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评估2016年下半年第2次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1
需要评分请简要回答什么是绩效管理?
答案
所选答案:绩效管理是指通过协议,达成关于目标、标准和所需能力的统一框架,然后通过
相互理解的方式,使组织、群体和个人取得较好结果的一种管理过程
∙
问题2
得10 分,满分10 分
新公共行政学认为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是答案
所选答案:
社会公平
∙
问题3
得10 分,满分10 分
目前,我国称之为政府绩效评估的形式主要表现为答案
所选答案:
普适性的政府绩效评估
行业绩效评估
专项绩效评估
∙
问题4
得10 分,满分10 分
管理绩效又叫服务绩效,具体可以通过质和量来衡量。答案
所选答案:对
∙
问题5
得10 分,满分10 分
绩效评估程序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是政府绩效评估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前提。
答案
所选答案:对
∙
问题6
得10 分,满分10 分
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实现行政流程再造提供了哪些支持答案
所选答案:
动力
载体
技术
∙
问题7
得10 分,满分10 分
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突出地表现为哪几个方面答案
所选答案:
预算体制
公务员体制
采购体制
∙
问题8
得10 分,满分10 分
英国审计委员会提出的“三E”标准是指:答案
所选答案: A.
效率
B.
经济
D.
效果
问题9
得10 分,满分10 分
进行愈加复杂、涉及机构越多的行政流程再造,所受到的制度性障碍就越小。
答案
所选答案:错
当前国内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问题有:
(1)我国施行政府绩效评估还处于自发、半自发状态,缺乏全国统一的、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作保障,缺乏系统的理论作指导,盲目性严重;
(2)政府绩效评估缺乏评估主体的制度建构;
(3)绩效评估的内容不全面,没有建立科学、综合的评估指标体系,片面地将经济业绩等同于政绩,或者将公众的满意度评估等同于政府绩效评估的全部;绩效评估与政府职能和岗位职责严重脱节;同时,政府绩效一般没有进入市场交换领域;
(4)评估程序没有规范化、程序化,存在着随意性;评估过程具有封闭性、神秘性,缺乏透明度、公开性。
(5)评估方法单一,没有实现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有机结合;评估方法不科学,评估大多采取“运动式”、“评比式”、“突击式”,忽视了时间因素对绩效评估的影响,忽视了政府绩效的持续性评估;
(6)绩效评估功能价值的定位没有注重通过科学合理和可量化的绩效目标、绩效标准来规范
行政行为,不是把绩效评估作为提高行政能力、规范行政行为和进行激励的有效措施,而是作为消极防御、事后监督与制裁的手段;
(7)表面化的绩效评估进一步助长了政府部门及其领导者把政府部门的主要精力放在见效
快、表面化程度高的行政事务上,不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挥霍公共财政,刻意制造政绩工程。
请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当前政府绩效评估中的都有哪些常用指标并对其进行简要点评: 绩效评估指标的含义及有效的绩效评估指标的原则
指标是评估的具体手段,指标可看成是维度的直接载体和外在表现。公共部门可参照同一评估维度,但不同部门的评估指标体系可有很大的不同。以什么样的指标去考核政府部门及其治理人员的绩效就会带来什么样的行为。要测评政府绩效,必要的条件就是要建立政府绩效指标体系。没有绩效指标体系,政府绩效测评就成了无米之炊。所以,绩效指标体系是政府绩效测评的前提和基础,绩效评估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衡量的指标体系。
总的来说,有效的绩效评估指标,必须遵循几个原则:一是客观全面的原则。绩效
指标的制定要周密、合理、客观,要能涵盖政府的重要绩效。二是一致性原则。要真实地反映政府绩效,在制定绩效指标时,政府各部门、上下级之间在指标的数量、范围和权重方面必须协调一致,充分沟通。三是“硬”指标与“软”指标相结合的原则。绩效具有多维性,因此,绩效评估的指标应既有硬指标,又有软指标。所谓“硬”指标是指可量化的指标,其中以经济审计为主要内容和评估的主要途径;“软”指标是指难以具体量化的公众满足度,其中以社会评价为主要内容,评估的主要途径应是中介组织进行的社会调查。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呈现泛经济化趋向,过度追求经济指标
由于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后发国家,迫于内外各种压力,作为基础的物质层面现代化——经济发展,被赋予了远远超乎早发国家之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果现代化被扭曲为经济现代化,而经济现代化又被进一步简单化为“工业化”,“工业化”一词从广义上说已成为“经济现代化”的同义词。后发国家有别于早发国家的另一非凡之处在于他社会本身的现代化动力不足,急需现代化取向的政府运用政治和行动力量强行启动现代化进程,因而组织、推动、引领现代化建设往往成为这些国家的重要职责。这两方面的逻辑合在一起,使政府对公共行政的经济绩效给予最大程度的关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政府机关作为引导社会发展的权威组织,为了贯彻基本路线,提高政府的绩效,建立层层经济目标责任制度。政府机关绩效评估作为目标责任制的一个环节,通过对经济增长的绩效评估,考核地方各级行政首长并以此为依据决定他们的升迁任免。
在经济绩效评估中,又严重偏向GDP评估。可是GDP具有“不包括家务劳动的价值,不能完全反映社会的劳动成果……不能反映经济增长付出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代价,不能准确反映社会成员个人福利状况,人均GDP会掩盖收入差距的扩大”等局限性。并且GDP 及其消长的变化本是一个社会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政府公共行政只是导致GDP变化的因素之一。只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就GDP与政府公共行政的相关性并没有作出令人信服的科学分析和论证。在此情况下,我们却拿GDP来评价政府及其领导干部的政绩,GDP成了政府政绩最炫目的指标。各级政府及其领导都在处心积虑的追求GDP,为确保GDP增长,不惜饮鸩止渴,竭泽而渔,掠夺性开发使用非常稀缺的宝贵资源,使经济及社会发展出现“可持续性”危机;追求GDP还增加了经济的对外依存度,经济发展缺乏自主性;追求GDP,扭曲了政府资源分配,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重经济建设、轻社会支出,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2.指标设置缺乏广泛参与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往往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重视自查自评和同体评价(上级机关对其下级机关的绩效做出评估和评价,或对其所辖的处室部门从优到劣排出名次)漠视社会评价(外部中介组织、公众、专家的评估)。可见,评估主体多为上级行政机关,社会公众还没有真正成为评估主题。但政府的公共行政是一项服务社会、企业、公众的权威性治理活动,作为治理对象的社会、企业、公众,恰恰是政府公共行政环绕运行的中心,是政治上控制并主宰着政府的权威力量。而政府只不过是一个具有高度治理权威的公共服务组织,政府的职能只不过是一些被政府确认下来的社会、企业、公众对政府公共治理上的要求,社会、企业、公众的意愿和要求是政府公共行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政府公共行政的目的不是向社会、企业、公众简单的提供价值,而是为他们追求利益、实现价值提供便利。因此,政府公共行政的优劣成败得失——亦即政绩状况,主要不能由政府自我评价,而必须交由社会、企业、公众评价,这也是当代社会消费者主权和顾客至上原则在公共治理领域的必然要求和集中体现。
3.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设置不合理
目前,政府绩效考评中,一方面,过度偏重定性指标,对政府部门实行的绩效测评大多只有原则而笼统的规定,没有具体明确应该做些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在实际考核时,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