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及有效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及有效处理
090612215 孙锐
摘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已经加剧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问题急待解决。

合理利用建筑垃圾不仅事关环保,同样蕴藏着丰富的商机。

关键词:建筑垃圾;处理;商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经济的不停发展,城市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度。

大批旧建筑物被拆除,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垃圾无形中成为阻碍城市建设的“代谢物”。

该怎样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是一个越来越值得关注的社会课题。

其实绝大多数建筑垃圾是可以作为可再生资源的重新利用,例如废金属可以重新回炉加工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木屑可以制造各种人造板材;碎砖,混凝土块等废料经过破碎后可以代替沙砾直接在施工现场利用,也可以用来制作块砖等建材产品,在建筑综合利用方面,近年来国内外有很多突破性的进展,如孔内深层强夯桩技术就是综合利用碎砖瓦的有效途径。

事实上在国内,由于配套管理政策不完善,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过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者农村,采用了露天堆放或者填埋的措施进行处理,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随着我国对保护耕地和环境保护各项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在如何处理和排放建筑垃圾已经成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和环境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方面,美国,德国及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这些国家大多实行的是“建筑垃圾源头削弱策略”,及在建筑垃圾的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生产的建筑垃圾使用科学的方法使其资源化。

1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中国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较低,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垃圾数量不断猛增,曾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

去年6月各地都启动重建改造工作的片区城中村重建改造项目工地,粉刷一新、一人多高的围墙里,被拆得千疮百孔的建筑物旁,没有运走的大量建筑垃圾散落在近百亩空地上。

而在部分片区改造施工现场,各种大型拆迁机械正在全速运转,一间间房屋瞬间轰然倒地,在腾起的团团尘雾下顷刻间变成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

这两处工地的建筑垃圾仅是中国各大城市成百上千个施工点的缩影。

按照相关规定,主城区建筑垃圾只能在晚上固定时间段转运。

每到这种时候,成群结队的渣土车穿行在城市大街上,车声隆隆,场面甚是壮观。

尽管如此,城里产生的建筑垃圾并未见少,仍然此生彼长。

违规消纳不断,
污染形势日益严峻。

长期以来,巨量的建筑垃圾,在给市民的生活带来影响的同时,也给城市环境埋下了更多的污染隐患。

据了解,近年来,因缺乏统一完善的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和规范的处置场所,城市大量建筑垃圾多采取扔弃、填埋等简单方式处理。

侵占土地、随意丢弃填埋、看得到的粉尘,乃至下雨天从垃圾堆流出的污水,只是建筑垃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影响的冰山一角。

据了解,由于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等属于难以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并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它们被埋到地下,会污染地下水,直接危害到周边居民的生活。

众所周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垃圾早已被看成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回收利用步履蹒跚而解决问题又迫在眉睫的中国,建筑垃圾的归途到底在哪里?据了解,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对城市城中村改造中建筑垃圾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后认为,近5年来各大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呈现出数量巨大、产生周期集中等新特点,要改变目前建筑垃圾主要还是采取回填、填埋和露天堆放为主的方式,急需寻找新的处理渠道,以科学、经济、有效的方式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

庞大的建筑垃圾,各城市以资源化处理为主,工程弃土将以回填、复垦、覆土绿化为主,逐步降低以回填和填埋方式处置建筑垃圾的比例以新型的资源化处理基地替代传统的消纳场。

今年,昆明市建成1个~2个工艺水平、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先进的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理示范工程,主城4区各建成一个过渡性建筑垃圾处置场并投入运营,完成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的生产力布局,2012年年底,力争实现全市建筑垃圾处置率达100%、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的目标。

概括起来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存在以下几点:(1)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不高,目前只能是绝大部分进行混合收集。

(2)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

(3)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多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

(4)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政策法规措施还不健全,建设工作者的环保意识不强。

2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对策
我国城市在对建筑垃圾处理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该如何处理就需要有组织进行协调解决,各建筑施工有关单位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分工负责,齐抓共管;要建立健全渣土设置与管理专项方案,对工地内建筑渣土的产生、防尘措施、处置等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2)提高建筑垃圾的技术处理水平。

城市建筑垃圾一般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缺乏对建筑垃圾的有效技术处理。

尤其是对建筑垃圾做混凝土骨料必需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堆存的技术国内企业还少
有研究。

城市相关部门应尽快帮助协调并依靠企业技术研发解决在建设垃圾处理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

(3)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及回收利用率较低,建筑垃圾大部分被运往垃圾填埋场堆放或填埋,不但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耕地,而且对土壤、水源、植被等自然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同时,在运输过程中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

所以对于那些分拣出来不能利用的垃圾要合理处置,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4)政府要为建筑垃圾处理提供资金保障。

建筑垃圾废料不是商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经过加工处理再利用后才会产生新的价值。

在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利用过程中,常常使处理单位无利润可图,缺少了积极性,直接影响利用工作的进行,因此必须由政府通过某种渠道在利用过程中给予经济补助。

(5)建立健全合理的政策法规。

近些年来,我国对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虽已有清醒认识,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国家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的处罚条例,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及规定建筑垃圾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的条款还不完善。

所以,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实行有效地奖惩制度。

3建筑垃圾处理所蕴含商机
在城市化进程中,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

现如今,建筑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这既是对垃圾认识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筑垃圾中的部分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重新利用的,根据现有技术,可利用途径有:(1)建筑垃圾经过破碎、分选成粗细骨料,替代天然骨料来配制混凝土、道路基层材料和建筑用砖。

(2)钢门窗、废钢筋、铁钉、铸铁管、黑白铁皮等经分拣后送有色金属冶炼厂或钢铁厂回炼。

(3)废砖瓦经清理可以重新使用。

废瓷砖、陶瓷洁具经破碎分选、配料压制成型生产透水地砖或烧结地砖。

(4)废玻璃筛分后送微晶玻璃厂或玻璃厂做原料生产玻璃或生产微晶玻璃。

(5)木屋架、木门窗可重复利用或经加工再利用,或用于制造中密度纤维板。

所以,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项问题,是个系统工程。

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快速、广泛、积极地参与进来。

4建筑垃圾商业化的典范
陈光标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就是建筑垃圾商业化的典范现在该公司拥有大型机械设备近300台(套),主要承担大型厂房、桥梁、烟囱等爆破、大型高技术含量机械设备拆除、大型建筑、桥梁拆除等复杂施工,目前是全国最大的专业拆除公司,具有国家级拆除资质,拆除过程中采用
国际先进设备和水压、液压、静力、爆破拆除法等国际领先的拆除工艺,有效降低了噪音,减少了灰尘;对于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公司突破了传统拆迁公司将钢筋剥离后建渣外运到郊区填埋,大量占用土地、严重污染环境等弊端,采用国际先进的移动式破碎筛分机组,对拆除下来的废旧混凝土现场破碎加工成商品混凝土骨料、建筑砌块集料、道路填铺料、三合土集料等不同用途的再生集料,可使加工后的建筑垃圾成为商品, 科学合理地直接提供利用,大大提高了废旧混凝土的利用效率,有效实现了拆除工程的环保化、无污染、零排放。

此举不仅有利于环保,综合利用了建筑垃圾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获得了很高的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登.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3)
[2]赵由才,环境工程实用手册:固体废物勿扰控制与资源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