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性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与性格
从音乐偏好判断人的性格
田旻
用西方国家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从大众对音乐偏好角度分析划分出四种不同类型:
第一种:反思-复杂型
其中包括:
1.古典(古典音乐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西方古典音乐,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如我国民族音乐《广陵散》、《汉宫秋月》等)。
狭义是指古典主义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代表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2.爵士(爵士乐讲究即兴,以具有摇摆特点的Shuffle 节奏(有跳跃感,布鲁斯常用)为基础,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的结合)。
3.蓝调(美国早期黑奴抒发心情时吟唱的曲式,融入大量蓝调音(Blue Notes),使得音乐上充满了压抑及不和谐的感觉,这种音乐听起来十分伤感)。
4.民谣(民间流行、赋予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
如法国民谣蓬勃、意大利民谣热情、英国民谣淳朴、日本民谣悲愤、西班牙民谣狂放、中国民谣的缠绵悱恻(如四川民谣《康定情歌》、云南民谣《弥度山歌》、台湾校园民谣《外婆的澎湖湾》等),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色彩) 。
第二种:激烈-叛逆型
其中包括:
1.另类(一是指出自地下俱乐部、签约于独立唱片音乐公司的歌手、乐队的音乐作品;二是除流行情歌、流行舞曲、传统的节奏布鲁斯、摇滚乐、流行民谣、重金属等主流音乐风格之外的,包括先锋派音乐、新浪潮、前卫电子实验音乐、前卫舞曲、噪音音乐、地下民谣、校园音乐等,一般统称为另类音乐)。
提到中国的另类音乐,人们会回忆起“唐朝乐队” 、“黑豹乐队”等,但政府对媒体控制严格,我国的流行音乐种类要比国外多得少,稍“不合口味”的音乐就被pass掉了。
2.摇滚(摇滚乐分支众多,形态复杂,主要风格有:民谣摇滚、艺术摇滚、迷幻摇滚、乡村摇滚、重金属、朋克等,代表人物有:“猫王”、披头士乐队、滚石乐队等。
中国摇滚乐兴起于80年代初,1986年崔健的《一无所有》喊出了中国摇滚第一声,以“零点”为代表的摇滚乐队正在呼应着台湾的伍佰,许巍1997年的专辑《在别处》令人惊讶,几乎每一首歌曲的曲调都非常好听、唯美。
李杰1997年的《谁都看见了希望》与《在别处》相反,这张具有鲜明时代感的唱片同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可惜这张具创新精神的专辑既没有得到主流社会的肯定,也没有赢得当时正在对欧美另类朋克音乐模仿得十分起劲的前卫青年的好感。
3.重金属(音乐上具有“重量”性,给听者一种歇斯底里的狂躁感,与别的音乐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把这种音乐取名为“重金属”。
这种硬派风格起到宣泄的效果,这种重量感似乎把人体身上的压力都用这种宣泄方式发泄出来)。
第三种:乐观-传统型
其中包括:
1.乡村(乡村音乐的特点是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事性,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亲切热情而不失流行元素。
多为歌谣体、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二部曲式就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曲式,也叫二段体;三部曲式就是由三个部分组的曲式,也叫三段体)。
2.流行(流行音乐准确概念应为商品音乐,是指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创作的音乐。
按照汉语词语表面去理解,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乐曲和歌曲。
它们植根于大众生活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
3.宗教(又称圣乐,它既传达上帝给人们的启示,又表现信徒对上帝的崇敬、赞美、信靠和祈求。
宗教音乐是欧洲艺术音乐的源头,18世纪以前,欧洲音乐主要以教会音乐为主)。
4.原声(原声音乐,又称原声带,多指电影中的配乐,
也有一些动画、电子游戏和电视剧的原声音乐,常在电影或动画等播出之后发行)。
第四种:能量-节奏型
其中包括:
1.Rap(中文为说唱。
即有节奏地说话的特殊唱歌形式。
发源于纽约贫困黑人聚居区。
它以在机械的节奏声的背景下,快速地诉说一连串押韵的诗句为特征)。
2.hip-hop(中文意即嘻哈,Hip-Hop意为“摇摆的屁股”,源自美国黑人社区, Hip-Hop是一种由多种元素构成的街头文化的总称,它包括音乐、舞蹈、说唱、DJ技术、服饰、涂鸦等。
它属街头文化,是一种生活态度)。
3.soul(意为“索尔”,是一种黑人音乐,亦称“灵魂乐”,由布鲁斯、摇滚乐与黑人福音歌混合而成的一种黑人流行音乐,演唱时较少演奏乐器)。
4.funk(意为“朋克”,音乐作为连接传统“魂乐”(Soul)和早期“迪士科”(Disco)的过渡音乐,“朋克音乐”是R&B(译作“节奏蓝调”或“节奏布鲁斯”)最为节奏化和现实化、偶然也会有些狂野和实验的表现)。
九十年代中后期北京出现了一批朋克乐队,媒体管他们叫“北京新声”。
两张很有代表性的朋克唱片。
一是“地下婴儿”1999年的《觉醒》,这张唱片里的朋克十分“正宗”。
二是1998年的《麦田守望者》,这是另一类走流行路线的朋克乐队的
最佳代表。
这里顺便提一下“布鲁斯”,如果说,北京的“鲍家街 43 号”乐队对布鲁斯的模仿只是形式上的,那么,杭天&乐队1999年《我的心是油炸的蚕豆》算是一张真正具备布鲁斯精神的专辑。
还有“节奏之犬:乐队是一直活跃于京城酒吧的一支布鲁斯乐队。
5.电子(使用电子乐器以及电子音乐技术来制作的音乐;而创作或表演这类音乐的音乐家则称为电子音乐家。
)多年前,只有王勇结合中国传统乐器和电子合成器制作过一张《往生》。
但近几年国内创作出的电子音乐已经具有国际水平了。
比如“超级市场”1998年的《模样》,这支来自北京名不见经传的乐队一出手就迎来满堂彩。
二是王磊1998《春天来了》等。
6.舞曲(很多人会误以为舞曲就是舞蹈BGM(背景音乐),使得很多人对舞曲这个词的应用超出了范围。
舞曲是一种音乐类型,指的是电子舞曲和DANCE-POP(流行舞曲))。
研究发现:第一种类型的人,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开放,不保守,想象丰富,崇尚审美,认为自己智商较高,语言能力较好,政治上倾向自由主义,对人比较宽容,但不怎么喜欢锻炼和运动。
第二种类型的人,对新事物也比较开放,寻求刺激和体验冒险,认为自己的智商和语言能力较强,爱好运动;更有趣的是,他不并不会因为另类音乐中的消极情绪而使自己变
得神经质或难以相处。
第三种型的人,性格外向,容易与人相处,喜欢帮助别人,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比较保守。
自己认为自己相貌和身体条件不错,比较喜欢运动。
但不够开放,遵从社会规则,不喜欢自由主义,表达能力不是很好。
第四种型的人,同样比较外向,随和,健谈,崇尚自由主义,认为自己有魅力,喜欢运动,不赞同社会规范和保守主义。
我们可以对比分析一下自己的性格,看看与上述音乐偏好是否相吻合。
然而,我个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比如我二胡和古筝方面喜欢古典,萨克斯喜欢爵士与流行,小提琴喜欢原声与电子。
所以,我介于第一种与第三种类型。
但我却喜欢运动与锻炼,因为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演奏时力量与激情从何而来?况且,任何一场演奏会约一个半小时左右,假如身体不好的人难以坚持到最后。
同时,我还喜欢乡村音乐,因为从小生长在乡村,对《喜看麦田千层浪》(二胡曲)、《乡韵》(古筝曲)等音乐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在声乐方面我则喜欢流行与通俗歌曲。
因此,大多数人也许和我一样并不完全属于某一种类型,而是属于综合型,也就是说4种类型兼而有之。
不过,我认为,通过偏好某种类型的音乐或歌曲,可以大致了解一个人的性格。
比如喜欢那些复杂、深奥音乐(拉
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陈钢的《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令人望而生畏的高难度曲目),这些人通常聪明无比,讲究生活情调,有“阳春白雪”之傲气,而且有时会让人难以接近。
相反,那些喜欢乡村音乐(比如《山路十八弯》、《昨日重现》等)和流行音乐(《see you again》、《小苹果》等)的人,则大多比较循规蹈矩,做事风格相对保守,待人比较真诚,容易亲近。
而喜欢舞曲(《青春啊青春》、《拉德茨基进行曲》)、迪斯科(《铁马金戈》、《阿里巴巴》)等表达强烈情感音乐的人,思想非常活跃,但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冲动,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偏好歌剧(《茶花女》、《江姐》)、戏曲(京剧《白蛇传》、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带有完整剧情音乐的人,通常性格内向、敏感,容易受剧情的影响,有时爱较真、钻牛角尖。
值得注意的是,爱听摇滚或另类音乐的青少年,正如那些喜欢由85后及90后群体所引领的非主流青年一样,他们并不一定离经叛道,而是原本就有点内向,有时会感到孤单(这一代多为独生子女,现在放开二胎政策或许不够及时),面对学业重负、同学差距、师生隔阂、以及社会人际关系复杂等因素,从而导致心生怯懦,丧失斗志,希望可以逃避不太理想的现实生活。
对此,作为家长和老师们,需要更多地去关心和鼓励他们,正确引导他们真正成为一个敢于担当责
任、勇于面对社会的强者,而切不可一味抱怨、恨铁不成钢!果真如此,我这篇文章也算是白瞎了。
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