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6章 图形的相似 小结与思考》教案_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 手拉手模型”教学设计
一、内容与目标分析
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么一对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们有共同的顶角顶点,而且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根据条件,我们可以进一步衍生出另一对全等或相似三角形,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因此,我把这一类问题归集起来,设计了本节课,并通俗的称之为“手拉手”,主要是想让学生见到这类问题,不再害怕,不再毫无头绪,由此进一步熟悉可以通过“转化”来求线段的长、或求线段的范围,突出“转化”的数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
【图片引入】
师:同学们,这张照片定格的是,一位老师和他的孩子们,手拉手欢快地去郊游。那么,除了在生活上有手拉手的友好之外,在数学上也有类似的友好图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
【模型探究】
Ⅰ.“手拉手”模型——全等
(1)如图,△ABC和△CED均为等边三角形,点C为公共点,那么,在这张图中,我们能得到哪些结论呢?
常见结论:
三角形全等:;线段相等:;角的结论:. (注: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稍微变下形,如下图,△ABC和△CED均为等腰直
图2
D
B
C
图1
D E
A
B
C
角三角形,点C 为公共点.你还能找出结论吗?
(3)再稍微变一下型,我们把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换成两个正方形,你还能找出结论吗?
(4)我们拓展到一般情况,如下图,△ABC 和△ADE 均为等腰三角形,点A 为公共点,且满足∠BAC =∠DAE . 你还能找出结论吗?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变化图形的变式训练,旨在让学生熟练找出新生成的一对全等三角形、以及相等的线段,以期达到将线段转化的目的。
【跟踪练习】
(1)如图1,已知△ABC ,以AB 、AC 为边向△ABC 外作等边△ABD 和等边△ACE ,连接BE 、CD ,请证明BE=CD 。
(2)如图2,利用(1)中的方法解决如下问题:在四边形ABCD 中,AD=3,CD=2,∠ABC =∠ACB =∠ADC=45°,求BD 的长。
设计意图:模型一探索后练习第(1)和(2)问,图1简单,直接看出手拉手图形;图2稍有难度,需要构造一对手拉手图形,然后把BD 转化即可解决。这样就达到让学生“挑一挑,能摘桃”的效果,真正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既激发他
们的兴趣,又调动他们遇到困难,不言放弃的斗志。 Ⅱ. “手拉手”模型——相似
如图,△ABC 和△CED 均为直角三角形,点C 为公共点,且满足∠BAC =∠CDE .
图3
A C
D
B
仿照上面结论:
三角形相似: 、相似比为 ;
线段关系: ;角的结论: .
【拓展提问】(1)若∠CAB=30°,则
=AD
BE
; (2)连结BD ,取AB 、BD 、DE 的中点,分别为M 、N 、P ,则
=PN
PM
; 师:若命题人将上面的图形补成矩形,大家可要慧眼识珠哦!
设计意图:此处的两个拓展提问,就是初步运用新生成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AD 和BE 的垂直关系,及数量关系。 【跟踪练习】
(3)如图3,四边形ABCD 中,∠CAB=90°,∠ADC=∠ACB =α,34
tan =α,CD=5,AD=12,
求BD 的长。(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有了刚才对相似模型的探索经验,再来练习第(3)问,学生就不会无从下手,而是会根据题意,构造出了一对与△CAB 相似的手拉手三角形,从而把BD 转化,然后类似第2问解决。
【课堂小结】在刚才一系列图形的探究中,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口答,并互相补充) 【挑战自我】
如图,点O 在线段AB 上,OA =1,OB =3,以O 为圆心、OA 长为半径作⊙O ,点M 在⊙O 上运动,连接MB ,以MB 为腰作等腰Rt △MBC ,使∠MBC =90°,M 、B 、
C三点为逆时针顺序,连接AC,则AC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_____.
【变式1】如图,点O在线段AB上,OA=1,OC=3,以O为圆心、OA长为半径作⊙O,点P为⊙O一动点,连接CP,以CP为腰作等腰Rt△CPD,连接OD,则OD 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变式2】如图,点O在线段AB上,OA=1,OC=3,以O为圆心、OA长为半径作⊙O,点P为⊙O一动点,连接CP,以CP为边作等边△CPD,连接OD,则OD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设计说明:这一组变式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克服为难情绪,然后积极寻找解题途径。通过这一组变式题型的训练,让学生真正理解在哪个点构造怎样的三角形,才能达到转化所求线段的目的。
三、结语
师:同学们,离中考还有24天,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共同努力,战胜懒惰,战胜恐惧,战胜中考!同学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