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
文化教 育 II I
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外外语学 习动机研究综述
苑 琪 英
(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2 0 3 ) 0 27
摘 要 : 学习研 究主要有两奈研 究途径 : 对于学习本身特点的研究 , 外语 一是 二是关于学习者 个体差异的研究。 但一直 以来, 与对外语 学习本身 的研究相比 , 关于学习者 个体差异的研 究很 少。然而学习者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 一种语 言学习理论 , 果不把 学习者 个体差异放于 中心位 任何 如 置, 都是不可被接 受的。 学习者情感 因素是学习者 个体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 包括认知差异、 情感因素和年龄影响 , 中学习动机对外语 学习的影响 其 和作 用不可忽视 。 在过去的 三四十年 问, 国外对 于第二语言学习动机性质与作 用的研究层 出不穷, 外语 学习动机的研 究已经到 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 段, 现将按照时间发展 的顺序对于国 内外外语学 习动机 的研 究做较为详细的介绍 , 并合理预测外语教学动机研 究的未来发展 动向。 关键词 : 语学习; 外 学习动机 ; 综述 l 动机的主要分类 比仅仅为升人高校学外语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 毅力, ’ 的绪论;a nr M c lr 19 ) 生 G l e aIt e 9 2融创 动 d & I ( y 力, 已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在学习动机 机 及工具性动机对词汇学习的 作用得出的 “ 两种 具有工具性动机的学生 的研究中, 很多研究者对于动机进行了不同维度 变量均会促进词汇学习; 但如原先承诺的利益不再兑现时 , 的分类 , 中最主要的有两种分类方法 , Gr— 学习时间更长; 其 即 a d 的结论; i i o ( 9 ) 自 Dc n n1 5对 ks 9 nr a br的融 合型 和工具 性动 机的分 法 和 则这—差别消失。” e Lm et  ̄ Nd 等研究者的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分法。 os 主学 习与 外语 学 习动机 之 间的关 系 的研究 ; ah w 19 ) t 1 融合型动机和工具性动机 . 1 从=十世纪五 M t e (9 7对真实语言材料对学习动机的影 十年代后期开始 ,a b r G rnr15 ) Lm e 和 a e( 9 等人 响的研究等。 t d 9 提出了第二语言学习的社会心理模式和社会教育 这些研究大大拓宽了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领 模式。创立了加氏体系, 包括—系列研究程序 、 标 域 , 以帮助我们从更为广泛的视角考察外语学 可 准化的测量手段和工具在 内。其中的语言学习动 习动棚. 和其他个体变量之间 的互 动关系。 表, 至今仍是权 3我国二语学习动机 研究情况 威性的外语学习动机i 工具。 髓釜 中国学者对于动机的研究一般可以 划分为两 G r e和 1 ne 的社会教育模式强调 了 个阶段。 a nr . br d m t 在对国外有—定 瓣 和掌握时, 便开始 学习动机的社会性, 认为它包含了目 、 标 努力的行 把这些理论应用于中国学习环境中的动机研究 。 3 二十世纪 八 年代初。 . 1 力 这—时期是我国 为、 实现目标的愿望和积极的态度 四 个方面的内 容, 他们从社会 角度把学 习动机归纳为两 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 早期阶段,研究者只是单一 大类, 融合性动机” 工具型动机” 即“ 和“ 。 的介绍国外的理论和研究 , 然后遵循着 G rnr a e d G rnr Lmbr基于社会J理学的理论 的经典模式, ad e 和 a et £ 把学习动机作为—项重要的社AJ 模式及研究方法成为此后三四十年外语学习动机 理因素来考虑, 研究它在中国 学生的外语学习过 影响和作用。 研究的主导模式和研究范型,成为了经典的语言 程中产生的 学习动机研究模式。 3 = 2 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二十世纪九十年 1 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0I 1 9 ) 2 N e (99等研究 代以来 , s 在国际动机研究多元化的大背景下 , 国内 者把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指 的研究者们与时俱进 , 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社会心 而是向国外的研究者一样从生理学、 行为 学习者的行为是基于 某种工具型的目的, 例如赢 理视角 , 得奖赏或避免惩罚 , 分为三类 : ) ( 外律; ) 1 ( 内摄自 主义、认知和社会学等多视角来研究第二语言学 2 律 ; 同自 ( 3 律。内部动机指个体内心对学习活 习动机。 动本身感兴趣并在活动中得到满足 , 分为三类 : 高一虹等 ^ 寸 . 了中国本土环境 中 探{ 学生的英 () 1知识型内部动机 ; e ( 就型内部动机 ; ) 2 ( 刺激 语学习动机类型、学习动机类型与 自 3 我认同变化 型内部动机。很多成功的学习者既具有内部动力 的 关系、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关系以及个人因 又具有外部动力 , 短期目标实现后他们向长期 目 素对动机类型的影响 , 找出了 七种共有的动机类 标去努力。 型。 并借鉴经典及扩展} 的理论框架, § 拭 根据内容 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及整个九十年代 的 划分为工具性、 文化性和情境性三大动机类型。 学习动机扩展研究的成果 秦晓晴、 文秋芳所倡导中国研究者要 了 解心 尽管 G rnr L mbr的研究取得了很大 ad e 和 a et 扩大研究视角 , 通过建 成就,但是在二十世纪 ,十年代末以后遇到了诸 立动机因果模型 , \ . 获得对动机内部结构和诸多动 多挑战。 很多学者认为, 经典模式仅仅局限于社会 机变量之 间复杂关系以及复杂动机过程的全面了 心理学的角度 ,只是从社会环境角度看待学习动 解。 她们对已确认的动机成分进行分类, 然后根据 机对于外语学习状况的影响; 而外语学习动机 已 它们之间的先后时间 关系及逻辑关系, 在前人的 经进人多元化研究阶段, 这就需要用多元化的视 研究基础 匕 形成了外语学习动机的概念模型。 动机和状态焦虑这两个 角 来扩展 G r e的经典动机模式 。这一时期 出 a nr d 现的有影响的外语学习动机理论模型主要包括 : 因 了桂 究。 D n e 的外语学 习动机三层次说 ;r be 和 or i y Te l m y 4新世纪外语学习动机的未来研究方向 G rn r ad e 的扩展动机理论 ;cu n Sh man的神经生物 进 ^新世纪,国内外对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 学模式。 这三种是宏观的外语学习 动机理论漠式 , 究无论是从纵 向还是从横向都在往更多元化的方 除此 以外研究者们在比较小的层面—对外语学习 向发展, E 并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动机及其相关因素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 如 4 动机与其它人格变量相结合研究。 l 焦虑是 R mg( 9 ) a ae1 0动机因素与外语学习毅力的研究得 对学习者 的 9 外语和二语习得产生显著影响的一个 出 “ 对所学语言文化及语言本身感兴趣的学生要 因 素。 动机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一定的动机有助于 学习 , 但动机强度越高, 焦虑越大 , 在语言学 习课 堂里, 焦虑程度的 增加会产生诸多负影响。 进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在二语习得研 究发展迅 速的情况下。 许多研究蕾 捎 存在的 习中 情感变量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有了比 较—致的 看法。焦虑被认为是最关键的 投量 之一, J 而语 言焦虑捏蠢 言 F 学习 J 外 Ce et 1 8 ) 比 l n (9 0还区分了动机模式中的 m 初级动机过程和中 级动机过程 。 初级动机过程决 定了学习者语言学习的自停 他认为 , 心 , 自信 构 成了中级动机过程的基础 ,自 0 信J对第二语言学 习成绩的影响远远超过融人型动机对第二语言学 习 成绩的影响。 由此可见, 语言学习中的动机 第= 研究应结合相关的人格变量来进行 , 如焦虑感、 自 信J 冒险性等。 、 4 动机观念与学习策略三者之间的相互影 : 2 响。 在影响外语学习的众多因素中, 动机是静态的 因素, 而学习策略是动态的、 发展的学习过程。动 机和策略的研究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发展,但 几 乎 所有的研究都是静态研究 , 动态研究寥寥无 n 文 . 。 秋芳(o 1运用定量研究 的方法 , 20) 三次跟踪调查 了 南京大学 1% 9 年入学的英语专业学生可控因素 ( 动机、 观念和策略) 及其关系的变化情 况。 研究结 果表明, 动机、 观念、 策略之间的 系具有较高的 关 稳定性。动机影响观念 和 策略, 观念也影响策略。 所以动机如何影响学习者策略选择以及怎样 根据动机来调整和训练学习策略��
文化教 育 II I
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外外语学 习动机研究综述
苑 琪 英
(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2 0 3 ) 0 27
摘 要 : 学习研 究主要有两奈研 究途径 : 对于学习本身特点的研究 , 外语 一是 二是关于学习者 个体差异的研究。 但一直 以来, 与对外语 学习本身 的研究相比 , 关于学习者 个体差异的研 究很 少。然而学习者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 一种语 言学习理论 , 果不把 学习者 个体差异放于 中心位 任何 如 置, 都是不可被接 受的。 学习者情感 因素是学习者 个体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 包括认知差异、 情感因素和年龄影响 , 中学习动机对外语 学习的影响 其 和作 用不可忽视 。 在过去的 三四十年 问, 国外对 于第二语言学习动机性质与作 用的研究层 出不穷, 外语 学习动机的研 究已经到 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 段, 现将按照时间发展 的顺序对于国 内外外语学 习动机 的研 究做较为详细的介绍 , 并合理预测外语教学动机研 究的未来发展 动向。 关键词 : 语学习; 外 学习动机 ; 综述 l 动机的主要分类 比仅仅为升人高校学外语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 毅力, ’ 的绪论;a nr M c lr 19 ) 生 G l e aIt e 9 2融创 动 d & I ( y 力, 已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在学习动机 机 及工具性动机对词汇学习的 作用得出的 “ 两种 具有工具性动机的学生 的研究中, 很多研究者对于动机进行了不同维度 变量均会促进词汇学习; 但如原先承诺的利益不再兑现时 , 的分类 , 中最主要的有两种分类方法 , Gr— 学习时间更长; 其 即 a d 的结论; i i o ( 9 ) 自 Dc n n1 5对 ks 9 nr a br的融 合型 和工具 性动 机的分 法 和 则这—差别消失。” e Lm et  ̄ Nd 等研究者的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分法。 os 主学 习与 外语 学 习动机 之 间的关 系 的研究 ; ah w 19 ) t 1 融合型动机和工具性动机 . 1 从=十世纪五 M t e (9 7对真实语言材料对学习动机的影 十年代后期开始 ,a b r G rnr15 ) Lm e 和 a e( 9 等人 响的研究等。 t d 9 提出了第二语言学习的社会心理模式和社会教育 这些研究大大拓宽了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领 模式。创立了加氏体系, 包括—系列研究程序 、 标 域 , 以帮助我们从更为广泛的视角考察外语学 可 准化的测量手段和工具在 内。其中的语言学习动 习动棚. 和其他个体变量之间 的互 动关系。 表, 至今仍是权 3我国二语学习动机 研究情况 威性的外语学习动机i 工具。 髓釜 中国学者对于动机的研究一般可以 划分为两 G r e和 1 ne 的社会教育模式强调 了 个阶段。 a nr . br d m t 在对国外有—定 瓣 和掌握时, 便开始 学习动机的社会性, 认为它包含了目 、 标 努力的行 把这些理论应用于中国学习环境中的动机研究 。 3 二十世纪 八 年代初。 . 1 力 这—时期是我国 为、 实现目标的愿望和积极的态度 四 个方面的内 容, 他们从社会 角度把学 习动机归纳为两 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 早期阶段,研究者只是单一 大类, 融合性动机” 工具型动机” 即“ 和“ 。 的介绍国外的理论和研究 , 然后遵循着 G rnr a e d G rnr Lmbr基于社会J理学的理论 的经典模式, ad e 和 a et £ 把学习动机作为—项重要的社AJ 模式及研究方法成为此后三四十年外语学习动机 理因素来考虑, 研究它在中国 学生的外语学习过 影响和作用。 研究的主导模式和研究范型,成为了经典的语言 程中产生的 学习动机研究模式。 3 = 2 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二十世纪九十年 1 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0I 1 9 ) 2 N e (99等研究 代以来 , s 在国际动机研究多元化的大背景下 , 国内 者把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指 的研究者们与时俱进 , 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社会心 而是向国外的研究者一样从生理学、 行为 学习者的行为是基于 某种工具型的目的, 例如赢 理视角 , 得奖赏或避免惩罚 , 分为三类 : ) ( 外律; ) 1 ( 内摄自 主义、认知和社会学等多视角来研究第二语言学 2 律 ; 同自 ( 3 律。内部动机指个体内心对学习活 习动机。 动本身感兴趣并在活动中得到满足 , 分为三类 : 高一虹等 ^ 寸 . 了中国本土环境 中 探{ 学生的英 () 1知识型内部动机 ; e ( 就型内部动机 ; ) 2 ( 刺激 语学习动机类型、学习动机类型与 自 3 我认同变化 型内部动机。很多成功的学习者既具有内部动力 的 关系、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关系以及个人因 又具有外部动力 , 短期目标实现后他们向长期 目 素对动机类型的影响 , 找出了 七种共有的动机类 标去努力。 型。 并借鉴经典及扩展} 的理论框架, § 拭 根据内容 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及整个九十年代 的 划分为工具性、 文化性和情境性三大动机类型。 学习动机扩展研究的成果 秦晓晴、 文秋芳所倡导中国研究者要 了 解心 尽管 G rnr L mbr的研究取得了很大 ad e 和 a et 扩大研究视角 , 通过建 成就,但是在二十世纪 ,十年代末以后遇到了诸 立动机因果模型 , \ . 获得对动机内部结构和诸多动 多挑战。 很多学者认为, 经典模式仅仅局限于社会 机变量之 间复杂关系以及复杂动机过程的全面了 心理学的角度 ,只是从社会环境角度看待学习动 解。 她们对已确认的动机成分进行分类, 然后根据 机对于外语学习状况的影响; 而外语学习动机 已 它们之间的先后时间 关系及逻辑关系, 在前人的 经进人多元化研究阶段, 这就需要用多元化的视 研究基础 匕 形成了外语学习动机的概念模型。 动机和状态焦虑这两个 角 来扩展 G r e的经典动机模式 。这一时期 出 a nr d 现的有影响的外语学习动机理论模型主要包括 : 因 了桂 究。 D n e 的外语学 习动机三层次说 ;r be 和 or i y Te l m y 4新世纪外语学习动机的未来研究方向 G rn r ad e 的扩展动机理论 ;cu n Sh man的神经生物 进 ^新世纪,国内外对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 学模式。 这三种是宏观的外语学习 动机理论漠式 , 究无论是从纵 向还是从横向都在往更多元化的方 除此 以外研究者们在比较小的层面—对外语学习 向发展, E 并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动机及其相关因素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 如 4 动机与其它人格变量相结合研究。 l 焦虑是 R mg( 9 ) a ae1 0动机因素与外语学习毅力的研究得 对学习者 的 9 外语和二语习得产生显著影响的一个 出 “ 对所学语言文化及语言本身感兴趣的学生要 因 素。 动机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一定的动机有助于 学习 , 但动机强度越高, 焦虑越大 , 在语言学 习课 堂里, 焦虑程度的 增加会产生诸多负影响。 进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在二语习得研 究发展迅 速的情况下。 许多研究蕾 捎 存在的 习中 情感变量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有了比 较—致的 看法。焦虑被认为是最关键的 投量 之一, J 而语 言焦虑捏蠢 言 F 学习 J 外 Ce et 1 8 ) 比 l n (9 0还区分了动机模式中的 m 初级动机过程和中 级动机过程 。 初级动机过程决 定了学习者语言学习的自停 他认为 , 心 , 自信 构 成了中级动机过程的基础 ,自 0 信J对第二语言学 习成绩的影响远远超过融人型动机对第二语言学 习 成绩的影响。 由此可见, 语言学习中的动机 第= 研究应结合相关的人格变量来进行 , 如焦虑感、 自 信J 冒险性等。 、 4 动机观念与学习策略三者之间的相互影 : 2 响。 在影响外语学习的众多因素中, 动机是静态的 因素, 而学习策略是动态的、 发展的学习过程。动 机和策略的研究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发展,但 几 乎 所有的研究都是静态研究 , 动态研究寥寥无 n 文 . 。 秋芳(o 1运用定量研究 的方法 , 20) 三次跟踪调查 了 南京大学 1% 9 年入学的英语专业学生可控因素 ( 动机、 观念和策略) 及其关系的变化情 况。 研究结 果表明, 动机、 观念、 策略之间的 系具有较高的 关 稳定性。动机影响观念 和 策略, 观念也影响策略。 所以动机如何影响学习者策略选择以及怎样 根据动机来调整和训练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