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有效性的评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课模板
基于教学有效性的评课
评价一节课不是这节课上得好与坏,一节课总会有闪光点,也会有瑕疵,最重要的是看教学是否有效,而教学有效性主要是三方面去思考:一、教学目标设定的有效性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三、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只有从这三方面去分析,才能更好的引导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教学目标设定的有效性。
任何一节课依据课标:~~~,就能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里面还能再细化为有无把握重难点,这些都可以从教师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活动安排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
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同样也是依据课标,观察教师有无引导学生①从材料中获取地理信息②自主探究和发现知识③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地理事物等方面去考虑。
情感、态度、价值观侧重于地理学科思想的渗透。
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评价一节课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有多个角度去评价,如①可以评价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探究。
评价探究的问题的价值,即是否值得探究。
评价探究的过程是否充分有效,合作探究过程是否基于自主探究,是否注重最后的探究成果分享交流,最终还要看教师是否进行小结,对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升华。
②评价教学过程中的“讲练结合”,评价讲练环节中的知识内化、巩固、反馈的有效性。
③评价教学过程中学
科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如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演绎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分类比较能力等。
④评价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有效性。
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最重要的要看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要看学生“学”的过程是主动建构,还是被动接授。
主动建构的知识,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运用的有力会大提升,而被动接受的知识表面看出来教学过程直接高效,但学生对知识理解停留在知识层次,很难得到能力上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评价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应该是依据课标确立的教学目标,再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来看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达成有效性的好坏。
当然一节课不可能所有目标都能很好的达成,如知识与技能有达成,过程与方法通常是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
另外,评价目标达成还可以从教学过程的参与度、课堂练习、课后拓展中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