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法合成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内酰胺抗生素的酶法合成研究进展β-内酰胺抗生素经过多年的发展,己成为抗生素中的最主要类型之一。由

于具有良好的抗菌效力,较低的毒副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发展非常迅速。现全世界耗用量已过万吨,预计今后还会增长。其中,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为最重要的两大类β-内酰胺抗生素。酶法合成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经过 30多年的发展,现在酶缩合反应技术、产品分离以及固定化酶技术等方面取得很大的发展,配套技术日益完善,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条件。

全球著名的β-内酰胺抗生素生产厂家如荷兰DSM公司已有酶法合成的商品头孢氨苄、阿莫西林等产品面世。由于酶法应用于β-内酰胺抗生素合成,不仅可减少反应步骤,而且还可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有利于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优异,所含杂质极少。因此,21世纪β-内酰胺抗生素的酶法合成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酶法合成研究起步并不晚,但至今仍未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与国外先进厂家差距较大。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要求,政府对环保的重视,政府和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绿色化学制药”的研究开发,特别是加快工业化生产的推进进程。现将近年来β-内酰胺抗生素合成研究、产品的分离纯化、酶反应器研究进行概述。

1 现状

青霉素中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头孢菌素中如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唑林等,这些产品有化学半合成法(简称化学法)和酶半合成法(简称酶法)。化学法是将母核与侧链以化学法缩合,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使用的是化学法,常用的方法有酰氯法、混合酸酐法、Vilsmeier法及活性醋法。酶法则是将母核与侧链通过酶催化缩合。化学法需要较多的有机化学原料(如溶剂二氯甲烷、吡啶、二甲苯胺),反应条件苛刻,如需无水条件,反应温度低(有的需低至零下90℃),反应步骤多,产生大量的三废需处理。

这些产品酶法合成技术自1969年开始报道,但由于当时酶的性能较差,分离纯化技术也一直未能很好的解决,因此多年来酶法合成技术仍处于研究和试生产阶段。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技术和固定化酶技术的快速发展,酶法制备β-内酰胺抗生素的技术也不断得到提高。

2 酶催化合成研究进展

2.1 酶催化酰胺化缩合反应

酶法制备β-内酰胺抗生素酰胺化缩合反应的研究涉及的品种有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唑林、头孢丙烯、头孢克洛等。

酶催化缩合反应类型一般有两类,一类为热力学控制的酶催化缩合反应,另一类为动力学控制的酶催化缩合反应。

(1)热力学控制的酶催化缩合反应

其特点是不必活化酰基配体,废物产生少。Schroen等研究了不同pH、溶剂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热力学控制的头孢氨苄酶法合成。pH 5-8,酶的稳定性

较好;pH 4,酶的活性大大减弱;在水中直接合成,只有很少量的头孢氨苄生成,加入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甲醇和三甲醇二甲醚)有一定好的效果,头孢氨苄平衡浓度增加2-3倍,最大为0.25mmo1/L (36%三甲醇二甲醚,30℃,3d)。研究了不同侧链对产品平衡浓度影响,侧链有苯乙酸、α-溴苯乙酸、L-马来酸、D-马来酸、对羟基马来酸、吲哚乙酸。研究发现,当侧链为苯乙酸,产品平衡浓度最大 (2.8mmol/L),当侧链带有α羟基苯乙酸(即马来酸),产品平衡浓度小(最小0.6mmol/L)。结果表明,侧链结构对产品平衡浓度影响很大。酶可以是游离酶,也可以是固定化酶,来源E.coli。虽然,热力学控制的头孢氨苄酶法生产头孢氨苄,由于产品平衡浓度低,应用价值不大,但提示对某些β-内酰胺抗生素,由于侧链结构特性,热力学控制的酶催化缩合有可能实施。

Diender等报道了热力学控制阿莫西林酶法合成,在水溶液中,加入青霉素G酰化酶(来源E.coli),同时加入有机溶剂,提高阿莫西林合成平衡常数和合成缩合收率。

Ulijn等报道,以青霉素酰化酶(粗酶,游离态)为催化剂,通过沉淀产品制备酸性和两性离子β-内酰胺抗生素的研究。将苯乙酸和氨水溶液、底物6-APA (悬浮物)直接加入到反应器中,加入酶催化剂,一边反应一边将产品沉淀。这种热力学控制酶催化反应对青霉素G可行,但对两性β-内酰胺抗生素阿莫西林则不行。研究发现,通过加人某些相反离子,使其有利沉淀。阿莫西林阴离子与Zn2+阳离子形成溶解性差的盐。 Zn2+离子加入尽管使β-内酰胺降解,但使缩合收率增加至少30倍,产品平衡浓度可达30mmol/L。

由于热力学控制的酶催化缩合β-内酸胺抗生素反应,现阶段缩合收率还较低,应用价值还不大。

(2)动力学控制的酶催化缩合反应

此类反应酰基配体需活化,而酰基配体活化一般是形成酰胺类化合物或酯类化合物。Vroom报道,将苯甘氨酸、对羟基苯甘氨酸制成相应的酰胺衍生物,在青霉素酰化酶作用下,此酶固定在包含凝胶和由氨基酸组成的多聚体上,酶来源于Escherichia coli、Acetobacter pasteuri- anum、Xanthomonas citrii、Kluyvera citrophila、Bacillus megaterium、Alcaligenes faecalis, 反应温度0-35℃,最适为10℃,pH5-9,合成了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用此方法,也可合成头孢拉定、头孢克洛、头孢丙烯。Boesten等报道,7-ADCA与苯甘氨酰胺缩合得到头孢氨苄,并将母核7-ADCA 从母液中回收。

van Doren报道将底物母核通过pH调节,使其达到过饱和浓度,在青霉素酰化酶(最好固定化)作用下(酶来源Acetobacter pasterurianuyn、Alcaligenes faecalis、Bacillus megaterium、Escherichia coli、Fusarium oxysporum、Xanthomonas citri等),与相应侧链酰胺缩合,得到产品。这种方法比不将底物母核调到过饱和浓度的转化率高10%左右,母核与侧链摩尔比不大于2.5。用此方法合成了头孢克洛、头孢氨苄。

侧链形成酯类化合物中,形成甲酯的较多。Youshko等报道,6-APA与侧链苯甘氨酸甲酯在青霉素酰化酶ATCC11105(游离态,来源Escherichia coli )作用下,合成氨苄西林。青霉素酰化酶催化水溶液中氨苄西林合成主要由初始底物浓度决定。比较了均相体系中和非均相体系中酶合成反应。在“水溶液-沉淀”非均相体系中,通过形成过饱和溶液进行,然后沉淀产品氨苄西林使得生物催化过程良好进行,使得氨苄西林转化率由6-APA计为93%。最近还有报道,侧链与多醇(如乙二醇)形成含羟基的酯,再与母核在酶的催化下缩合,转化率高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