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2006年9月~2007年8月期间出院15 859例患者中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 859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46例,感染率为4.07%。血液科、ICU和肿瘤科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3个科室出院人次仅为全院的6.82%,感染人次占全院的32.66%,感染例次占全院35.1%(244/695)。常见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占总感染例次的58.56%(407/695),其次是皮肤软组织感染11.51%(80/695)、泌尿道10.94%(76/695)和胃肠道感染9.78%(68/695)。结论:为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应加强对重点科室患者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感染的关注,合理使用抗生素,限制创伤性操作,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外源性感染。
【关键词】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当前,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的一大课题。医院感染已成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也部分地反映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对我院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调查对象为我院各科室2006年9月~2007年8月期间出院或死亡的患者15859例。所有感染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均符合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确定调查内容,查阅每份病历。感染病例登记表内容,在医院感染的患者中,按不同科室、感染部位、危险因素等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1.3 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1]和医师、护士的记录及患者的各种化验结果。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计算,超过其常规潜伏期而发生的感染可定为医院感染;对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发生在入院48 h以后者可定为医院感染。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率与科室分布:见表1。
2.3 感染高危科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见表3、表4。
3 讨论
医院感染与科室的关系揭示,感染的发生与疾病的类型密切相关[2],本组结果表明:肿瘤、血液和重危疾病最易发生感染。感染部位危险因素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是皮肤软组织、泌尿道、胃肠道感染[3~6]。
上呼吸道感染与空气传播交叉感染有关,本组上呼吸道占感染数的25.32%,抗生素、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多会引起下呼吸道肺部感染,本组下呼吸道占
33.24%,原因是长期卧床、侵入性导管留置等引起。特别是发生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使用的患者,患者意识不清,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70%气管插管患者可造成气管内误吸,存在于咽喉的菌丛很容易沿气管插管侵入气管内。治疗器械污染,以及空气、医护人员手、水和食物的污染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引起呼吸道感染。
侵袭性操作是造成皮肤与软组织感染的主要原因,本组皮肤与软组织感染11.51%、特别是血管内治疗,如静脉穿刺、静脉切开、中心静脉置管及周围静脉置管等因技术操作不熟练,插管部位皮肤破损,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屏障,病原菌可进入人体。另外输注化疗药物、高营养素对静脉的剌激等[7]。
本组泌尿道感染占10.94%,80%的医院内泌尿道感染与导尿有关。导尿操作不规范,无菌操作不严格,导致导尿管污染或将尿道外口周围细菌植入膀胱。外科患者因疾病和手术后尿潴留或过多残余尿也易诱发尿路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8]。由于广谱抗生素及多种抗生素的联合应用,抑制了肠道的正常菌群,使肠道球菌、真菌等过度生长,导致菌群失调,更增加了患者对胃肠炎的易感性。本组胃肠道感染9.78%。另外鼻胃管营养支持疗法、患者的体位和胃肠动力是影响胃液吸收的重要因素,胃液酸度降低,胃内细菌大量繁殖,也是造成消化道感染重要因素。
血液科、ICU和肿瘤科等高危科室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其原因是:这些科室中,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抗病能力减弱而易发生感染;采用的化疗或放疗及免疫抑制剂使用免疫能力进一步下降;营养不良或长期卧床;患者住院时间长,发生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几率高。各种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可抑制一些正常菌群的生长,从而使某些真菌大量繁殖,形成菌群失调;创伤性操作等[9]。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列入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之中,成为评价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医院感染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和住院天数,而且增加患者医疗费用,严重者影响患者预后甚至直接引起死亡。通过对主要危险因素,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监控,采取有效的措施。虽然不能杜绝医院感染,但经过医护人员的努力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
[2] 任南,文细毛,吴安华,等.178所医院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2(1):6.
[3] 张淑彩,郭晓,魏晓丽.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2):1435.
[4] 沈梅芳,楼一玲,王芳,等.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07.
[5] 王国权,范静,万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与控制感染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8):912.
[6] 张晓云,王国权,范静.恶性肿瘤病人医院感染因素的探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2,9(4):113.
[7] 周建良,吴诗品,吴劲松.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定植和相关菌血症[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3(5):269.
[8] 魏建明,李晓阳,孙桂华,等.不同尿液引流方法与尿路感染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1):826.
[9] 王亚霞,魏琴,刘亚新.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