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摘要: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39-001
阅读教学一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规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开创语文教育新局面,必须首先使阅读教学跨越到一个新的境界。
结合自身多年语文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阅读教学要明确阅读的主体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现代化教育的本质规定就是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该是主体。
然而我们的传统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先是教师钻研教材,阅读教参等参考资料,写出教案。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根据教案,以己为主,用演讲的方式,按准备好的程序,将教学内容,以”填
鸭式”方式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之下,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创造的天赋被扼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成为配角,不再是教与学模式中的话语霸权者,而应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引导者、解释者、咨询者以及参考资料的提供者。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主动的思考、探索、发现、创造,使他们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二、阅读教学设计要有梯度
既然确定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个人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阅读教学设计要有梯度。
首先要确定初读的基础性地位,在时间、精力等方面强化初读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整体感悟、积累与运用。
一般而言,初读环节要抓好两件事。
一是在初读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直接面对课文,进入课文,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一直读到正确、流利、初知大意。
在当前的阅读教学,初读环节往往被忽视,许多教师往往表现很浮躁,仅仅让学生粗粗读一两遍,就进入讲解阶段,直奔“考点”而去,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有害的。
二是培养学生的“思路意识”,引导学生把课文思路梳理清楚。
“思路意识”是语文教学的一种传统但却是很有用的策略。
教师可以根
据不同文体的要求,在引导学生初读时训练学生的“思路意识”。
其次要指导好精读。
在精读阶段,可以针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说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品味、鉴赏语言文字之美及运用之妙(怎么说的,效果如何)。
语文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去读懂,而不是听懂、看懂或靠老师讲懂,这应当成为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至于精读的主要任务,在让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的基本信息(说了什么)的基础上,更应当重视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文字之美及运用之妙。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满足于使学生明白“课文说了什么”,有何“微言大义”(深刻思想),忽视了“如何说”,“说的效果怎样”的教学,这是不符合语文阅读教学要求的。
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味、鉴赏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及运用之妙,抓住语文教学的实质与本体,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
三、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
”兴趣涉及感知、动机、思维、情感、意志等各个领域。
实践证明,兴趣能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进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是要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阅读教学有取之不尽的知识需要学生获取,教学中善于找到他们的“求知点”,这样学生就会表现出浓厚的求知兴趣。
什么是学生的“求知点”呢?“求知点”是阅读教
材需要学生掌握而又尚未掌握或不完全掌握的知识。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让他们既要付出努力,又能得到满足,找准“求知点”就必须在吃透教材的同时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
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用情感悟。
流传至今的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盛传不衰,就是因为作家文人的笔墨中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生命。
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和运用这个特点,通过读讲的训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阅读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
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引导学生学会与会学语文的关键,是提高语文阅读和语文学习效益、促进学生自能读书、自主学习语文、主动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从指导学生做好读书计划、引导写好读书笔记、加强课外阅读等方面来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
要明确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是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没有耐心和恒心也是没有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多少做多少,不断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要有梯度,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