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检测指标说明

油品(汽油)检测相关指标介绍

1. 抗爆性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它是汽油燃烧性能的主要指标。爆震是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引起的。

2. 汽油抗爆性能指标汽油辛烷值指标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指标,因为就是通过抗爆性指标汽油产品分为90号、93号和97号,由于标号的不同,汽油产品运行性能不同,汽油价格也随之不同。那么汽油标号的含义到底代表什么呢?汽油辛烷值可分为马达法辛烷值(MON:Motor Octane Number)和研究法辛烷值(RON:Research Octane Number)。RON 可较好地反映汽车在和缓条件及发动机低转速时汽油的抗爆性能,而MON可较好地反映出发动机高转速或重负荷下运转时汽油的抗爆性能。二者的平均值称为“抗爆指数”(AKI:Anti-Knock Index),二者的差值称为“敏感度”。欧盟的汽油标准,同时对RON和MON予以限制,美国仅限制抗爆指数(AKI),中国限制RON和AKI。RON和MON的关系应该是RON ≈MON+10 RON和AKI的关系应该是RON≈AKI+5。

3. 密度参考欧盟汽油标准EN228:2004 和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 238—2007《车用汽油》,本标准确定汽油密度为720~775kg/m3。

4. 馏程馏程是油品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可反映汽油的蒸发性。1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启动性能和形成气阻的倾向,该温度愈低,发动机越易启动,且启动时间短,但是轻组分太多,易产生气阻;5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它会影响发动机启动后升温时间和加速性能,此温度愈低,发动机预热到正常工作所用的时间就愈短,变速愈容易,但50%温度太低,则燃料热值低,发动机功率小;9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中重组分含量的多少,关系到燃料是否充分蒸发燃烧的情况,90%馏出温度越高,重质组分越多,燃料燃烧不易完全;终馏点温度越高,则易稀释润滑油和增加机械磨损,由于燃烧不完全,形成汽缸上油渣沉积或堵塞油管。参考国家,地方汽油标准,本标准中规定第四,五阶段汽油的10%蒸发温度不高于70℃,50%蒸发温度不高于120℃,90%蒸发温度不高于190℃,终馏点/℃不高于205℃,残留量(体积分数)不大于2%,测定方法为GB/T 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5. 蒸汽压蒸汽压是衡量汽油在燃料供给系统中是否易于产生气阻的指标,还可以衡量汽油的蒸汽压与汽油蒸发排放和发动机起动性能有着密切关系。根据国内油品的状况,发损耗倾向,为降低大气污染,建议参考欧盟的要求实施更严格和差异化的管理,分地区分季节制定限值。测定方法为GB/T8017《石油产品蒸汽压测定法(雷德法)》等。

6. 溶剂洗胶质溶剂洗胶质(实际胶质)是车用汽油氧化安定性指标,用来评定汽油在发动机中生成胶质的倾向,根据国内汽油质量状况和需求,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及世界燃油规范的要求,测定方法为GB/T标准中规定第四,8019《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

7. 诱导期诱导期是车用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指标,指在规定的加速氧化的条件下,油品处于稳定状态所历经的时间,以min表示。诱导期越长,氧化安定性越好。根据国内汽油质量状况和需求,参考国内相关标准的要求,测定方法为GB/T 8018《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

8. 硫含量和硫醇硫含量是汽油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当汽油中硫含量过高时,会导致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转化效率降低,氧传感器灵敏度下降,增加排放。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有助于汽车尾气处理装置的正常运行,有利于控制汽车排放。世界各国都采取措施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为先进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在汽车上的使用提供保障。汽油中有硫醇不仅使得汽油有恶臭味,而且油品的安定性变差,引起油品变色,生成胶质等,硫醇还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是汽油中必须严格限制的组分。欧盟自2005年起,车用汽油标准(EN 228:2004)中规定硫含量不得高于50mg/kg;美国加州第2、3阶段汽油标准中分别规定汽油中硫含量平均不高于30 mg/kg,15 mg/kg;日本的JIS K2202:2004 标准中,规定汽油中硫含量不高于50mg/kg。我国提前实行国4阶段排放标准的北京市,其地方标准DB11 238-2007《车用汽油》中也规定汽油中硫含量不高于50mg/kg。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2008年度对北京市售汽油的调查中,汽油中的硫含量基本达到了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北京市车用汽油硫含量的抽样调查显示,大部分加油站车用汽油的硫含量都在50mg/kg 左右。通过国内部分炼厂调研了解到,面向大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大型炼厂均投资建设了较为先进的S-zorb脱硫工艺设备,能够将车用汽柴油中的硫降到10mg/kg 以下,已经能够满足欧5硫含量要求。据了解,某些地区加油站供应的车用汽油硫含量已经为10mg/kg以下,某些大型炼厂也在向香港等地出口满足欧五硫含量要求的车用汽柴油。综合考虑到汽油中硫对汽车排放的影响和我国炼厂的工艺水平,测定方法采用SH/T 0689《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硫醇通过博士试验或含量不大于0.001%,测定方法为SH/T 0174《芳烃和轻质石油产品硫醇定性试验法(博士试验法),SH/T 0663《汽油中某些醇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9. 铜片腐蚀油品中某些活性硫化物可产生铜片腐蚀,通过铜片腐蚀试验可判断燃料中是否含有能腐蚀金属的活性硫化物。含硫化合物对发动机的工作寿命影响很大,其中的活性硫化物对金属有直接的腐蚀作用。所有的含硫化合物在汽缸内燃烧后都生成SO2、SO3,这些氧化硫不仅会严重腐蚀高温区的零部件,而且还会与汽缸壁上的润滑油起反应,加速漆膜和积炭的形成。通过铜片腐蚀试验还可预知燃料在使用时对金属腐蚀的可能性。燃料在运输,贮运和使用过程,都面临同金属材料接触的问题。燃料所接触的金属当中,除钢铁之外,尚有铜和铅合金,铝合金等。尤其对内燃机气化系统和供油系统中的金属接触更为密切,故要求油品铜片腐蚀试验必须合格。本标准参照现行国家和地方标准,测定方法为GB/T 5096《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10. 水溶性酸或碱水溶性酸或碱是汽油在用酸,碱洗涤法精制之后因水洗不完全而残留在汽油中的。正常生产出的汽油本不应该含有水溶性酸或碱,但如果生产中控制不严,或在运输过程中控制不严均有可能混入少量水溶性酸或碱。水溶性酸对钢铁有强烈腐蚀作用,水溶性碱对铝及铝合金能强烈腐蚀。因此,汽油不允许含有水溶性酸或碱,测定方法为GB/T 259《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

11. 机械杂质及水分汽油中不得含有机械杂质和水分。

12. 苯含量苯对人体有不利影响,对地下水质也有污染,因此必须限制汽油中的苯含量。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重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者会因为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

快,头痛,颤抖,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现象。吸入20000ppm的苯蒸气5-10分钟便会有致命危险。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苯可以导致白血病。苯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苯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经确认为致癌物。欧盟汽油标准EN 228:2004 中规定了车用汽油中的苯含量不得高于1%(体积分数);美国加州第2,3阶段汽油标准(第3阶段2004年起生效)中分别规定汽油中苯含量平均不高于0.8%,0.7%,最高不超过1.2%,1.1%。针对国家第3阶段排放标准,GB17930-2006《车用汽油》中规定汽油中苯含量不高于2.5%,而提前实行国4阶段排放标准的北京市,其地方标准DB11 238-2007《车用汽油》中规定汽油中苯含量不高于1.0%。由于汽油中的苯会危害到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结合我国的炼油工艺水平和排放需求,测定方法采用SH/T 0713《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13. 烯烃含量和芳烃含量烯烃和芳烃是汽油中辛烷值的主要贡献者。烯烃是热不稳定的物质,在发动机燃料系统和进气系统形成沉积物的倾向较大,是进气阀沉积物形成的主要原因; 汽油中的烯烃挥发到大气中,遇光会生成臭氧,造成光化学污染。芳烃会增加发动机进气系统和燃烧室沉积物的形成,是燃烧室沉积物形成的主要原因;芳烃会使排气中CO、HC 增加,尤其增加苯的排放。进气系统和燃烧室沉积物会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增加排放。因此,必须控制汽油中烯烃,芳烃含量,减少它们对机动车排放,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早期建设的炼油企业的二次加工能力主要以催化裂化为主,催化重整比例偏低,国内炼油的加氢能力和重整加工能力在短期内还难以满足需求。因此,须要在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同时考虑到现阶段的炼油工艺水平,降低烯烃和芳烃含量。汽油中烯烃,芳烃含量测定可采用GB/T11132《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和SH/T0741《汽油中烃族组成测定法(多维气相色谱法)。结果有争议时,以GB/T11132测定结果为准。

14. 氧含量含氧的醇类和醚类可以降低汽油的使用量并在寒冷地区和汽车急加速阶段减少CO 排放,但也会同时增加NOX和HC的排放,增加臭氧形成潜势,降低汽车加速性能。参考欧盟和世界燃油规范,测定方法为SH/T 0663《汽油中某些醇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乙醇汽油由于其使用》了约10%的变性燃料乙醇,氧含量可能无法满足上述要求,规定乙醇汽油氧含量适用车用乙醇汽油标准。

15. 甲醇含量甲醇对金属,塑料和橡胶等均有较强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也有较大影响。原则上应禁止在非专门为甲醇汽油设计的车辆上使用,测定方法为SH/T 0663《汽油中某些醇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16. 清净性清净性是衡量车用汽油燃烧后对发动机沉积物影响的重要指标。清净性好的车用汽油可以保持发动机清洁,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有利于保持排放耐久性。而清净性差的车用汽油则会在发动机各部位产生沉积物,影响发动机工作和排放性能。通过对部分炼厂和地方环保部门调查发现,炼厂对清净性了解很少,认为清净性不是车用汽油的指标。某些地方环保部门对车用汽油的清净性认识不足,甚至对汽油清净剂存在错误的认识。不了解清净性对保证排放耐久性的重要性,由于某些地区清净剂市场混乱,某些地方环保部门甚至认为与其混乱,不如没有,对清净剂管理和使用上缺少积极性。而在车用汽油清净剂推广使用较好的地区,地方环保部门却苦于没有对车用汽油清净性的要求和检测方法而无法对车用汽油的清净性进行监管。鉴于上述的情况,非常有必要对车用汽油的清净性提出技术要求,明确检测方法。本标准除提出了车用汽油清净性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外,修改保留了现行环

保标准中“加入能有效清除积碳的清净剂”的叙述性要求。

17. 金属元素含量和磷含量铅含量:含铅汽油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我国早已停止使用,汽油中不得人为加入含铅物质。四乙基铅作为汽油中的添加剂,能够提高汽油的辛烷值,改善其抗暴震性能。广泛使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测定方法为GB/T8020《汽油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铁含量:铁元素会在尾气催化转化器中沉积,降低催化剂活性。氧化铁沉积到火花塞上可降低火花塞90%的寿命,因此汽油中禁止加入含铁添加剂。测定方法为SH/T0712《汽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锰含量: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MMT)是在汽油无铅化进程中发展出的一种代替含铅添加剂的汽油抗爆剂。对炼厂调研表明,在辛烷值欠缺的炼厂,有使用MMT的需求,相对其他提高辛烷值的方法,使用MMT简单易行,成本低。部分炼厂表示对MMT的需求一般不超过0.008g/L。汽车行业和一些研究机构怀疑MMT可能对汽车尾气催化转化装置和氧传感器有影响,并可能具有潜在的健康和环境危害,但目前尚无政府或中立科研机构开展的研究能够证明上述不良影响。因此,综合考虑环境和健康影响的可能性,我国石化行业的实际需求,以及提高辛烷值的成本和便利性等因素,应逐步降低MMT的使用量,但同时留有较大的空间。本标准建议第四阶段汽油中锰含量不大于0.008g/L,测定方法为SH/T0711《汽油中锰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应密切跟踪有关锰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如果发现MMT等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应立即修订此项要求。磷含量:主要来自磷基抗爆剂。效果不好,且对排放后处理装置有毒化作用。应予以禁止使用。测定方法为SH/T 0020《汽油中磷含量测定法(分光光度法) 》。

馏程概念细节补充:

1、馏程的含义

在标准条件下,蒸馏石油所得的沸点范围称为“馏程”。即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石油产品中可能蒸馏出来的油品数量和温度的标示。

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从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

整个馏程包括的项目有初馏点和终馏点(或干点),汽油还包括10%、50%、90%馏出温度、残留量、损失量这三个项目。

干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馏程测定时,温度计水银柱在继续加热的情况下停止升高并开始下降时的最高温度。

残留量:指停止蒸馏后,存在于烧瓶内的残油的体积百分数。在试验中,当到达干点前瓶内尚有微量液体烃类和胶状物质,因局部过热而分解。生成的气体与烃类蒸汽在瓶内形成白雾,并在瓶底下沉积一些积碳。

损失量:指蒸馏过程中,因漏气、冷凝不好和结焦等造成试油损失的量,以100ml 试油减去液和残留量即得。

2、馏程的测定

采用恩氏蒸馏方法,即取100毫升试油在规定的仪器上,按规定的条件和操作方法进行。这种蒸馏是条件性的,蒸馏出的数量只是相对的比较数量,而不是真正的数值,即不是实沸点的蒸馏。但这仍然是控制汽油、煤油、喷气燃料和柴油等轻质燃料和各种溶剂油的重要指标。

3、馏程的控制意义

馏程是石油产品的主要理化指标之一,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在轻质燃料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控制石油产品生产的主要指

标,可用沸点范围来区别不同的燃料,是轻质油品重要的试验项目之一。

1. 车用汽油的馏程可以看出它在使用时启动、加速和燃烧的性能。初馏点和10%馏出温度过高,冷车不易启动;过低又易产生气阻现象(夏季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油管中的汽油,蒸发形成气泡,堵塞油路,中断给油。汽油的50%馏出温度是表示它的平均蒸发性,它能影响发动机的加速性;50%馏出温度低,它的蒸发性和发动机的加速性就好,工作也较平稳。汽油的90%馏出温度和干点表示汽油中不无援蒸发和不能完全燃烧的重质镏分的含量。这两个温度低,表示其中不无援蒸发的重质组分少,能够完全燃烧。反之,表示重质组分多,汽油不能完全蒸发和燃烧。这样,就会增加汽油消耗量,甚至稀释润滑油,增加机件磨损。

2. 对于柴油,馏程是保证柴油在发动机燃烧室里迅速蒸发气化和燃烧的重要指标。为了保证良好的低温启动性能,应有一部分轻质组份(130~160℃)。轻柴油50%馏分温度应为300℃,以确保燃烧时的平均蒸发性能,利于平稳燃烧。轻柴油95%馏分温度应低于350℃~355℃范围,终馏点低于365℃,否则在高速柴油机中不能及时蒸发和燃烧,造成燃烧室结焦和排气冒黑烟。重柴油对馏程要求较低,控制在250~450℃即可。

变压器油化验标准

变压器油化验标准 变压器油是变压器中的重要冷却介质和绝缘介质,常规的油化验可对变压器油的使用情况进行判断和评估,帮助提前发现变压器故障,保证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将从变压器油化验的方法、常见的油化验指标和对油化验结果的判断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给读者提供参考。 一、变压器油化验的方法 变压器油化验是通过对油中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来判断油的质量和使用状况。常规的变压器油化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色谱法分析、物理性质测试、电化学测试和光谱分析法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几种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1.色谱法分析 色谱法是一种分析技术,能够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并按照它们的相对含量进行定量。在变压器油化验中,色谱法可以对油中的杂质、溶解气体、沥青质、氧化产物、硫化产物和有机酸等进行分析,并定量计算出它们的含量和种类。 色谱法分析的操作流程如下: (1)样品处理:将待分析的变压器油样品取出一定量,经过 预处理后再进行色谱分析。 (2)分离:将样品注入色谱仪装置中进行分离,以得到各个

化学成分的峰形。 (3)检测:在分离出来的化学成分下面安装检测器进行检测,计算各个成分的相对含量。 2.物理性质测试 在变压器油化验中,物理性质测试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通过测试油的密度、黏度和闪点等物理性质来评估油的质量和使用状况。其中,油的密度和黏度可以反映出油的粘度和流动性,闪点则是油中挥发性成分的度量。 物理性质测试的操作流程如下: (1)密度测试:用密度计或密度比重计测定油的密度。 (2)黏度测试:用黏度计或运动黏度计测定油的黏度。 (3)闪点测试:用闪点仪测试油的闪点,反映出油中挥发性 成分的度量。 3.电化学测试 电化学测试是一种测试变压器油的酸值、铜腐蚀度、水分含量等指标的方法。通过电化学测试,可以了解油中水分、氧化酸、杂质和铜腐蚀等情况。 电化学测试的操作流程如下:

油脂质量表征指标

……………………………………………………………最新资料推 荐………………………………………………… 油脂质量表征指标 (1)酸价(acid value)AV 1.定义:中和1克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所需氢化钾的毫克数。 2.测定原理:油脂经加热后,游离脂肪酸增多,酸价也愈高,故可以酸价来作为劣变油脂之指标。酸价会随加热时间增加。 3.酸价愈高,油脂的发烟点会降低,油炸时容易冒烟,且会有刺鼻味。 (2)过氧化价(peroxide value)POV 1.定义:油脂1000克中所含过氧化物的毫克当量数。 2.测定原理:油脂氧化后会产生过氧化物,过氧化价是测定油脂中的过氧化物含量。过氧化物含量增加至某一程度后,会自行分解,过氧化价又会降低,因此过氧化价仅可作为油脂酸败初期的酸败度指标。 3.过氧化价愈高,油脂酸败油耗味会愈明显。 (3)色泽(color) 1.方法:油脂厂大都依照诺威朋比色计(Lovibond Tintometer)之方法,将试样装于长度5又1/4"液槽中,以诺威朋比色计测定其颜色。通常检测红色R值及黄色Y值,数值愈高,颜色即愈深。 2.油脂在加热后,会引起许多化学反应,导致油脂颜色加深。此外也可由油炸食品的颜色来判定油质量的好坏,通常新鲜的油,所炸出来的食品,颜色是漂亮的金黄色。 (4)油脂稳定性试验(活性氧法)AOM 1.定义:将空气以每秒 2.33ml的速度流经97.8℃,20克油脂使过氧化价POV值到达100所需的时间。此法是用来测定油脂的安定性。AOM值愈高,油脂安定性愈佳。 2.通常精制黄豆油AOM值约10小时;精制棕梠油约50~60小时;氢化植物油之AOM值可达100小时以上。添加抗氧化剂(BHA、BHT、TBHQ)亦可提升AOM 值。 (5)油脂安定性指标OSI 1.定义:将空气以5.5psi 的压力通入5克、120℃的油脂中,使油脂氧化产生可溶性挥发性物质,再利用电极测定水中导电度大小,由此可计算油脂氧化诱导期的时间。 2.油脂安定性愈高,OSI值亦愈大。OSI值可由公式换算成AOM值。

油品指标

?粘度就是液体的内摩擦力。润滑油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相对移动时,油分子之间产生的 阻力使润滑油无法进行顺利流动,其阻力大小称为粘度。 ?1、运动粘度: (1)、流体的绝对粘度与同温度下该流体的密度的比值称运动粘度。(2)、 是指流体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它是这种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阻力的尺度,运动粘度的单位是mm2/s。SAE(Society of Engineers)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标准: SAE30粘度范围: 9.3—12.5; SAE40粘度范围:12.5—16.3 SAE50粘度范围:16.3---21.9 90 13.5-24 140 24-41 ?40度粘度倾点不高于闪点不低于 ?32# 28.8 -35.2 -15 160 ?46# 41.6-50.6 -9 180 ?68# 61.2 -74.8 -9 180 ?油品的闪点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加热油品使油面上方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同给定的 小火焰接触发生闪火现象时的最低温度。润滑油闪点的高低,取决于润滑油质量的轻或重,或润滑油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轻质润滑油或含轻质组分多的润滑油,其闪点就较低。相反,重质润滑油或含轻质组分少的润滑油,其闪点就较高。闪点是表示润滑油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 ?单级油30-220℃40-225℃50—230℃ ?0W 5W—200℃10W -205℃15W 20W-215℃ ?75W-150℃80W- 165℃85W/90 -165 ℃140-180℃ ?油品在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冷却时,还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称为倾点。 0W -40℃ 5W -35℃ 10W -30℃ 15W -25℃ 20W -20℃ 齿轮油成沟点:75W -45℃ 80W -35℃ 85W -20℃

柴油和汽油质量指标总结

一、柴油质量标准 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 成品油市场的汽、柴油质量标准主要采用国家标准其中汽油主要采用国家标准GB 17930-2013 ;普通柴油主要采用国家标准GB 252-2015,车用柴油GB19147-2016 。 (二)柴油相关知识 柴油是在260〜350 ℃的温度范围内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主要由碳、氢和部分氧组成。柴油按馏分轻重分重柴油和轻柴油二种,其中重柴油适用于1000r/min以下的中、低速柴油机,轻柴油则适用于1000r/min以上的高速机。我司销售的主要是轻柴油和车用柴油。柴油的颜色为茶黄色或棕褐色,摇动气泡小,手感光滑,挥发慢。 国家标准GB 252-2015 中称为轻柴油,深圳市技术规范SZJG 13-2010 称为含清净剂车用柴油,其最根本的区别是硫含量不同,轻柴油的硫含量不大于0.2%,车用柴油的硫含量不大于0.05%。 1、规格及用途 轻柴油按凝点可分为10#、5#、0#、-10#、-20#、-35#和-50#等7个牌号,气温低,应选用凝点较低的轻柴油,反之,则应选用凝点较高的轻柴油。0#轻柴油适合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4度以上的地区使用,表示其凝点不高于0℃。 2、性能指标及要求 柴油的主要指标有:燃烧性、蒸发性、流动性、安定性和腐蚀性等。 (1)燃烧性(着火性): 柴油燃烧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柴油机的工作。十六烷值是表示柴油在发动机中着火和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柴油的十六烷值直接影响燃料在柴油机中的燃烧过程。 柴油的十六烷值高,其自燃点低,在柴油机气缸中容易自燃,发动机工作平稳。柴油的十六烷值如果过低,燃料着火困难,会产生不正常燃烧,降低发动机的功率。但柴油的十六烷值也不宜过高,如果过高,柴油不能完全燃烧,耗油量增大。 柴油的十六烷值与其化学组成有关。正构烷烃的十六烷值最高,环烷烃次之,多环芳香烃的十六烷值最低。通常车用柴油的十六烷值应在45〜60范围内。 (2)蒸发性: 要使发动机启动和正常工作,要求柴油具有良好的蒸发性。但蒸发性也不能太强,因为蒸发速度过快,燃烧时会积聚大量柴油,使发动机工作不稳定。同时,蒸发性强,即馏分轻,粘度必然小,不仅会增大喷油泵磨损,而且降低喷雾质量,使燃烧过程恶化。这就是说,柴油的蒸发性过强或过差、即馏分过轻或过重都不适宜。柴油的蒸发性主要用馏程和闭口闪点来评定。 ①馏程 50%回收温度:该温度越低,说明柴油中轻质组分越多,蒸发性越好,使柴油易于启动。标准中规定50%回收温度不高于300℃。 90%回收温度和95%回收温度:该温度越低,说明柴油中重质组分越少,可以提高柴油的燃烧性能和柴油机的动力性能,降低油耗,减少机械磨损。标准中规定90%回收温度和95%回收温度分别不高于355℃和365℃。 ②闪点柴油闪点既是控制柴油蒸发性的项目,也是保证柴油安定性的项目。一般认为轻质燃料在储运时,其闪点高于35℃就是安全的。标准中规定0号柴油的闪点不低于55℃。 (3)流动性:柴油的流动性主要由粘度、凝点、冷滤点来表示。

成品油检测实施技术方案

成品油检测实施技术方案 成品油是指在加工过程中经过脱苯、脱硫等多种处理工艺后形成的能够直接供应给终端用户使用的燃料油。由于成品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机械设备的寿命、运行效率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因此成品油检测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将探讨成品油检测实施技术方案。 一、成品油的主要检测指标 1.密度:密度是衡量油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成品油的成分密切相关。 2.闪点:是油品遇火源时能够自燃的最低温度,通常用于衡量油品的易燃性。 3.流动性:是成品油的物理性质之一,它能够反映成品油的使用特性。 4.硫含量:硫是油品中一个比较有害的元素,高含硫的油品容易导致大气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5.燃烧值:燃烧值是油品的基本性质之一,它直接影响油品的热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6.钠、铜和铁含量:这些元素通常用于衡量油品控制性能的强度,对于保证引擎寿命有重要作用。 二、成品油检测技术方案 在成品油检测上,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色谱分析法:该方法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成品油检测方法,它能够对成品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精确的分析。 2.原子吸收法:对于成品油中的测量硫、铜、铁和钠等重金属元素,原子吸收法是一种监测方法。 3.红外光谱法:成品油的密度、闪点、燃烧值和水分等可以采用红外光谱法快速可靠地测量。 4.下垂法和体积法:用来检测成品油的润滑性能和物理性质的测量方法,在成品油工业领域中应用广泛。 三、成品油检测的优势和意义 成品油检测有如下优势和意义: 1.保障用油的安全性:成品油中不同元素的含量会影响油品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成品油检测方案能够保证成品油的安全性。 2.提高机器效率:成品油质量差的话,机器的运行效率就会非常低,成品油检测方案可以保证成品油的质量,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提高机 器效率。 3.促进环保:成品油检测可以减少大气环境的污染,防止油品中的有害元素进入生态系统,促进环保发展和绿色能源发展。 综上所述,成品油检测方案对于保障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营、节能减排、促进环保以及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我们在 日常工作中积极采取成品油检测方案,提高油品检测质量和效率。

油品检测标准及方法

油品检测标准及方法 油品检测是为了确保油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常见的油品包括汽油、柴油、燃料油、润滑油等。检测油品需要遵循相应的标准和方法,这些标准和方法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或国家相关机构制定和发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油品检测标准和方法: 1. 密度和相对密度检测: -标准:ISO 12185 -方法:使用密度计测量油品的密度,并与空气或水的密度进行比较。 2. 闪点检测(确定油品易燃性): -标准:ISO 2719 -方法:使用闭杯闪点仪或开杯闪点仪测定油品的闪点,即在特定条件下,油品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能够燃烧的最低温度。 3. 粘度检测(润滑油常用): -标准:ISO 3104、ISO 3105 -方法:使用粘度计测量油品的粘度,即油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流动性能。 4. 硫含量检测: -标准:ISO 8754、ISO 20884 -方法:使用硫含量分析仪或灼烧法测定油品中的硫含量,硫含量是评估燃料质量和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 5. 蒸馏性质检测(汽油、柴油等): -标准:ISO 3405、ASTM D86 -方法:使用蒸馏仪测量油品的蒸馏性质,包括初始沸点、终点沸点等,用于确定燃料的挥发性和沸程。 6. 硫酸铜腐蚀检测(柴油中的硫酸铜腐蚀检测): -标准:ISO 2160、ASTM D130 -方法:将油品与硫酸铜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观察是否发生腐蚀现象,用于评估柴油的耐腐蚀性。 7. 碳残渣检测(润滑油中的碳残渣检测): -标准:ISO 10370、ASTM D189 -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将油品进行热解,测定残渣的质量,用于评估润滑油的热稳定性。 请注意,每种油品可能需要遵循不同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测,且标准可能会在时间推移和地域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参考最新的适用标准,并遵循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油品检测。

石油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石油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被广泛用于燃料、化工原料等方面。为了确保石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首先,石油产品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外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含水量、硫含量等。外观要求石油产品无杂质、无水分、无异味,颜色应清晰透明。物理性质要求石油产品具有一定的密度、粘度、闪点、凝点等指标。化学性质要求各种组分的含量符合规定范围,例如甲烷含量不能超过 0.5%。含水量要求在一定范围内,一般不能超过1%。硫含量 是石油产品中的重要指标,硫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所以一般都有严格的限制。 为了确保石油产品的负责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石油产品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外观检验、物理性质检验、化学性质检验、含水量检验、硫含量检验等。外观检验主要是通过人工目测和仪器检测来判断石油产品的颜色、透明度等外观指标。物理性质检验主要包括密度测定、粘度测定、闪点测定、凝点测定等方法。化学性质检验主要是通过仪器分析测定石油产品的各种组分含量,如甲烷含量、饱和烃含量、芳烃含量等。含水量检验主要是通过沉淀法、蒸发法等方法,测定石油产品中的水分含量。硫含量检验主要是通过仪器分析测定石油产品中的硫含量,常用的方法有X射线荧光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在石油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需要专

门的检验机构来进行检测和评价。这些机构应具备一定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力量,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检验人员队伍。并且,检验结果也需要经过相互验证和比对,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还需要注重对检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以保证检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石油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对于确保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可以对石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起到规范作用,保障用户的利益。通过严格的检验方法,可以对石油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监控,提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石油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的研究和制定,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确保石油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此外,石油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还需要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以便于贸易和合作。国际上通用的石油产品质量标准主要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 国石油协会(API)等国际组织制定,如ISO 8217和API 5L 等。这些标准通常包括了外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含水量、硫含量、密度、粘度等一系列指标。同时,还有一些特定的标准适用于特定的石油产品,例如船用燃油、航空煤油等。 在石油产品的质量控制方面,使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和先进的分析方法非常重要。石油产品的质量检测通常需要使用仪器设备,如密度计、粘度计、闪点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这些仪器设备可以通过测量样品的特定性质来判断其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同时,还可以使用分析方法对样品中的组分进行准确的定量。这些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燃料油检测的十六项指标

燃料油检测的十六项指标 1.燃料油的运动粘度,表示燃料油的粘稠程度,它是对流淌性阻抗力量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淌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40℃运动粘度和100℃运动粘度。过去的燃料油行业标准用恩氏粘度作为质量掌握指标,用80℃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油品运动粘度是油品的动力粘度和密度的比值。当体的动力粘度为1泊,密度为1g/cm3时的动力粘度为1斯托克斯。粘度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也是燃料油重要的质量指标。 2.燃料油的水分,表示燃料油中水含量的多少,水分会降低燃料油的热值,锈蚀设备有关部件。水分的存在会影响燃料油的凝点,随着含水量增加,燃料油的凝点渐渐上升。此外,水分还会影响燃料油机械的燃烧性能,可能会造成炉膛熄火、停炉等事故。 3燃料油的色度,柴油颜色的深浅程度,柴油颜色的深浅往往能间接反映柴油精练程度的好与坏。 4燃料油的密度,燃料油的质量与体积之比,燃料油计量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燃料油组分的重要指标。 5燃料油的闪点,燃料油挥发气体的最低闪火点,燃料油的平安性指标,也反映燃料油中轻质组分的含量。 6.燃料油的凝点,轻质燃料油不流淌的最低温度,衡量燃料油的低温流淌性指标,划分柴油等级的主要依据。 7.燃料油的酸度,表示燃料油中所含酸性物质的多少,酸度

过高,会腐蚀设备,也是轻质燃料油重要的质量指标。 8.馏程,表示轻质燃料油中各组分的分布状况,判定燃料油 各组分的重要方法,燃料油重要的质量指标。 9燃料油硫含量。燃料油中的硫及其衍生物的含量,环保指标,燃料油中的硫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依据 含硫量的凹凸,燃料油可以划分为高硫、中硫和低硫燃料油,也是 燃料油重要的质量指标。 10金属元素含量,燃料油中金属元素Al、V、Si等的含量Al、V、Si等金属元素的含量是被限制的,其对设备有危害。 11.残碳,燃料油经蒸发和热解后所形成的残留物,燃料油残 炭多,表明燃料油简单氧化生成胶质或积炭。 12燃料油灰分,燃料油被碳化后的残留物经煅烧所得的无机 物灰分过多,将形成结垢,加剧设备的磨损,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机械。另外,灰分还会掩盖在锅炉受热面上,使传热性变坏。 13燃料油的杂质,燃料油中不溶解的沉淀物或悬浮物,机械 杂质的存在将会堵塞油滤,加剧设备的磨损,影响燃烧。 14氧化安定性,用以表示馏分燃料油的氧化安定性、抗氧化 力量,是柴油的重要质量指标,能反映柴油的胶质生成倾向。 15十六烷值,衡量柴油的发火性能的凹凸,衡量柴油在发动 机中发火性能和做功力量的指标。 16燃料油热值,单位重量的燃料油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燃料油产生热能的凹凸,是评价燃料油质量的主要指标。

石油检验标准

石油检验标准 1.引言 石油是人类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其质量的可靠性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了确保石油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环保,制定石油检验标准是必要的。 2.石油检验的目的 石油检验的目的在于检测石油产品中的各种成分,确定其质量指标是否达到国家相关标准。通过石油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石油产品中的问题,保证其可靠性和可用性。 3.石油检验的内容和方法 3.1 石油质量指标的检测 石油质量指标包括密度、粘度、含硫量、水分含量、凝点、闪点、燃点等。理化指标的检测可以通过仪器设备进行,如密度计、粘度计、红外光谱仪等。同时,还需进行化学分析和现场取样,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2 石油产品安全性检测

石油产品的安全性检测主要包括挥发性物质含量、燃烧性能、 爆炸性能、毒性等,这些参数的检测需要采用专门的实验方法和设备,如气相色谱仪、测爆仪等。 3.3 石油产品环境污染物检测 石油产品中含有的环境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 此需要对石油产品中的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检 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4.石油检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石油检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需要遵循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 和一致性的原则。相关机构应在全面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适用于国内石油市场的检验标准,并定期修订和更新。 5.石油检验的意义和影响 石油检验对于提高石油产品质量、保证石油产品安全性、降低 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石油检验,能够减少事故和环境污染 的发生,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6.总结

石油检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石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各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石油检验工作的重视,确保石油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以上就是石油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油品检测报告

油品检测报告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石油及其衍生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作为燃料使用在汽车、发电厂等领域,还是作为原材料用于化妆品、塑料等行业,人们对油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由于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油品的质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油品检测报告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它能够为人们提供可靠的数据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环境的安全。 油品检测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含量分析以及有害成分检测等。从物理指标来看,粘度和密度是最常见的指标。粘度是液体流动性的度量,它影响着油品在机械设备中的使用效果。而密度则是物质在单位容积内所含质量的度量,通过测量油品的密度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化学指标包括闪点、凝固点等。闪点是指油品在一定条件下被点燃的最低温度,它直接关系到油品的火灾安全性。凝固点则是指油品在低温下变固态的最低温度,对于寒冷地区的使用者来说,凝固点的合理范围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油品检测报告还会详细列出油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例如,对于汽车用油来说,会重点关注其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的

含量,因为这些元素的含量会直接影响到油品的耐磨性和清净性能。同时,油品检测报告还会检测有害成分的存在情况,以保障 油品对环境的安全性。例如,苯、苯并芘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对于 汽车尾气排放的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对这些成 分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才能制定出合理的使用标准和管理措施。 那么,如何保证油品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方面,检 测机构需要具备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力量。高质量的检测仪器 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数据,而专业的技术团队能够保证检测过程的 科学性和一致性。另一方面,检测机构应该具备独立性和公正性。只有独立于油品供应商和生产厂家,才能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和可 信度。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检测机构资质审查和监督,通 过建立强制性的检测制度,以确保油品检测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作为消费者,在购买油品时应提高对油品检测报告的关 注度。首先,要确保所购买的油品有检测报告,并且报告是由具 备资质的独立机构提供的。其次,要仔细阅读检测报告,了解其 中的物理指标、化学指标以及有害成分的含量,从而判断油品是 否符合自身需求。最后,如果发现油品存在问题,应及时向相关 部门或消费者协会举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汽油检测中各项指标解释

汽油检测中各项指标解释 抗爆性 发动机燃料在汽缸燃烧时,发生猛烈震惊,汽缸中消灭敲击声和输出功率下降,排出黑烟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爆震。抗爆性表示发动机燃料可能产生的爆震程度。假设不易产生爆震,则认为该燃料的抗爆性好。抗爆性是发动机燃料的重要指标之一,汽油的抗爆性以辛烷值来表示。辛烷值越高,表示燃料的抗爆性越好,燃料的抗爆性与其化学组成有关。 汽油抗爆性能指标 辛烷值指标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指标,由于就是通过抗爆性指标汽油产品分为 90 号、93 号和97 号 那么汽油标号的含义到底代表什么呢?汽油辛烷值可分为马达法辛烷值(MON)和争论法辛烷值(RON)。都是在标准条件下,把试样与巳知辛烷值的参比燃料的爆震倾向进展比较。参比燃料是由异辛烷(辛烷值为 100)和正庚烷(辛烷值为零)混合而成的.与试样中爆震强度相当的参比燃料中所含的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就是该试样的辛烷值。 RON 可较好地反映汽车在和缓条件及发动机低转速时汽油的抗爆性能. MON 可较好地反映动身动机高转速或重负荷下运转时汽油的抗爆性能。 二者的平均值称为“抗爆指数” ,二者的差值称为“敏感度”。 汽油蒸发性指标 馏程 馏程是石油产品的主要理化指标之一,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掌握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在轻质燃料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掌握石油产品生产的主要指标,可用沸点范围来区分不同的燃料,是轻质油品重要的试验工程之一。 1.车用汽油的馏程可以看出它在使用时启动、加速和燃烧的性能。初馏点和10%馏出温度过高,冷车不易启动;过低又易产生气阻现象〔夏季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油管中的汽油,蒸发形成气泡,堵塞油路,中断给油。汽油的50%馏出温

汽油各项检测指标的含义

汽油各项检测指标的含义 1. 抗爆性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它是汽油燃烧性能的主要指标。爆震是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引起的。 2. 汽油抗爆性能指标汽油辛烷值指标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指标,因为就是通过抗爆性指标汽油产品分为90号、93号和97号,由于标号的不同,汽油产品运行性能不同,汽油价格也随之不同。那么汽油标号的含义到底代表什么呢?汽油辛烷值可分为马达法辛烷值 (MON :Motor Octane Number)和研究法辛烷值(RON :Research Octane Number)。RON 可较好地反映汽车在和缓条件及发动机低转速时汽油的抗爆性能,而MON可较好地反映出发动机高转速或重负荷下运转时汽油的抗爆性能。二者的平均值称为"抗爆指数" (AKI :Anti-Knock Index),二者的差值称为"敏感度"。欧盟的汽油标准,同时对RON 和MON 予以限制,美国仅限制抗爆指数(AKI),中国限制RON和AKI。RON和MON 的关系应该是RON^MON + 10 RON和AKI的关系应该是RON«AKI+5o 3. 密度参考欧盟汽油标准EN228:2004和市地方标准DB11 238—2007《车用汽油》,本标准确定汽油密度为720 ~ 775kg/m3。 4. 馏程馏程是油品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X围,可反映汽油的蒸发性。1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启动性能和形成气阻的倾向,该温度愈低,发动机越易启动,且启动时间短,但是轻组分太多,易产生气阻;5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它会影响发动机启动后升温时间和加速性能,此温度愈低,发动机预热到正常工作所用的时间就愈短,变速愈容易,但50%温度太低,则燃料热值低,发动机功率小;9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中重组分含量的多少,关系到燃料是否充分蒸发燃烧的情况,90%馏出温度越高,重质组分越多,燃料燃烧不易完全;终馏点温度越高,则易稀释润滑油和增加机械磨损由于燃烧 不完全,形成汽缸上油渣沉积或堵塞油管。参考国家,地方汽油标准,本标准中规定第四,1 /

油品指标基础知识介绍

油品指标基础知识介绍 于燃料油,我们经常会见到诸如180cSt、380cSt这样的分类。这里我们对所有油品经常会用到的各项指标做简单的介绍。 cSt为Centistoke (厘海)的缩写,cSt是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单位“范”(Stoke)的百分之一,简写cSt。 粘度(VISCOSITY)是油品流动性的一种表征,它反映了液体分子在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强弱,作用强(粘度大),流动难。石蜡基型原油含烷烃成份较多,分子间力的作用相对较小,粘度较低,环烷基原油含脂环、芳香烃较多,粘度一般较大。但需注意的是油品的流动性并非单决定于粘度,它还与油品的倾点(或凝点)有关。 流体的粘度明显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压力也有一定影响,但一般可忽略不计),这种影响也是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实施的:通常的概念是温度升高流体体积膨胀,分子间距离拉远,相互作用减弱,粘度下降;温度降低,流体体积缩小,分子间距离缩短,相互作用加强,粘度上升。由于粘度与温度关系密切,因此任何粘度数据都需注明测定时的温度。通常在低温区域温度对粘度的效应尤其显著。 粘度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很多。在英国常用雷氏粘度(Redwood Viscosity ),美国惯用赛氏粘度(Saybolt Viscosity),欧洲大陆则往往使用恩氏粘度(Engler Viscosity),但各国正逐步更广泛地采用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因其测定的准确度较上述诸法均高,且样品

用量少,测定迅速。各种粘度间的换算通常可通过已预先制好的转换表查得近似值。 粘度对于各种油品都是一重要参数。内燃机及喷气发动机燃料的汽化性能、锅炉用燃料雾化的好坏均直接与各油品的粘度相关,而油品的输送性能亦与粘度有密切关系。由于粘度在油品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的重要性,因此不少油品,诸如残渣燃料油、某些润滑油等往往以粘度作为其分级的依据。此外通过对使用过程中的润滑油的粘度的测定更可提供该油品是否已经变质而需加以更换的信息。 运动粘度(KINEMETIC VICOSITY) u是油品的动力粘度(Dynamic Viscosity) n与同温度下的油品密度P之比: u =n /p 单位,海(Stoke)=厘米2/秒,通常以其百分之一一一厘淹cSt 表示。 具体是测定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的温度下(如40℃,50℃)流过运动粘度计之毛细管所需要的时间“秒”,然后乘以该粘度计之标定常数即得该试样粘度cSt。 运动粘度的优点是样品用量小,测试速度快,更主要是准确度大大高于其它测定法(雷氏、赛氏等),因此应用日趋普遍。 动力粘度是面积各为1厘米2并相距1厘米的两层液体,当其中一层以1厘米/秒的速度与另一层液体作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内摩擦力,单位“泊”(Poise),其百分之一即厘泊(CP)。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