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札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何苏六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札记
技术革新对中国纪录片的影响
《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是一部关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社会发展史,是一部关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观念发展史,同时还是一部关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技术发展史,“技术的发展强过了美学的力量,并强烈地影响了这个新电影的‘外貌’”,在《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的这本书中强调了技术在纪录片发展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中国纪录片史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技术的力量,他对于电视纪录片的语言、风格和观念的演变有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建国初期,当时的电视台硬件设备非常简陋,只有有限的一些过期胶片和几台16毫米的摄影机,洗印工序因为没有专业的设备,要靠人工来完成。
在北京电视台建台时,使用的摄影机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六台16毫米摄影机,其中四台是50年代瑞士生产的发条式的鲍莱克斯,两的台是解放军缴获的美国30年代生产的菲尔姆。
而作为消费材料的胶片,由于价格昂贵,根本不可能放手使用,只能扣紧拟定的拍摄脚本,按照很小的片比进行摄录。
1960年北京电视台从原东德进口了一批AK16马达摄影机,较之原来的每把发条只能拍摄20秒中的摄影机改进了不少。
然而起初的摄影机都不能同步录音,声音和画面的录制只能分开进行。
摄影机和录音机都很笨重,不仅不方便,而且声音很大,不适合在某些场合使用。
另外,摄影机和录音机的配备也不成比例,使得有些内容只能录声音,而有的部分只能有影像,而在后期制作时间较紧的情况下,要对口型也不是意见容易的事。
第一阶段(1958~1977)的纪录片中,声话剥离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所致,画面是一个轨道,声音是另一个轨道,经常声音是对画面的一种解说,而不是画面和声音的自然合成,所以在当时一般是“画面加解说”的形式。
在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基本上是一种单向灌输方式,我说你看,你播我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姿态。
在技术上,可以说是因为当时声话对位,声音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的是一种解说的意味,形成了一种有很浓的宣传味道的形象化政论纪录片形式。
从第二阶段(1978-1992)开始,全国性电视微波传输网络的初步形成,这一时期ENG技术的出现,使得记录系统的盛华一体,而且轻便。
正是这两点,使得这一技术在70年代中期被世界各大电视台广泛使用后,电视屏幕上纪实性的节目变得十分活跃。
80年代以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拍摄大都采用了ENG技术。
它改变了一直以来以胶片作为纪录介质的历史,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声画同步的电视摄影技术,省去了复杂的洗印、剪接、混录等工序,摆脱了对母体电影语言模式的长期依赖,开始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言语。
在这个时候纪实语言营运而生,轻便的摄录一体摄像机,很切实地帮助纪录片创作者实现了真正的解放,他成了人的器官的延伸,并帮助人们模拟人的步态和视角去记录生活的过程。
这是纪实风格出现的物质技术基础。
在拍摄过程中,加入了体验性的因素,几乎不加任何修饰,把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记录下来,还把现场的声音采录了进去。
ENG技术革新的不仅是纪录片拍摄的手法,更重要的是它还带动了纪录片观念的变革。
它使得纪录片离生活近了,离人也近了。
而与国外合作拍摄纪录片,让中国纪录片一下子靠近了国际纪录片的新观念,并开始了充满激情的艺术探索,人们的观念开始变得科学化、富有人情味,艺术和理性得到了很好的结合。
与此同时全国性电视微波传输网络的初步形成,使纪录片大众化传播有了硬件基础,这个时期纪录片成为“鼓舞人民、引导人民”的工具。
改革开放伊始,百业待兴,逐步建设起来的全国性电视微波传输网络,使得电视纪录片像世界电视纪录片史上的某些时期一样,成了具有激发热情、鼓舞斗志的天然优势的媒介和工具。
在第四时期(1999—2004),这时纪录片的两个核心词汇是“市场”和“社会责任”,市场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观众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建立共同的利益点,成为解救当今中国电视纪录片与困难的关键性的问题。
市场化的终极目标并不仅仅是金钱回报,而是促使纪录片在一种理性状态下多元化发展,在一种良性健康的机制中走向繁荣,是更多的人享受自己喜欢的纪录片。
促成这个时期的“多元化”现象,技术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价格相对廉价品质与专业设备相近的数字摄影机,使以往没有条件拍摄影片的人有了表达自己观念的机会,使电视纪录片有了更多个性的空间。
而DV的普及在推动纪录片创作的个性化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纪录片的大众化。
因此,在纪实性的作品里,技术所改变的不仅仅是形式化的外在层面,还直接影响到了题材的选择、语言的风格、创作的观念,以及真是的度。
正如在前面谈到的中国早期电视纪录片的样式、风格、观念等特征与当时的摄制技术条件无不关系一样,如第二时期的ENG,后一时期的数字Betacam,再后一时期的DV,这些技术的因素,都分别赋予了各个时期电视纪录片一些特征。
本书中将中国电视纪录片从1958年到2004年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
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22)
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
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9~2004)
注:划分标准,时间以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史的重大事件为划分,采用词是对于这个时期纪录片多个因素的综合描述。
总的轨迹:一个从国家工具形态逐步演变成为大众媒介形态,从政治产品演变为文化产品,从国内走向国际,从民族走向世界,从个人行为走向社会行为的过程。
纪录片职能渐变轨迹:国家政治和阶级斗争——唤起民族激情——体察平民生存状态——关注社会主流现实生活。
纪录片服务和观照的观念:国家、阶级意识——民族、集体意识——百姓、个人意识——市场、社会责任意识。
纪录片视角渐变轨迹:敬畏——反思——平视——审视
纪录片话语权:国家——群体——个人化——市场
纪录片主题:国家政治——民族精神——人的主题——多元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