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_张红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张红六(1976-),安徽蚌埠人,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科技哲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收稿日期:2007-07-18

论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张红六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 230009)

摘 要:本文阐述了传统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传统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提出了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新型的“天人合一”的关系。关键词:人;自然;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D 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07)16-205-02

我们党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包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实现这三个方面的和谐,必须首先认识在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妥善处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传统社会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早期,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的情况下,人面对自然中显得无能为力,对自然极度恐惧和崇拜,如远古的人类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土地山河等,无不加以神化并对它们崇拜,祈祷日神、月神、雷公、电母、河伯以及土地爷等神灵保佑平安,帮助人们战胜无法预料又无力抵御的灾祸。人们无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只能听任自然的摆布,因而,那时候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狭隘的。一些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让人们无法回避的灾难。虽然他们想尽办法企图战胜自然界带来的灾难,可是当时的情况下,对自然界的灾害只能是望洋兴叹。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是一种原始的“天人和谐”状态。

当人类历史进入16世纪后,开始创造和使用工具并不断的改进和发明工具,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征服自然的阶段。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不断发展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从蒸汽机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继而又步入以电子计算机、核能开发、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人类社会发生了迅速而巨大的变化。然而,当科学技术作为征服自然利器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正象恩格斯所述:“我们决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每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

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1]

人类在对自然任意巧取豪夺的同时,由于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把自然界当做取之不尽、用之不揭的大仓库和硕大无比可以乱掷污物的垃圾桶,竭泽而渔的大规模征服自然的做法,终于导致了自然大规模的报复。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重危机,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人与自然处于紧张的关系之中,这个时期的自然可以简称为“天人分离”的不和谐的自然。

2 对传统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人与自然的矛盾在于人既依赖自然,又想超越自然。自然对人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以及人对自然的改变与破坏都属于人与自然的矛盾。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天人分离”的不和谐的状态。今天,人与自然的矛盾已经积累到了相当的程度,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急剧增加,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或是走向新的更高的和谐状态,或是矛盾迅速激化。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人与自然的矛盾都相当尖锐。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情况主要有2种:一是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超过了自然界本身的承受能力。二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使人类的生命安全和未来不可确定。其实这是个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个此消彼长、彼长此消的共生体,谁也离不开谁。

传统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从对自然的一种“敬畏”到对自然的一种“掠夺”。这个时期的人与自然出现了天人分离的局面,社会因此不能够和谐的发展。因此,我们党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当前我们所要坚持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我们不应敬畏,可以利用我的智慧、双手,利用我们的发明创造去改造自然并使之为人类服

205

安徽农学通报,A n h u i A g r i .S c i .B u l l .2007,13(16):205-206

务,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我们决不能陶醉对自然的胜利,因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因此,我们不能盲目掠夺自然,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因为人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类必须顺应和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类改造自然是必要的,但把人放在自然的对立面,对自然肆无忌惮地掠夺和破坏则是错误的,到头来只能使人与自然处于矛盾冲突的状态,因而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报复。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在可持续发展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在可持续发展中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充分地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谱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篇章,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代子孙的永续发展。

3 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新型的“天人合一“的关系

我们党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包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建立新型的“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关系是实现这种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这种新型的天人合一关系包括:人是自然之子而不是自然的主宰者,人是自然的守护者而自然是人的天然家园,人与自然是一个同生共体、不可分割的整体。

3.1 人是自然之子而不是自然的主宰者 在认识上使人由“自然主宰者”转变为自然之子。在原始社会人类受着自然力的支配,把自然界看作是主宰人类命运和前途的异己力量,听任自然的摆布和奴役。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造和利用工具的能力不断提高,不仅不再受自然的奴役,反而在征服自然的同时滋生出狂妄自大的意识,如“人是万物之灵”、“自然的主宰者”、“人定胜天”等。从而加速了人类大肆掠夺自然资源,以致于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系统的能量失衡,最终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类必须调整自己的角色,由“自然的主宰者”转变为自然之子,与自然和平共处。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是保证强势的科学不至于失去理性、误入歧途的底线。以自然为本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缺乏对自然平等尊重、毫不顾及自然生态承载力的以人为本,其本质还是为所欲为的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无论是人与自然的矛盾,还是人与人的矛盾,根源并不在于自然界,而在于人类社会自身,所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既是人类应对环境问题的策略,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追求的理想境界。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存在于自然之中,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2]

3.2 人是自然的守护者而自然是人类的天然家园 在实践上要由人是“自然的捋夺者”转变为“人是自然的守护者”。从工业革命到现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捋夺,已经使自然伤痕累累,面目全非。人类要发展,绝不能再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不能只图人类的一时进步。当前,科学技术的进步足以毁掉上百个地球。而我们在茫茫宇宙中确只有一个地球,一个供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在没有找到另一个地球之前,我们人类还要发展、生存,难道我们只顾发展而无视我们的生存吗?现在,我们在强调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时刻不忘它是建立在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认识、利用上的,人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人类必须开始对自然采取一种新的态度,它必须建立在遵循自然关系之上而不是征服关系,要纠正征服自然的观念,确立遵循自然的观念。我们可以改变自然现状,而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人虽然做为万物的最高的智慧者,但仍然是自然的一份子,从头到脚,其血肉都来自于自然,生与自然,复归与自然。因此,做为自然的人类之子,更应该担负起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和义务。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的天然家园,就是保护人类的长久生存。

3.3 人与自然是一个同生共体、不可分割的整体 《庄子·齐物论》指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3]“人是自然中的人,自然是人中的自然;世界存在于人之中,人也存在于世界之中,根本不能将人超拔于自然之外,而使人成为自然之上或自然之下。”[4]这就暗含了人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自然是一个超巨大的充满生命的系统。所有的人、所有的生物乃至山川河流、矿物土地都在一个共同的天地中互相联结、协同进化着。它们各自起着特定的作用,而所有的物种综合的作用才使地球成为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因此,在这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之内,所有的物种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所有的生命形式具有平等性,它们的生存都应当受到尊重。然而,由于人类是宇宙自然中最美丽的花朵,是生命物种进化的最高环节,拥有其他物种所没有的智慧,甚至拥有对其他物种生杀欲夺的权利。因此,人类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在工业革命,我们已经得到了自然的惩罚,在新的发展机遇来临之际,我们要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个同生共同体,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而,人类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物种的生存与发展。生命是伟大的,都是大自然的杰作,生命是伟大的,他们都是宇宙中人类当前唯一发现的杰作,因而,我们要珍惜自然,珍惜生命,珍惜我们的家园。

从人与自然历史的发展线索可以看出,人与自然关系从原始的“天人和一”到工业社会的人与自然的分离,再在到和谐社会中新型的“天人合一”的关系,我们可以总结出,人与自然的发展是线性的,能否和谐关键在与人类怎么样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是人们社会关系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因此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下转146页)

2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