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美国电子政务研究的主要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美国电子政务研究的主要特点

(一)强调跨学科研究。电子政务研究的两个主要学科是信息科学和行政管理学,此外还大量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可以说电子政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比如,南加州大学“数字政府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主体来自信息技术学院,但在具体研究项目中,中心要求每一个项目组都要有相当数量研究人员来自公共政策与规划学院和社会学系,而且要有相关政府官员的介入,以此保证技术人员与政府需求之间保持无缝对接。

(二)特别注重研究方法的规范性。

美国电子政务研究是非常严谨和规范的,从基本概念和研究边界的界定到数据分类、采集、加工、分析方法,再到模型构建和理论分析,处处体现了一种科学的精神。研究题目和成果突出特色和针对性。以纽约州立大学“政府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为例,其研究课题都不是泛泛的讲大道理,而是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研究课题普遍与政府实施项目紧密结合,研究题目一般范围不大,比较具体,操作性比较强。

(三)鼓励国际比较和跨国研究。

美国的学术研究一向以多元、开放著称,电子政务研究也不例外。三个数字政府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观、价值观、伦理观、科学观在交织碰撞中不断产生出新的思想、理念。通过国际比较和跨国研究,其研究成果可以吸纳和借鉴全球电子政务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思想,有利于为研究工作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四、当前美国电子政务研究的热点问题

美国目前最热门的一些研究领域与我国当前电子政务研究前沿基本吻合,且存在大量可以互通有无的方面。

(一)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协同研究。与我国相比,美国政府信息化应用起步早,投入大。在过去近40 年里,各级各类政府部门都建设了很多业务系统,这些系统多自成体系,技术类型、数据标准等差异很大,加之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松散关系及同级政府部门间的利益分割,使得美国电子政务发展面临最严峻、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政府信息的共享与协同,是当前美国政府和各类电子政务研究机构关注的最热点问题。

(二)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研究。纽约州立大学“政府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将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对象分为产出(output)和结果(outcome)两个部分,并依此建立了以结果为对象的绩效评价“公共价值框架”。比如,建立一个政府网站把多少项信息放到网上,这只是一个产出,而更重要的是这一产出的实际结果(效果),例如这些信息让公众受益多少,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提高了多少,等等。相比之下,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价还主要是体现在产出评价上,对实际效果的评价还很少。

(三)信息技术支撑政府决策的方法体系研究。一方面,美国政府十分注意发挥电子政务在帮助实现公民参政、议政权利的作用,尤其是法律法规的出台、重大市政改造和投入等都要在网上征求公众意见。另一方面,政府决策经常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政策模拟,以此为最终决策提供参考。麻省阿莫斯特大学“国家数字政府研究中心”和南加州大学“数字政府研究中心”在这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四)电子政务概念体系研究。行政学、信息科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者在讨论电子政务时其语言的“范式”不同,因此大家往往是在不同方向

和层面上讨论问题,这给研究和实际工作带来很多问题。南加州大学“数字政府研究中心”正试图构建一个电子政务概念体系原型,尝试建立电子政务的“话语系统”,以此规范电子政务研究和工作实践。

五、对我国电子政务研究工作的启示

(一)电子政务研究应当在跨学科的基础上突出研究特色。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研究的跨学科建设水平还不高,信息技术研究人员和行政管理研究人员各说各的话,往往在同一本书里“技术”和“行政”是两张皮;电子政务研究课题普遍较为空泛,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与政府实际工作需要脱节;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重复劳动大量存在,各类电子政务研究机构的特色还不鲜明,同质化比较严重。各电子政务研究机构应当优化研究人员组合,加大力度推动跨学科研究,并且应当使研究更加“专注”,形成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的格局。

(二)电子政务研究应当逐步形成规范的研究方法体系。当前,我们的电子政务研究方法普遍不太规范,研究手段和工具也较为有限,往往造成假定条件不清、分析边界模糊、前后逻辑不一致、重点不突出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应当尽快建立较为严格的研究方法规范,一方面从大学抓起,注重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提高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的电子政务研究工作规范化建设,以此逐步提高我国电子政务研究的总体质量。

(三)电子政务研究应当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道路。我国电子政务还存在关起门来凭想象搞研究的情况,对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对国际上电子政务研究的先进理念和工具方法缺乏认识。应当加大国际合作研究和有针对性国际培训工作的力度,尽快跟上国际电子政务研究的步伐。

从2003 年起, 新加坡又接着启动了第二期电子政务行动计划(e- Government Action PlanⅡ ),目标是把新加坡政府建设成为一个民众连网、用户满意、高效、便捷的网络政府, 目前, 此项计划正在建设中。通过电子政务工程建设, 2004 年全国已有88%的公民至少使用过一次电子公共服务, 并有81%的使用者对此感到满意; 各政府部门共推出了1600 项网上服务事项, 其中, 申报个人所得税、索取公积金户头最新报告、兑现股票、购买组屋申请、结婚申请、护照申请等事项的在线办理最为公众所熟悉。在2004 年全球电子政务的排名中, 新加坡由前一年的第12 位跃居第8 位( 我国列第67 位) , 而其整体服务水平则名列第3, 仅次于加拿大和美国。虽然电子政务工程初步建成, 但已为新加坡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据测算, 仅个人所得税的在线申报, 每处理一笔业务平均即可节约1.54 美元的办公费用, 而目前全国因电子政务每年节约的办公费用即达到2300 万美元。特别是对推进政务公开与透明、加强监督与减少腐败、规范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社会公共成本、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方面所带来的间接效益已经越来越大。

2.1 领导者的坚强意志是电子政务工程成功的关键因素

新加坡认为: 电子政务的实质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构建更适合信息时代要求的政府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方式; 技术仅仅是一种应用工具, 要取得电子政务的成功,必须改变政府的行政观念、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 改变政府官员与社会公众的互动方式; 也只有这样, 才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他们强调, 任何以政府自我为中心( 而不是以公众为中心) 的、只从技术层面推动( 而不是以人为本) 的、只关注纸质处理过程向电子处理过程转变( 而不是推行政府改革创新) 的电子政务建设方式都是难以取得成功的。新加坡的建设实践还表明, 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阻力来自政府各部门内部的消极、抵触和抗拒。对此, 新加坡的做法是:

①领导高度重视与示范。媒体曾经报道, 吴作栋总理在正式会议上批评一个部长在商店购买皮鞋, 质问他为什么不在网上购买。这样一件小事足见总理对信息化的重视。报纸还报道, 李光耀资政在高龄情况下如何用电脑学华文, 而且还在网上论坛与网民交流讨论时政, 这种示范对推进电子政务意义非凡。

②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新加坡对电子政务专门通过了国会法案, 设立了IDA 作为政府的首席技术官(CTO) 和首席信息官(CIO) ; 并指定由财政部负总责, 保障建设所需资金; 各部常任秘书、部门首长、各法定机构的首席执行官(CEO) 在CIO 的协助下持续负责本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

③通过沟通、宣导、充分解释、提供训练、争取参与、强力推动、听取反馈、计划调整、奖励与表彰等办法克服和化解来自政府内部的阻力。

④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一是重视人才培养。政府制定了《信息通信技能证明与认可框架》, 明确从事信息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 政府还出资80%推行“资讯科技培训计划”, 每个公民只要花7 新元( 31.5 元人民币) 就可参加一个课程的学习。二是推动全民上网工程。如: 在每个社区的“民众联络所”设立电脑中心;在各公共场所免费提供了2 万多台电脑; 鼓励公民上网办理政务( 如: 规定在线办理的费用比“柜台”服务便宜; 一些政务如在线申报纳税, 政府还提供“幸运抽奖”。三是推行“新生电脑计划”, 为想拥有电脑的低收入家庭提供援助。如: 政府与许多私营企业合作, 收购其二手电脑, 直接赠给低收入家庭; 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还可以相当优惠的价格购买一台全新电脑。这些做法使新加坡成为全球公认的电子政务发展最为领先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