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比较探究《谭嗣同之死》《勇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比较探究《谭嗣同之死》《勇气》教学设计北

师大版

教学目标:

一、学习谭嗣同热爱祖国敢于为革命舍身取义的崇高品质,并认识这一人物思想上的局限性。理解法国农民夫妇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勇气。

二、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树立学生的和平信仰,培养学生爱正义、爱国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课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和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用寥寥数笔勾画人物形象等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理清情节结构,品味学习语言。

2、适当引导,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把握本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适当引导,抓主要文段、语句,把握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4、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诵读课文《谭嗣同之死》,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从网上查阅有关二战的资料,准备课堂交流。

教学方法:

比较探究阅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都摆脱不了生与死,有的人生得伟大,有的人死得光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与死的状态。即使生得不怎么样,如果死得精彩也不算空来世间走上一遭。经典的死,都有着动人心魄的力量和美感。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位有着震撼魅力的英雄人物——谭嗣同。(板书:谭嗣同之死)

二、作者与写作背景。

学生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简单介绍作家、背景,然后由教师补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活动家、资产阶级宣传家、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包括了政治和学术两

个方面。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与康有为联合1300多名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创办维新团体“强学会”,与康有为共倡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作为改良派的主将,与革命派论战,遭到反对。

三、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把握课文感情态度。

(一)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尽量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感情态度。

(二)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在听录音朗读时体验人物的情感,并且把不会读的字音注到课本上。

四、揣摩词句,整体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一)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尽量直译,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难。

补充注释加点的字词:

1、旋.闻垂帘之谕。(随即)

2、吾与足下

..分任之。(对长辈或同辈的尊称)

3、卒不去,故及.于难。(遭遇,动词)

4、对坐榻上,有所擘.划。(bò,原意为大拇指,引申为用手把东西掰开)

5、虽然

..,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即使这样)

6、谋救皇上,事卒.不成。(终于)

7、君既系.狱,题一诗于狱壁。(拴、绑,这里引申为拘囚)

翻译句子:

1、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

教师点拨:注意“既无…亦无…”的完整翻译,“惟待死期耳”的“惟……耳”翻译成“只有……罢了”。

2、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教师点拨:注意“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中的“不有…无以…”,“不有”就是“没有”。“无以”是“无所以”的省略形式。全句译为:(如果)没有避难的人,就无法(或不能)图谋将来的大事。

3、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教师点拨:“所以”,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充当因果连词,常用于复句中的后一分句,相当于“因此、所以、以至于”。如本文上例。还有一种是表凭借或工具,相当于“用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诗句理解:谭嗣同的《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前面两句借张俭、杜根因得罪统治者被迫逃亡和“忍死”的遭遇表现维新派人物当时的处境;后面两句表现作者对顽固派的蔑视,说明维新志士无论去留,其品格都像昆仑山一样高大。

(二)学生根据内容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出气势。

(三)把握内容主旨:本文是《谭嗣同传》的最后一段,但内容相对完整,请同学们说说本文的主要

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发言。

整合归纳:政变发生后,谭嗣同所采取的措施及就义的年龄、时间、地点与当时壮烈的场面。先写政变发生后,谭嗣同从容镇定,准备以死殉变法,劝梁出走,并营救康有为;接着写谭将文稿托付梁启超,勉励他出逃“以图将来”。这一段从作者简朴的语言中可以看出谭嗣同在生死关头的视死如归,勇于自我牺牲的表现。他铮铮铁骨,耿耿忠心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写谭嗣同从容就义之神态,虽廖廖数语,却振撼人心。最后以“呜呼,烈矣”四字结尾,既总结全段之意,亦深表作者无限的悲痛与钦仰之情。

五、归纳课文的写作特点。

其一,它善于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活动或场面,加以着力叙写,笔墨酣畅淋漓,给人以深刻强烈的印象。谭嗣同和梁启超诀别,谭嗣同从容就义之神态这两处文字,写得生动感人,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其二,作者把爱憎褒贬的态度和论断,寄寓在叙事之中,融化在人物的语言行动之中。

六、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布置课外作业。

(一)朗读感悟全文。

(二)课后阅读“同步阅读文库”的《我自横刀向天笑》一文。思考:你怎样看待谭嗣同以身殉国的举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感受了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热衷于改革不计个人得失的英雄政治家的无穷魅力,他的慷慨激昂,横刀笑对苍天,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勇气!今天我们又将认识另一位勇士,一位女勇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了许许多多动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勇气》,就是写的在“二战”后期,盟军由法国诺曼底登陆时发生的一个故事。(板书勇气)

二、理解、探究课文

(一)、下面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快速把这篇文章阅读一遍,掌握主要的生字词。

1.解决生字词(多媒体展示):

拘谨(jǐn) 绶(shòu)带怯(qiè) 生生着(zhuó)陆门栓(shuān)

呜咽(yè) 颀(qí)长熹(xī)微寥寥(liáo)可数

2.弄清重点词语的意义。

①拘谨:(言语、生动)过于谨慎;拘束。

②颀长:身量高。

③熹微:日光微明。

④悉意:全心全意。

⑤孔武有力:勇武而有力。

⑥单枪匹马:一个人单身上阵。比喻单独行动,没人帮助。

⑦寥寥可数:形容数量非常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