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经验的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控制变更记录
1国内主要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经验 (1)
1.1完善智慧城市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建设 (5)
1.2完善政策法规与标准,保证智慧城市建设秩序 (5)
1.3加大智慧城市建设资金投入,拓宽投资和融资渠道 (6)
1.4实施智慧城市人才战略,增强全民信息素质 (7)
1.5强化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建立评估机制 (7)
1.6开展智慧城市交流合作,优化外部发展环境 (8)
1.7利用世界先进理念把握智慧城市建设前沿 .................................... 错误!未定义书签。2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3)
2.1智慧城市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建设压力和投资风险共存 (3)
2.2缺乏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建设方向的把控能力不强 (4)
2.3智慧城市还处在规划和初期建设阶段,缺乏有效的考核指标 (4)
未找到图形项目表。
表目录未找到图形项目表。
1概述
“智慧城市”是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它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处理,并将信息快速反馈到利益相关主体,从而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实现城市运行的智慧状态。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工信、住建、交通、公安、环保等多个部门,且需要政府、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单位、电信运营商及智慧城市建设单位等协同推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概况,并总结了国内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突出的问题,并参照现有的建设情况总结了应对的经验,为高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2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概况
2.1国外智慧城市发展现况
智慧城市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空间上看,国外智慧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欧洲及亚洲部分国家。
a.美国
美国是最先提出“智慧城市”概念的国家,作为全球领先的发达国家,美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从内外两点着眼,对外为保持世界竞争优势地位,对内是为本国经济的拉升提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b.欧洲
欧洲的智慧城市关注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交通、建筑等领域的作用,发展低碳住宅、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提升能源效率,建设绿色智慧城市,旨在实现“智能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三大目标。
c.日本
日本“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主要是如何利用智能化技术来帮助人们的工作与生活。2009年7月,日本政府制定了《i-Japan 2015战略》,旨在到2015年
实现以人为本,“安心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让数字信息技术如同空气和水一般融入每一个角落,并由此改革整个经济社会,催生出新的活力,实现积极自主的创新。
d.韩国
韩国智慧城市是把所有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在u-City 计划中,信息技术渗入到所有城市元素,市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设备可享用城市元素,促进韩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2.2国内智慧城市发展现况
经过了几年的发展,我国智慧城市已经从理论探索、概念规划逐步进入落地实施和起步建设阶段,呈现规模发展态势。截止到2012年10月,我国已有95%以上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以上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了国内城市管理者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a.上海
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以浦东新区为代表。浦东新区历来重视信息化建设,进入“十二五”之后,更是将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到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层面。浦东新区智慧城市建设在网络基础设施、电子政务体系、城市运行管理、社会公众服务、产业联动发展等领域已具备良好基础,建成了电子政府框架体系、智能交通平台、智慧医疗、食品溯源、智慧物流等智慧应用工程,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的信息化公告服务应用体系。
b.广州
广州市以中新广州知识城作为广州市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示范区,目前已经开展了以智慧基础设施、智慧产业、智慧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并在2012年5月完成了《中新广州知识城智慧澄海市概念性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计划借助智慧政务、智能交通、智慧电网及智慧水网等专项智慧工程,实现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
c.宁波
宁波市是我国首批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并投入实践的先行者,在建设工作中坚持试点先行,并选择了智慧健康、智慧交通等一些条件比较成熟、与民生和
城市发展关系紧密、需求比较迫切的领域进行试点,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同时,立足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智慧产业,智慧物流、电子商务等智慧应用逐步完善,并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改造,夯实了智慧城市建设基础。
3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许多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与规划,并逐步开始实践。在我国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潮中,必须清晰、冷静地认识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3.1“信息孤岛”依然存在,信息开发程度亟待提高
解决各个部门之间信息系统重复建设,数据未能共享导致“信息孤岛”等问题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初衷之一,但目前在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多的是地方政府在积极地推动,而条线业务部门对此并不热心,城市的运行数据和信息依然存在各自的系统当中。以基础数据共享为例,住建部在对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的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人口、法人及空间地理等五大基础数据库,但从目前的建设情况来看,当前的智慧城市对于如何解决其共同管理模式问题并没有提供多少建设性的建议和经验,从这个角度讲,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仍然会面临诸多的重复建设问题,电子政务建设的各种固有问题仍然会继续存在。
3.2智慧城市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建设压力和投资风险共存
当前,在提出了“智慧城市”规划个构想的城市中,已经覆盖全部的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就连基础薄弱的三线城市,也计划筹划“智慧城市”建设。这固然是地方政府为了切实改善未来城市发展环境做出的巨大努力,但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对城市信息化及管理方式的全面改造,投资额较为巨大,这样的投入也使领导层对“智慧城市”寄予厚望,希望“智慧城市”的提出和建设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改观城市当前落后面貌。
期望值过大,导致了部分地方政府急功近利,过分重视长期规划与目标,而忽略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时,所有工程一起上马,期望几年内就可以改变一个城市,甚至期望一个基础薄弱甚至连数字城市基础都不完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