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手术进展、基本理论和原则 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Worst设计了虹膜夹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
• Fyodorov(1986年)介绍了一种用于有 晶体眼的单片式硅胶人工晶体。
• STAAR公司,眼内植入性接触镜 (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
• 1987年,Medennium研发了硅胶的后房 型有晶状体眼屈光性晶体。
• 2002年,法国moria公司生产特殊角膜板层刀, Pallikaris开展了epi-LASIK技术。
• 2003年,飞秒激光(femtosecond laser) • 2009年,全飞秒激光技术,因其局限性仍为
全面开展。
非激光的角膜屈光手术
• 1978年,Reynolds角膜基质环 (intrastromal corneal ring,ICR)。
安全性的提高)。
•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phakic intraocular,PIOL)。
• 20世纪50年代。 • Strampelli设计了用于超高近视有晶体眼的负屈光度
人工晶体
• Barraquer首次报告了PMMA材料的房角固定的前房 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结果。
• Baikoff(1989年)设计了前房型人工晶体(an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AC IOL)。
一、角膜屈光手术
1939年,日本佐藤勉第一个采用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矫正近视。
• 角膜前表面切口(早期)。 • 6mm角膜中心视区。 • 角膜厚度50%。 • 疗效不满意. • 角膜前后两面半切开(改进)。 • 角膜内皮严重损伤。 • ¾病例因角膜水肿或大泡状角膜病变而失明或行
角膜移植术。
1963年,哥伦比亚,Barraquer。 • 角膜镜片术(keratophakia) • 角膜磨镶术(keratomileusis)
三、巩膜手术
• 期望能够治疗近视。 • Muller(1903年),赤道部巩膜环切术。 • 前苏联Malbran(1954年)后巩膜加固术。
Snder和Thompson(1972年)改进了手术。
四、老视手术矫正
• 前睫状巩膜切开术(anterior ciliary sclerotomy),Thornton 1996年提出。
• 1990年,希腊,Pallikaris等采用准分子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 目前为主流术式。
• 1999年,意大利,Camellin等准分子激光上皮 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 LASEK)
至1984年底,美国共15万例手术,其贡献: • 1.改进了检查仪器(光学测厚到超声角膜测厚
仪)与手术器械(刮胡刀片到角膜钻石刀)
• 2.简化计算公式并使手术操作规范化。 • 3.系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1981年,中国,朱志忠 • 自制放大镜下RK手术。 • 3D以内安全有效。
• 1980年,美国,Kaufman。 • 角膜表面镜片术(epikeratophakia)。
• 1894年Botes开展角膜楔形切除术 (wedge resection)。
二、眼内手术矫治屈光不正
• 1708年,Boerhaave提出摘除透明晶体 矫正高度近视。
• 1889年,法国Fukala开展了手术。 • 真正成为可选择屈光手术是在人工晶体
和小切口超声乳化技术出现之后。 • 矫治高度近视、高度远视(源于手术的
全世界掀起矫正近视的高潮。
1986年,Ruiz等。 • 近视性原位角膜磨镶术(keratomileusis
in situ)治疗高度近视。 • 二次角膜切削,角膜瓣缝合。
• 负压吸引时间长,二次切削中心偏移,预 测性差。
• Avalos不缝合技术。
• 1994年,Ruiz发明了自动角膜板层刀 (automatic corneal shaper,ACS),提 出ALK技术。
屈光手术进展、基本理论 和原则
屈光手术的历史、现状和发 展
屈光手术的历史、现状和 发展
• 1708年,提出摘除透明晶体可以矫正高 度近视。1894年Fukala报告手术。
• 1898年,荷兰Lans发现烧灼角膜可以改 变屈光力,Wray(1914)和O‘Connor (1933)报道热烧灼矫正角膜散光。 Bock(1939)用电凝固术、中村明 (1941)用烧灼法治疗近视。
• 1983年,美国Trokel等用193nm(ArF气体产生) 的准分子激光对角膜进行切削的实验研究。
• 1985年,德国Seiler等对盲眼进行散光矫正。 • 1987年,美国,McDonald等第一次用准分子激
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用于近视眼的治疗并取得 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冷冻角膜进行车床加工阶段。
1973wenku.baidu.com,前苏联,Fyodorov。 • 早期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 • RK手术原则: • 1.角膜前表面。 • 2.保留中心视区越小,效果越大。切开越深,
效果越大。
• 3.建立手术计算公式。
1978年,美国,Bores。 • 切开角膜深度从原来的75%增加至80%~90%。
• 1987年,Fleming和Reynolds用于矫正近视和 远视。(兔眼)
• 1991年,FDA,第I阶段临床试验,1997年, 第III阶段临床研究。
• 1998年,法国 Colin用于治疗圆锥角膜。
“超常视力”探索
• 1994年,美籍华人liang等以Harttmann-Shack 波前像差仪测量人眼的屈光系统成像,采用光 学设备使测试者的矫正视力达到2.0。
• 1999年,瑞士和美国开始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 化角膜切削临床研究。
• 我国2002年开始这方面的临床研究,2004年 热潮,以后逐渐冷却。
• 角膜镜片术(keratophakia) • 角膜磨镶术(keratomileusis)
矫正散光的手术
• 1869年Snellen,1890年Lans等开展角 膜前表面松弛性角膜切开术矫正散光 (astigmatic keratotomy,AK)。
• Fyodorov(1986年)介绍了一种用于有 晶体眼的单片式硅胶人工晶体。
• STAAR公司,眼内植入性接触镜 (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
• 1987年,Medennium研发了硅胶的后房 型有晶状体眼屈光性晶体。
• 2002年,法国moria公司生产特殊角膜板层刀, Pallikaris开展了epi-LASIK技术。
• 2003年,飞秒激光(femtosecond laser) • 2009年,全飞秒激光技术,因其局限性仍为
全面开展。
非激光的角膜屈光手术
• 1978年,Reynolds角膜基质环 (intrastromal corneal ring,ICR)。
安全性的提高)。
•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phakic intraocular,PIOL)。
• 20世纪50年代。 • Strampelli设计了用于超高近视有晶体眼的负屈光度
人工晶体
• Barraquer首次报告了PMMA材料的房角固定的前房 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结果。
• Baikoff(1989年)设计了前房型人工晶体(an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AC IOL)。
一、角膜屈光手术
1939年,日本佐藤勉第一个采用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矫正近视。
• 角膜前表面切口(早期)。 • 6mm角膜中心视区。 • 角膜厚度50%。 • 疗效不满意. • 角膜前后两面半切开(改进)。 • 角膜内皮严重损伤。 • ¾病例因角膜水肿或大泡状角膜病变而失明或行
角膜移植术。
1963年,哥伦比亚,Barraquer。 • 角膜镜片术(keratophakia) • 角膜磨镶术(keratomileusis)
三、巩膜手术
• 期望能够治疗近视。 • Muller(1903年),赤道部巩膜环切术。 • 前苏联Malbran(1954年)后巩膜加固术。
Snder和Thompson(1972年)改进了手术。
四、老视手术矫正
• 前睫状巩膜切开术(anterior ciliary sclerotomy),Thornton 1996年提出。
• 1990年,希腊,Pallikaris等采用准分子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 目前为主流术式。
• 1999年,意大利,Camellin等准分子激光上皮 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 LASEK)
至1984年底,美国共15万例手术,其贡献: • 1.改进了检查仪器(光学测厚到超声角膜测厚
仪)与手术器械(刮胡刀片到角膜钻石刀)
• 2.简化计算公式并使手术操作规范化。 • 3.系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1981年,中国,朱志忠 • 自制放大镜下RK手术。 • 3D以内安全有效。
• 1980年,美国,Kaufman。 • 角膜表面镜片术(epikeratophakia)。
• 1894年Botes开展角膜楔形切除术 (wedge resection)。
二、眼内手术矫治屈光不正
• 1708年,Boerhaave提出摘除透明晶体 矫正高度近视。
• 1889年,法国Fukala开展了手术。 • 真正成为可选择屈光手术是在人工晶体
和小切口超声乳化技术出现之后。 • 矫治高度近视、高度远视(源于手术的
全世界掀起矫正近视的高潮。
1986年,Ruiz等。 • 近视性原位角膜磨镶术(keratomileusis
in situ)治疗高度近视。 • 二次角膜切削,角膜瓣缝合。
• 负压吸引时间长,二次切削中心偏移,预 测性差。
• Avalos不缝合技术。
• 1994年,Ruiz发明了自动角膜板层刀 (automatic corneal shaper,ACS),提 出ALK技术。
屈光手术进展、基本理论 和原则
屈光手术的历史、现状和发 展
屈光手术的历史、现状和 发展
• 1708年,提出摘除透明晶体可以矫正高 度近视。1894年Fukala报告手术。
• 1898年,荷兰Lans发现烧灼角膜可以改 变屈光力,Wray(1914)和O‘Connor (1933)报道热烧灼矫正角膜散光。 Bock(1939)用电凝固术、中村明 (1941)用烧灼法治疗近视。
• 1983年,美国Trokel等用193nm(ArF气体产生) 的准分子激光对角膜进行切削的实验研究。
• 1985年,德国Seiler等对盲眼进行散光矫正。 • 1987年,美国,McDonald等第一次用准分子激
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用于近视眼的治疗并取得 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冷冻角膜进行车床加工阶段。
1973wenku.baidu.com,前苏联,Fyodorov。 • 早期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 • RK手术原则: • 1.角膜前表面。 • 2.保留中心视区越小,效果越大。切开越深,
效果越大。
• 3.建立手术计算公式。
1978年,美国,Bores。 • 切开角膜深度从原来的75%增加至80%~90%。
• 1987年,Fleming和Reynolds用于矫正近视和 远视。(兔眼)
• 1991年,FDA,第I阶段临床试验,1997年, 第III阶段临床研究。
• 1998年,法国 Colin用于治疗圆锥角膜。
“超常视力”探索
• 1994年,美籍华人liang等以Harttmann-Shack 波前像差仪测量人眼的屈光系统成像,采用光 学设备使测试者的矫正视力达到2.0。
• 1999年,瑞士和美国开始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 化角膜切削临床研究。
• 我国2002年开始这方面的临床研究,2004年 热潮,以后逐渐冷却。
• 角膜镜片术(keratophakia) • 角膜磨镶术(keratomileusis)
矫正散光的手术
• 1869年Snellen,1890年Lans等开展角 膜前表面松弛性角膜切开术矫正散光 (astigmatic keratotomy,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