一端是____________;队列出队的一端是____________。 (4)顺序队列q满的条件是,顺序队列q空的条件 是。 (5) 空串的长度等于,非空串的长度等于。 2. 选择题 (1) 串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其特征体现在_____。 A. 可以顺序存储 B. 数据元素是一个字符 C. 可以链接存储 D. 数据元素可以是多个字符 (2) 栈是限定在__________处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的线性表。 A. 端点 B. 栈底 C. 栈顶 D. 中间 (3) 在栈顶一端可进行的全部操作是___________。 A. 插入 B.删除 C. 插入和删除 D. 进栈 (4) 4个元素按A、B、C、D顺序连续进S栈,进行x=pop()运算后,x的值是___________, 栈顶元素的值是. A. A B. B C. C D. D (5) 栈的特点是__________。 A. 先进先出 B. 后进先出 C. 后进后出 D. 不进不出 (6) 顺序栈存储空间的实现使用___________。 A. 链表 B. 数组 C.循环链表 D. 变量 (7) 一个顺序栈一旦说明,其占用空间的大小___________。 A. 已固定 B. 可以改变 C. 不能固定 D. 动态变化 (8) 栈与一般线性表的区别主要在___________方面。 A. 元素个数 B. 元素类型 C. 逻辑结构 D. 插入、删除元素的位置 (9) 栈s经过下列运算后s.get()的值是___________, s.isEmpty( )的值是___________。 s.push(a);s.push(b);s.pop(); A. a B. b C. 1 D. 2

四川大学《结构设计原理1643》在线作业答案

川大15秋《结构设计原理1643》在线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 1.题面如下: (满分:2) A. a B. b C. c D. d 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做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 (满分:2) A. C25 B. C30 C. C40 D. C45 3.适筋梁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受拉钢筋刚刚屈服后,则( )。 (满分:2) A. 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而立即破坏 B. 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一直维持到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 C. 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随后承载力缓慢下降,直至破坏 D. 该梁承载力略有增加,待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 4.题面如下: (满分:2) A. a B. b C. c D. d 5.提高截面刚度的最有效措施是( )。 (满分:2) A.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 增大构件截面高度 C. 增加钢筋配筋量 D. 改变截面形状 6.钢筋混凝土大偏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 )。 (满分:2) A. 远离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拉屈,随后另一侧钢筋压屈,混凝土亦压碎 B. 靠近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拉屈,随后另一侧钢筋压屈,混凝土亦压碎 C. 靠近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不定,而另一侧受拉钢筋拉屈 D. 远离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不定,而另一侧受拉钢筋拉屈 7.热轧钢筋冷拉后,( )。 (满分:2) A. 可提高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B. 只能提高抗拉强度 C. 可提高塑性,强度提高不多 D. 只能提高抗压强度 8.题面如下: (满分:2) A. a B. b C. c D. d

数据结构大作业含源代码

数据结构大作业 作业题目: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日期:

一、主要功能: 这个职工信息管理系统是由C语言编写的程序,它用起来很方便又很灵活。它由输入职工信息,输出职工信息,按职工号,部门号,工资排序,按职工号,部门号,工资来输出职工的所有信息。删除有关职工的所有信息,保存职工的所有信息并退出等11个模块儿组成。 二、实验环境:C语言、C++、C# 等等。 三、功能说明: 下面按步骤来介绍一下,职工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 这是运行程序以后出现的主界面。如图(1)所示: 图(1)主界面 1.输入职工的信息 该模块儿的功能是分别输入职工的姓名,职工号,部门号,工资等信息。每次输入职工的所有信息以后,界面上会显示出《输入完成!》的命令。如图(2)所示:

图(2)输入职工信息 2.输出所有的职工信息 该模块儿的功能是显示出有关职工的所有信息。操作如图(3)所示: 图(3)输出所有的职工信息 3.按职工号排序 该模块儿的功能是按职工号排序所有的职工。我们按3的时候,界面上会显示出《排序完成!》的命令。如图(4)所示:

图(4)按职工号排序 4.输出所有的职工号码 该模块儿的功能是显示出已排序好的所有职工的号码。操作如图(5)所示: 图(5)输出所有的职工号 5.按部门号排序 该模块儿的功能是按部门号排序所有职工的部门号。我们按5的时候,界面上会显示出《排序完成!》的命令。如图(6)所示:

图(6)按部门号排序 6.输出所有的部门号 该模块儿的功能是显示出已排序好的所有部门号。操作如图(7)所示: 图(7)输出所有的部门号 7.按职工的工资排序 该模块儿的功能是按工资排序所有职工的工资。我们按7的时候,界面上会显示出《排序完成!》的命令。如图(8)所示:

数据结构大作业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基础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九栈的应用 学生姓名丁汀专业班级信管1006 学号31001444 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日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设计一种合理的数据结构,并进行定义及操作的实现。 2、掌握利用栈各种操作来进行具体的实际应用。 3、加强综合程序的分析、设计能力。 二.实验内容 1、共享栈的设置,问题描述如下: 在一个数组空间stack[MaxSize]中可以同时存放两个顺序栈,栈底分别处在数组的两端,当第1个栈的栈顶指针top1等于-1时则栈1为空,当第2个栈的栈顶指针top2等于MaxSize时则栈2为空。两个栈均向中间增长,当有元素向栈1进栈时,使top1增1得到新的栈顶位置,当有元素向栈2进栈时,使top2减1得到新的栈顶位置。当top1==top2-1或top1+1==top2时,存储空间用完,无法再向任一栈做进栈操作,此时可考虑给出错误信息并停止运行。 要求: ⑴给出共享栈的顺序存储类型定义。 ⑵给出共享栈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⑶建立头文件test9_stack.h,包含共享栈的基本操作实现函数;建立主程序文件test9.cpp,在主函数中对共享栈的各个操作进行测试。 2、利用上述共享栈,实现火车车厢的调度模拟 设火车车厢分为三类:硬座、硬卧、软卧,分别用A、B、C表示。下图描述车厢调度的示意图,图中右端为排列无序的车厢,左端为调度后的车厢排列,使得所有软卧车厢在最前面、所有硬卧车厢在中间、所有硬座车厢在最后。 编程模拟上述车厢调度过程。 提示:两个辅助铁轨相当于两个栈,右端车厢进入用相应字符串给出,如“BBACBCAABBCAA”,左端车厢的用新生成的字符串给出。在test9_stack.h 给出模拟函数,并在主函数中进行调用测试。

南京工业大学 数据结构 作业答案 作业6

第六次作业 1. 假定对有序表:(3,4,5,7,24,30,42,54,63,72,87,95)进行折半查找,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描述折半查找过程的判定树; (2)若查找元素54,需依次与哪些元素比较? (3)若查找元素90,需依次与哪些元素比较? (4)假定每个元素的查找概率相等,求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2. 设哈希(Hash)表的地址范围为0~17,哈希函数为:H(K)=K MOD 16。 K为关键字,用线性探测法再散列法处理冲突,输入关键字序列: (10,24,32,17,31,30,46,47,40,63,49) 造出Hash表,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哈希表的示意图; (2)若查找关键字63,需要依次与哪些关键字进行比较? (3)若查找关键字60,需要依次与哪些关键字比较? (4)假定每个关键字的查找概率相等,求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3. 在一棵空的二叉查找树中依次插入关键字序列为12,7,17,11,16,2,13,9,21,4,请画出所得到的二叉查找树。 4. 试写一个判别给定二叉树是否为二叉排序树的算法,设此二叉树以二叉链表作存储结构。且树中结点的关键字均不同。 1.假定对有序表:(3,4,5,7,24,30,42,54,63,72,87,95)进行折半查找,试回答下列问题: (5)画出描述折半查找过程的判定树; (6)若查找元素54,需依次与哪些元素比较? (7)若查找元素90,需依次与哪些元素比较? (8)假定每个元素的查找概率相等,求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解: (1)先画出判定树如下(注:mid=?(1+12)/2?=6): 30 5 63 3 7 42 87 4 24 54 72 95 (2) 查找元素54,需依次与30, 63, 42, 54 等元素比较; (3) 查找元素90,需依次与30, 63,87, 95, 72等元素比较; (4)求ASL之前,需要统计每个元素的查找次数。判定树的前3层共查找1+2×2+4×3=17次; 但最后一层未满,不能用8×4,只能用5×4=20次, 所以ASL=1/12(17+20)=37/12≈3.08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结构设计原理》第二次作业答案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结构设计原理》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 90.0 完成日期:2014年09月09日 16点03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9月11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D ) A. a B. b C. c D.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加载速度越快,则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越低 B.棱柱体试件的高宽比越大,测得的抗压强度越高 C.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比棱柱体试件能更好地反映混凝土的实际受压 情况 D.混凝土试件与压力机垫板间的摩擦力使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 3. ( B ) A. a B. b C. c D. d 4.在保持不变的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 ( C )

A.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减小 B.混凝土及钢筋的压应力均不变 C.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减小,钢筋压应力增大 D.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增大,钢筋压应力减小 5.适筋梁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受拉钢筋刚刚屈服后,则()。 ( D ) A.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而立即破坏 B.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一直维持到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 变而破坏 C.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随后承载力缓慢下降,直至破坏 D.该梁承载力略有增加,待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 6. ( B ) A. a B. b C. c D. d 7.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 C )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增加保护层厚度 C.增加截面高度 D.增加截面宽度 8.在T形截面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假定在受压区翼缘计算宽度b′ f 内,()。 ( A ) A.压应力均匀分布 B.压应力按抛物线型分布

数据结构大作业报告

数据结构大作业报告 数据结构大作业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设计题目:客户去银行储蓄模拟程序一( 实验题目 (1)内容描述:编写一个程序反映客户到银行储蓄的过程。 (2)基本要求:要实现以下功能:1:排队 2:储蓄 3:查看排队4.:删除自己所排的队 5.不再排队,剩下的客户依次储蓄 6:下班 二( 实验的工程组成图和程序结构图 main bank 本工程的组成结构如左图所示,程序结构图如右图所示。三( 工程所包含的函数的功能描述 Bank():模拟客户到银行去储蓄的过程。客户排队储蓄,所以要用到一个队列, 这里设计了一个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作为队列。 四( 实验工程的算法描述及流程图 //客户排队去银行储蓄,用到了队列的知识,这里设计了一个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作为队列来完成排队储蓄过程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qnode { int data; struct qnode *next; } QNode; //定义链队结点类型 typedef struct { QNode *front,*rear; } QType; //定义链队类型 void bank() //模拟客户储蓄的过程 { int cho,onwork=1,no,find; QType *q; //定义链队类型的指针 QNode *p,*r; //定义链队结点的指针 q=(QType *)malloc(sizeof(QType)); //申请链队的空间 q->front=q->rear=NULL; //创建空队 while (onwork==1) //循环执行 { printf("1:排队 2:储蓄 3:查看排队4:删除自己所排的队 5:不再排队,剩下的客户依次储蓄 6:下班请选择:"); scanf("%d",&cho); switch(cho) { case 1://排队

数据结构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1以及它们之间的2和运算等的学科。1 A.数据元素 B.计算方法 C.逻辑存储 D.数据映像 2 A.结构 B.关系 C.运算 D.算法 2.数据结构被形式地定义为(K, R),其中K是1的有限集,R是K上的2有限集。 1 A.算法 B.数据元素 C.数据操作 D.逻辑结构 2 A.操作 B.映像 C.存储 D.关系 3.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 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 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4.线性结构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1的存储结构,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是一种2的存储结构。A.随机存取 B.顺序存取 C.索引存取 D.散列存取 5.算法分析的目的是1,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是指2,其二是指正确性和简单性。1 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D.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 2 A.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 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可读性和文档性 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k 6.计算机算法指的是1,它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2等5个特性。 1 A.计算方法 B.排序方法 C.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 D.调度方法 2 A.可执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 B.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 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 D.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7.线性表的逻辑顺序与存储顺序总是一致的,这种说法。A.正确 B.不正确 8线性表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 A.必须连续的 B.部分地址必须连续的 C.一定是不续的D连续不连续都可以 9.以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线性表的存储结构优于链式存储结构 B.二维数组是其数据元素为线性表的线性表C.栈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先出D.队列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后出10.每种数据结构都具备三个基本运算:插入、删除和查找,这种说法。A.正确B.不正确 二、填空题1.数据逻辑结构包括三种类型、和,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合称为。2.在线性结构中,第一个结点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个前驱结点;最后一个结点后续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个后续结点。3.算法的五个重要特性是、、、、。 4.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for( i = 0; i < n; i++) for( j = 0; j < m; j++) A[i][j] = 0; 5.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i = s = 0; while ( s < n) { i ++; /* i = i +1*/ s += i; /* s = s + i*/ } 6.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s = 0; for( i = 0; i < n; i++) for( j = 0; j < n; j++) s += B[i][j]; sum = s; 7.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i = 1; while ( i <= n ) i = i * 3;

新编机械结构设计大作业

《结构设计》课程大作业 、课程大作业的目的: 1、课程大作业属于机械专业设计类课程的延续,是机械系统设计的一次全面训练,可以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程大作业,进一步学习掌握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公差与配合、金属工艺学、材料热处理及结构工艺等相关知识,联系实际并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提高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2、加强学生运用有关设计资料、设计手册、标准、规范及经验数据的能力,提高技术总结及编制技术文件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实施的前期技术准备。 二、课程大作业的基本要求: 1 、分组与选题: ①自由组合,每组原则上三人(最少2人);每组的同学统一提交、共同答辩。 ②具体课题题目(由指导教师给出),同组同学集体研讨后完成。 2、大作业的基本要求: ①大作业的论述必须合理; ②大作业中的内容要注明出处,注明资料来源(参考文献及资料); ③总的文字(含图、表)不少于2万字,使用标准A4纸打印成稿(文字选用宋体小四号,页边距均为2cm,单倍行距),封面需要注明课题详细名称、参加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等。 三、课程大作业题目及其要点 举例说明在下列的机械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机械结构性能的途径或措施有那些?(围绕题目和要点) 机自082-28吴铁健、-29张明、-14张钦亮:

(1)便于退刀准则 (2)最小加工量准则 (3)可靠夹紧准则 (4)一次夹紧成形准则 (5)便利切削准则 (6)减少缺口效应准则 (7)避免斜面开孔准则 (8)贯通空优先准则 (9)孔周边条件相近准则 机自083 -06焦文、-36张浩然、-14 丁世洋: (一)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 1、载荷分担 2、载荷均布 3、减少机器零件的应力集中 4、利用设置肋板的措施提高刚度 (二)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

数据结构大作业要求

数据结构实验讲义 一实验步骤 随之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它所面临的软件开发的复杂度也日趋增加。然而,编制一个10,000行的程序的难度绝不仅仅是一个5,000行的程序两倍,因此软件开发需要系统的方法。一种常用的软件开发方法,是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四个阶段。虽然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实习题的复杂度远不如(从实际问题中提出来的)一个“真正的,,软件,但为了培养一个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工作的方法和作风,我们制订了如下所述完成实习的五个步骤:’ (一)问题分析和任务定义 通常,实习题目的陈述比较简洁,或者说是有模棱两可的含义。因此,在进行设计之前,首先应该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明确问题要求做什么?限制条件是什么。注意:本步骤强调的是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对问题的描述应避开算法和所涉及的数据类型,而是对所需完成的任务作出明确的回答。例如:输入数据的类型、值的范围以及输入的形式;输出数据的类型、值的范围及输出的形式;若是会话式的输入,则结束标志是什么?是否接受非法的输入?对非法输入的回答方式是什么等。这一步还应该为调试程序准备好测试数据,包括合法的输入数据和非法形式的输入数据。 (二)数据类型和系统设计 在设计这一步骤中需分逻辑设计和详细设计两步实现。逻辑设计指的是,对问题描述中涉及的操作对象定义相应的数据类型,并按照以数据结构为中心的原则划分模块,定义主程序模块和各抽象数据类型;详细设计则为定义相应的存储结构并写出各函数的伪码算法。在这个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系统功能,使得系统结构清晰、合理、简单和易于调试,抽象数据类型的实现尽可能做到数据封装,基本操作的规格说明尽可能明确具体。作为逻辑设计的结果,应写出每个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包括数据结构的描述和每个基本操作的规格说明),各个主要模块的算法,并画出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图。详细设计的结果是对数据结构和基本操作的规格说明作出进一步的求精,写出数据存储结构的类型定义,按照算法书写规范用类c语言写出函数形式的算法框架。在求精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陷入语言细节,不必过早表述辅助数据结构和局部变量。 (三)编码实现和静态检查 编码是把详细设计的结果进一步求精为程序设计语言程序。程序的每行不要超过60个字符。每个函数体,即不计首部和规格说明部分,一般不要超过40行,最长不得超过60行,否则应该分割成较小的函数。要控制if语句连续嵌套的深度。其他要求参见第一篇的

结构设计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首页-我的作业列表-《结构设计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欢迎你,刘晓星(DI4131R6009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4年07月02日10点0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若用S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上的荷载效应,用R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的抗力,结构或构件截面处于极限状态时,对应于()式。 (B ) R> S R= S R v S R WS 对所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都应进行()。 (D ) 抗裂度验算 裂缝宽度验算 变形验算 承载能力计算混凝土各项强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是()。 (B ) 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轴心抗压强度平均值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工程结构的可靠指标3与失效概率P f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D ) 3愈大,P f愈大 3与P f呈反比关系 3与P f呈正比关系 3与P f存在一一对应关系,3 愈大,P f愈小

(B ) a b c d 热轧钢筋冷拉后,()。 (A ) 可提高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只能提高抗拉强度 可提高塑性,强度提高不多 只能提高抗压强度 无明显流幅钢筋的强度设计值是按()确定的。 (C ) 材料强度标准值x材料分布系数 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0.85 x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材料强度标准值/ (0.85 x材料分项系数) 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混凝土达到下述哪一种情况时,开始出现裂缝?( ) (A ) 达到混凝土实际的轴心抗拉强度 达到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达到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达到混凝土弯曲受拉时的极限拉应变值 (D ) a b c d

大数据结构大作业报告材料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课题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号+电话 指导教师

评分细则

目录 评分细则----------------------------------------------------------------------------------------------------------------- 2 一、课题描述 ---------------------------------------------------------------------------------------------------------- 4 二、需求分析 ---------------------------------------------------------------------------------------------------------- 4 2.1 ------------------------------------------------------------------------------------------------------------------ 4 2.2- ------------------------------------------------------------------------------------------------------------------4 2.3--------------------------------------------------------------------------------------------------------------------4 三、概要设计 ---------------------------------------------------------------------------------------------------------- 4 3.1 结构分析 ----------------------------------------------------------------------------------------------------------- 4 3.2函数------------------------------------------------------------------------------------------------------------ 4 3.2.1 malloc() --------------------------------------------------------------------------------------------- 4 3.2.2getchar() ----------------------------------------------------------------------------------------------------- 5 3.2.3 list_create() ------------------------------------------------------------------------------------------------ 5 3.2.4 list_disp() --------------------------------------------------------------------------------------------------- 5 3.2.5 list_sort() --------------------------------------------------------------------------------------------------- 5 四、详细设计 ---------------------------------------------------------------------------------------------------------- 5 4.1课题分析 ----------------------------------------------------------------------------------------------------- 5 4.1.1选择 ------------------------------------------------------------------------------------------------- 5 4.1.2冒泡 --------------------------------------------------------------------------------------------------------- 5 4.1.3 堆------------------------------------------------------------------------------------------------------------ 6 4.1.4 快速--------------------------------------------------------------------------------------------------------- 6 4.1.5 基数--------------------------------------------------------------------------------------------------6 4.1.6 希尔--------------------------------------------------------------------------------------------------------- 6 4.1.7 归并--------------------------------------------------------------------------------------------------6 4.2课题实现 ----------------------------------------------------------------------------------------------------- 7 五、测试数据及结果------------------------------------------------------------------------------------------------- 9 六、调试分析及总结----------------------------------------------------------------------------------------------- 10

数据结构作业标准答案

第一章 单选题 1、下列关于算法的基本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能行性是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必须能够实现且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算法的确定性是指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必须是有明确的定义,不允许模棱两可。 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算法与提供情报无关。 [D] 教师批改:D 2、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问题的规模待处理的数据的初态 问题的难度 A 和B [D] 教师批改:D 3、下列选项中,不是算法基本特征的是()。可行性有穷性 确定性高效率 [D] 教师批改:D 4、通常一个好的算法应达到的目标中,不包括()。正确性可读性 技巧性健壮性 [C] 教师批改:C 5、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基本的运算和操作不包括()。语法处理算术运算 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A] 教师批改:A 6、工程上常用的分治法是()。列举法归纳法 减半递推技术回溯法 [C] 教师批改:C 多选题 7、算法设计的要求包括()。 正确性可读性 健壮性唯一性 [ABC] 教师批改:A,B,C 8、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应该与()无关。 所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基本运算的执行次数程序编制者 [ABD] 教师批改:A,B,D 9、下列关于算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有()。 算法即是计算机程序算法是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 算法是排序方法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 [ABC] 教师批改:A,B,C 填空题 16、所谓算法是指()。 教师批改: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17、算法的基本特征有()、()、()和() 教师批改:能行性、确定性、有穷性和拥有足够的情报。

18、一个算法通常由两种基本要素组成,它们是()和()。 教师批改:算法中对数据的运算和操作。 算法的控制结构。 19、工程上常用的几种算法设计方法有列举法、()、()、()、()和回溯法。 教师批改:归纳法、递推、递归、减半递推技术。 20、算法的复杂度主要包括()复杂度和()复杂度。 教师批改:时间、空间 综合题 21、设给定3个整数a,b,c,试写出寻找这3个整数的中数的算法;并分析在平均情况与最坏情况下,该算法分别要做多少次比较? 寻找这3个整数的中数的算法用C语言描述如下(中数m由函数值返回): int mid ( int a, int b, int c) { int m 。m=a 。 if ( m>=b ) { if (m>=c) { if ( b>=c ) m=b 。else m=c 。} } else { if ( m<=c) { if (b>=c) m=c。else m=b 。} } return ( m ) 。 } 假设a,b,c中的每一个数为中数的概率相等(均为1/3)。由于当a为中数时需要比较2次,b或c为中数时均需要比较3次,因此,在平均情况下上述算法所需要的比较次数为 2*(1/3)+3*(1/3)+3*(1/3)= 8/3 即在平均情况下,上述算法需要比较8/3次。 在最坏情况下,上述算法需要比较3次(当b或c为中数时)。 第二章 选择题 1、下列排序方法中,哪一个是稳定的排序方法()。归并排序稀尔排序 堆排序快速排序 [A] 教师批改:A 2、设输入序列为1,2,3,4,借助一个栈得到的输出序列可以是()。3,4,1,2 4,2,1,3 4,1,2,3 1,3,4,2 [D] 教师批改:D 3、用数组A[m]存放循环队列的元素值,若其头尾指针分别为front和rear,则循环队列中当前元素的个数为()。(rear+front)%m (rear-front+m)%m (rear-front)%m (rear-front+1)%m [D] 教师批改:B 4、对于下三角矩阵A,若采用一个一维数组B以行为主顺序存放压缩矩阵A,则A43存放在()中. B7 B8 B9 B10 [C] 教师批改:C 5、深度为5的二叉树至多有()个结点。16 32

结构优化设计大作业(北航)

《结构优化设计》 大作业报告 实验名称: 拓扑优化计算与分析 1、引言 大型的复杂结构诸如飞机、汽车中的复杂部件及桥梁等大型工程的设计问题,依靠传统的经验和模拟实验的优化设计方法已难以胜任,拓扑优化方法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手段。近年来拓扑优化的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其工程应用上,如: 用拓扑优化方法进行微型柔性机构的设计,车门设计,飞机加强框设计,机翼前缘肋设计,卫星结构设计等。在其具体的操作实现上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计算机语言编程计算,该方法的优点是能最大限度的控制优化过程,改善优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棋盘格现象等数值不稳定现象,得到较理想的优化结果,其缺点是计算规模过于庞大,计算效率太低;二是借助于商用有限元软件平台。本文基于matlab软件编程研究了不同边界条件平面薄板结构的在各种受力情况下拓扑优化,给出了几种典型结构的算例,并探讨了在实际优化中优化效果随各参数的变化,有助于初学者初涉拓扑优化的读者对拓扑优化有个基础的认识。

2、拓扑优化研究现状 结构拓扑优化是近20年来从结构优化研究中派生出来的新分支,它在计算结构力学中已经被认为是最富挑战性的一类研究工作。目前有关结构拓扑优化的工程应用研究还很不成熟,在国外处在发展的初期,尤其在国内尚属于起步阶段。1904 年Michell在桁架理论中首次提出了拓扑优化的概念。自1964 年Dorn等人提出基结构法,将数值方法引入拓扑优化领域,拓扑优化研究开始活跃。20 世纪80 年代初,程耿东和N. Olhoff在弹性板的最优厚度分布研究中首次将最优拓扑问题转化为尺寸优化问题,他们开创性的工作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1988年Bendsoe和Kikuchi发表的基于均匀化理论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开创了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的新局面。1993年Xie.Y.M和Steven.G.P 提出了渐进结构优化法。1999年Bendsoe和Sigmund证实了变密度法物理意义的存在性。2002 年罗鹰等提出三角网格进化法,该方法在优化过程中实现了退化和进化的统一,提高了优化效率。目前常使用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退化法和进化法。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航天航空、机械、海洋工程、生物医学及船舶制造等领域。 3、拓扑优化建模(SIMP) 结构拓扑优化目前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连续体结构。优化的基本方法是将设计区域划分为有限单元,依据一定的算法删除部分区域,形成带孔的连续体,实现连续体的拓扑优化。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目前比较成熟的是均匀化方法、变密度方法和渐进结构优化方法。 变密度法以连续变量的密度函数形式显式地表达单元相对密度与材料弹性模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方法基于各向同性材料,不需要引入微结构和附加的均匀化过程,它以每个单元的相对密度作为设计变量,人为假定相对密度和材料弹性模量之间的某种对应关系,程序实现简单,计算效率高。变密度法中常用的插值模型主要有:固体各向同性惩罚微结构模型(solidisotropic microstructures with penalization,简称SIMP)和材料属性的合理近似模型(rational approximation ofmaterial properties,简称RAMP)。而本文所用即为SIMP插值模型。

家谱管理系统 -数据结构大作业

/* 家谱管理系统 任务:实现具有下列功能的家谱管理系统 功能要求: 1). 输入文件以存放最初家谱中各成员的信息,成员的信息中均应包含以下内容: 姓名、出生日期、婚否、地址、健在否、死亡日期(若其已死亡),也可附加其它信息、但不是必需的。 2). 实现数据的存盘和读盘。 3). 以图形方式显示家谱。 4). 显示第n 代所有人的信息。 5). 按照姓名查询,输出成员信息(包括其本人、父亲、孩子的信息)。 6). 按照出生日期查询成员名单。 7). 输入两人姓名,确定其关系。 8). 某成员添加孩子。 9). 删除某成员(若其还有后代,则一并删除)。 10).修改某成员信息。 11).按出生日期对家谱中所有人排序。 12).打开一家谱时,提示当天生日的健在成员。 要求:建立至少30个成员的数据,以较为直观的方式显示结果,并提供文稿形式以便检查。界面要求:有合理的提示,每个功能可以设立菜单,根据提示,可以完成相关的功能要求。存储结构:学生自己根据系统功能要求自己设计,但是要求相关数据要存储在数据文件中。测试数据:要求使用1、全部合法数据;2、局部非法数据。进行程序测试,以保证程序的稳定。 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请在上交的资料中写明;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map.h" #define MAXN 100 #define MAXMEM 100 #define Elemtype char ============================== //树 typedef struct BiTNode { int mark;//标记 int level; char name[50];//姓名 char birthday[50];//生日

数据结构第一次作业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Lnode, *LinkList; void CreatList(LinkList h, int a[], int n) { LinkList s, r; int i; r=h; for(i=0; idata = a[i]; r->next = s; r=s; } r->next = NULL; } void DispList(LinkList h)

LinkList r = h->next; while(r != NULL) { printf("%d ",r->data); r = r->next; } putchar('\n'); } void InsertList(LinkList h, int x, int y) { LinkList s, p, q; s = new Lnode; s->data = y; q = h; p = q->next; while((p!=NULL) && (p->data != x)) { q = p; p = p->next; } s->next = p; q->next = s; } void DeleteList(LinkList h, int x) { LinkList p, q; q = h; p = q->next; while((p != NULL) && (p->data != x)) { q = p; p = p->next; } if(p == NULL) printf("no"); else { q->next = p->next; delete(p); printf("yes"); } }

10路桥 结构设计原理大作业

某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设计 一、设计资料 (一)桥梁基本概况 1.桥面净空:净-7m+2×1.5m 2.设计荷载:公路-Ⅱ级汽车荷载,人群3.5KN/m2,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内力计算结果见(二)3.材料规格: Ⅰ类环境条件,钢筋及混凝土材料规格由学生根据相关规定自选 4.结构尺寸: T形主梁:标准跨径L b=20.00m,计算跨径L j=19.50m,主梁全长L=19.96m 横断面及尺寸如图所示: 图1 桥面剖面示意图 图2 T梁横断面尺寸(mm) (二)内力计算(结果摘抄) 表1:弯矩标准值M d汇总表KN·m

表2 剪力标准值V d汇总表KN 二、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三、提交成果及要求 1.设计说明书一份 要求:内容完整,设计合理,引用公式正确,计算准确,书写工整; 2.一片主梁配筋图一张 内容:主梁配筋图、钢筋大样图 要求:用白绘图纸,绘3号图(可加长),作图规范,有图框、有标题栏,用铅笔绘图,写工程字; 3.必须自己独立完成设计,不得抄袭,一经发现抄袭者按零分处理。 四、参考文献 1.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二版2005; 2.赵顺波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8; 3.张树仁等,《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 4.9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10。 注:提交成果可用计算机完成,但必须打印规范,作图正确。

数据结构大作业-纸牌游戏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大作业 题目纸牌游戏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与工程学院

目录 一、实验内容概述(设计任务与技术要求) (1) 二、实验目的概述(总体设计方案) (1) 三、解题思路的描述(数据结构和算法的设计): (1) 四、源程序清单(源程序中应该附有必要的注释) (2) 五、程序调试及测试结果 (4) 六、结论 (4) 七、参考文献 (5)

【内容摘要】 编号为1~52的牌,正面向上,从第二张开始,以2为基数,是2的倍数的牌翻一次,直到最 后一张牌;然后,从第三张开始,以3为基数,是3的倍数的牌翻一次,直到最后一张牌;然后从 第四张开始,以4为基数,是4的倍数的牌翻一次,直到最后一张牌;依次类推,知道所有以52 为基数的牌翻过一次。输出:这时正面向上的牌有哪些? 【关键字】 52张纸牌,倍数,基数,数组 【Abstract 】 Numbered 1 to 52 cards, face up, starting from the second to 2 as the base, is a multiple of 2 cards turning on ce, un til the last card; and the n, begi nning from the third to 3 as the base,is a multiple of 3 cards turning once, un til the last card; and the n start from the fourth to 4 as the base, is a multiple of 4 cards turning once, un til the last card; and so on, that was all of 52base of the card turned over on ce.Output: At this time what the cards face up? 【Key words 】 52 cards, multiple, base, arra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