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基础知识归纳

化学基础知识归纳

化学基础知识归纳大全

在学习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基础知识归纳 1

1、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性等。

5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

6过巨大贡献。

(空气)

1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CO、NO,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

(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质

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O2、H2、CO2、CO、C)

1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碳酸气)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

2、金刚石(CC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

CO2、HCl、NH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4、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KClO3—4—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原理:利用N2、O2的沸点不同,N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②实验室制H2的方法是: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铜,因为不反应)Zn+H2SO4—

Zn+HCl—

工业上制H2的原料:水、水煤气(H、CO)、天然气(主要成分CH)③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 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CaCO3+

HCl—CO2的方法是:煅烧石灰石 CaCO3—5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酒精燃烧 C2H5OH+ O2—甲醇燃烧 CH3OH+ O2—

6、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① 可燃性 H2+ O2—

CO+ O2—2的爆炸极限为4——74.2%

C+ O2—(氧气充足) C+ O2—

②还原性 H2+CuO—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出现

C+ CuO—

CO+CuO—

7、CO2 ①与水反应: CO2+H2O—(紫色石蕊变红色)

②与碱反应: CO2+Ca(OH)2—CO2的方程式)

③与灼热的碳反应:CO2+C—(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

①除杂:CO[CO2] 2+Ca(OH)2— CO2[CO] CO+CuO—

CaO[CaCO3] CaCO3—②检验:CaO[CaCO3]加盐酸CaCO3+ HCl—

2O2、CO),(CO、CO)]用石灰水

8、酒精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其中气体矿物燃料是:天然气,固体矿物燃料是煤,氢气是理想燃料(来源广,放热多,无污染)。

(铁)

1导体。

2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绣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

3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具体操作是:①在其表面刷油漆,②在其表面涂油,③金属制品表面镀上其它金属,④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4 Cu、Zn、Al

5

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混合物)生铁的含碳量在2%—4.3%之间,钢的含碳量在0.03%—2%之间。

6、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不是置换反应)

7、低碳钢和中碳钢用来制造机械零件,钢管。高碳钢用来制刀具、量具和模具。

8蚀性好;硅钢中合金元素为硅,导磁性好;钨钢中合金元素为钨,耐高温,硬度大。

9止进一步氧化。铜生锈是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钛耐腐蚀性好。

(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熟石灰对温度例外

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

饱和溶液要浓。

2、20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3、分离:K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NaCl和KNO3方法为结晶,步骤:溶解、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3、CuSO4)

冷却饱和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

4、盐酸中溶质是石灰水中溶质为食盐水中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为H,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

1、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 B、Cl- C、2Cl D、Cl2)。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

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

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共价化合物、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磷、硫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共价化合物是由组成,如CO2、H2O、SO3、HCl、H2SO4。

NaCl、CaCl2、MgS、NaF、ZnSO4。构成氯酸钾的微粒是K+、ClO3-。

3、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Ne、HF、H2O、NH3、CH4。已知RO32-有32个电子,则R 的质子数为:R+8×3+2=32

(质量守恒定律)

1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酸、碱、盐)

1、KNO3、NaOH、Mg(NO3)2等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所以酸碱盐溶液能导电,但有机物溶液不导电。

化学基础知识归纳 2

一、常见仪器及基本操作

1、常用仪器的分类

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细口瓶、滴瓶、集气瓶取用仪器:药匙、镊子、胶头滴管加热仪器:酒精灯

反应容器:可直接加热的试管燃烧匙等,能间接加热的烧杯烧瓶等称量仪器:托盘天平,量筒分离仪器:漏斗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坩埚钳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等

2、药品取用原则

“三不”原则:不用手摸药品,不凑近闻味,不尝药品

节约原则: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处理原则:一般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也不能随意丢掉

3、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加热时应用外焰部分进行加热。

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用完酒精,必须用灯帽盖灭。

二、配制溶液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主要步骤有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装瓶贴标签。

2、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三、过滤及蒸发

1、过滤是除去液体中难溶固体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等。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蒸发操作需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

4、在蒸发溶液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热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

上,要垫上石棉网。重难点:过滤操作,粗盐提纯的步骤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一、物质的检验

离子的检验:

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常用紫色石蕊溶液来检验,若石蕊溶液变红,则溶液中含有氢离子,若石蕊溶液变蓝,则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2、氯离子: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3、硫酸根离子: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4、碳酸根离子:稀盐酸,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铜离子为蓝色,铁离子为黄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和红褐色沉淀。

推断题寻找突破口:

作为突破口的一般是物质的状态、溶解性、特征颜色或特征反应等。如蓝色沉淀一般是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一般是氢氧化铁。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物质的分离: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物质彼此分开,并且恢复到各种物质的原来状态,分别得到纯净物。

2、物质的提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里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又称除杂。

3、若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可用适量的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可用适量的稀硫酸除去;不能用稀盐酸除去的原因是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的氯化钠是新杂质。

4、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可用适量的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除去,不能选用稀盐酸除去的原因是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5、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又称降温结晶)法提纯;粗盐中含有少量泥沙时,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法提纯。

化学基础知识归纳 3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

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与活泼金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112、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苯酚(C6H5OH)与醛(RCHO)、

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胺(H2NCH2CH2NH2)、羟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

(—SO3H,8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热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与氯气加成反应(紫外光)、—CH3+Cl2—CH2Cl(注意在铁催化下取代到苯环上)。

15、常用有机鉴别试剂: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16、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1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或与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

18、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键)、C=C(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

—NH—CO—(肽键)、—NO2(硝基)

19、常见有机物的通式:烷烃:CnH2n+2;烯烃与环烷烃:CnH2n;炔烃与二烯烃:CnH2n-2;苯的同系物:CnH2n-6;饱和一元卤代

烃:CnH2n+1X;饱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苯酚

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醛:CnH2nO或

CnH2n+1CHO;酸:CnH2nO2或CnH2n+1COOH;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2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用无水CuSO4——变蓝

21、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有机物(如烯)

2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乙醇(浓硫酸,170℃);卤代烃(如CH3CH2Br)

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C—C—OH、卤代烃发生消去的条件:C—C—XHH

2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

24、燃烧产生大量黑烟的是:C2H2、C6H6

25、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油脂、麦芽糖、蔗糖不是)

26、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27、常用来造纸的原料:纤维素

28、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29、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油脂

30、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

31、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纤维素、麦芽糖

32、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的有机物是:含有—COOH:如乙酸

33、能与Na2CO3反应而不能跟NaHCO3反应的有机物是:苯酚

34、有毒的物质是:甲醇(含在工业酒精中);NaNO2(亚硝酸钠,工业用盐)

35、能与Na反应产生H2的是:含羟基的物质(如乙醇、苯酚)、与含羧基的物质(如乙酸)

36、能还原成醇的是:醛或酮

37、能氧化成醛的醇是:R—CH2OH

38、能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催熟剂的是:乙烯

39、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的是:乙烯的产量

40、通入过量的CO2溶液变浑浊的是:C6H5ONa溶液

41、不能水解的糖:单糖(如葡萄糖)

42、可用于环境消毒的:苯酚

43、皮肤上沾上苯酚用什么清洗:酒精;沾有油脂是试管用热碱液清洗;沾有银镜的试管用稀硝酸洗涤

44、医用酒精的浓度是:75%

45、写出下列有机反应类型:(1)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2)从乙烯制聚乙烯(3)乙烯使溴水褪色(4)从乙醇制乙烯(5)从乙醛制乙醇(6)从乙酸制乙酸乙酯(7)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8)油脂的硬化(9)从乙烯制乙醇(10)从乙醛制乙酸

46、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

47、加入FeCl3溶液显紫色的:苯酚

48、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两种盐:Na2SO4、(NH4)2SO4

49、写出下列通式:(1)烷;(2)烯;(3)炔

俗名总结:

序号物质俗名序号物质俗名

1甲烷: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11Na2CO3纯碱、苏打

2乙炔:电石气12NaHCO3小苏打

3乙醇:酒精13CuSO4?5H2O胆矾、蓝矾

4丙三醇:甘油14SiO2石英、硅石

5苯酚:石炭酸15CaO生石灰

6甲醛:蚁醛16Ca(OH)2熟石灰、消石灰

7乙酸:醋酸17CaCO3石灰石、大理石

8三氯甲烷:氯仿18Na2SiO3水溶液水玻璃

9NaCl:食盐19KAl(SO4)2?12H2O明矾

10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20CO2固体干冰

实验部分: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https://www.360docs.net/doc/ef19051770.html,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化学基础知识归纳 4

高中化学反应知识重点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高中化学考点知识

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

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2.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

2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4.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对应原子的半径,阴离子的半径一定大于对应原子的半径。

25.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26.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27.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

28单质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29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30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高中化学知识重点

一、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注意:

(1)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

(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但是使用催化剂可以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_时间_。

(五)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平衡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二、化学平衡常数

(一)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比值。符号:K

(二)使用化学平衡常数K应注意的问题:

1、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是变化的浓度,不是起始浓度也不是物质的量。

2、K只与温度(T)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3、反应物或生产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看做是“1”而不代入公式。

4、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水的浓度不必写在平衡关

系式中。

(三)化学平衡常数K的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相反。

2、可以利用K值做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Q:浓度积)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3、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基础知识归纳 5

一、原电池

课标要求

1、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要点精讲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若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有电子转移,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设计成定向的移动,即形成电流。只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才能被转化成电能;非氧化还原反应的能量变化不能设计成电池的形式被人类利用,但可以以光能、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被人类应用。

(2)原电池装置的构成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原电池是将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上发生,从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简易记法:负失氧,正得还。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全面)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全面)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化学必会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会知识点总结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酸→盐+氢气 (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4)碱+酸→盐+水 (5)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3)酸+碱→盐+水 (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ΔCuO+H2O 2Fe(OH)3ΔFe2O3+3H2O ②常见沉淀:AgCl↓BaSO4↓Cu(OH)2↓F e(OH)3↓Mg(OH)2↓BaCO3↓CaCO3↓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四、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 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归纳医用基础化学是医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基础化学知识,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人体组成和功能。下面是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原子是化学物质的基本单位,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元素周期表是对所有已知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便于我们了解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2. 化学键和化学反应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结合力,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的变化,包括酸碱中和、氧化还原、水解等。 3. 水和溶液 水是生命的基础,也是许多生物和化学反应发生的媒介。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常见的溶剂包括水、醇类和醚类。

4. 酸和碱 酸是指具有产生H+离子的性质,碱是指具有产生OH-离子的性质。酸碱中和是指将酸和碱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使pH值接近7。 5.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学基础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结构分析和反应特点。 6. 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包括代谢、酶促反应和细胞信号传导等。理解生化反应可以帮助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功能和疾病机制。 7. 蛋白质和核酸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大分子,它们参与了几乎所有生物过程。核酸是生物体内负责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包括DNA和RNA。

8. 药物化学基础 药物化学基础涉及药物的结构、性质和作用机制。了解药物化学基础可以帮助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药物的治疗原理和药物相互作用机制。 以上是医用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的总结归纳。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化学组成和功能,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本文对医学专业的学生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最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最全) 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 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 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 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 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 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 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的质量1一个 碳12原子质量?1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 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 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 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 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

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大全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理工科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在大一阶段,学生将接触到许多基础化学知识,这些知识将为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对大一阶段的基础化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化学基本概念 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原子: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3. 元素: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目前已知118种元素。 4.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5. 反应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6. 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以及混合物和纯物质的区别。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 原子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轨道上。

2.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化学元素表格,可以用来 预测元素的性质和结构。 3.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 三、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1.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以及它们的特性、性质 和结构。 2. 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生成反应等基本 反应类型。 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平衡常量、平衡位置和影响平衡的因素。 四、溶液与溶解度 1. 溶液的定义:溶质溶解在溶剂中而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2. 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最大溶解量,与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3. 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体积比、摩尔浓度等。 五、气体与气体反应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解释理想气体的性质和行为。 2. 气体压力:压强、大气压、压力单位等。 3. 气体反应:气体的摩尔分数、摩尔比例、摩尔体积等。 六、化学热力学 1. 热力学基本概念:焓、熵、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 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3. 热化学反应:热反应焓变、热反应标准焓变、热反应热力学 平衡等。 七、酸碱中和与溶液的pH值 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和盐的定义与性质。 2. pH值:定义、计算和pH标尺的应用。 3. 酸碱中和指示剂:酸碱中和指示剂的选择与使用。 八、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 反应速率:定义、影响因素和速率方程。 2.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条件、平衡常数和平衡常量表达式。

高中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化学是探究物质及其转化规律的一门科学。高中化学是 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习其他理科知识的重要基础。下面归纳了高中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供学习者参考。 一、化学元素 化学元素是不同物质的基本单元,是一种只能由同种原 子构成的纯物质。化学元素由符号表示,分别由原子序数、原子量和相应电子排布规则确定。常见元素包括氢、氧、碳、氮、硫、铁、锌、铜、铝等。 二、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化学物质发生改变 的过程。化学反应的方式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包括单质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物反应、物理吸附反应、化学吸附反应等。化学反应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颜色变化、气体的产生、温度的变化、质量变化等。 三、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中化学计量关系,以及反应物 和产物的种类和数量。化学方程式的基本部分包括反应物、反应物的摩尔比、产物、化学反应中心和各种反应条件。化学方程式包括平衡方程式和非平衡方程式。 四、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

化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包括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反应物的表面积、催化剂的存在、光照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机理密切相关。 五、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指化学反应进程中反应物浓度和反应产物浓度 不断变化直至达到一定平衡状态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基本要素包括平衡条件、平衡常数、配平化学方程、移项法则等。化学平衡的平衡位置决定了反应深度,关系到化学反应多少反应物转化成了产物。 六、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化学物质之间的电子转移 过程。氧化物质和还原剂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为两类:正氧化还原反应和反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有不同之处。 七、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是酸和碱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酸可以与碱反 应生成盐和水。酸碱反应的一些重要特征包括产生水、转移氢离子、转移氢氧离子等。酸碱反应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互联系的化学反应。 八、化学物质分类 化学物质可以被分类为分子和离子。分子由原子进一步 结合而成,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受到化学键和分子间力的影响。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分子,它们通常伴随着离子的电中性和电荷分布的关系。离子和分子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反应的关键。 九、化学实验室基础知识 在化学实验室中,存在需要不同温度的反应,所以温度

化学基础知识归纳

化学基础知识归纳 化学基础知识归纳大全 在学习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基础知识归纳 1 1、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性等。 5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 6过巨大贡献。 (空气) 1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CO、NO,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

(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质 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O2、H2、CO2、CO、C) 1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碳酸气)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 2、金刚石(CC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 CO2、HCl、NH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4、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KClO3—4—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原理:利用N2、O2的沸点不同,N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②实验室制H2的方法是: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铜,因为不反应)Zn+H2SO4— Zn+HCl— 工业上制H2的原料:水、水煤气(H、CO)、天然气(主要成分CH)③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 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CaCO3+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大一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大一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大一阶段我们学习了许多普通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方程式等等。下面给大家总结一下大一阶段所学的一些普通化学知识点。 1.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门捷列夫所创立的,它是化学的重要工具,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化学性质和电子结构的规律进行排列。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基本性质,如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电离能等。 2. 原子结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带负电荷的电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组成。原子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原子核内含有质子和中子,电子云则包围在原子核周围,由电子组成。 3. 电子排布

电子的排布遵循一定的规则,如阿贝尔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奥克塔规则。阿贝尔原理指出每个能级能容纳2个电子,泡利不相容原理指出同一能级的电子应该尽量填满不同的轨道,奥克塔规则则指出第3能级以后的电子,有时可以放在d轨道中。 4. 化学键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常见的化学键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的电子共享来实现的,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实现的,而金属键是通过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云共享实现的。 5.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化学反应。它由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组成。化学方程式能够表达反应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反应后产生的产物。 6. 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发生在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常见的酸碱反应有中和反应和酸碱溶液的中性化反应。中和反应指的是酸和碱反

应生成盐和水,酸碱溶液的中性化反应则是酸和碱反应生成中性物质。 7.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电荷的转移。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反应是指物质获得电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则失去电子。 8. 摩尔计算 摩尔计算是化学中常用的计算方法。通过摩尔计算,我们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摩尔质量、摩尔容积和摩尔浓度等。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摩尔容积是指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摩尔浓度是指1升溶液中所含物质的摩尔数。 以上是大一阶段学习的一些普通化学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为将来更高级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必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考必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考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学科,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和规律。此篇文章将对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化学元素 化学元素是指一种由相同原子数的单一原子或者原子核构成的物质,不能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 常见化学元素 常见化学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如下: 金属元素:铁、铜、铝、锌、钙、镁、钾、钠、锡、铅等。 非金属元素:氧、氢、氮、碳、氟、氯、溴、硫、单质等。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是用于表示化学元素的标记,一般是由该元素的英语名称的首字母或者拉丁文名字的缩写构成。 例如:氢的符号是H(来自拉丁语hydrogenium);氧的符号 是O (来自拉丁语oxigenium)。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同一周期元素的性质大致相等,而不同周期之间

元素的性质则有显著差异的表格。 二、化学分子 化学分子是指一种由两个或以上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性质的物质。 分子的组成 分子由两个或以上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例如:二氧化碳(CO2)由一颗碳原子和两颗氧原子通过氧气分子(O2)中的共价键形成。 分子的特性 化学分子在室温下大多数是固体、液体或气态,并且分子与分子之间有吸引力和排斥力,因此分子具有一些特异性质: 1.挥发性:如苏打粉挥发得又快又多,因其分子结构松散,其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弱。 2.融解点、沸点与密度:不同的分子之间由于分子间作用力形式的区别,常常使不同分子的融点、沸点和密度不同。 3.溶解性:水是普遍用途的溶剂,但溶解物种类和质量的大小却因分子种类而不同。 三、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生成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物质的数量、化学符号和反应条件。例如: 2H2 + O2 → 2H2O 这个方程式是表明2分子氢气与1分子氧气反应生成2分子水的过程。 化学反应计算 化学反应计算是根据物质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和反应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前后的量变化过程。 如何进行化学反应计算? 步骤①计算化学反应前的质量之和。 步骤②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求出所由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步骤③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求出所需要求的物质的“消耗质量”或“生成质量”。

大一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 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变化规律的 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所有物质,如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等。 2. 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 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的元素以确定比 例组成的纯物质。 二、元素和原子结构 1.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中质子的个数)依次排列的。它可分为周期和族,周期指的是元素原子核周围电 子层的数量,族指的是元素原子中价电子的外层电子层数。 2. 原子的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则存在于各自的能级轨道上。质子的电荷为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有负电荷。 三、化学键和物质的组成 1. 共价键 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元素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共价键的形成可以通过原子间电子的重叠来实现。当原子通过共价键 结合时,它们可形成分子。 2. 离子键 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常见的离子键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结合所形成。 四、化学反应 1. 反应物和生成物 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而通过反应而生成的物质则称为生成物。

2. 反应类型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 (1) 合成反应:两个或更多物质结合成一个新的产物。 (2)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产物。 (3) 置换反应:一个元素或离子被另一个元素或离子取代。 (4)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元素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变化。 五、常见化学量和化学计算 1.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通过与标准氢原子的比较得出,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分子的质量相对于标准氢原子的质量。 2. 摩尔和摩尔质量 摩尔指的是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是一摩尔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通常是克/摩尔。 六、溶液和化学平衡 1. 溶液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大一化学知识点归纳

大一化学知识点归纳 在大一的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基础的化学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起着重要的 作用。本文将对大一化学学习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 1. 原子结构 -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电子带负电荷,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 元素的定义:元素是由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例如氧元素的符号是O。 - 原子的核式表示:原子的核式表示方式为:原子质子数/原 子质子数+中子数,例如氧元素的核式表示为:8/16。 - 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表示一个元素中质子的个数,相对原子质量则表示一个元素相对于碳的质量比值。 2. 化学键 - 金属键:金属之间的化学键,由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 - 离子键:由正负电荷的离子吸引而形成的化学键。

- 共价键:两个非金属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 极性与非极性分子:分子中原子的电负性差异决定了分子的极性,电负性差异大的分子极性较大。 3. 化学反应 - 反应类型: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加合反应等。 - 皮亚重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守恒。 - 摩尔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与反应物物质的摩尔比相同。 4. 配平化学方程式 - 配平步骤: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确定配平系数,用平衡方程式表示反应的摩尔比例。 - 配平方法:可以通过尝试法、代数法和电荷平衡法等方法进行配平。 5. 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化学初学者必背知识点总结

化学初学者必背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 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2. 物质: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其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3.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离子或分子组成,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元。 4.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如颜色、硬度等,化学性质是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变化的性质。 二、化学元素 1. 元素的概念: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2. 元素的符号和原子序数:元素的符号是元素的化学周期表上的缩写,原子序数是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 3. 常见元素:常见元素包括氢、氧、碳、氮、铁、铜等。 4. 元素的分类:元素可根据其化学性质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 三、原子结构 1. 原子结构的概念: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电子组成,原子核中包括质子和中子。 2. 原子核的电荷:原子核中的质子具有正电荷,电子具有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3. 原子序数和质子数:原子序数等于原子中质子的数量,质子数等于原子的质量数减去中子的数量。 4. 原子的结构符号:原子的结构符号包括原子核的符号和绕核电子的分布情况,如氢原子的结构符号是1H。 四、化学键 1. 化学键的概念:化学键是原子间互相吸引而结合成分子的力。 2. 离子键:当正负离子间互相吸引而结合时形成离子键。 3. 共价键:当原子间共享电子而结合时形成共价键。 4. 金属键:金属中的原子之间由电子云共享而形成金属键。 五、化学反应

1. 化学反应的概念:化学反应是由于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重新组合而产生物质的变化。 2. 化学反应的特征:化学反应包括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3.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 4. 反应热:反应热是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六、物质的组成 1. 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以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物质。 2. 化合物的概念: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一定的化学结构形式结合而成的物质。 3. 混合物的概念: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的混合物。 4. 化学式: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和分子。 七、氧化还原反应 1. 还原:还原是指物质失去氧、增加氢或增加电子的过程。 2. 氧化:氧化是指物质得到氧、失去氢或失去电子的过程。 3.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生成和消失。 八、酸碱中和反应 1. 酸的性质:酸呈酸性反应,酸和碱中和产生盐和水。 2. 碱的性质:碱呈碱性反应,碱和酸中和产生盐和水。 九、物质的影响因素 1. 压力:压力的增加可促进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并增加反应速率。 2. 温度:温度的增加可增加化学反应的速度。 3. 浓度:浓度的增加可增加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概率。 4. 催化剂:催化剂可在化学反应中提高反应速率但不参与反应本身。 总结 以上介绍的知识点是化学初学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能够对化学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和掌握。希望初学者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验,能够对化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高中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是中学阶段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其内容主要涉及化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实验技能的学习。想要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取得好成绩,必须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点。本文将就高中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 1. 元素周期表及其规律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掌握其它化学知识的基础。学生们需要掌握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元素族的分类、各种周期规律和重要的元素特性等知识。学生们在学习周期表时,要注意记住每个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能够准确找出元素所在位置,并且能够掌握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规律。 2. 化学反应及化学方程式 学习化学的重点就在于学习化学反应及其机理,它涉及到化学的物质变化过程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及其方程式是学习化学反应机理的基本工具,学生们必须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能够根据反应物和产物计算出反应的量,掌握化学反应中的平衡和速率、放热和吸热等重要概念。 3. 化学计量学及化学计算

化学计量学和化学计算是化学中最基础的计算工具。学生们必须掌握化学计量学中的化学元素的分子量和原子量,以及化合物和溶液的体积浓度等重要概念。同时,学生们还需了解各种化学计算方法,如如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计算等。 4. 酸碱理论和化学平衡 酸碱理论和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学生们需要掌握酸碱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以及如何测定酸碱度的指标等。同时,学生们还需了解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如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类型、化学平衡的条件等。此外,还需要掌握反应速率、催化剂、反应热和热化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 5. 化学实验与实验技能 化学实验和实验技能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它是实践和理论的有机结合。学生们必须掌握各种化学实验和实验技能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要领,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在学习化学实验和实验技能时,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谨慎对待安全问题,在实验的基础上积累实验经验,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综上所述,以上五个方面是高中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学生们在学习时要注意全面掌握,尤其是在化学实验和实验技能方面要注重实践,灵活运用化学原理和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和操作水平。通过有效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够更快地掌握化学知识,更好地完成高考化学科目的学习。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涉及到许多基础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深刻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本文将对高中化学必背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一、化学基本概念 1.物质 物质是指构成宇宙万物的各种物体、物质的总称。它具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包括质量、体积、密度、颜色、状态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变化的特征以及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的特点。 2.元素 元素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它是构成各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具有自身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具有明确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规律。 3.化合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以一定的化学组合方式结合而成。它具有比元素更为复杂的物理化学性质。常见的化合物包括水、盐、糖等。 4.分子

分子是构成化合物的最小单位。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以共价键相连而成,具有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一些分子可以改变形状,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功能和用途。 5.离子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可以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而产生。在某些化学反应中,离子发挥着重要作用。常见的离子包括氯离子、钠离子、氢离子等。 二、化学计量 1.化学反应式 化学反应式是指化合物的反应式子,它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质量始终得到保留。在计算化学反应时,必须熟练掌握化学反应式。 2.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指各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也就是每个分子的质量。在进行化学计算时,必须熟练掌握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3.摩尔比 摩尔比是指两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之比。在反应中,化合物的摩尔比对于化学反应的进程具有决定作用。对于计算化学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物,必须熟练掌握摩尔比的计算、合理应用。 三、化学反应 1.化学反应速率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初中化学是打好化学基础的重要阶段,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初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下面是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的归纳。 一、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1. 化学元素 元素是一种不能进一步分解成其他物质的物质。元素按照其在化学上的性质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学符号、名称及其一些性质。 举例说明: 金属元素:铁(Fe)、铜(Cu)、锌(Zn)等; 非金属元素:氢(H)、氧(O)、碳(C)等。 您可以通过查看元素周期表学习其他元素及其周期性性质。 2. 化合物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化合物也可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我们需要掌握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的字符式、名称等。 举例说明: 离子化合物:氯化钠(NaCl)、氧化铁(Fe2O3)等; 分子化合物:二氧化碳(CO2)、水(H2O)等。 二、化学反应 1.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所需表示的式子,其中包含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反应关系。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写出化学方程式以及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变化。 举例说明: 硫酸与铜的反应可以写为:H2SO4 + Cu → CuSO4 + H2。 2. 化学反应分类 化学反应的发生和反应后产物的性质可以划分为五类,包括: 酸碱中和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反应; 水解反应;

加和反应。 我们需要掌握这五类反应的分类标准、过程和应用。 3. 化学符号反应 化学符号反应是一种表示化学反应的简洁方法,它只写反应物与生成物所对应的物质符号,并用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我们需要掌握如何由化学符号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以及如何由化学方程式写出化学符号反应。 三、物质的结构性质 1. 物质的物态 物质的物态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我们需要了解物质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包括蒸发、沸腾、凝固等。 2. 物质的硬度 物质的硬度是指物质的抵抗形变和切割的能力。我们需要掌握不同物质之间硬度的差异以及硬度的计量方法。 3. 物质的密度 物质的密度是指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用来描述物质的致密程度。我们需要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 四、化学量计算 1. 质量分数

初中必背化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必背化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阶段,它的知识点涵盖了化学的基础知识,也对我们之后学习化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初中化学中,有那些必须被我们牢记的知识点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初中必背化学知识点的归纳。 一、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化学元素是由只有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它们按照周期表的排列顺序,分别是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等。其中,前三行为轻元素,4到7行为重元素。 化合物是由不同原子种类组合而成的物质。常见的化合物有水、碳酸盐、氮气、氧气等。其中,水的化学式为H2O,碳酸盐的化学式为CaCO3,氮气的化学式为N2,氧气的化学式为O2。 二、化学式和化学反应 化学式是用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的一种方式。化学式由化合物的元素按照一定比例(化学计量数)结合而成。 化学反应是指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排列方式被改变。化学反应中的物质改变是由原子之间的交换或共享而引起的,这个过程是永久的。

三、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氧化剂从别的物质上获得电子,而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化学反应。氧化剂通常是指与别的物质结合时能够获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则是与别的物质联合时能够失去电子的物质。在这个过程中,还原剂被氧化剂氧化,氧化剂被还原剂还原。 四、电化学与电解 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科学。电离是指当溶液中的化学物质被通电时,发生化学变化并释放出离子的现象。其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电解是利用电来使反应发生的过程,主要有金属电解和无机物电解两种。 五、方程式计算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反应的各种参数。其中,反应物、生成物与反应物之间的质量比可由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反应的产量可以用摩尔造数来计算。 六、物质性质与物理变化 物质的性质通常由分子构成和化学性质决定。例如,物质的密度、硬度、颜色、熔点和沸点等都是其物理性质,而物质能否与其它物质反应则是其化学性质之一。物理变化是指物体的状态、形状、大小、质量发生变化的现象,通常不伴随着化学反应。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归纳

四、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归纳 (一)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常考点归纳 1.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微粒有 分子(5种):Ne、HF、H2O、NH3、CH4 阳离子(5种):Na+、Mg2+、Al3+、NH+4、H3O+ 阴离子(5种):F-、O2-、N3-、OH-、NH-2 2.核外电子数为18的微粒有 分子:Ar、HCl、H2S、PH3、SiH4、H2O2、N2H4、C2H6 阳离子:K+、Ca2+ 阴离子:Cl-、S2-、HS-、O2-2 3.原子里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1H、2H、3H。 4.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如:O2、O3等。 5.半径比较:先看层数后看质子数再看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r(S2-)>r(Cl-)>r(K+)>r(Ca2+)。 6.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这里的元素性质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 7.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共有7个周期,要记住前六周期每个周期元素的种数分别为2、8、8、18、18、32)。 8.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要记住纵行和族之间的关系) 9.Fe是26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第8列,第8、9、10三列称为第Ⅷ族) 10.超铀元素:指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元素。 11.过渡金属包括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中的所有元素,全都是金属元素,且最外层都是1~2个电子。 12.镧系元素在第六周期、锕系元素在第七周期,它们都在第3列(即第ⅢB族) 13.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也叫做价电子。 14.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所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15.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也越强。 [正误判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原子(×) (2)某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3)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也可能大于4(√) (4)双原子分子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