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modern architecture)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建筑(modern architecture)
现代建筑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现代建筑包括20世纪出现的各色各样风格的建筑流派的作品;狭义的现代建筑常常专指在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现代主义建筑。

在20世纪初期,现代建筑曾经被称为新建筑(new architecture)。

现代建筑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产业革命和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大变革。

在一些国家出现了影响建筑发展的新的因素: ○1房屋建造量急剧增长,建筑类型不断增多。

②工业发展给建筑业带来新型建筑材料。

○3结构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使人越来越深入地掌握房屋结构的内在规律。

④建筑业的生产经营转入资本主义经济轨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影响较大的有表现派(expressionism)、风格派(de stijl(也称新造型派neo-plasticism或要素派elementarism)和构成派(constructivism)。

它们对建筑创作的影响主要是在造型风格方面。

西欧一批青年建筑师提出了比较系统比较激进的改革建筑创作的主张,并且推出一批大胆创新的优秀作品,大大推动建筑改革走向高潮。

德国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和L.密斯·范·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他们在20年代提出以下的观点:①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时代的条件相适应;②强调建筑师要注意研究和解决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③积极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④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形式的建筑;⑤主张发展建筑美学,创造反映新时代的新建筑风格。

50年代西方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美国建筑师E.D.斯通和M.雅马萨基(山崎实)为代表的典雅主义(formalism),又称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以及英国建筑师史密森夫妇为代表的“粗野主义”(brutalism)。

有强调在建筑中运用和表现高技术的“高技术倾向” (high-tech),强调建筑造型亲切宜人的“人性化”建筑(humanism)和具有地方民间建筑特色的“地方化建筑”(vernacular architecture)等。

此外,还有许多次要的流派,诸如“反直角派”(antirectangle)“新自由派”(neo-liberty)、“雕塑派”(sculpturalism)、“感性主义”(sensationlism)以及“怪异建筑派”(fantastic architecture),其中一些流派存在时间短暂。

60年代后期,对现代主义的指责和批判增加了。

自此以后西方建筑界出现了讲究建筑的象征性、隐喻性、装饰性以及与现有环境取得联系的倾向。

这种潮流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
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

格罗皮乌斯积
极提倡建筑艺术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
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
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
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
最小极限等。

格罗皮乌斯利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
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

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
的办公楼中。

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
做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

法古斯鞋楦厂的幕墙由大面积玻
璃窗和下面的金属板裙墙组成,室内光线充足,缩小了同
室外的差别;房屋的四角没有角柱,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悬挑性能。

展览会办公楼正面两端各有一个全玻璃幕墙的圆塔。

里面的螺旋形楼梯与上下楼梯的人全部暴
露出来。

这些作法在后来的现代建筑中,特别是在百货商
店和疗养院之类的公共建筑中广为应用。

上述两座建筑不
仅提出了新的功能和表现出新的美学观点,并且说明功能和美观是同现代材料和结构技术分不开的。

格罗
皮乌斯在他设计的包豪斯校舍的实
验工厂中更充分地运用玻璃幕墙。


座四层厂房,二、三、四层有三面
是全玻璃幕墙,成为后来多层和高
层建筑采用全玻璃幕墙的先声。

把大量光线引进室内是当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主张的现代功能观点的一个主要方面。

欧洲传统建筑大多室内幽暗,阳光很少,而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房屋有较大的窗户,有阳台。

在总体布局上,为了保证阳光照明和通风,摒弃了传统的周边式布局,提倡行列式布局,并提出在一定的建筑密度要求下,按房屋高度来决定它们之间的合理间距,以保证有充分的日照和房屋之间的绿化空间。

德国法古斯工厂,现代主义建筑的 代表作,1911~1912年建, W.格罗皮乌斯和A.迈耶设计
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0.6-1965.8.27)
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
子和主将。

他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

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
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
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
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
卓识的。

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
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勒·柯布西耶是一名想象力丰富的建筑师,他对理想城市的诠释、对自然环境的领悟以及对传统的强烈信仰和崇敬都相当别具一格。

他是善于应用大众风格的稀有人才---他能将时尚的滚动元素与粗略、精致等因子进行完美的结合。

他用格子、立方体进行设计,还经常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一般的方形、圆形以及三角形等图形建成看似简单的模式。

勒·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1923年出版了他的名作《走向新建筑》,书中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1926年提出了新建筑的5个特点:
1. 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
柱;
2. 屋顶花园;
3. 自由平面;
4. 横向长窗;
5. 自由的立面。

他的革新思想和独特见解是对学院派建筑思想的有力冲
击。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萨伏伊别墅(1928-1930)、巴黎
瑞士学生公寓、平台别墅。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
筑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
巴黎近郊的普瓦西。

由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
1930年建成。

萨伏伊别墅地段为12英亩,宅基为矩形,长约
22.5
巴黎瑞士学生公寓
平台别墅
萨伏伊别墅
米,宽为20米,共三层。

底层三面透空,由支柱架起,内有门厅,车库和仆人用房。

二层有起居室、卧室、厨房、餐室、屋顶花园和一个半开敞的休息空间。

三层为主人卧室和屋顶花园,各层之间以楼梯和坡道相联,建筑室内外都没有装饰线脚,用了一些曲线形墙体以增加变化。

萨伏伊别墅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和空间布
局自由,空间相互穿插,内外彼此贯通。

别墅轮廓简单,象
一个白色的方盒子被细柱支起。

水平长窗平阔舒展,外墙光
洁,无任何装饰,但光影变化丰富。

别墅外形简单,但内部
空间复杂,如同一个内部精巧镂空的几何体,又好像一架复
杂的机器,萨伏伊别墅是勒.柯布西耶提出的新建筑五个特点的具体体现,对建立和宣传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影响很大。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
密斯•凡•德•罗是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一,二十世纪中
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

密斯•凡•德•罗坚
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
的新概念。

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
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
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密斯·范·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
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
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


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几乎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
而制作精致的细部。

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
和艺术特色。

密斯·范·德·罗的代表作品有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在这里
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这是一件现代主义建筑
的精品。

他的代表作品还有: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及设计
系馆(1956)、和纽约西格拉姆大厦(1956-1958,与菲利
普·约翰逊合作)、朗格住宅、湖滨公寓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等,其中纽约西格拉姆大厦堪称国际式风格的顶峰。

萨伏伊别墅室内一角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
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弗兰·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9-1959)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本世纪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

赖特对于建筑工业化不感兴趣,他对现代大城市持批判态度,很少设计像大城市里的摩天楼之类的建筑,他一生中设计的最多的建筑类型是别墅和小住宅。

他的建筑灵活多样,既能使内外空间交融流通,同时又具备安静隐蔽的特色;在建筑构造方面,他既灵活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又始终重视和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并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同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
是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

有机建筑: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派别,美国建筑师F.L.
赖特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
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

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

对待环境,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和
谐,就像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似的;并力图把室内空间向
外伸展,把大自然景色引进室内。

相反,城市里的建筑,则采取对外屏蔽的手法,以阻隔喧嚣杂乱的外部环境,力图在内部创造生动愉快的环境。

对待材料,主张既要从工程角度,又要从艺术角度理解各种材料不同的天性,发挥每种材料的长处,避开它的短处。

装饰不应该作为外加于建筑的东西,而应该是建筑上生长出来的,要像花从树上生长出来一样自然。

它主张力求简洁,但不像某些流派那样,认为装饰是罪恶。

它对待传统建筑形式的态度是,认为应当了解在过去时代条件下所以能形成传统的原因,从中明白在当前条件下应该如何去做,才是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而不是照搬现成的形式。

它认为机器是人的工具,建筑形式应表现所用工具的特点,有机建筑接受了浪漫主义建筑的某些积极面,而抛弃了它的某些消极面。


一教堂
佛罗里达南方学院教堂
赖特主张设计每一个建筑,都应该根据各自特有的客观条件,形成一个理念,把这个理念由内到外,贯穿于建筑的每一个局部,使每一个局部都互相关联,成为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他认为建筑之所以为建筑,其实质在于它的内部空间。

他倡导着眼于内部空间效果来进行设计,“有生于无”,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应服从所设想的空间效果。

赖特的一生经历了一个摸索建立空间意义和表达的过程,从由实体转向空间,从静态空间到流动和连续的空间,再发展到适度的、序列展开的动态空间,最后达到自然组合的整体空间。

赖特提出了:1.崇尚自然的建筑观2.属于美国的建筑文化3.活的有机的建筑4.技术为艺术服务5.表现材料的本性6.连续运动空间7.有特性和诗意的形式。

赖特的流水别墅
流水别墅是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在瀑布
之上。

悬挂的楼板锚固定在建筑后方和自然山石中.
主要的一层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大房间,通过空间处理
而形成相互流通的各种从属空间,并且有小梯与下面
的水池联系.正面在窗台与天棚之间的为一个金属窗
框的大玻璃,虚实对比十分强烈。

整个构思是大胆的,
成为无与伦比的世界最著名现代建筑。

别墅共三层,面积约380平方米,以二层(主入口
层)的起居室为中心,其余房间向左右铺展开来,别墅外形
强调块体组合,使建筑带有明显的雕塑感。

两层巨大的平台
高低错落,一层平台向左右延伸,二层平台向前方挑出,几
片高耸的片石墙交错着插在平台之间,很有力度。

溪水由平
台下怡然流出,建筑与溪水、山石、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象是由地下生长出来似的。

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
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

在材料的使用上,流
水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

所有的支柱,都是粗犷
的岩石。

岩石的水平性与作为支柱的直性,产生一种明
的对抗,所有混凝土的水平构件,看来有如贯穿空间,
穿插的赋予了建筑最高的动感与张力,例外的是地坪使
用的岩石,似乎出奇的沉重,尤以悬挑的阳台为最。

赖特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美国纽约市的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坐落于
一条街道的拐角处,它的外形远看就像一根巨大的白
色弹簧。

流水别墅
流水别墅
这座极其漂亮、无与伦比的建筑建成于1959年。

建筑物的外部向上、向外螺旋上升,内部同时沿生的曲线和斜坡则通到6层。

螺旋的中部形成一个敞开的空间,通过玻璃圆层顶采光。

该博物馆保存了所罗门.R.古根海姆的现代艺术收藏品,因此该馆以个人的名字
来命名。

许多展品由金属杆悬挂着,看起来似浮在空中。


照传统,博物馆应该在沿大厅四周的墙上摆放展览艺术作品。

但古根海姆打破了传统的惯例。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部非
常朴实无华,只是将博物馆的名
字装饰了一下。

平滑的白色混凝
土覆盖在墙上,使它们仿佛更像
一座巨大的白色雕塑而不是建
筑物。

东京帝国饭店
1915年,赖特被请到日本设计东京的帝国饭店(lmperial
Hotel )。

这是一个层数不高的豪华饭馆,平面大体为H 形,
有许多内部庭院。

建筑的墙面是砖砌的,但是用了大量的石
刻装饰,使建筑显得复杂热闹。

帝国饭店从建筑风格来说它
是西方和日本的混合,而在装饰图案中同时又夹有墨西哥传
统艺术的某些特征。

特别使帝国饭店和赖特本人获得声誉的是这座建筑在结构上
的成功。

日本是多地震的地区,赖特和参与设计的工程师采
取了一些新的抗震措施,连庭园中的水池也考虑到可以兼作
消防水源之用。

约翰逊蜡烛公司总部
这是一个低层建筑。

办公厅部分用了钢
丝网水泥的蘑菇形柱。

中心是空的,由上
而上逐渐增粗,到顶上扩大成一片圆板。

许多个这样的柱子排列在一起,在圆板的
边缘互相连接,其间的空档加上玻璃覆盖,就形成了带天窗的屋顶。

四周的外墙用砖砌成, 古根汉姆博物馆
古根汉姆博物馆
东京的帝国饭店 东京的帝国饭店
约翰逊蜡烛公司总部
并不承重。

外墙与屋顶相接的地方有一道用细玻璃管组成的长条形窗带。

这座建筑物的许多转角部分是圆的,墙和窗子平滑地转过去,组成流线形的横
向建筑构图。

西塔里埃森
1911年,赖特在威斯康星州斯普林格林(Spring Green ,
Wisconsin )建造了一处居住和工作的总部,他按照祖靠辈给这个地点起的名字,把它叫做“塔里埃森”(Taliesin )。

1938年起,他在亚利桑那州斯科茨
代尔(Scottsdale, Arizona )附近的沙漠上又修建了一处冬季使用
的总部,称为“西塔里埃森”。

西塔里埃森座落在砂荒中,是一片单层的建筑群,其中包括工
作室、作访、赖特和学生们的住宅、起居室、文娱室等等。

那里
气候炎热,雨水稀少,西塔里埃森的建筑方式也就很特别,先用
当地的石块和水泥筑成厚重的矮墙和墩子,上面用木料和帆布遮
盖。

需要通风的时候,帆布板可
以打开或移走。

西塔里埃森的建造没有固定的规划设计,经常增添和改建。

这所建筑的形象十分特别,粗
厉的乱石墙、没有油饰的木料和白色的帆布板错综复杂地组
织在一起,有的地方象石头堆砌的地堡,有的地方象临时搭
设的帐篷。

在内部,有些角落如洞天府地,有的地方开阔明
亮,与沙漠荒野连通一气。

这是一组不拘形式的、充满野趣的建筑群。

它同当地的自然景物倒很匹配,给人的印象是建筑物本身好象沙漠里的植物,也是从那块土地中长出来的。

赖特是二十世纪建筑界的一个浪漫主义者和田诗人。

他的成就不能到处被采用,但却是建筑史上的一笔珍贵财富。

西塔里埃森外观
西塔里埃森
西塔里埃森大起居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