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领导本质

第二节领导本质
第二节领导本质

第二、领导本质

一、领导的二重性

领导的二重性是指领导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是由领导的性质决定的。而领导的本质则主要是由它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一)领导的自然属性

领导的自然属性是指领导活动中的指挥和服从关系的属性。领导是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自然需要。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有组织地进行的,它需要领导者以统一的意志来引导、指挥、组织、协调、监督被领导的思想、认识和行动。

领导的自然属性具有永恒性。领导活动中的指挥和服从关系的属性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下都同样具有,是各个社会领导活动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

(二)领导的社会属性

领导的社会属性是指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经济、政治等利益的对立或者一致关系的属性。领导活动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生产关系的表现。唯物史观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规定着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形式。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集中地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领导关系。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何种领导方式归根到底是由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的。

(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

世界上并不存在只有单一属性的领导,领导的二重性,是同一领导活动的两个方面的表现。所以,只有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认识和把握领导活动,才能把握特定社会的领导关系。

领导的本质是社会属性决定的,所以社会属性占主导地位。这是因为:

(1)领导的社会属性制约着领导的自然属性。

(2)社会属性决定着领导活动中领导者的产生形式。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的出现,首先是由社会属性决定的。

(3)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领导所具有的统一意志和权力的特征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决定的,领导活动中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也是由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4)社会属性不受自然属性改变的影响,仍然决定着领导的实质。

二、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是服务,它是由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方式决定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新型关系的内在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不再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而是完全平等的关系,是同志式分工合作的关系,没有尊卑贵贱之分。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领导关系是人类历史上完全新型的领导关系。一方面,各级领导者都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在经济上政治上没有任何特权,他们是受人民委托而担任领导职务、走上领导岗位的,其根本利益与人民群众是一致的;另一方面,由分工不同,领导者肩负着领导、指挥、组织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重大责任,他们应当是负责的公仆和勤务员。他们来自人民群众又服务于人民群众,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向人民群众负责,同时又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人民群众的事业和利益,就是领导者的事业和利益。

社会主义的领导关系,为保证革命事业的胜利起了巨大的作用,为建立社会主义的领导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领导的服务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之所以是服务,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作为上层建筑的内容,是为该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而作为生产关系的内容,又是为发展生产力,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的。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决定了领导工作的根本宗旨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落实到领导者制定和实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真题回顾

(单选)社会主义社会被领导者的本质是()

A.领导对象B。被统治者C。社会的主人D。领导工具

C[解析]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与人之间是平等、互助友爱的关系,领导者的出现也只是分工的需要,只能成为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故选C项。

三、领导权力

(一)领导权力的构成

领导权力是指领导者的职位权力,是领导者在特定的组织里因占有领导职位而形成的权力,是领导者实现组织目标在实施领导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施行的强制性支配和控制力量。

在不同的行业、单位或部门,领导权力的构成不尽相同,就其共性而言,领导权力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决策权。这是各种领导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权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的过程也就是制定和实施决策的过程,或者说“领导就是决策”。

(2)组织权。领导者根据事业或工作的需要,对机构设置、权力分配、岗位分工、人员安排等作出决定的权力叫做组织权。这是领导者的意图得以实现的组织保证。

(3)指挥权。领导者(或领导机关)为实现其决策或规划,对下属(人员或机构)下达命令或指示等的权力叫做指挥权。这是领导者实施领导决策或规划的基本保障。

(4)人事权。领导者对下属人员,有选拔、录用、教育、培养、升降、调配、使用、任免等权力,这就叫做人事权。这是领导者的职权充分发挥作用的客观基础。

(5)奖惩权。领导者根据其下属的功过表现,对其进行奖励或惩罚的权力叫做奖惩权。这是一正一反相辅相成的权力,是领导者对其下属进行统辖和控制的重要手段。

(6)调控权。领导者根据实际情况的要求,对其所属的机构、人员、工作等进行及时调整控制,使全局的工作能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以便更好地完成预定任务,达到既定目标,这叫做调控权。

(二)领导用权的原则

领导者要运用好权力,必须坚持一些基本的用权原则:

(1)民主原则。领导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人民。人民群众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授予领导者一定的权力,也可以因其不称职而收回这种权力。领导者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要善于自觉地倾听、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建议和意见。

(2)合法原则。将权力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种内容都用法律和制度加以明确规定,使权力的设置、运行和操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领导者只在法律和制度允许的范围和程度之内运用权力。

(3)为民原则。领导者是代表人民掌握和行使权力的,只能运用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用来谋取私利或达到任何个人目的。

(4)适时原则。就是把握住行使权力的时机。时机是社会活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能否善于抓住时机,直接影响权力实施的效果。

(三)领导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要保证领导者正确行使权力,必须加强对领导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权力制约与监督的必要性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多种因素决定权力制约和监督存在的必要性。

由于社会的、历史的以及体制或制度等因素影响,掌握权力的人既可以运用权力来为人民服务也可以滥用权力而危害人民。因此,权力具有被滥用的可能性。

人是社会的人,是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任何个人,即使共产党员或领导干部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消极变化而滥用权力。因此,掌权者的情况呈现复杂性。

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但人们的认识水平又总是要受到社会的和历史的客观条件的制约,从而发生对客观世界认识上的片面、偏差乃至错误。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身上,就会导致决策上、行动上的偏差和失误,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和损失。因此可见,掌权者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综上所述,为了避免消极腐败、滥用职权等现象的发生,为了不使错误的认识转化为错误的决定和错误的行动,领导权力必须引入监督制约机制。

2、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措施

组织教育和领导者的自我修养,能有力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通过教育和修养,使领导者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破除“官本位”意识,肃清封建主义的残余思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一心一意、千方百计地为人民谋利益。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要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二要使权力结构本身形成严密的制约和监督;三要重点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总而言之,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关键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四、科学政绩观

(一)政绩观的内涵和要求

所谓政绩,按字面的解释是指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绩效。所谓政绩观,是指人们对政绩总的看法。政绩观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绩的目的,即为谁而建政绩;二是政绩的内容,即什么是政绩,什么不是政绩;三是政绩的取得,即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或途径实现政绩。

所谓政绩的目的,是为了群众谋利益还是为了个人谋利益,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核心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正确政绩观的根本目的。共产党人的政绩,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绩。我们党所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所谓政绩的内容,其实质是要回答什么是真政绩,什么是假政绩,怎样衡量政绩,如何判断政绩观正确与否,这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关键问题。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用实践、群众和历史来衡量政绩,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历史观的生动运用,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工作思路的具体体现。

所谓政绩的取得,就是说政绩既不是靠投机取巧“玩”出来的,也不是靠蛮干、霸道的作风“逼”出来的。正确的政绩观所倡导的政绩的取得,靠的是实干,靠的是实干,靠的是科学,靠的是群众的支持。

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为,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取得什么样的政绩、创造多大的政绩。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政绩观的意义

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着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1)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客观需要。

(2)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是落实宗旨、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重要内容。

(3)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是干部队伍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三)在政绩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总的来说,我们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是正确的,是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来干事创业的。正因如此,才有经济社会发展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毋庸讳言,少数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存在错误的政绩观,政绩观的扭曲,导致一些干部的行为出现偏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表现:

(1)不按客观规律办事。

(2)不从实际出发办事。

(3)怀着个人功利办事。

(4)当老好人不办事。

错误政绩观的要害是急功近利,劳民伤财,造成了许多问题和矛盾,概括起来主要是:①虚名招致实祸,误党又误国;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③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

错误政绩观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共性根源,就是没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还有体制机制、干部制度和思想作风等方面的原因。

(四)准确理解正确政绩观的科学内涵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正确政绩观的灵魂。

(2)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政绩观的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3)求真务实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

(4)实践、群众和历史是正确政绩观的衡量标准。

(五)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途径

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好作风,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和政策落实到实处。”这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指明了方向。牢固树立和落实正确科学的政绩观,需要从多方面努力:

(1)必须紧紧抓住改造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

(2)必须继承和发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3)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

(4)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5)要着力建立知人善任的选人用人机制。干部作用体现一种导向作用。

(6)加大干部监督工作力度,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7)必须加强整体从政文化的建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