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说课稿(部编版)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本单元语文园地五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通过3组形近字的辨析,借助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引导学生识记9个生字。
所有的字均为形声字,一半表音,一半表义,在此应重点注意引导学生领会形声字表义的特点。
“字词句运用”第一题是带有“言、语”的成语集合,旨在引导学生根据字面猜测词语意思,并为学生提供积累词语的示范。
“豪言壮语”“少言寡语”是指导和理解的重点。
“一言不发”“不言不语”和“三言两语”“少言寡语”意思相近。
第二题引导学生仿照例句,通过描绘事物形状、颜色等外部特征,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更具体。
“书写提示”一是提示写字时的姿势,二是提示左右结构的字“左短右长”“左长右短”的书写特点,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古诗《江雪》,诗人只用了20个字,就描绘出一幅寒冷而幽静的画面:远处是覆盖着白雪的群山,没有一只鸟飞过,纵横交错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在行走,下着大雪的江面上,只有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坐在舟里垂钓。
“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和作为课文的古诗相比,教学要求是不同的,以读读背背为主。
“我爱阅读”编排的文章是根据《吕氏春秋·察今》中的相关内容改写的,“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后来也引申为不懂变通、墨守成规的意思。
这里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九个生字,能根据字义猜偏旁,进一步领悟汉字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
点。
说说自己根据字形特点猜出汉字意思的方法儿。
2、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能猜测词语意思并尝试用词语说话。
3、能仿照例句,通过描绘事物形状、颜色、状态等外部特征,把句子写具体。
4、了解汉字左右结构左短右长、左长右短的间架结构,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
练习书写。
5、积累背诵古诗《江雪》。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诵读儿歌"包"部字族文的过程中,准确识记 8个生字。
教学难点∶
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
四、说学情
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年段教学重点,二年级识字教学应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而本课的重点,我设置为运用新的识字方法,巩固识字。
在此基础上进而
掌握一些有规律的词语,初步感知描绘事物形状、颜色等外部特征,能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更具体。
最后继续加强左短右长"右短左长"的字的写法。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次语文园地内容丰富有趣,从不同的角度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教学中,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教师要有效地勾联学生的储备,鼓励他们进一步总结识字方法,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汉字偏旁的表义功能,据此区分同音字,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运用。
学法∶学生在学习中,可运用观察法去发现汉字偏旁的表义功能,习得理解汉字字义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音乐《读唐诗》。
2、同学们,今天有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你准备好了吗?
3、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小手伸出来,我就伸出来。
我来问你来指。
眼睛在哪里?眼睛在这里。
耳朵在哪里?耳朵在这里。
脑袋在哪里?脑袋在这里。
同学们反应真快,下面就请你睁大双眼、竖起耳朵、开动脑筋和老师一起走进《语文园地五》。
4、板书题目:语文园地五。
二、梅花朵朵--识字加油站。
1、语文园地里百花齐放,我们先来欣赏梅花朵朵识字加油站。
瞧这一束白梅开得多热闹,它给我们送来了一首小诗《小青蛙》。
2、看这些蓝色的字,你发现了什么?他们都是形声字。
形声字可是汉字王国里的大家族。
下面我们就来再来认识几组形声字。
3、这多小花上的多胞胎,你发现它们的区别了吗,请你睁大眼睛看一看。
指名交流。
金字旁和金属有关,刀锋是刀最锋利的地方,山和大山有关,虫和昆虫有关。
4、知道了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我们就可以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5、再来看一组火眼金睛找不同选一选。
带有莫的字,有些读mo,有的字读mu,所以莫是这组多胞胎的声旁,“幕”巾字底,幕布就是遮盖阻挡外部的大布,节目开始开幕,结束谢幕,都应该是巾字底的幕。
扫墓和土有关,人死之后入土为安,所以扫墓、墓地、墓碑都离不开土。
爱慕指的是心里喜爱羡慕,所以应该是小字底,心字底的变形。
6、同学们答的真好,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学习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三组,请同学来说选哪个,为什么选他。
你答得很好,掌声送给他。
7、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是我们认识汉字的好帮手,不信你来选。
第一组泡、第二组伯、第三组波。
指名回答再齐读加深印象。
想不到同学们这么厉害,怎么奖励你们呢。
三朵漂亮的小梅花送给你们,红的
娇艳、白的像雪、粉的似霞,梅花朵朵,形态相似,却风姿各异,让我们想到了一首古诗王安石的《梅花》。
齐读一遍。
8、通过欣赏梅花,我们发现,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三、走进绿竹林--读一读猜一猜。
1、走出梅花园,我们来到了绿竹林。
绿竹林里藏着许多词语,谁会读。
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和言语活动有关。
2、你能猜出他们的意思吗。
指名回答。
千言万语形容话很多,千万形容极多,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千万的词语呢,指名回答并积累。
3、好事成双,再来一组,选一选连一连。
自己读意思,指名交流。
4、同学们真爱动脑筋,你能选个词语说话吗?比如说小蜗牛整天不言不语的。
指名回答交流。
5、我们一下子积累了这么多带有言语的成语。
祝贺你们,我们的语文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清代著名的书画大家郑板桥也叫郑燮,题了一首诗叫《竹石》,来跟老师读一遍。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幽兰馆---仿写例句。
1、穿过绿竹林,我们来到了幽兰馆。
瞧,一片片兰花叶子纤长柔美,多么像一个个优美的句子呀。
2、我们先来欣赏第一组句子:谁来读一读?哪一个句子好呢,好在哪里?细长的写出了葫芦藤的形状,雪白的是说花的颜色。
3、两全其美,第二组句子。
第二句又好在什么地方呢?茂密的说明
葡萄长得很茂盛。
4、有了这些表示事物颜色、形状、状态的词语,就可以把句子写具体。
下面你也来试一试吧。
5、仿写练习。
出示图片天空:什么样的天空飘着什么样的气球。
出示图片荷花:什么样的池塘开满什么样的荷花。
同学们的用词真妙,老师为你们点赞。
看来呀,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和表达,咱们的句子也能像兰花的枝叶一样温婉细腻。
张学良夸赞兰花的诗送给大家,跟我来读一读。
五、墨菊馆——书写提示:
1、同学们,读得很好。
我们不仅会读,而且还心灵手巧呢。
下面我们去菊花书法馆看看吧。
菊花书法馆里展示了四幅字。
2、看一看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
观和呼是左边短右边长,忙和打是左边长右边短。
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各部分的高矮长短,就好像看山喜尖不喜平,有变化才好看。
3、下面请你描一写二。
注意坐姿握姿,注意占格位置,严格按笔顺写,放慢速度。
同学们写得真漂亮。
下面就请一个同学展示一下吧。
六、小结与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动脑思考、大胆表达,再加上日积月累,我们的语文学习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2、这节课的作业展示给大家:一积累背诵古诗《江雪》,二阅读寓言《刻舟求剑》。
3、最后一首金志文的歌曲《远走高飞》赠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在我们的语文天地里,道路越走越宽广,越飞越高。
七、说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大胆表达日积月累
八、说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是非常枯燥的.但也有很多方法能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本课,我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在合作中更加深刻地理解词语的含义。
我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释每一句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
第二课时
一、说教学目标
1.发现左右结构汉字的不同特点,按“左边短,右边长”“左边长,右边短”的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2.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
3.积累寓言故事《刻舟求剑》,体会故事的寓意,培养阅读寓言的兴趣。
二、说教学重难点
能仿照例句,通过描绘事物形状、颜色、状态等外部特征,把句子写具体。
三、说学情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四、说教法学法
(1)会在词语前加上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2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观、呼、忙、如"。
体验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则。
五、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指导观察,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观呼忙如
(1)指名认读。
(2)引导学生观察四个字的结构特点,得出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结论。
(3)思考:虽然同为左右结构,它们在田字格的写法一样吗?
“观、呼”左边短,右边长;
“忙、如”左边长,右边短。
2.范写生字,归纳特点。
(1)教师范写生字。
(2)师生共同归纳特点。
观、呼:左边部分要写得窄小些,位置略往上靠;右边部分要写得宽大些,注意与左边部分笔画的穿插与连接。
如“观”的右边,“见”的撇要穿插到左边“又”的点下面。
忙、如:右边部分要写得窄小些,位置略往下移;左边部分要写得宽大些。
“忙”字右边“亡”的横要穿插到左边竖心旁点的下面。
(3)学生练习书写。
①练习书写姿势。
②学生描红仿写,注意左右部件的比例,字要写得匀称、美观。
③评价反馈。
投影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评议,进一步巩固左右结构的
字的书写规律及变化。
(4)熟字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有类似结构的汉字?
“左边短,右边长”的字:吹、呀、叹。
“左边长,右边短”的字:忆、和、打。
板块二日积月累,熟读成诵
1.出示古诗,读准字音。
(1)课件出示古诗《江雪》,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诗句。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教师正音,指导学生读准后鼻音“径”,平舌音“蓑”。
(3)学生齐读。
2.反复诵读。
(1)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千山、万径”声音延长,强调范围广,数量多。
“绝、灭”利落收声。
(2)学生合作读,读出画面。
引导学生把《江雪》想象成一幅画,抓住千山、万径、孤舟、蓑笠、寒江、雪等景物,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3)熟读成诵。
借助关键词语,背诵古诗。
板块三读通故事,感知寓言
1.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故事,请大家自由
朗读故事。
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好故事,体会寓意。
(1)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抓住“催”字,读出旁边人的干着急,适时进行表演读。
抓住“不慌不忙”,借助体态语,读出相应的语气。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例如,最后这个人能否把宝剑捞上来?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人或事?
(3)引导学生围绕感兴趣的问题展开交流,体会做任何事情都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要知道变通,否则很难获得成功的寓意。
(4)课件出示文言文版的《刻舟求剑》,教师范读,分句领读,让学生体会文言文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楚人有涉(shè)江者,其剑自舟中坠(zhuì)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huò)乎!
3.延伸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2)把《刻舟求剑》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4.小结:时间过得真快啊,又到下课时间了。
我们这节课学会了认
识古诗,积累了很多的词语,学会了读和讲故事。
今后的学习我们要注意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和好故事。
六、说教学反思
1.根据内容特点,采用儿童喜欢的形式展开教学。
如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在汉字学习中很重要,通过编儿歌等形式,在巩固生字的同时,让学生喜爱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又如,运用表演等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积累并理解成语,从而达到轻松掌握成语的目的。
学习《江雪》一诗时,告诉学生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把《江雪》变成一幅画,你会画些什么?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把《刻舟求剑》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这些形式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掌握方法,夯实基础。
在进行书写练习时,通过观察,让学生对“左边短,右边长”“左边长,右边短”书写规则的汉字有所感知,并归纳口诀帮助学生掌握写字要领,提高书写能力。
在学习怎样把句子写具体时,先指导学生观察例句,再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数量等方面说事物,让学生懂得加上描写形状、颜色、形态的词语,事物的特点就更鲜明了,句子也就更具体、生动了,然后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运用方法提高语言能力。
3.适度拓展,激发阅读兴趣。
在学习《刻舟求剑》时,适时出示文言文版的《刻舟求剑》,体会文言文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学完《刻舟求剑》,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相关书籍,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