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吸害虫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型雌成螨出蛰期测报- 冬型雌成螨出蛰期测报-果芽萌动露绿 1、棋盘式固定5株树 2、内膛、主枝中段各10个生长芽/树 3、每芽累计1-2 头 开花后田间发生量测报 后田间发生量测报- 开花后田间发生量测报-苹果开花至冬成螨产生 1、棋盘式固定5株树 2、内膛、主枝中段各10 片叶/树(随螨外移,取样外移) 3、每叶达4头或叶有螨率30%,天敌:螨>1:40
螨类山楂叶螨蛛形纲、真螨目、 螨类山楂叶螨蛛形纲、真螨目、叶螨科 山楂叶螨蛛形纲 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初期叶部症状为局部退绿斑点,后逐步扩大成退绿斑块, 严重时,整张叶片发黄、干枯,造成大量落叶、落花和落果。 。 受精雌虫在枝干树皮裂缝内、粗皮下及靠近树干基部3cm深的土块 受精雌虫 缝隙越冬 越冬 幼螨无吐丝 无吐丝习性。雌性第1若螨期有吐丝结网的习性。 无吐丝 孤雌生殖的后代均为雄螨。 山楂叶螨多栖息于树冠的中、下部和内膛的叶片背面。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叶螨本身的生物学特性: 叶螨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年发生世代多,繁殖力强,发育速度快, 对环境适应性强。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夏季高温干旱是促使叶螨迅速增殖的主导因素。 农药干扰: 农药干扰:农药干扰是导致叶螨猖獗的最主要原因。 四、螨情调查及预测方法
雌螨 0.4mm,卵圆形,背毛细长, 0.4mm,卵圆形,背毛细长, 卵圆形 基部无瘤; 基部无瘤;足黄白色
雄螨 0.4mm,体末尖削,体 体末尖削, 体末尖削 背两侧具黑绿色斑纹
生活史 越冬雌螨出蛰
一年5 10代 一年5-10代。 越冬场所:树干缝隙、 越冬场所:树干缝隙、 枯枝落叶中、 枯枝落叶中 、 寄主植 物附近的表土下和其 他隐蔽场所。 他隐蔽环境的关系
气候 药剂防治影响 食料 品种、树势、 品种、树势、 叶片含氮量 元帅> 元帅>金冠 树势弱> 树势弱>强 含氮高> 含氮高>低 天敌 深点食螨瓢虫 陕西食螨瓢虫 小黑花蝽
高温、干旱/ 高温、干旱/猖獗 产生抗药性
光照
杀伤大量天敌 食料的匮乏加 速越冬雌螨的 产生
中华草蛉 塔六点蓟马 晋草蚜 东方钝绥螨
主要类群 蚜虫类 蝉、叶蝉、蜡蝉类 飞虱类、木虱类、粉虱类 介壳虫类 蝽类 螨类 刺吸类害虫为害特点 刺吸类害虫为害特点 直接危害: 直接危害:吸取植物的汁液养份,受害部分出现黄化、失绿的斑 点、萎焉、卷曲皱缩、虫瘿、肿瘤等畸形现象甚至整株枯萎或死亡。 间接危害:1. 有些种类分泌蜜露或蜡质物,污染叶面和果实,招 间接危害: 致霉菌的生长,影响呼吸和光合作用;2. 有些种类是植物病毒病 的传播媒介,使病毒病流行,造成更大的损失。 桃蚜 又名烟蚜,桃赤蚜,属同翅目、蚜科。为世界性害虫,国内 各地均有分布。 。 寄主:主要为害桃、李、杏、梅、苹果、樱桃、梨、山楂等果树; 寄主: 十字花科蔬菜、烟草等;兰花、月季、夹竹桃、海棠、仙客来等观 赏植物。寄主植物达300多种。 以卵在桃树等核果类果树的枝条、芽腋间、裂缝等处越冬。或以 卵 无翅胎生雌蚜在风障菠菜、窖藏白菜或温室内越冬。 桃蚜具有明显的趋嫩绿性,有翅迁移蚜对黄色呈正趋性, 习性 桃蚜具有明显的趋嫩绿性,有翅迁移蚜对黄色呈正趋性,而 对银灰色呈负趋性。是黄瓜花叶病毒、芫菁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 毒的传毒媒介 传毒媒介,获毒或传毒仅需几秒至几分种。 传毒媒介
四、防治技术-农业防治 防治技术- 培育无虫苗; 清除残株落叶; 间作轮作。 防治技术- 四、防治技术-阻隔法 在温室的门窗和通风口处安装防虫网。 防治技术- 四防治技术-诱杀成虫 室内放置黄板诱杀成虫 防治技术- 四、防治技术-化学防治 熏蒸法或烟雾剂法治成虫:DDV 熏蒸法或烟雾剂法治成虫: 常规喷雾: 常规喷雾:已对吡虫啉、扑虱灵、啶虫脒、阿维菌素、天王星、功 )、唏啶虫 夫等药剂产生了抗性。现在好的药剂有吡蚜酮(吡嗪酮)、唏啶虫 吡蚜酮( 吡蚜酮 吡嗪酮)、 因温室白粉虱世代重叠严重,因此必须连续几次施药。注意: 胺。因温室白粉虱世代重叠严重,因此必须连续几次施药。注意: 喷叶片背面 防治技术- 四、防治技术-生物防治 释放丽蚜小蜂
化学防治注意事项: 化学防治注意事项: 1 在施药量上可根据植物种类、生育期、蚜虫的抗药性适当增减; 药剂选择注意药害。 2 在甘蓝类植物上喷药时加0.1~0.3%洗衣粉。 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高毒农药禁止在蔬菜、水果上用. 3并注意保持蔬菜、水果采收期与施药日期之间的安全间隔期。 白粉虱(温室白粉虱、烟粉虱) 白粉虱(温室白粉虱、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 危害特点: 刺吸汁液, 危害特点:以成、若虫在寄主叶背面刺吸汁液,受害叶片变黄、 刺吸汁液 萎焉、甚至枯死。分泌的蜜露引起霉污病,污染叶片和果实,影响 分泌的蜜露引起霉污病, 分泌的蜜露引起霉污病 污染叶片和果实, 光合作用。此外温室白粉虱还能传播某些病毒病。 传播某些病毒病。 传播某些病毒病 侵入温室途径 1、前茬植物 2、带虫苗 3、防风口(门窗) 成虫、 成虫、卵 习性成虫具有趋嫩产卵的习性, 习性 随着作物新叶生长亦逐步上 初孵若虫 移产卵,因此在植株的不同 大龄若虫 层次出现各虫态有规律的分布。 伪蛹 成虫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 成虫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 初羽成虫 生殖方式营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 卵产在叶背,卵柄插入寄主组织。 卵产在叶背,卵柄插入寄主组织。
9-11℃,树 11℃, 芽萌动, 芽萌动,防 治关键一: 治关键一: 越冬雌螨出 蜇盛期至产 卵前期
交配过的 滞育雌螨越冬
出蛰雌螨产卵
防治关键二: 防治关键二: 落花后一周 左右卵基本 孵化完毕
第2代以后出现世代重叠 6-7月出现全年高峰 10月产生越冬型雌成螨 8-10月产生越冬型雌成螨
五、防治技术-花前、花后防治 防治技术-花前、 山楂叶螨防治的关键时期是:越冬雌虫出蛰盛期( 山楂叶螨防治的关键时期是:越冬雌虫出蛰盛期(花序分离至初花 月中前后); );第 代卵孵化末期(落花后1周左右)。 期,4月中前后);第2代卵孵化末期(落花后1周左右)。 常用的药剂:阿维菌素、克螨特、尼索朗、阿波罗、灭扫利、 常用的药剂:阿维菌素、克螨特、尼索朗、阿波罗、灭扫利、 0.3~0.5度石硫合剂等 0.3~0.5度石硫合剂等 五、生物防治 释放胡瓜钝绥螨的效果 思考题 刺吸式口器害虫的主要类群有哪些?简述蚜虫、 刺吸式口器害虫的主要类群有哪些?简述蚜虫、白粉虱等刺吸式口 器的为害特点? 器的为害特点? 简述烟蚜和温室白粉虱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简述烟蚜和温室白粉虱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简述红蜘蛛的分类地位和为害特点。 简述红蜘蛛的分类地位和为害特点。说明红蜘蛛容易爆发成灾的原 因。
预测预报 桃蚜即刺吸为害,又传播病毒病,为防止病毒病扩散蔓 延,防治蚜虫应在迁移蚜迁飞初期蚜虫点片发生 点片发生时。 点片发生 田间消长调查:直接调查、黄板诱测。 天敌调查:益害比达到1:100时可以不防治。 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 避蚜防病毒: 1. 避蚜防病毒:用银灰色地膜覆盖苗床和大田,不仅可以提高地 温,还可以避蚜害,防止病毒病的传播。 加强田间管理:由于蚜虫多集中嫩叶嫩梢上, 2. 加强田间管理:由于蚜虫多集中嫩叶嫩梢上,结合打顶抹叉将 蚜叶处理掉。 蚜叶处理掉。 二、生物防治 1、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人工助迁。2、人工释放瓢虫、草蛉等。 三、化学防治 直接喷杀虫剂: 直接喷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抗蚜威、阿维菌素、菊酯类杀 虫剂、辛硫磷等。 涂茎(干)或输液:吡虫啉等内吸性药剂(果树)(注意安全间 涂茎( 或输液: 注意安全间 隔期) 隔期) 根施: (蔬菜禁用) 根施:呋喃丹、涕灭威等(蔬菜禁用)
卵:圆球形,前期产的 圆球形, 卵橙红色, 卵橙红色,随着卵量增 加变浅为黄白色
幼螨: 幼螨:足3对,初孵圆形,黄白色, 初孵圆形,黄白色, 取食后渐变为椭圆形, 取食后渐变为椭圆形,淡绿色
4.形态特征 4.形态特征 若螨: 若螨:足4对,前期卵圆形。体背 前期卵圆形。 出现背毛, 出现背毛,两侧具黑绿色斑纹
螨类山楂叶螨蛛形纲、真螨目、 螨类山楂叶螨蛛形纲、真螨目、叶螨科 山楂叶螨蛛形纲 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初期叶部症状为局部退绿斑点,后逐步扩大成退绿斑块, 严重时,整张叶片发黄、干枯,造成大量落叶、落花和落果。 。 受精雌虫在枝干树皮裂缝内、粗皮下及靠近树干基部3cm深的土块 受精雌虫 缝隙越冬 越冬 幼螨无吐丝 无吐丝习性。雌性第1若螨期有吐丝结网的习性。 无吐丝 孤雌生殖的后代均为雄螨。 山楂叶螨多栖息于树冠的中、下部和内膛的叶片背面。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叶螨本身的生物学特性: 叶螨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年发生世代多,繁殖力强,发育速度快, 对环境适应性强。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夏季高温干旱是促使叶螨迅速增殖的主导因素。 农药干扰: 农药干扰:农药干扰是导致叶螨猖獗的最主要原因。 四、螨情调查及预测方法
雌螨 0.4mm,卵圆形,背毛细长, 0.4mm,卵圆形,背毛细长, 卵圆形 基部无瘤; 基部无瘤;足黄白色
雄螨 0.4mm,体末尖削,体 体末尖削, 体末尖削 背两侧具黑绿色斑纹
生活史 越冬雌螨出蛰
一年5 10代 一年5-10代。 越冬场所:树干缝隙、 越冬场所:树干缝隙、 枯枝落叶中、 枯枝落叶中 、 寄主植 物附近的表土下和其 他隐蔽场所。 他隐蔽环境的关系
气候 药剂防治影响 食料 品种、树势、 品种、树势、 叶片含氮量 元帅> 元帅>金冠 树势弱> 树势弱>强 含氮高> 含氮高>低 天敌 深点食螨瓢虫 陕西食螨瓢虫 小黑花蝽
高温、干旱/ 高温、干旱/猖獗 产生抗药性
光照
杀伤大量天敌 食料的匮乏加 速越冬雌螨的 产生
中华草蛉 塔六点蓟马 晋草蚜 东方钝绥螨
主要类群 蚜虫类 蝉、叶蝉、蜡蝉类 飞虱类、木虱类、粉虱类 介壳虫类 蝽类 螨类 刺吸类害虫为害特点 刺吸类害虫为害特点 直接危害: 直接危害:吸取植物的汁液养份,受害部分出现黄化、失绿的斑 点、萎焉、卷曲皱缩、虫瘿、肿瘤等畸形现象甚至整株枯萎或死亡。 间接危害:1. 有些种类分泌蜜露或蜡质物,污染叶面和果实,招 间接危害: 致霉菌的生长,影响呼吸和光合作用;2. 有些种类是植物病毒病 的传播媒介,使病毒病流行,造成更大的损失。 桃蚜 又名烟蚜,桃赤蚜,属同翅目、蚜科。为世界性害虫,国内 各地均有分布。 。 寄主:主要为害桃、李、杏、梅、苹果、樱桃、梨、山楂等果树; 寄主: 十字花科蔬菜、烟草等;兰花、月季、夹竹桃、海棠、仙客来等观 赏植物。寄主植物达300多种。 以卵在桃树等核果类果树的枝条、芽腋间、裂缝等处越冬。或以 卵 无翅胎生雌蚜在风障菠菜、窖藏白菜或温室内越冬。 桃蚜具有明显的趋嫩绿性,有翅迁移蚜对黄色呈正趋性, 习性 桃蚜具有明显的趋嫩绿性,有翅迁移蚜对黄色呈正趋性,而 对银灰色呈负趋性。是黄瓜花叶病毒、芫菁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 毒的传毒媒介 传毒媒介,获毒或传毒仅需几秒至几分种。 传毒媒介
四、防治技术-农业防治 防治技术- 培育无虫苗; 清除残株落叶; 间作轮作。 防治技术- 四、防治技术-阻隔法 在温室的门窗和通风口处安装防虫网。 防治技术- 四防治技术-诱杀成虫 室内放置黄板诱杀成虫 防治技术- 四、防治技术-化学防治 熏蒸法或烟雾剂法治成虫:DDV 熏蒸法或烟雾剂法治成虫: 常规喷雾: 常规喷雾:已对吡虫啉、扑虱灵、啶虫脒、阿维菌素、天王星、功 )、唏啶虫 夫等药剂产生了抗性。现在好的药剂有吡蚜酮(吡嗪酮)、唏啶虫 吡蚜酮( 吡蚜酮 吡嗪酮)、 因温室白粉虱世代重叠严重,因此必须连续几次施药。注意: 胺。因温室白粉虱世代重叠严重,因此必须连续几次施药。注意: 喷叶片背面 防治技术- 四、防治技术-生物防治 释放丽蚜小蜂
化学防治注意事项: 化学防治注意事项: 1 在施药量上可根据植物种类、生育期、蚜虫的抗药性适当增减; 药剂选择注意药害。 2 在甘蓝类植物上喷药时加0.1~0.3%洗衣粉。 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高毒农药禁止在蔬菜、水果上用. 3并注意保持蔬菜、水果采收期与施药日期之间的安全间隔期。 白粉虱(温室白粉虱、烟粉虱) 白粉虱(温室白粉虱、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 危害特点: 刺吸汁液, 危害特点:以成、若虫在寄主叶背面刺吸汁液,受害叶片变黄、 刺吸汁液 萎焉、甚至枯死。分泌的蜜露引起霉污病,污染叶片和果实,影响 分泌的蜜露引起霉污病, 分泌的蜜露引起霉污病 污染叶片和果实, 光合作用。此外温室白粉虱还能传播某些病毒病。 传播某些病毒病。 传播某些病毒病 侵入温室途径 1、前茬植物 2、带虫苗 3、防风口(门窗) 成虫、 成虫、卵 习性成虫具有趋嫩产卵的习性, 习性 随着作物新叶生长亦逐步上 初孵若虫 移产卵,因此在植株的不同 大龄若虫 层次出现各虫态有规律的分布。 伪蛹 成虫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 成虫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 初羽成虫 生殖方式营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 卵产在叶背,卵柄插入寄主组织。 卵产在叶背,卵柄插入寄主组织。
9-11℃,树 11℃, 芽萌动, 芽萌动,防 治关键一: 治关键一: 越冬雌螨出 蜇盛期至产 卵前期
交配过的 滞育雌螨越冬
出蛰雌螨产卵
防治关键二: 防治关键二: 落花后一周 左右卵基本 孵化完毕
第2代以后出现世代重叠 6-7月出现全年高峰 10月产生越冬型雌成螨 8-10月产生越冬型雌成螨
五、防治技术-花前、花后防治 防治技术-花前、 山楂叶螨防治的关键时期是:越冬雌虫出蛰盛期( 山楂叶螨防治的关键时期是:越冬雌虫出蛰盛期(花序分离至初花 月中前后); );第 代卵孵化末期(落花后1周左右)。 期,4月中前后);第2代卵孵化末期(落花后1周左右)。 常用的药剂:阿维菌素、克螨特、尼索朗、阿波罗、灭扫利、 常用的药剂:阿维菌素、克螨特、尼索朗、阿波罗、灭扫利、 0.3~0.5度石硫合剂等 0.3~0.5度石硫合剂等 五、生物防治 释放胡瓜钝绥螨的效果 思考题 刺吸式口器害虫的主要类群有哪些?简述蚜虫、 刺吸式口器害虫的主要类群有哪些?简述蚜虫、白粉虱等刺吸式口 器的为害特点? 器的为害特点? 简述烟蚜和温室白粉虱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简述烟蚜和温室白粉虱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简述红蜘蛛的分类地位和为害特点。 简述红蜘蛛的分类地位和为害特点。说明红蜘蛛容易爆发成灾的原 因。
预测预报 桃蚜即刺吸为害,又传播病毒病,为防止病毒病扩散蔓 延,防治蚜虫应在迁移蚜迁飞初期蚜虫点片发生 点片发生时。 点片发生 田间消长调查:直接调查、黄板诱测。 天敌调查:益害比达到1:100时可以不防治。 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 避蚜防病毒: 1. 避蚜防病毒:用银灰色地膜覆盖苗床和大田,不仅可以提高地 温,还可以避蚜害,防止病毒病的传播。 加强田间管理:由于蚜虫多集中嫩叶嫩梢上, 2. 加强田间管理:由于蚜虫多集中嫩叶嫩梢上,结合打顶抹叉将 蚜叶处理掉。 蚜叶处理掉。 二、生物防治 1、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人工助迁。2、人工释放瓢虫、草蛉等。 三、化学防治 直接喷杀虫剂: 直接喷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抗蚜威、阿维菌素、菊酯类杀 虫剂、辛硫磷等。 涂茎(干)或输液:吡虫啉等内吸性药剂(果树)(注意安全间 涂茎( 或输液: 注意安全间 隔期) 隔期) 根施: (蔬菜禁用) 根施:呋喃丹、涕灭威等(蔬菜禁用)
卵:圆球形,前期产的 圆球形, 卵橙红色, 卵橙红色,随着卵量增 加变浅为黄白色
幼螨: 幼螨:足3对,初孵圆形,黄白色, 初孵圆形,黄白色, 取食后渐变为椭圆形, 取食后渐变为椭圆形,淡绿色
4.形态特征 4.形态特征 若螨: 若螨:足4对,前期卵圆形。体背 前期卵圆形。 出现背毛, 出现背毛,两侧具黑绿色斑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