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诊疗指南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诊疗指南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诊疗指南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诊疗指南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RAU)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调查发现至少10%~25%的人群患有该病,在特定人群中,RAU 的患病率可高达

50%,女性的患病率一般高于男性。RAU 的好发

年龄为10~30 岁,溃疡疼痛明显,且反复发作,影响患者进食、言语、情绪,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较大困扰。

一、病因

RAU 病因不明,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免疫因素,尤其是细胞免疫应答在RAU 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他诱因包括遗传、局部创伤、食物、药物、精神压力、内分泌、系统性疾病、感染、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

二、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具有“黄、红、凹、痛”的临床特征,即溃疡表面覆

盖黄色假膜、周围有红晕带、中央凹陷、疼痛明显。溃疡的发作周期长短不一,可分为发作期(前驱期、溃疡期)、愈合期、间歇期且具有不治自愈的自限性。

根据临床特征,RAU 可分为轻型、重型及疱疹型3 种类型,见表及图1~3。

三、病理表现

早期黏膜上皮水肿,细胞内及细胞间发生水肿,上皮细胞间有白细胞,之后上皮发生溶解、破溃、脱落,形成非特异性溃疡。溃疡表面可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的假膜,有时表面覆盖坏死组织溃疡部位为密集的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为主。

黏膜固有层中胶原纤维水肿、玻璃样变性。结缔组织纤维弯曲紊乱、断裂,严重时胶原纤维破坏消失炎症明显,大多为淋巴细胞,其次为浆细胞、中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管腔肿胀甚至闭塞。

四、诊断

由于RAU 没有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因此RAU 的诊断主要以病史特点(复发性、周期性、自限性)及临床特征(黄、红、凹、痛)为依据,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实验室检查。

五、鉴别诊断

(一)疱疹型RAU 与急性疱疹性龈口炎鉴别要点见表2。

(二)重型RAU 与创伤性溃疡、癌性溃疡、结核性溃疡和坏死性涎腺化生鉴别要点见表3。

六、治疗

(一)治疗目的

由于RAU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根治RAU 的特效方法,因此

RAU 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将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延长间歇期作为治疗的目的。

(二)治疗原则

1.积极寻找RAU 发生的相关诱因并加以控制。

2.优先选择局部治疗,其中局部应用的糖皮

质激素已成为治疗RAU 的一线药物。对于症状较

重及复发频繁的患者,可采用局部和全身联合用药。

3.加强心理疏导,缓解紧张情绪。

(三)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

止痛药物:利多卡因凝胶、喷剂,苯佐卡因凝胶,苄达明喷雾剂、含漱液等。

消毒防腐药物: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含漱液、聚维酮碘含漱液,硼砂含漱液等。

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口腔糊剂,地塞米松软

膏、喷雾剂、含漱液,泼尼松龙软膏,倍他米松含漱液、氢化可的松黏附片,氟轻松乳膏,丙酸倍氯米松喷雾剂、乳膏等。

促进愈合药物: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外用溶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外用溶液等。

其他局部制剂:氨来咕诺糊剂、口腔贴片,甘珀酸钠含漱液,环孢素含漱液,5-氨基水杨酸乳膏,双氯芬透明质酸酯凝胶等。

(2)全身用药: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泼尼松龙等。免疫抑制药: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

环孢素等。

免疫增强药:转移因子、胸腺素、丙种球蛋白等。

生物制剂:干扰素-α-2a、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前列腺素E2、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如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

其他:沙利度胺、秋水仙碱、己酮可可碱等。

(3)中医中药:雷公藤总苷、冰硼散等,辨证施治方剂。

2.物理治疗:激光疗法、超声波雾化疗法、微波疗法、毫米波疗法、紫外线疗法、达松伐尔电

疗法、冷冻疗法。

3.心理治疗。

(四)治疗方案

依据RAU 的疼痛程度、溃疡的复发频率、临床分型,将RAU 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

1.轻度:若溃疡复发次数少、疼痛可耐受,则无需药物治疗;否则以局部药物治疗为主。

2.中度RAU:

(1)溃疡的前驱期(出现刺痛、肿胀):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终止其发展。

(2)优先选择局部治疗:①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口腔糊剂(1:1 in Orubase)、0.05mg/5ml 的地塞米松含漱液等;②局部止痛制

剂,如利多卡因凝胶、喷剂,复方苯佐卡因凝胶,苄达明含漱液等;③局部抗炎制剂,如氨来咕诺糊剂、氯己定含漱液、聚维酮碘含漱液、复方硼砂含漱液等;④对重型RAU 可行糖皮质激素病损局部黏膜下注射,如曲安奈德、倍他米松、地塞米松等。

(3)较顽固的病例:可全身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一般不超过50mg/d,推荐晨服,口服5d。

3.重度RAU:

(1)局部治疗:同上。

(2)全身治疗:选用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或其他免疫抑制药、沙利度胺等。

(3)对免疫功能低下者(结合患者全身情况

及免疫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可选用免疫增强药,如胸腺素、转移因子等。

七、预防

(一)营养

营养均衡,饮食清淡,少食烧烤、腌制、辛辣食物,同时有规律地进餐。

(二)休息

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焦虑情绪。

(三)生活习惯

养成每日定时排便习惯。若有便秘,可多食含纤维丰富的食物,适当活动,必要时可使用通便药物。

(四)去除口腔局部刺激因素

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防止硬性食物(膨化、油炸食品)和过烫食物对黏膜造成创伤。(五)卫生

应长期保持口腔卫生。

内科消化性溃疡 【概述】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系指主要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其他部位,包括食管、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及其附近肠襻,以及梅克尔(Meckel )憩室。由于溃疡的病损超过黏膜肌层,故不同于糜烂。消化性溃疡的得名在于其发生与胃酸、胃蛋白酶有关。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幽门螺杆菌、胃酸及非街体抗炎药等)大于防御因素(胃黏膜屏障、黏液、黏膜血流、细胞更新及前列腺素等)所致。 【临床表现】 1.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 (1)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在上腹部或偏右,胃溃疡 在上腹部偏左。 (2)疼痛性质及时间:空腹痛、灼痛、胀痛、隐痛。十二指肠溃疡有空腹痛、半夜痛,进食可以缓解。胃溃疡饭后半小时后痛,至下餐前缓解。 (3)患病的周期性和疼痛的节律性:每年春秋季节变化 时发病。 (4)诱因:饮食不当或精神紧张等。 2.其他症状:可以伴有反酸、烧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

状。 3.体征 (1)上腹部压痛:十二指肠溃疡压痛偏右上腹;胃溃疡 偏左上腹。 (2)其他体征取决于溃疡并发症,幽门梗阻时可见胃型及胃蠕动波,溃疡穿孔时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 4.特殊类型的溃疡:包括胃及十二指肠复合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老年性溃疡及胃泌素瘤。特殊类型的溃疡不具备典型溃疡的疼痛特点,往往缺乏疼痛的节律性。胃泌素瘤患者多有顽固性症状和多发性难治性溃疡,手术后近期多复发,有的伴有水泻或脂肪泻。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往往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但要注意特殊类型溃疡症状往往不典型。还有极少数患者无症状,甚至以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如穿孔、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 2.体征:消化性溃疡除在相应部位有压痛之外,无其他对诊断有意义的体征。但要注意,如患者出现胃型及胃蠕动波揭示有幽门梗阻;如患者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体征,则提示溃疡穿孔。 3.胃镜检查:胃镜可对消化性溃疡进行最直接的检查,而且还可以取活体组织作病理和幽门螺杆菌检查。内镜诊断

南丹县中医医院内1科 胃脘痛病(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定义: 胃脘痛,又称为胃痛,是由于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症、胃癌,以及部分肝、胆、胰疾病,见有胃脘部位疼痛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二、诊断要点: 胃脘部疼痛,常伴有食欲不振,痞闷或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 发病常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 起病或急或缓,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上消化道X线钡餐透视、电子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可见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溃疡等病变。 1、西医症状、体征: (1)主要症状:该病的症状无特异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上腹痛与饱胀,疼痛无明显节律性,通常进食后较重,空腹时较轻,兼有嗳气、反酸、恶心、早饱、上腹部不适或烧灼感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乏力、消瘦及头晕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见舌炎、恶性贫血等症状。

(2)体征:体征多不明显,少数患者可出现上腹轻压痛,此外无特殊体征。 2、实验室相关检查: (1)钡餐造影对胃内器质性病变的性质可作出初步判断。(2)电子胃镜一般可以判断病变性质,胃黏膜活检对诊断有决定意义。 (3)胃液分析、胃电图等检查,也有助于诊断。 三、鉴别诊断: 1、胃痞:与胃痛部位同在心下,但胃痞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不痛的病证。胃痛以痛为主,胃痞以满为患,且病及胸膈,不难区别。 2、真心痛:心居胸中,其痛常及心下,出现胃痛的表现,典型真心痛为当胸而痛,其痛多刺痛、剧痛,且痛引肩背,常有气短、汗出等,病情较急。中老年人既往无胃痛病史,而突发胃脘部位疼痛者,当注意真心痛的发生。胃病部位在胃脘,病势不急,多为隐痛胀痛等,常有反复发作病史。X线、胃镜、心电图及生化检查有助鉴别。 3、胁痛: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常攻撑连胁,应与胁痛鉴别。胃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伴有食少、恶心、呕吐、泛酸、嘈杂等。胁痛以胁肋疼痛为主,伴胸闷、喜长叹息等。在病位和兼症上有明显差别。 4、腹痛:与胃痛均为腹部疼痛,但腹痛是以胃脘以下、耻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如何进行治疗 导语: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也被称为是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或者是腺周口疮,这种疾病不仅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很容易在治愈之后留下疤痕, 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也被称为是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或者是腺周口疮,这种疾病不仅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很容易在治愈之后留下疤痕,给患者造成的伤害比较大。因此,很多患者关心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治疗方法。那么,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如何进行治疗?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1)消炎类药: ①药膜:保护溃疡面、延长药物作用效果。羧甲基纤维素钠、山梨醇,加入金霉素、氯已定,以及表面麻醉剂、皮质激素等制成;羧丙基甲基纤维素(HPC)和鞣酸、水杨酸、硼酸制成霜剂,醋酸地塞米松双层粘贴片。 ②软膏:0.1%曲安西龙(去炎松、醋酸氟羟泼尼松)软膏; ③含漱液:0.1%高锰酸钾液、0.1%依沙吖啶液、0.02%呋喃西林液、3%复方硼酸液、0.02%盐酸双氯苯双胍乙烷(氯已定)液; ④含片:西地碘片(华素片),具有广谱杀菌、收敛作用; ⑤散剂:复方皮质散(地塞米松1.5-2.5mg或泼尼松5-15mg;盐酸氯已定250mg;次碳酸饿100mg,共研为末,合为1剂)、中药锡类散、珠黄散、青黛散、冰硼散、养阴生肌散、西瓜霜等。⑥超声雾化剂:将庆大霉素注射8万U、地塞米松注射液5mg、2%利多卡因或1%丁卡因2ml加入生理盐水200ml,制成雾化剂,每天1次,每次15-20分钟,3天为一疗程。 (2)止痛类药物:0.5%盐酸达克罗宁液。1%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同义词有:复发性口疮、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复发性口腔溃疡。 (一)病因 复发性口疮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与该病的有关因素如下。 1.免疫学异常 2.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体生物物质活动有明显的影响。 3.遗传因素可能为多基因遗传病。 4.感染因素病毒可能参与了该病的复杂过程。 5.营养缺乏近年来对口疮患者缺铁、锌、铜、维生素B12、叶酸等的报道,表明口疮的发生与之有关。 6.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下降 7.微循环障碍 8.其他口疮的复发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消化系统因素,内分泌系统,以及感冒发热,睡眠不足,劳累等均与之有关。 (二)临床表现 1.轻型(或小型)口疮该型最多见,在复发性口疮中约占80%。多数患者有此前驱症状。局部水肿、充血,持续1~3日后,上皮破损形成小溃疡,疼痛加重。溃疡的边缘整齐,有红晕,基部不硬,中心凹陷状,纤维素性假膜,痊愈后不留瘢痕。溃疡数目1~5个,好发于非角化粘膜,角化区的牙龈、硬腭处则少见。 2.重型(或大型)口疮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或腺周口疮。溃疡较大而深在,直径10~30mm,深及粘膜下层甚至肌层,溃疡周围组织红肿且微显隆起,扪之较硬,溃疡大多数边缘整齐,愈合后有瘢痕或者有组织缺损,溃疡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好发于口腔的后部,颊、咽旁、硬腭或软腭交界处。溃疡持续时间较长,数周至数月才可愈合。药物治疗往往效果欠佳,有自限性。 3.疱疹样口疮溃疡小而数目多,散在分布呈口炎形式。周围粘膜充血。临床上较少见。该型与巨型口疮大约占复发性口疮中的20%。 (三)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体征即可诊断。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史,且病程有自限性。口疮在临床上多见,最常见的是轻型,溃疡为圆形或椭圆形。数目一般较少亦较表浅,故不留瘢痕,若有感染则溃疡扩大且加深,但这种情况少见。重型往往有轻型的病史,多为l~2个大而深的溃疡或同时有1~2个较小的溃疡。病程长,疗效差。疱疹样口疮,溃疡小而数目多,散在分布呈口炎形式。周围粘膜充血。这与疱疹性口炎常难以区别。以上三种类型。不仅因溃疡的数目的多少、大小、部位和深浅等不同,其发展过程亦不尽相同,故需对该病有较全面的分析。 (四)鉴别诊断 1.与恶性肿瘤和结核性溃疡的鉴别重型口疮由于病程较长,溃疡大而深,常疑为恶性肿瘤或口腔粘膜结核,应仔细观察和鉴别。 2.与坏死性涎腺化生鉴别坏死性涎腺化生是发生在小涎腺的良性、自限性病变,主要发生在硬腭或软、硬腭交界处,其他只要有粘液腺或浆液腺的部位均可发生。该病原因不明,好发于男性。初起时为一隆起的肿块,以后形成溃疡。诊断必须靠活检,以免误诊。病理过程:局部缺血性坏死,最明显的特征是邻近梗死区的小涎腺导管和腺泡有广泛的鳞状化生,小涎腺的一般形态仍存在,但有一些小梗死,导致腺泡细胞的消失。 3.与复发性疱疹性口炎的鉴别疱疹性口炎多发生在儿童,但是复发性疱疹样口疮则多见于成人疱疹性口炎。在口腔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极少发生在牙龈,这一点也是与急性疱疹性口炎的不同点。粘膜上有较大面积的充血区,其上溃疡数目多且较小,有的仅针尖大,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亦称复发性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溃疡性损害,发病率居口腔黏膜病之首。本病具有自限性,一般7--10天可自愈,但周期性复发。 【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询问病人近期有无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不适、过度疲劳等诱因。 2.身体状况临床上将此病分为3种类型;轻型、重型和疱疹样溃疡。 2.1轻型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唇、舌缘、颊、舌尖、前庭沟等处,而牙龈、硬腭则少见。 2.2重型发作时溃疡较大,直径可达10-20mm,深可及粘膜下层甚至肌层,边缘不规则且隆起,中央凹陷疼痛剧烈,口腔粘膜各部均可发生,尤其多发于口腔后部、颊、软腭、扁桃体周围、咽旁等处,病程可长达数月,愈后留有明显瘢痕。 2.3疱疹样溃疡又称阿弗他口炎。溃疡小而多,散在分布在黏膜任何部位,直径小于2mm,可达数十个之多。邻近溃疡可融合成片,黏膜充血,疼痛较重,可伴有头痛、低热、全身不适,局部淋巴结肿大。有自限性,不留瘢痕。 3.心理-社会状况溃疡反复发作,此起彼伏,局部疼痛,且治疗效果不佳,病人十分痛苦。因进食使疼痛加剧,病人常惧怕进食,求治心切。 【治疗要点】 1.全身治疗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功能减退者,可选用转移因子,必要时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2.局部治疗主要是保护创面,缓解疼痛,促进愈合,常用口腔溃疡药膜贴敷,一日数次;也可用金霉素甘油糊剂涂布;中药养阴生肌散、锡类散、西瓜霜等撒于患处。单个溃疡可用10%硝酸银或50%三氯醋酸等烧灼。 【常见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急性疼痛与口腔黏膜病损,食物刺激有关。 2.口腔黏膜改变与口腔内溃疡形成有关。 3.焦虑与溃疡反复发作,难以根治有关。 【护理措施】 1.嘱病人遵医嘱用药,采用10%硝酸银或50%三氯醋酸烧灼溃疡时,护士协助隔离唾液、压舌,切勿使药液超出溃疡面,以免伤及周围正常黏膜。 2.当溃疡疼痛难忍,进食困难时,可用0.5%盐酸达克罗宁液或1%丁卡因溶液用棉签涂布溃疡面,可迅速麻醉止痛。嘱病人宜食清淡饮食,不可过热,以减轻对溃疡的刺激。 【健康指导】 ①向病人介绍疾病的病程及治疗目的,让其了解本病有自限性,不经治疗7-10天溃疡也会自愈,减轻焦虑情绪; 2.失眠、疲劳、精神紧张等因素可能与口腔的发病有关。嘱病人注意调节生活节律,调整情绪,均衡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避免和减少诱发因素,防止复发。 【护理评价】 通过治疗及护理计划的实施,评价病人是否达到: 1.配合医生治疗,口腔溃疡愈合情况良好。 2.重视引起疾病的诱因,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3.焦虑情绪减轻。

胃癌诊疗方案 【诊断】 1.症状早期无明显症状,可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病情进展后可出现上腹、或左上腹痛,疼痛无规律,恶心、呕吐,体重下降、贫血。晚期可出现腹部包块、呕血、穿孔。 2.体检早期体检多无阳性发现,随病情进展上腹部可触及压痛。晚期可触及腹部肿物、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直肠指诊可触及直肠陷窝肿物。 3.实验室检查半数患者可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大便潜血阳性。 4.辅助检查 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可发现直径<1 cm早期胃癌,纤维胃镜检查可发现直径<0.5cm早期胃癌并可进行病理诊断。CT及超声检查有助于肿瘤诊断及临床分期。 【鉴别诊断】应于胃炎、胃溃疡、胃肉瘤、胃良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通过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纤维胃镜检查即可确诊。 【治疗原则】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1.手术方式 (1)胃癌根治术:胃切除范围应距肿瘤边缘>5cm,淋巴结清扫范围应超出转移淋巴结(D>N)。 (2)胃癌姑息性切除术:适用于胃癌较大,侵犯周围脏器,无法完整切除者,或远处淋巴结转移者。 (3)短路手术:肿物浸润广泛、无法切除或患者一般状况极差者,可行胃空肠吻合术。 2.化学治疗 (5-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丝裂霉素、表阿霉素等)、生物治疗、放疗等。

小草急急忙忙的返青依旧;细雨迷迷濛濛的飘洒依旧。 盈盈月下来,照亮你的山歌依旧;灿灿星升起,白杨树绿影婆娑依旧。 好风似水,不惊你安眠依旧;鸟儿呢哝,爱的春天依旧。 可我,望尽了我的花季,望尽了长长的一路落英缤纷呵!岑凯伦的绵绵春雨依旧,戴望舒的深深雨巷依旧! 漂泊的船,寻找一个温馨港口;孤寂的心,渴望一声温暖问候。 是你在我最落寞的时候,把亲切放在我左右;是你在我最失意的时候,把慰藉放在我心头。 红酥手,黄藤酒;春如旧,人空瘦。蝴蝶双飞影孤单,泪痕红浥鲛绡透!

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如何进行治疗 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也被称为是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或者是腺周口疮,这种疾病不仅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很容易在治愈之后留下疤痕,给患者造成的伤害比较大。因此,很多患者关心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治疗方法。那么,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如何进行治疗?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1)消炎类药: ①药膜:保护溃疡面、延长药物作用效果。羧甲基纤维素钠、山梨醇,加入金霉素、氯已定,以及表面麻醉剂、皮质激素等制成;羧丙基甲基纤维素(HPC)和鞣酸、水杨酸、硼酸制成霜剂,醋酸地塞米松双层粘贴片。 ②软膏:0.1%曲安西龙(去炎松、醋酸氟羟泼尼松)软膏; ③含漱液:0.1%高锰酸钾液、0.1%依沙吖啶液、0.02%呋喃

西林液、3%复方硼酸液、0.02%盐酸双氯苯双胍乙烷(氯已定)液; ④含片:西地碘片(华素片),具有广谱杀菌、收敛作用; ⑤散剂:复方皮质散(地塞米松1.5-2.5mg或泼尼松5-15mg;盐酸氯已定250mg;次碳酸饿100mg,共研为末,合为1剂)、中药锡类散、珠黄散、青黛散、冰硼散、养阴生肌散、西瓜霜等。 ⑥超声雾化剂:将庆大霉素注射8万U、地塞米松注射液5mg、2%利多卡因或1%丁卡因2ml加入生理盐水200ml,制成雾化剂,每天1次,每次15-20分钟,3天为一疗程。 (2)止痛类药物:0.5%盐酸达克罗宁液。1%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液用于饮前漱口。 (3)局部封闭:对持久不愈或疼痛明显的溃疡,可于溃疡部位作黏膜下封闭注射。用曲安奈德5-10mg/ml、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25mg/ml加等量1%普鲁卡因液。 (4)理疗:利用激光、微波等治疗仪或口内紫外灯照射,有减少渗出促进愈合作用。 2、全身治疗 上面就是对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如何进行治疗的介绍,希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治疗分析 摘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其患病率高具 有周期性复发的特点,是最常见的一种口腔黏膜病,目前其致病因素尚不明确且 存在个体上的差异。与免疫,遗传,内分泌,感染及其他系统性疾病等有关,不 同种族年龄性别均可能患病,其主要表现为局限且浅表孤立的圆形的溃疡,目前 仍没有一个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只能降低患者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发病的 频率,延长复发的间歇期。为了更好的治疗阿弗他溃疡,笔者对近几年阿弗他溃 疡的治疗方法以及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关键词: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西医治疗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其患病率高具有周期性复发 的特点,是最常见的一种口腔黏膜病,目前其致病因素尚不明确且存在个体上的差异。与免疫,遗传,内分泌,感染及其他系统性疾病等有关,不同种族年龄性别均可能患病,其主要 表现为局限且浅表孤立的圆形的溃疡,目前仍没有一个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只能降低患者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发病的频率,延长复发的间歇期。现将近年来有关复发性口腔溃疡 的常用治疗方法进行介绍。 1 中医药治疗 1.1中药治疗法张苏娜[[[] 张苏娜,唐荣银,吴占鳌,张勇妹,王春风,复方五倍子口腔 缓释贴膜的临床疗效观察.临床口腔科学杂志,2009,25,(10):629~670]]等使用复方五倍子口腔缓释贴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证明其治疗有效率达到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55%(p<0.05)。,证明五倍子能明显减轻症状,促进愈合,并且延长了复发的间歇期。五倍子中的鞣酸直接与溃疡表面结合,从而形成了保护膜,对创面有保护作用防止受到细菌及毒 素的破坏。邹新荣等[[[] 邹新荣,刘霞,李莉,黄莲解毒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 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2007,29(9):37]]使用黄连解毒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患者有明显的好转症状减轻,间歇期变长。吴红跃[[[] 吴 红跃.龙胆泻肝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民族民间医药.2011,02:71]]使用 龙胆泻肝丸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50例,治愈48例,好转2例,无效0例轻者1疗程, 重者2~3疗程均可见效。戴月华[[[] 戴月华.复方口腔溃疡复合膜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辽宁中 医学院报,2005,7(6):600]]用黄柏,干姜,青黛,冰片,等制成口腔药膜治疗共64例, 有效率达到96.9%.黄柏有消炎作用,干姜温中散寒,青黛冰片,均有化血化瘀,清热解毒的 功效。王成宝、闫俊英[[[] 王成宝、闫俊英.扶阳泻热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7例[J].新中医200,9(39):67-68]]认为口腔溃疡病程长,久病及肾,固用附子泻心汤加味治疗47例患者,治疗率91.48%,对照组45.65%,结果差异较大,附子泻心汤加味对于治疗有非常显著的意义。伍德军[[[] 伍德军.扶阳温中健脾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58例[J].2008,3(303):35]]用桂附里中汤加味治疗5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有效率为96.6%,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复合维B,强的 松片,甲氰咪胍片,有效率仅为69.9%。使用桂附理中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重要的 作用。 中药在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功效在于全身性的调理,因此见效的时间较慢,但是仍 然在治疗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1.2针灸疗法针灸具有疏通气血的作用,可视溃疡部位选用人中、地仓、承浆、颊车、廉泉等头面部辅以足三里、手三里。[[[] 陈谦明.口腔黏膜病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14.4:70]]另外也可以选用点刺法、针刺法、放血疗法、火针疗法、耳针疗法、 穴位埋线法等[[[] 黄英华.邓柏颖,覃雪连.复发性口腔溃疡针灸治疗近况[J].山西中医学院报,2009,10(2):101]]。 2西药治疗 陈立群[[[] 陈立群、刘树佳、陈芳瑾,西瓜霜喷剂与西地碘含片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比较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诊断:参照卫生部《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和《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0年第一版》。胃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等进行综合判断,其中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 (1)临床症状 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2)体征 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3)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①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②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③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病理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 实验室检查:①血液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学、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检查。②尿液、粪便常规、粪隐血试验。 影像检查:①计算机断层扫描(CT);②磁共振(MRI)检查;③上消化道造影; ④胸部X线检查;⑤超声检查;⑥PET-CT;⑦骨扫描。 (4)原发病灶及部位的诊断 ①根治术后病例:根据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胃癌。 ②非根治术后及晚期病例:未手术患者根据胃镜加活检病理,姑息术/改道术/探查术后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明确为胃癌。 ③对于胃镜见符合胃癌的恶性表现但未取到病理者,可以诊断为“胃恶性肿瘤”,并应继续取病理以明确诊断。 (5)复发或转移病灶的诊断

口腔溃疡含片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5-08-21T09:10:51.993Z 来源:《健康必读》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蒋黎莉[导读]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医院口腔科浙江杭州口腔溃疡含片在减少溃疡面积和消除炎症方面有积极作用,安全性方面也表现良好,值得推广。 蒋黎莉(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医院口腔科浙江杭州311100)【中图分类号】R78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267-01【摘要】:目的:观察口腔溃疡含片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中心收治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病患100例,通过随机分组方式,获得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腔溃疡散治疗方案,观察组给予口腔溃疡含片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6%)显著好于对照组(8 0%),比较显示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期间两组不良发生率均为4%,观察组2例病患出现恶心和呕吐,而对照组是腹泻和呕吐,无特殊处理,一段时间后消失,其他均为发现有不良反应等毒副作用。结论:口腔溃疡含片在减少溃疡面积和消除炎症方面有积极作用,安全性方面也表现良好,值得推广。【关键词】:口腔溃疡含片;口腔溃疡散;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黏膜【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icacyoforalulcertabletsrecurrentaphthousulcers.Methods:fromMay2014toMay2015theCenteradmittedrecurrentaphthousulcerpatients100cases,byrandomizedway,astudygroupandthecontrolgroup,50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givenoralulcertreatmentPowderprogram,observationgroupoforalulcerstabletregimen,efficacyandadversereactions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Aftertreatment,thetotaleffectiveobservationgroup(96%)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80%),comparisonshowsstatisti 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incidenceofadversemedicationduringthetwo4%of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2casesofnauseaandvomiting,anddiarrheaandvomitinginthecontrolgroup,nospecialtreatment,disappearedafteraperiodoftime,othersarefoundtohaveadversereac tionsandothersideeffects.Conclusion:Oralulcertabletshaveapositiveeffectinreducingulcerareaandeliminateinflammation,alsoperformedwellintermsofsecurity,itisworthpromoting.【Keywords】:oralulcerstablet;oralulcersscattered;recurrentaphthousulcers;oralmucosa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aphthousulcer,RAU)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复发。该病症作为口腔黏膜疾病常见病症之一,周期性疼痛,对病患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困扰[1]。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中心收治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100例,通过分组治疗方案,口腔溃疡含片疗法的病患获得良好效果,详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中心收治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病患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18~59岁,平均(31.3±6.1)岁。上述病患均通过检查确诊,病患的病症表现:至少一个小溃疡位于口腔黏膜处,溃疡周边的黏膜有充血、红晕特点,疼痛感明显,对饮食影响明显。发病频率每月至少1次以上。排除白塞病、重度复发性口腔溃疡伴随者。通过随机分组方式,获得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32例,年龄18~55岁,平均(34.3±5.4)岁;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2~59岁,平均(29.8±7.1)岁。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的一般资料不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对照组给予口腔溃疡散治疗方案,每瓶3g,每天给予口腔溃疡处棉球涂擦2-3次,一周为一个疗程。而观察组给予口腔溃疡含片治疗方案,口含服用,一次一片,一天4-8次,每次间隔在2h,一周为一个疗程。1.3疗效判定 根据《口腔粘膜病学》[2]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病症治疗情况的标准作疗效判定。临床疗效判定:(1)治愈:治疗后患者溃疡病症的消除,或有轻度发红现象,无水肿,症状体征明显改善。(2)显效:治疗后患者溃疡病症基本消除,但炎症反应存在,病症好转。(3)有效:溃疡面积减少不小于原病发时50%以上的,炎症反应存在;(4)无效:治疗后患者溃疡面积减少小于原病发时50%的,或主次症状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结果对比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优化诊疗方案 一、病名: 胃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证。胃痛,又称胃脘痛。 本病在脾胃肠病证中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颇佳。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 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胃脘部疼痛。 次要症状:可兼有胃脘部胀满、胀闷、嗳气、吐酸、纳呆、胁胀腹胀等。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中老年多见,常反复发作。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上海)。 慢性胃炎常见上腹部疼痛,腹胀,早饱,食欲减低,饮食减少,或伴有烧心泛酸等。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胃镜及内镜下病理。 (1)内镜诊断 浅表性胃炎:内镜下可见红斑(点状、条状、片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或出血斑、黏膜水肿或渗出。 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 如伴有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描述为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 (2)病理诊断 根据需要可取2~5块活检组织,内镜医师应向病理科提供取材的部位、内镜检查结果和简要病史。病理医师应报告每一块活检标本的组织学变化,对Hp、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应予以分级。 慢性胃炎活检显示有固有腺体的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不必考虑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定义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hthous ulcer),因具有明显的灼痛感,故冠之以希腊文“阿弗他”——灼痛。又称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溃疡类疾病,患病率高达20%左右,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 发病年龄一般在10~30岁之间,女性较多,一年四季均能发生。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自限性,该病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本病周期性复发但又有自限性,能在10天左右自愈,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型的浅表性溃疡。 症状 1.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初起病变处敏感或出现针尖样大小或稍大的充血区,短期内即形成直径在2~4mm左右,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浅小溃疡。中心微凹陷,表面覆有一层淡黄色假膜,溃疡周围黏膜充血呈红晕状,其底扪之不硬。溃疡数目一般为2~3个左右。溃疡形成后有较剧烈的烧灼痛。 经7~10天左右溃疡可逐渐自愈,不留瘢痕。但经长短不一的间歇期后又可复发。患者甚为痛苦。 2.疱疹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亦称口炎型口疮。此型除溃疡小、数目多(可达20~30个)外,其余与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表现相似。溃疡散在,分布广泛,黏膜充血明显。有剧烈疼痛及伴有头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3.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亦称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或腺周口疮,为各型中最严重的一型。溃疡常单个发生,2个或2个以上者少见。好发于唇内侧及口角区黏膜。初起时溃疡与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相同,但其直径逐渐扩大至1~2cm,并向深层发展至黏膜腺。溃疡为紫红色或暗红色,边缘不规则,呈瓣状隆起,中央凹陷,似“弹坑”。底不平、微硬、呈小结节状,溃疡周围红晕,局部有剧烈疼痛及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病程常在月余以上。愈后遗留瘢痕,严重者可形成组织缺损或畸形。 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首先与免疫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免疫因素:有的患者表现为免疫缺陷,有的患者则表现为自身免疫反应; 遗传因素:其次是与遗传有关系,在临床中,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父母一方或多方若患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他们的子女就比一般人更容易患病; 疾病因素:另外,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发作,还与一些疾病或症状有关,比如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或迁延性肝炎、结肠炎等; 环境因素:另外偏食、消化不良、普通感冒、精神紧张、郁闷不乐、发热、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工作压力大、月经周期的改变等等。随着一种或多种因素的活跃、交替出现机体免疫力下降,致使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频繁发作。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在黏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现,但在角化完全的附着龈和硬腭则少见。 检查 一般情况下重点注重口腔视诊,如口腔溃疡病程长或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则还应检查原发疾病。 一些辅助检查,如血细胞分析、免疫功能检查、微量元素等检查对于诊断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根据临床体征和复发性及自限性的病史规律,不必作活检即可诊断并可以分型。 对大而深且长期不愈的溃疡,需作活检明确诊断,以排除癌肿。

脾胃病科中医优势病种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方案 一、概述 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临床工作中大多数(80% ~ 90%)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其中最常见的病因包括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20% ~50%)、胃十二指肠糜烂(8% ~15%)、糜烂性食管炎(5% ~15%)、贲门黏膜撕裂(8% ~ 15%)、动静脉畸形/移植动静脉内瘘(GA VE) (5%),其他原因有Dieulafoy 病变、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等。上消化道出血属中医“血证”范畴,其证候可有“吐血”和“便血”。中医病名:吐血病、便血病;西医病名:上消化道出血。 二、诊断 【西医诊断】 诊断:①呕吐咖啡样物或鲜血,解柏油样黑便;②血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头晕、眼花、出冷汗、心悸气促昏厥等;③实验室证据:呕吐物或粪便潜血强阳性,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下降;④消化内镜。(需排除下消化道出血)。 【中医辨证分型】 1.热盛迫血证:多发生在血证的初期,大多起病较急,出血的同时,伴有发热,烦躁,口渴欲饮,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少津,脉弦数或滑数等症。 2.阴虚火旺证:一般起病较缓,或由热盛迫血证迁延转化而成。表现为反复出血,伴有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等症。 3.气虚不摄证:多见于病程较长,久病不愈的出血患者。表现为起病较缓,反复出血,伴有神情倦怠,心悸,气短懒言,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脉弱等症。 三、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原则 (1)抑酸药物; (2)止凝血治疗; (3)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4)急诊内镜检查和治疗。 2.中医中药辨证诊治 (1)热盛迫血证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方药:泻心汤合十灰散。泻心汤由黄芩、黄连、大黄组成,具有苦寒泻火的作用。《血证论·吐血》说:“方名泻心,实则泻胃。”十灰散凉血止血,兼能化瘀。其中大蓟、小蓟、侧柏叶、茜草根、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棕榈炭收敛止血,丹皮、栀子清热凉血,大黄通腑泻热,且大蓟、小蓟、茜草根、大黄、丹皮等药均兼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故全方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优点。胃气上逆而见恶心呕吐者,可加代赭石、竹茹、旋覆花和胃降逆;热伤胃阴而表现口渴、舌红而干、脉象细数者,加麦冬、石斛、天花粉养胃生津。 (2)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方药:知柏地黄丸。方中以地黄丸滋补肾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知母、黄柏滋阴降火。可酌加旱莲草、大蓟、小蓟、藕节、蒲黄等凉血止血。颧红潮热者,加地骨皮、白薇清退虚热。 (3)气虚不摄证 治法:补脾摄血。方药:归脾汤。可加熟地、阿胶、仙鹤草、槐花等养血止血,气虚下

复发性口腔溃疡很煎熬,根治方法有一个,可试 口腔溃疡,还这个大家都不陌生,许多人都会长过,其实口腔溃疡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口疮,这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一个小伤口,但是长了这个后,可是吃什么都疼,吃一口,疼一口,只有体验过的人才知道。 了解口腔溃疡,有哪些特征? 口腔溃疡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外伤引起的溃疡,属于机能溃疡,不管你是用药还是不用,一般一个星期都会自己好的,不治而愈。临床上还有一类口腔溃疡是复发性的,虽然可以好的都是一周左右,但是唯一不同的就是会反复的发作,这样让人苦不堪言,几乎每个月长1、2次,有的甚至更多。 这两种口腔溃疡有什么不一样呢? 首先,普通口腔溃疡的话,一般是由于机能所引起,比如不小心咬到,食物过度刺激烫伤引起,这些只是外伤的一个刺激造成,如果解决好外伤了,那么溃疡就不会再有。 复发性的话就严重多了,和上面的对比也是不一样,他是本身自带的问题,不是外界影响,不管你吃不吃刺激的食物,也都会关顾你的,这类的口腔黏膜是最为难修复的,哪怕碰到一点点的刺激,都会直接加重口腔溃疡的严重性。

是不是超级郁闷,那么得了口腔溃疡怎么办? 饮食:多吃蔬果,忌重口味 1.少吃辛辣、温燥、煎炸、动火、烧烤、油炸等食物,例如葱、姜、蒜、胡椒、狗肉、韭菜、辣椒、牛羊、等;此外,笋类和各种腌制品如咸肉、咸鱼、腊肉、火腿等也要少吃。太过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或者是太咸的食物可能会刺激到溃疡处,这样很容易导致溃疡面积扩大。 2.由于锌可以促进口腔溃疡创面的愈合,可多食用含锌丰富的食物,比如牡蛎、动物肝脏、瘦肉、蛋类、花生、核桃等,有助缓解病情。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杂粮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食物,有利于溃疡的愈合。

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及治疗指南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可发生于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粘膜的Meckel憩室,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 一、症状体征 (一)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 1.长期性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整个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 2.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3.节律性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在一天中,凌晨3点至早餐的一段时间,胃酸分泌最低,故在此时间内很少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半夜疼痛,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4.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出现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胃溃疡疼痛的位置也多在中上腹,但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疼痛范围约数厘米直径大小,因为空腔内脏的疼痛在体表上的定位一般不十分确切,所以,疼痛的部位也不一定准确反映溃疡所在解剖位置。 5.疼痛性质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6.影响因素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 (二)消化性溃疡其他症状与体征 1.其他症状本病除中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食欲多保持正常,但偶可因食后疼痛发作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治疗进展 【摘要】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也称复发性阿弗他口炎(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RAS),是口腔常见的溃疡类疾病,其病因复杂,认为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微循环障碍、营养因子缺乏、内分泌紊乱、精神,心理等有关。其治疗主张全身和局部、中医和西医、生理和心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1]。本文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进展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称“口疮”,“口破”,“口疡”,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浅表溃疡,并伴有烧灼样疼痛,反复发作,其患病率高,居口腔黏膜病首。复发性口腔溃疡影响语言、进食、心情等,常给患者带来多种不便及痛苦。其病因复杂,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在临床上通过多种研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局部治疗 轻型口疮以局部用药为主。局部治标,达到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促进溃疡愈合,缩短溃疡期的目的,可以采用漱口、含片、含服液、糊剂、药膜等。 1.1 抗生素 庆大霉素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2],用于口腔局部有较好的抗菌消炎、防腐作用;配以普通胰岛素抑制蛋白质分解,制止组织生腐溃烂,使溃疡愈合;加上利多卡因麻醉神经,阻滞痛觉传导,起止痛作用。 1.2抗真菌药物 2% 碳酸氢钠溶液为弱碱性液体,可破坏真菌生长的酸性环境,能有效地降低真菌性口腔感染的发生率。氟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3],抗菌活性比酮康唑强。2% 碳酸氢钠溶液含漱,同时用氟康唑粉剂喷洒溃疡表面,治疗真菌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1.3 消毒剂 樟脑酚糊剂可以缓解疼痛,缩短病程,利用樟脑酚的腐蚀性,使溃疡处组织蛋白凝固,形成保护性膜,覆盖于溃疡面上,从而减轻疼痛,保护创面,防止感染,促进溃疡愈合[4]。 1.4 中药

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年)。 主要症状:胃脘痛(胀痛、刺痛、隐痛、剧痛及喜按、拒按)、脘腹胀满、嘈杂泛酸、善叹息、嗳气频繁、纳呆食少、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次要症状:性急喜怒、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小便淡黄。 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第一项加次证2项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 年,黄山)。 (1)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中上腹痛伴反酸者。 (2)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或现症者。 (3)胃镜证明消化性溃疡。 (4)X线钡餐检查证明是消化性溃疡。 (二)疾病分期 A1 期:胃镜下见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渗出或血痂,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 A2 期:胃镜下见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减轻。 H1 期:胃镜下见溃疡处于愈合中期,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薄、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H2 期:胃镜下见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黏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S1 期:胃镜下见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黏黏膜,称红色瘢痕期。 S2 期:胃镜下见溃疡的新生黏黏膜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时不易与周围黏膜区别,称白色瘢痕期。 (三)证候诊断

1.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攻窜两胁;善太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返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色淡苔白;脉缓弱。 3、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质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4、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脉弦数或脉弦。 5、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脉细数;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苔。 二、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陈皮、白芍、枳壳、海螵蛸、麦芽、三七粉(冲服)、香附、佛手、元胡、甘草。 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胃苏冲剂、复方田七胃痛胶囊等。 2、脾胃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 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厚朴、木香、砂仁、三七粉(冲服)、海螵蛸、炙甘草。 中成药:香沙六君子丸等。 3、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中健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