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学生内在的力量去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
——枝江一中“唤醒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德国教育家普斯格朗曾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强调教育要注重人的本性,启发自觉之心,达到内在的觉醒和完善。由此可见,教育的本真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是对人的良知、善端、责任、生命、潜能的引导,是对学生人格心灵的发现与重塑。将唤醒教育这一理念引入学校教育,有利于引导学校思考如何激励学生向上发展,如何激发学生持续向上向前发展的动力。有这样一故事:南京有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行道树南京椴,因与菩提树十分相似,备受推崇。但是这种树的种子有休眠的特性,以至现在已经成为濒危树种。南京林业大学沈永宝教授带领课题组经过多年研究,终于找到唤醒椴树种子的方法,使原本需要沉睡两三年才能发芽的种子现在60天就能焕发新生。这则故事对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启发,学生成长领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一个过程,有的在高一就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有的高中毕业了,其心智水平还处于初中阶段。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细细想来,学校教育不就是要唤醒那些埋藏于孩子心田里的具有内在生命力的种子吗?
一、唤醒教育的本质内涵及特点
(一)对唤醒教育内涵的理解
我国古代对“教育”一词的解释为:教者,上所施,下所效,先觉觉后觉也;育者,生育、培养、培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也。《中庸》解释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即着眼于人之本性,启发自觉之心,遵循儒家天人合一基础之上的“以人为本”的内在觉醒与完美。“教育”在英语中的表述是education,源自拉丁语的educoatus,有“引导、抚育、自身生成”的含义;德语中是erziehung,
有“引导、唤醒”的意思。从对“教”、“育”字义的解读理解,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教育就是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和唤醒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教育本身即是对人的本性、潜能的引导、唤醒并对人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之臻于完美的过程。
德国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①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或接纳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要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其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的建构。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不仅是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唤醒成长者的人格和心灵,解放成长者的内部创造力。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其实,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股力量,一个是我们表面上看得到的肢体力量,叫做生命外力,一个是我们表面上看不到的心理力量,叫做生命内力。人的肢体力量显然是弱小的,即使是最有劲的大力士,他的力量也没有一个普通的牛有劲,他所能举起的重量也是有限的。而人的生命内力一旦被唤醒,则是巨大无限的,就能改天换地,无坚不摧,势不可挡。过去说一切人间奇迹都是人创造的,具体地说是由人的生命内力创造的。人的一生强大与否、成功与否、幸福与否、快乐与否,不取决于他的肢体力量,也不主要取决于他的知识力量,而主要取决于他的生命内力。”所以唤醒教育就是通过通过学校的环境文化、教育活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综合评价等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全面唤醒学生的生命感、价值感,激活学生内生发展动力,让其主动、自觉地从内心深处生发一种想学习,愿发展,永追求的精神的教育思想。这种唤醒教育思想应该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思想。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唤醒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具有更深广的内在意蕴与
价值。
首先,学校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内在心灵觉醒的过程。斯普朗格把教育看成是人文陶冶、人格养成的过程,看成是使人从依循本能的自然人蜕变成文化人的过程,即所谓“人文化成”。因此,学校教育绝非单纯的知识传递和能力训练,它应该是学校创设一个环境与氛围,通过课堂、课程、活动等多种途径,让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生命对话,借助这种对话,让学生领悟到自身的存在和内在心灵的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完成自己,不断地丰富自己作为“人”的精神内涵。总之,唤醒教育就是对人性的唤醒、充盈与放飞。
其次,学校教育是一种围绕“意义”对学生进行的全面的、立体的唤醒。一方面,从关系论角度说,在唤醒教育理念下,教师、学生、文本或活动(指教材、教育活动、社会实践)三者之间所发生的一切关联和交流,都是围绕着“意义”进行的,唤醒的本质就是让学生领悟“意义”。这种“意义”并不是指知识本身的意义,而是指人的精神的领悟和发现,即生命或人生的意义。当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发生真正的生命对话时,这种由意义而引起的共鸣会使师生双方惊喜地感受到一种跳动的活力、一份探索的愉悦、一股难以遏止的激情与冲动,而在这个意义生成的瞬间,师生共同获得一种生命的唤醒,文本或是活动也因意义的昭示而最终得以完成。因此,唤醒教育是一种以意义为媒介,以唤醒学生为目的的包括教师和文本在内的全方位的唤醒。
另一方面,从学生发展角度说,唤醒教育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唤醒,也就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主张的培养“全人”,即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内在潜能,给予充分的引导、激励、唤醒和鼓舞,使之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学校教育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学生从自然人培育成一个社会人。我们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学会在社会中基本的生存方式,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格,唤起人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对真理的探求的好奇、热情与执著,使人懂得珍惜自己、关爱别人和呵护世界,因此,“真正的教育”或“好的教育”在于“促进灵魂(意识、精神)的转向”。
再次,唤醒教育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觉醒、改进、发展的过程。斯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