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3 单孢子悬液的制备用生理盐水从成熟的孢子斜面上洗下孢子,倒入装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置摇床上振荡打散30min,经四层无菌擦镜纸过滤,得单孢子悬液。

2.3.4 紫外诱变

取孢子悬浮液5ml,置于Φ90mm无菌平皿中,打开皿盖,在磁力搅拌状态下用紫外灯(波长253.7nm,功率20W,照射距离30cm)照射,时间分别为0 s、4 s、8 s、12 s、16 s和20s,取不同照射剂量的处理液0.1ml适当稀释涂皿,37℃避光培养5d,待菌落长出,进行活菌计数。以未经过诱变饱子悬浮液的活菌数为基准,然后以照射时间为横坐标,致死率为纵坐标,绘制致死率曲线。

按照与致死率测定相同的办法,将孢子悬液照射一定时间后,取0.1ml诱变处理液适当稀释涂皿,37℃避光培养5d。

2.4.3 紫外线对KN-16孢子的诱变

紫外线是一种使用最早沿用最久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微生物诱变剂,其诱变频率高而且不易回复,紫外线可以引起微生物菌体的DNA突变,形成嘧啶二聚体。光照会断开嘧啶二聚体,所以紫外线诱变时要在避光条件下进行。以前认为致死率在90%~99.9%效果好。但是目前的报道认为致死率在70%~80%有利于正突变型的产生,且筛选的菌株遗传稳定性好。本实验对出发菌株KN-16进行紫外线照射0 s,4 s,8 s,12 s,16 s,20s结果如下:

2.4.

3.1 紫外线对出发菌株KN-16的致死曲线

KN-16菌株的孢子对紫外线的照射极其敏感(如图7所示),孢子致死率随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处理时间为4s时致死率为34.5%,8s时为73.4%,12s时为88.5%,16s时为93.4%,20s时为97.4%。8 s~20s 处理致死率上升缓慢。

图7 紫外照射KN-16孢子致死曲线

Fig.7 Mortality curve of the strain KN-16 irradiated by UV

2.4.

3.2 紫外线不同照射时间对出发菌株的诱变效应

任何诱变剂都同时具有致死和诱变的双重效应。对出发菌株KN-16进行紫外线诱变,从表4可以看出,照射不同的时间出发菌株的突变率不同。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正突变率(以井冈霉素A产量的增加定义为正突变)逐渐减小。紫外线处理8s时致死率为73.4%,正突变率为20%;处理12s时致死率为88.5%,正突变率为25%。有文献报道高剂量诱变,突变率高,致死率大负突变也相应高。因此本实验紫外线对KN-16孢子悬浮液照射采用8s为最佳照射时间。邹坚[46]和牛莉娜[48]用15W紫外灯(紫外线波长80%集中在253.7nm),30cm处照射井冈霉素生产菌,处理时间较长,分别用30s和35s达到接近100%的致死率,诱变效果较好。

本实验室采用紫外灯功率较大(波长253.7nm,功率20W,照射距离30cm),照射时间比上述文献中报道的要短。

表4紫外线对出发菌株KN-16的诱变效应

Tab.4 Effect of UV irradiation on KN-16

照射时间/s 4 8 12 16 20

正突变率/%14.3 20 25 16.7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