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国际研究

城市化的国际研究
城市化的国际研究

城市化的国际研究

城市化已经成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最大影响的社会过程。直到最近,城市化几乎是唯一一个被看作是现代化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直接指标。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中国城市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两大驱动因素。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化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初期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城市革命紧随新石器时代的革命(Neolithicrevolution),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0000-8000年的中东地区。在第一个城市诞生后的整个世纪中,事实上城市化进展缓慢,城市的区域很小,对周围的影响也不大。

在城市革命以后,中东和欧洲的城市化历史就变得复杂化。城市的第一次扩散发生在古希腊时代的公元1-3世纪(Pounds,1969)。随着古罗马帝国的兴起,城市生活方式很快在欧洲风行一时,但很少扩展到穆斯林世界。其后,城市生活随着古罗马帝国公园五世纪的衰落而衰落。直到10-11世纪,城市发展在世界人类社会舞台上才变得重要起来。在12-13世纪,由于地方和长距离贸易发展,中世纪的城市(medievalcity)开始兴起。到中世纪结束时,今天欧洲的大多数城市都已经形成和发展起来。

初期城市化的机制主要在于:(1)在互惠的社会(theReciprocalsociety),交换是在无权力约束的情形下展开的,城市的分布和发展主要是以人口基础所决定。(2)当生产活动增加,剩余产品出现后,最早的平等主义社会结构(theegalitarianstructure)被人类社会的等级体系结构所取代,这就是所谓的城市等级再分布时期(therankredistributionstage),其特征是军事和宗教功能在城市中出现。(3)为了鼓励经济增长,贸易变得更加重要。第三次社会分工(thethirdsocietalchange)产生,以钱为中心的交换系统(themoney-exchangesystem)在城市发展起来,城市的贸易功能开始出现。(4)接着就出现了全球城市化的第四、第五时期,即:重商主义(mercantilism)和资本主义(capitalism)的发展。城市和经济为了进一步发展,需要大量

的土地资源,与之相对应,殖民主义(colonialism)时期应运而生。

综观历史,城市化,尽管已经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但是其原始驱动力在这一时期始终保持不变。

2工业化背景下的世界城市化过程

18世纪世界城市化水平仅仅为3%左右。欧洲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的工业革命造就了现代世界城市化格局。主要在于:工业化带来大规模生产,改善了农业机械和种植技术、食品保

险技术、交通和通信技术,使人们有可能在拥挤的城市里生活。

2.1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与发展机制

在发达国家,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早期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与逐步的工业化和经济变化交织在一起,表现为自工业革命以后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现象。在这一时期城镇的劳动力需求表现为稳定的增长,而技术进步也允许农村的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市。总之,这一时期存在着从农村到城市的稳定的移民流。这一时期,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发展过程。与工厂制度相连结的工业资本主义使劳动者迫于工资而工作,资本家则控制生产手段,迫使劳动者出卖劳动力。与此同时,工厂制度也促进就业规模扩大,使生产迅速发展。由于这一时期城市的健康和卫生状况较差,城市人口增长并不太快,表现为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一个平滑的过程,即:逐步的人口转移与经济结构变化相适应。这就是金期利·戴维斯(KingsleyDavis)

的经典城市化曲线理论(Cycleofurbanization)。

非常重要的是,这种150年的相对渐增的城市化过程是与发达国家缓慢的人口变化交织在一起的。其后是商品的潜在市场变得重要时,晚资本主义(lateormonopolycapitalism)产生。在

这样的条件下,公司可以扩展它的销售网络,使得工业集中度提高成为可能。

2.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与发展机制

二战以后,继发达国家城市化以后,世界城市化的主流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南美、亚洲、非洲的城市化进程尤为迅速。发展中国家自1945年以后出现了快速的城市化,整个城市化过程与经典的城市化曲线不相符。主要在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总人口快速增长,快速的城市化过程普遍表现为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就业机会增长与人口转型不相适应。

在发展中国家,尽管工业化也对城市化也有很强劲的影响,但是制造业在这些国家所占的比重并不高。在1960年代,发展中国家工业占GDP的比重大约在15.6%;到1980年代,发展中国家工业占GDP的比重也仅仅增长到17.5%;即使到西方国家进入反工业化时期,发展中国家工业占GDP的比重也才接近36%。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都已经超过了40%,甚至达到70%左右。这些统计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率,这种差距经常用“城市通货膨胀(urbaninflation)”或者“假城市化(hyperurbanization)”来表述。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相脱离,有许多原因所造成,主要有推和拉两方面的因素。推的因素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差,缺乏资本、技术和市场,劳动力向城市地区的流动加快,但与就业岗位增加和劳动力素质提高不相适应。拉的因素主要是城市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教育、市政等城市基础设施,成为知识青年向往的理想生活地区。从历史上看,市场和基础设施都在发展中国家门户城市集聚,因此也就导致了工业和商业的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地区,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的迅速膨胀,城市住房、交通、犯罪和生态环境条件的恶化,一系列城市问题和城市病也便应运而生。最终的结果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与贫困和人口爆炸相伴而生。

3第三世界城市化理论研究

西方学者关于第三世界城市化理论是建立在依附理论(Thedependencytheory)框架下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下述六个发展时期,与之相对应,也形成了六个城市化研究的理论框架。

3.1经典与传统方法(Classicaltraditionalapproaches)

第三世界城市化研究最初是建立在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dualisticstructure)基础上(Prebish,1950;Perroux1950;Myrdal,1957;Hirschman,1958)。由于产业部门的殖民主义导致不平衡增长,最终形成世界城市化在地理空间上的不平衡发展,从而派生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不同的城市化模式。

自佩洛克斯(Perroux)1955年提出增长极的概念以后,海丝曼(Hirschman,1958)将城市地区的发展归纳为极化(Polarization)和滴流(tricklingdown)增长模式。理查森(Richardson)后来又提出极化倒置(Polarizationreversal)理论。赫特尼认为:海丝曼的思想可以被看成现代化理论(modernisationtheory)扩展的部分,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现代化赶上发达国家(Hettne,1994)。现代化理论早期只是政治学的范畴,1960年代晚期地理学家才把它捡起为我所用(Soja,1968,1974;Gould,1970;Riddell,1970)这些工作被用地图表示或者采取多元统计方法,也

就是“现代化面”(mod ernisationsurface)的表述(Gould,1970)。

后来,赫德森将经典的扩散理论运用到城市体系研究之中(Hudson,1960)。贝利(Berry,1973)对创新的增长递减符合等经扩散过程(hierarchicalffusion)进行了研究。

3.2自上而下的发展范式(thetop-downparadigmofdevelopment)

上述研究多是在不平衡增长、现代化、创新扩散、变化的城市等级体系等框架下对第三世界城市化进行研究,斯托尔将其归类为自上而下的发展范式(StohrTaylor,1981)罗斯汤

(Rostow,1960)经典的经济增长阶段(TheStagesofEconomicGrowth)将城市作为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3.3历史主义方法(Thehistoricalapproaches)

与海丝曼相反,同一时期的瑞典经济学家岗纳·迈尔多尔(GunnarMyrdal,1957)则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区域、个人收入和福利的不均衡性,累积理论(theoryofcumulativecausation)可用于解释贫困曲线。移民的反流效应(Backwasheffect)是贸易和资本朝着经济的主要增长点集聚的结果,这时候社会需求增加,要求城市设施增长,核心区逐渐形成。随着扩展效应(spreadeffects)的出现,对边缘地区农产品和原材料的市场也随之增长,迈尔多尔认为这种自由市场经济的力与反流效应不相符合,从而导致资本主义体系为了缓和日益增长的区域不平

衡而采取强有力的国家调控政策(Hollier,1988)。

毫无疑问,社会剩余产品和发展在转型社会中都可能成为极化的源泉,这一观点在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被许多学者所认同。美国规划师菲雷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

(core-peripherymodel)最为大家熟悉(Friedmann,1966)。

核心-边缘理论框架的主要思想在于:生产要素从边缘向中心转移,边际生产力最高,经济发展将使区域收入和福利差异逐步缩小。范斯(Vance,1970)在此基础上,通过历史的考察,总结出北美城市体系演化模式,称为重商主义模式(mercantilemodel)。在加勒比这样的农业经济发达地区,重商主义的城市体系的地区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农业城市模型

(Plantopolismodel)。

重商主义城市体系模型和农业城市模型都强调: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城市体系的发展从属于依附型城市化(dependenturbanization)理论。按照这个理论框架,港口和其他城市成为社会剩余产品经济活动的焦点。国际经济是支撑这种不均衡和社会剩余产品空间集聚的载体。

3.4激进主义政治经济学——依附方法论(Theradical-politicaleconomy-dependencyapproach)

重商主义模型和农业城市模型可以被看作是14世纪以来全球相互依赖发展的一种地理描述。依附学派(dependenciaordependencyschool)尤其将它们纳入现代化的框架之中。与欧洲中心发展论(Eurocentricdevelopmentthinking)相对照,依附理论也成为第三世界城市化研究的主流声音,主要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结构主义者,如贝德福德·普雷毕施和卡多索

(BeckfordPrebish,Cardoso)。

依附理论主要涉及安德列·岗纳·弗兰克(AndreGunderFrank)的工作,他是芝加哥培训出来的经济学家,其著作“资本主义与拉丁美洲的不发达”(Frank,1967),主要强调发达和不发达是相对而言,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产生的矛盾的结局。发展中国家不是由于它们的自然、资源条件差而不发达,主要是由于世界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恶果。“不发达”是“发达”的直接输出。不发达的发展”与重商主义模型和农业城市模型具有很强的联系。都市极核(metropoles)实际上是依靠类似于卫星区(satellites)发展的,巴西东北部和印度西部长期不发

达就是这个道理(Frank,1966)。

从历史的角度看,依附理论了资本主义为主体的世界体系中的依存关系链。透过这个关系链,可以看到剩余价值的转变和不平衡交换的过程是从农村扩展到城镇、区域中心、国家首都和国际大都市等。贸易总是与高一层的城市链相连接,从而导致社会剩余价值在大城市地区的集聚(Harvey,1973;Castells,1977)。

韦乐斯坦(Wallerstein,1974,1980)强调世界经济体系的存在(Taylor,1986):核心国(thecorenations)主要工业品生产者,边缘国(peripheralstates)主要农产品生产者,还有半边缘国(semi-peripheries)则日益希望降低农产品的生产地位从而提高工业品的生产地位。

从此以后,依附学派(dependenciaordependencyschool)将城市化纳入现代化的框架之中,依附理论也就成为第三世界城市化研究的主流。

3.5自下而上的发展范式(Thebottom-upparadigm)

从1970年代中期以来,自由主义者和激进主义者都对自由而下的城市化发展政策进行批评,尤其是对增长极政策。菲雷德曼和纳维(Friedmann,Weaver,1979)通过区域规划与实践演化的最重要的一本书《国土与功能(TerritoryandFunction)》最具代表性。

自从1975年以来,以农村为基础的发展战略成为研究的重点,称为“自下而上”发展战略(Developmentformbelow),其基本原理是基本需求首先必须与实际的国土相适应。立足本身的资源(Selectiveregional/territorialclosure),通过增加自力更生的能力(self-sufficiencyreliance)而获得发展。

沃尔特·斯托尔(WalterStohr,1981)认为:自下而上发展战略不是单一的战略,它与专门的社会、文化、历史、机构框架相关。简单地说,发展应该根据本地域的条件,鼓励临近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流动。

3.5后现代主义方法(postmodermapproach)

“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发展战略随着全球化的趋势有所变化。因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剩余产品并不都集中在每一个高层次的城市,而是集中在相对低等级的、需要这类资源的城市上,从而弱化来自国家的控制和政治中心的干预。

这一新的城市化发展趋势与后现代时代(thepostmodemage)联系在一起。后现代实际上就是要改变以国家现代化为主流的时代,包括对现代主义的拒绝,回归到前现代时期的形式或者产生明显的新的后现代形式(Urry,1990;Harvey,1989)。

与之相对照,后现代世界潜在包括了多元化的方法论,有更多的其他相关的声音和文化,非常强调自下而上,非等级体系增长战略,鼓励脱离国际趋同,把任何一个区域都当作世界有机组成的一部分,而且增长点则处在小地方,而不是大地方;处在边缘区,而不是核心区。尽管后现代主义在许多方面被看作涉及到小范围、非等级体系发展和变化的自由主义的作用力,但是也存在其他的一些方面。后现代消费主义包括消费至上理念,粗放型商业经营,消费美化涉及到的艺术、文化、招牌(Signs)、蓄积(hoadings)和广告、通讯等对城市化的影响(Cooke,1990)。为了适应国际商务的需要,城市化历史可能被重写,这也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外部控制和开发以及新殖民主义(Robins,1989;Massey,1991)。

后现代可能是晚资本主义的结果,跨国公司和旅游产业成为对城市化起重要作用的因素。

后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势必也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社会。新世界秩序重构既影响了全球城市体系框架,也可能会影响社会剩余产品在城市集中的趋势(Potter,Unwin;1995)。,

4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城市化过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一个全球统一的大市场正在形成。伴随着这一进程,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分工和一体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时,国际竞争也由单一的竞争演化为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并且这种更高层次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于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

的大城市之间的竞争。

4.1全球化及其特征

全球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征:(1)全球性资本充快速增长;(2)不同国家的文化产品随处可见;(3)国家不再是唯一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和思想的实体;(4)所有经济活动、文化、信息的跨界连接;(5)通讯媒介产生交流和流动。可见,全球化不仅仅表现为经济的全球化,

它还包括文化的全球化、技术的全球化以及政治的全球化。

——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全球的生产方式。生产系统与全球金融和全球市场相连接,制造业发生全球性转移,导致了全球性生产和全球市场的扩展以及全球资本的流动。外来投资成为重要的因素,而跨国公司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工迅速,

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相继产生。

——文化的全球化。商品、资本和信息的全球化,使得种族、语言和宗教的去地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尤其是美国化倾向明显,美国产品(CocaCola,Nike,Apple-Mac,HolidayInn)文化家喻户晓,媒体文化(CNN新闻、谈话秀、肥皂剧、好莱坞电影)充斥屏幕,麦当劳快餐

链锁店建成全球网络。

——科技的全球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信息科技(IT)、计算机、机械人、电讯、生物工程、材料科学等成为研究的热点。

——政治的全球化。国家在全球市场中的作用被削弱,国际组织(IMF,世界银行、WTO)作用则日益明显。

4.2全球化对城市化的影响

全球化给世界城市化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全球化程度高的地区经济成长迅速,新领域得到发展,新网络获得延伸,城市得到重振(如柏林、维也那等);另一方面,远离全球化的地区、国家、城市和个人的边缘化倾向明显,经济两极分化,其最终结果是全球化导致区域变迁。全球制造业生产依赖于全球资源,全球性转包合同成为主流,例如IBM微机在美国设计,在台湾组装,元器件则在太仓生产。发达国家的除工业化(Deindustrilization)使得服务业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伴随着除规则化和私有化迅速;伴随着除规则化和私有化(NationalDeregulationandPrivatization)的过程,福利国家制度转向市场扩大和资产管理。与此同时,技术的进步促进时空关系压缩,这使得跨国公司通过技术联盟实施跨国发展。国际金融由固定汇率(美元为基础)转向弹性汇率,股汇市场发展产生对冲基金,形成全球资本(GlobalMoney)。这种资本的流动性、不确定性、全球性以及竞争性促

进了流动空间的形成。

全球化正在导致城市与区域的空间重构(SpatialRestructure)。全球产业网络(地方组织、地方机构和商会)与(半官方)孵化器、面对面交流(社会诚信、信息交换互惠)共同交织在一起,重造当地文化。学习-互动-创新、数据-信息-知识-个性化、信息密集区群聚(Cluster)效应、产业链的瓦解,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和经济社会的极化效应,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对城市区(Cityregion)——网络城市(Networkcity)和全球区(Globalregion)的营造。

正因为如此,世界城市化趋势表现为不仅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显著增加,而且大城市的规模也急剧扩大。在1800年,世界上人口达到100万的城市只有一个;1920年代,世界上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24个;到1980年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增长到198个,差不多每20年就翻一番。到1990年,人口达到200万的城市就达到94个。

到20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8%,其中发展中国家集中了世界城市人口的60%,而且发展中国家有一半的城市人口居住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发达国家城市发展模式与发展速度也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城市工业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使人口、资本、技术以最快的速度向大城市和大城市周围地区集聚;另一方面,城市高收入阶层从中心区外迁,随之工业、服务业也出现郊区化倾向,城市由长期的向心集聚向相对分散的郊区化发展,大城市边缘新城镇大量涌现。

4.3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城市化研究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发展正成为世界城市化的标志。也就是说,尽管世界城市化过程已经存在6000年,但在最近的40年,其动力机制却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然而从世界城市化研究看,1980年代以来主要注重信息化和全球化对世界城市化进程影响的研究(Castells,1989;1994)。研究认为:世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与两个主要全球过程交叉相关(Chase-Dunn,1984;1989),第一个过程是经济全球化(Daniels,1991),第二个过程是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快速增长(Batten,1995)。相关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5结语

中国城市化过程既不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相吻合,也不同于第三世界工业化明显滞后于城市化,中国农村人口众多,流动人口数量巨大,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过程,我们通过上述城市化的国际研究表明:适合中国城市化模式和机理研究还没有可借鉴的理论。然而,中国已经加入WTO,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日俱增,城市化正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重要特征。当代中国城市化研究需要回答这样的问题:(1)社会剩余产品(socialsurplusproduct)概念是否适合中国建立城市化理论框架?(2)用全球化和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ty)思潮可不可以解释中国不同地区城市体系的空间格局、发展过程以及典型城市地区的空间结构?(3)全球化过程是怎样影响中国城市的?而中国城市化又是如何响应全球化过程的?(4)用现有的城市化理论和发展理论能否进行中国城市化形态、过程和机制分析?这就期待中外学者共同努力一起来创建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山东省城市化研究

山东省城市化研究 设计与艺术学院城市规划101班于丰齐 20105220124 摘要:21世纪,山东省城市化进程经历了六十多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而且也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及现状的研究,简要分析山东省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字:山东省、城市化、发展历程、问题及对策 Abstract:In the 21st century,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Shandong province has experienced more than 60 years,has been made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and has been reached a high level.Bu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process.In this paper,I shall use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to analyz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for reference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Shandong provinc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cours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同时加快城市化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21世纪之初,山东省省委省政府就将城市化确立为山东省今后的四大发展战略之一,在此背景下山东省的城市化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全省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本文将从四个方面着力对山东省城市化进行研究。 1.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变革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第一产业转化为第二、三产业。城市化水平一般用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表1 山东省1949-2013城市化率 年份城市化率 (%) 年份 城市化率 (%) 年份 城市化率 (%) 年份 城市化率 (%) 1949 5.72 1967 7.61 1983 10.72 1999 26.03 1952 5.99 1968 7.48 1984 12.26 2000 26.84 1953 6.17 1969 7.29 1985 13.22 2001 27.89 1954 6.33 1970 7.37 1986 12.59 2002 29.04 1955 7.31 1971 8.07 1987 13.25 2003 31.10 1956 7.32 1972 7.87 1988 16.32 2004 32.21 1957 8.13 1973 7.98 1989 18.13 2005 34.16 1958 11.29 1974 7.98 1990 18.73 2006 34.78 1959 10.78 1975 8.08 1991 19.33 2007 36.76 1960 10.52 1976 8.28 1992 20.52 2008 37.61 1961 8.76 1977 8.34 1993 22.00 2009 37.55 1962 7.57 1978 8.76 1994 24.03 2010 40.26 1963 7.77 1979 9.14 1995 24.94 2011 38.39 1964 7.94 1980 9.47 1996 25.87 2012 38.35

城市化研究综述

城市化水平的研究综述 李楠楠1,刘淑娟1,李永胜2 (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2.中冶地集团西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目的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快城市化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发展战略。方法本文通过搜集2008年以来核心期刊以上的大量关于城市化的文献,结果总结出目前关于城市化的主流观点、主要研究方法和意义内涵。结论以期对城市化有一个更充分的了解。 关键词:城市化、综述、内涵、研究方法 Research review on city level LI Nan-nan1, LIU Shu-juan1, LI Yong-sheng2 (1,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710127, China;2. Northwest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Limited Company,Xi’an 710061China;) Abstract: Aim Urban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symbol of social progress, s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s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strategy. Methods In this paper, collected since 2008, more than a lot of core journals literature on urbanization. Results Summed up the current mainstream view,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and meaning on urbanization. Conclusion It shows a deep understanding on urbaniza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 review; meaning; research methods 引言 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中的老课题。卡尔·马克思1858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淡及城乡分离和城市发展时就使用了“乡村城市化”一词。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达在他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城市化的概念[1]。纵观当今的城市化研究,由于研究目标、角度和领域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对城市化一词存在各种各样的理解,以致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世界公认的城市化定义。 经济学家侧重从经济与城市的关系来定义城市化,认为城市是人类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中心,城市化是指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即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特别重视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2]。如英国有经济学家就称城市化是人口、社会生产力逐步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 地理学家主要研究地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非常注重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认为城市化过程除人口与经济的转换与集中外,特别强调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包括区域范围内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大[2]。 人类学家研究城市以社会规范为中心,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即由乡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生活方式。虽然由于社会规范的概念十分抽象,难以度量,但城市化包

【教育学习文章】高一地理《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案设计

高一地理《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 程》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说出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2.阐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利用图表来分析、概括城市化的过程,掌握基本的读图技巧。 2.通过城市化的阶段图,分析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 3.通过分析、比较,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性,从而学习运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探究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的热情,预测家乡城市化的发展动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 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自城市开始出现以后,城市化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但是,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过程所影响的范围和城市化的速度在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表现。 环节二:新课教学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展示图片】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图“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思考: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城市化的发生是在什么时期开始的? 城市化的时间变化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的城市化曲线,基本上都是呈一个被拉长了的“S”形态。 2.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 【展示图片】阅读教材,结合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资料”,思考问题并完成表格:《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资料:伦敦1801、1851、1981年的城市扩展。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中国城市化发展特点研究

中国城市化发展特点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城市化建设出现新的契机,进入了城市、城镇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世界上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和城市发展不平衡等不可持续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本文将从城市化等的概念入手,阐述现有城市化指标的问题,并构建恰当的城市化指标体系,分析过去十年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等,正确评价中国城市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并对未来的城市化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城市化经过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发展过程。在过去30年间,中国保持了高速的城市化发展,但它是以发展的不平衡为代价的。这一时期,由于经济的过快增长和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资金的需求都迅速增长,很多地方将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城镇新增人口主要集中到上海、北京、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少数地区,使得中国城市化布局极不平衡,城镇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

载能力不相适应,使中国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不断涌现出来,给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人类不能无限制的发展下去,1989年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1996年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了人类住区第二次大会,并在会议上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1、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增长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和社会文化的提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而反过来,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对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控制能力增强,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并使劳动效率提高,也就是说,城市化同样能够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表明,城市化水平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过度城市化或者城市化不足都将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了便于计算,在统计分析中,我们选择单项指标城

各国城市化进程

各国城市化进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世界主要国家城市化率(2009 年) 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添加日期:2011-02-21 1920-2000年日本城市化进程 来源:日本统计局添加日期:2008-08-05 战后日本在创造举世瞩目的经济高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一个至今无人打破的城市化发展纪录:1947 年到1965 年,仅仅18 年的时间,日本城市化率由33.1%提高到68.1%,年均提高1.94 个百分点,年新增城市人口约228 万人。其中1947 年到1955 年,城市化率每年提高2.9 个百分点,城市人口每年增加305 万。 1790-2007年美国城市化进程 来源:美国添加日期:2008-08-05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所经历的时间较长,自1840 年美国城市人口超过10%,到1960 年美国城市化率达到70%,美 国城市化率每年提高0.5%,沿着S 型曲线阶段性上升。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添加日期:2007-09-26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城市化率(1989-2050 年) 来源:华创证券添加日期:2012-07-01 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来源:联合国添加日期:2007-10-24 该图表描述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与日本和韩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比较。 根据人口学的纳瑟姆曲线,城市化率超过30%时,国家将进入高速城市化的阶段,直至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美国在1880-1960,日本在1930-1970 先后完成了纳瑟姆曲线中的高速城市化。我国自1995 年达到30%的城市化拐点,预计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可以持续到2030 年。

国内外电子商务模式研究综述

国内外电子商务模式研究综述 摘要:通过回顾与梳理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了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为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综述 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研究,分别就自己的理解对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同观点。介绍、研究并借鉴西方电子发展的国际模式,并结合我国相关研究成果,显得尤为急迫和关键。 一、国外研究现状 1、电子商务模式就是利用互联网实现传统商务模式的方式。国外有些学者认为,虽然电子商务模式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是电子商务模式与传统商务模式相比较只是加入了“电子”的元素,其本质上与传统商务模式并无二致。因此,这些学者大多认为电子商务模式就是利用互联网实现传统商务模式的方式。如Rappa等人认为电子商务模式就是是企业通过互联网赚钱的方式,并将电子商务模式分为九种:经纪人模式、广告模式、信息中介模式、销售商模式、制造商模式、联合营销模式、社区模式、订阅模式和使用量模式。 2、电子商务模式是价值驱动和价值创造的一种机制。国外有些学者从价值驱动和价值创造的角度对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了界定。如Timmers认为,电子商务模式是通过电子市场反映产品流、服务流、信息流及其价值创造过程的运作机制,并提出了11种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店、电子采购、电子商城、电子拍卖、虚拟社区、协作平台、第三方市场、价值链整合商、价值链服务供应商、信息中介、信用服务。每种模式Timmers都对三个要素进行了描述,即:商务参与者的状态及其作用;企业在商务运作中获得的利益和收入来源;企业在商务模式中创造和体现的价值。Amit和Zott基于价值驱动力认为,电子商务模式是电子交易处理的架构,该交易处理的组成包括特定的信息、服务、产品,以及从事交易的各方。 3、电子商务模式是企业通过“电子”手段实现其商务战略的方式。有些学者从电子商务模式的词源本身来界定电子商务模式的概念。如Osterwalder等认为,电子商务模式是电子商务战略的体现,是对企业通过电子手段实现其商务战略在结构层面的概括,是电子商务系统流程的基础。这种理论认为从四个方面描述电子商务模式: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它代表了企业提供给客户的价值所在,客户愿意为此付款;企业拥有的基础设施和合作伙伴网络,这些对于企业创造价值以及维持良好的客户关系非常关键;企业创造并努力维持的客户关系,企业必须取得客户满意并由此获取稳定的收入;企业的财务,即企业的成本和收入结构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我国城市地理研究集中在城市一区域、城市规划、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发展方针、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7个方面。 1.城市—区域研究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关系,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按照这一理论,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多层次的“城市—区域”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区的本质特征。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做法,使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据此,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分析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基础得到广泛开展。目前,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城市的区域围扩大,垂直联系加强,“城市—区域”观也赋予了新的容。 2.城市规划 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3.城市化研究 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吴友仁就“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发表探讨性论文,由此揭开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序幕。包括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乡村地区城市化研究和城市化特征研究 4.城镇体系研究 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1)城镇体系理论研究:研究容广泛涉及到城镇体系的界定、理论框架的构建,各种不同层次(省域、市域、县域等)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划分标准、发展趋势等。 (2)区域城镇体系实证研究过去近20年中,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对不同等级行政区域、流域、经济区域的城镇体系研究。 (3)城镇体系规划实践,大学地理系宋家泰、顾朝林等汲取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城镇体系规划“三个结构一个网络”的理论,为城市规划部门广泛接受并应用。地理学者又开始尝试探讨新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和方法,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三结构一网络”的一般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城镇体系动态演变、合理模式、结构调整和科学预测的研究。 5.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中国政府长期以来贯彻“以规模论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地理学家结合中国城市建设的总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对个别城市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尤其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上。 6.城市空间结构研究: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对近几年来最具代表性的20篇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所有有关区域经济学关于城市化的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并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从而进一步的探究了城市化理论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化与其它社会进程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在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这个研究方向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集中度 一、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 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是城市化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些论文中发现更多在关注城市化程度本身,以及对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我国城市化率是否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十分深入的探讨,但是对于城市集中度问题的研究上所提比较少了。 关于我国城市化是否滞后的问题,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也滞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郭克莎,2002;安虎森、陈明,2005)。由此引出的我国城市化发展应该因循何种道路,同样也是存在着颇多的争论(温铁军,2000;赵新平、周一星,2002).同时,许多学者通过实证分析,论述了在我国提高城市化率具有许多积极影响,比如对于促进社会商品流通(晏维龙等,2004),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路铭,2000)等均存在十分显著的正面效应。洪银兴和陈雯(2000)指出我国存在严重的“城市供给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无疑对促进其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Malpezzi,2006;Henderson,2005)。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而言,提高城市集中度与提高城市化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口向着某些重要城市集中,会降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非农业人口比例,从而提高城市化水平。而人口的集中会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应用,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Black and Henderson,1999)。 城市化率和城市集中度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比如对于区域或者国家内部的城市而言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中每一城市城市化率的提高,并不伴随着国家或者区域城市集中度的提高,这是不一定的。而区域或者国家城市集中的提高,就可能会导致区域或者国家中某些城市的城市化率偏高,而另一些城市城市化率就偏低乐的现象。Henderson(2003)通过跨国研究发现,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最优的城市集中度,这个最有水平又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的影响。单纯的城市化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只是作为一种结果存在的,而不是动力所在。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绝对紧密联系的,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段禄峰等(2009)认为中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与工业化水平,改革开放后这种差距趋于缩小。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中东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是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 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会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卢东斌等(2009)采取因子分析、横截面多元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从静态角度看,高城市化率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城市空气质量的恶化;从动态角度看,初期城市化在一定范围内会导致这样的现象,超过某一个峰值城市环境质量会持续上升,呈现明显的三次曲线特征。 三、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与测度 蒋伟(2009)认为中国地区城市化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即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通过空间溢出促进周边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而教育发展滞后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推动城市化进程有负面的影响。张岩(2009)认为非均衡发展是城市化的普遍规律。王家庭等(2009)的研究表明中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的变化满足城市化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目前处于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缩小的阶段,但是缩小速越来越慢。 四、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及土地流转

各国城市化进程

世界主要国家城市化率(2009 年) 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添加日期:2011-02-21 1920-2000年日本城市化进程 来源:日本统计局添加日期:2008-08-05 战后日本在创造举世瞩目的经济高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一个至今无人打破的城市化发展纪录:1947 年到1965 年,仅仅18 年的时间,日本城市化率由33.1%提高到68.1%,年均提高1.94 个百分点,年新增城市人口约228 万人。其中1947 年到1955 年,城市化率每年提高2.9 个百分点,城市人口每年增加305 万。 1790-2007年美国城市化进程 来源:美国添加日期:2008-08-05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所经历的时间较长,自1840 年美国城市人口超过10%,到1960 年美国城市化率达到70%,美国城市化率每年提高0.5%,沿着S 型曲线阶段性上升。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添加日期:2007-09-26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城市化率(1989-2050 年) 来源:华创证券添加日期:2012-07-01 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来源:联合国添加日期:2007-10-24 该图表描述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与日本和韩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比较。 根据人口学的纳瑟姆曲线,城市化率超过30%时,国家将进入高速城市化的阶段,直至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美国在1880-1960,日本在1930-1970 先后完成了纳瑟姆曲线中的高速城市化。我国自1995 年达到30%的城市化拐点,预计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可以持续到2030 年。 2002-2006 年全国各大城市的城市化水平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文献综述范文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姓名:代飞学号:专业:工程管理 一、《对当前大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思考》作者:武海清 文章在分析当前业主方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内涵、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模式及监理服务范畴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适应当前建设环境下的大型工程全过程监理模式。 1、工程项目管理内涵: (1)工程项目计划管理和综合协调 (2)工程项目各阶段任务划分和目标确定 (3)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和目标控制 (4)投资控制及费用管理 (5)质量管理 (6)人力资源管理 (7)沟通信息 (8)采购管理 (9)项目风险管理 2、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模式: (1)项目管理服务(PM) (2)项目管理承包

(3)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IPMT) 3、当前项目管理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 4、当前工程监理的主要服务范畴及内容 可以看出,监理服务的内涵已经从施工阶段的“三控两管一协调”逐步延伸到项目前期阶段监理、设计监理以及后期的保修阶段监理。 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作者:彭韶辉 文章结合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质概述,对目前流行的几种主要的项目管理模式特点进行比较,分析项目管理模式的适应环境和条件,分析了各模式的优缺点,提出根据企业特点建立项目管理组合模式的观点 1、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1)设计——招标——建造模式,优点是,参与工程项目的三方即业主、设计机构、承包商在各自合同的约定下,各自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缺点是设计的可施工性差,监理工程师控制项目目标能力不强、工期长,不利于工程事故的责任划分,由于图纸问题产生争端等。 (2)设计采购建设模式,是将设计与施工委托给一家公司来完成,主要特点是业主把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和开工服务工作全部托付给工程总承包商负责组织实施,业主只负责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管理和控制(3)项目管理承包模式,该模式指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 (4)代理型模式,采用CM制进行项目管理,关键在于选择项目经理(5)建造——运营——移交模式(BOT)是指项目确定招标→项目发起

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作者:王琳等来源:城市化网添加日期:09年12月07日 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按照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多元变动的社会经济关系使得对于城市化的研究成为转型期发展的焦点之一。而其中,正确测度城市化是客观评价中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将为政府选择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拟重点在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上作相关探讨。 一、传统的单指标评价方法 传统的单指标评价方法,一般是指人口比重指标法,其具体计算方法可以用某一国家或地区内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用公式表示为: U=[PC/(PC+Pr)]*100% =(PC/N)*100% 式中,U表示城市化水平 (或称城镇化率),PC表示城镇人口,Pr表示农村人口,N表示地区总人口,即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之和。可见,在该方法中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数据尤为重要,不仅要区分不同人口统计口径的标准,更要注意人口统计口径的适用性、可比性和局限性。 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长期以来人口比重指标法在判断城市化水平中居于主要地位。但在现实的统计中,由于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多变,如行政区划的变更等,可能会使城镇人口突变;特别是当前城市人口流动性较大,传统意义上的城镇人口统计方法往往忽略占相当比重的外来务工人员,从而使得城市化水平表现出多样性。因此,传统的单指标评价方法存在较大的片面性,较难适应新的形式需求。 二、复合型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针对城市日益多元的综合性发展,协同考虑人口、土地、文化、环境等多因素的复合型指标体系构建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近来,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一系列复合指标的评价方法,以下主要从研究机构以及学者的代表性研究两方面展开。 (一)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 1、北京市农村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于2005年创建,从反映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出发,参考了国内有关城市的现代化指标体系,主要从5个方面选取了16项指标。5个方面分别是经济、社会、人口素质、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 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商业模式研究综述

商业模式研究综述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有些学者称之为商务模式,或称之为业务模式。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界又常常将商业模式与商业形态、电子商务混为一谈,更有甚者认为商业模式是“基于网络的一种模式”。为了避免概念模糊以及科学、准确地对其界定,本文统一将其称作“商业模式”。 一、商业模式定义的有关综述 有关商业模式的定义,国内外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说法。商业模式定义提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Drucker,1994)将其称为经营理论(BusinessTheory)。加拿大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明兹伯格(Mintzberg,1994)把企业组织的商业模式称为战略思想(Strategic Thinking)。实际上,稍早提出这样类似概念的还有加里·哈默尔和 C.K.普拉哈拉德(Gary Hamel&C.K.Prahalad,1989),他们所说的企业“战略意象”(Strategic Intent)比较符合商业模式的实际含义。他们通过对世界上成功企业的考察后指出,战略不应该是一种规划,,战略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意象,它是企业渴望得到的远大前程和领先地位。 布兹-艾伦&汉密尔顿公司(Booz,Allen&Hamilton)管理咨询顾问艾伯特·维西奥和布鲁斯·巴斯特纳克(Viscio&Paternack,1996)认为,环境的变化是引起企业商业模式变化的主要因素。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必须包含五个构成部分:(1)核心观点(Global Core)。包括自我定位(Identity)、战略领导(Strategic Leadership)、核心能力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1949|54167| 5765|10.6 1950|55196| 6169|11.2 1951|56300| 6632|11.8 1952|57482| 7163|12.5 1953|58796| 7826|13.3 1954|60266| 8249|13.7 1955|61465| 8285|13.5 1956|62828| 9185|14.6 1957|64653| 9949|15.4 1958|65994|10721|16.2 1959|67207|12371|18.4

高三历史 近现代中国和世界城市化进程

近现代中国和世界城市化进程 【新课标要求】 要求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了解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从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 【真题感悟】 结合课件从这些做过的高考题选择题正确选项和非选择题设问中体会。 考情分析: (1)近现代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化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多考查近现代中国和世界城市化的时代 背景、历史发展。 (2)命题语言分析:经常采用“城市环境、成为大都市的因素、市镇化的条件、城市新变化、 对城市化的认识”等词语。 (3)考查能力分析:选择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技能,非选择题开放式试题渐多,考 查考生的史论结合、论证历史的能力。 (4)进行古今对比或中西对比是命题的重要角度。 【时空坐标】 【整合探究】 一、从人类居住条件变迁的角度观近现代城市化概况 城市:一种主要由从事非农业人口组成的、规模较大的区域社会共同体。 城市化:亦称“城镇化”“都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城市化的表现:数量、人口、设施水平、居住状况。 城市化的实质: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二、从文明交流和碰撞的角度寻近现代城市化的原因和特点 【知识整合】 发展轨迹: 原因:

表现: 特点: 【探究一】山东地方史 材料19世纪中叶以前,山东交通以河运和官路运输为主。济宁、临清、聊城、德州等地依托大运河的交通优势,迅速成为工商业繁荣的城市……运河沿岸成为明清时期山东经济较为兴盛的地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烟台、青岛、威海等沿海城市的被迫开放,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始了飞跃式发展,逐步形成以青岛、烟台、济南为中心,以胶济铁路沿线为主干的新的经济中心。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以来山东城市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 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针对某一时期或多个时期“围绕近代中国首都的变动”自拟论题,并加以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2分)

商业模式研究理论综述

商业模式研究理论综述 □ 作者: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其翔吕廷杰 内容摘要:商业模式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从商业模式的含义、功能、构成要素、特点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商业模式研究的一些主要观点。 关键词:商业模式含义功能构成要素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在经济日益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商业模式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对于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尚不够系统、完善,本文对商业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希望能够对后续研究有所帮助。 商业模式的含义 关于商业模式(又称商务模式)的真正含义,理论界没有形成统一的权威解释,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盈利模式论。此种理论认为商业模式就是企业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埃森哲公司的王波、彭亚利(2002)认为,对商业模式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经营性商业模式,即企业的运营机制。二是战略性商业模式,指一个企业在动态的环境中怎样改变自身以达到持续盈利的目的。迈克尔?拉帕(2004)认为,“商业模式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指做生意的方法,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模式,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他认为,商业模式规定了公司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并指导其如何赚钱。 价值创造模式论。此类理论认为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模式。阿米特和左特(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创新的焦点和企业为自己、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Petrovic等(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通过一系列业务过程创造价值的商务系统。马格利?杜波森等人(2002)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为了进行价值创造、价值营销和价值提供所形成的企业结构及其合作伙伴网络,以产生有利可图且得以维持收益流的客户关系资本。阿福亚赫和图西(2000)提出,应当把商业模式看成是公司运作的秩序以及公司为自己、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公司依据它使用其资源、超越竞争者和向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 体系论。此类理论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由很多因素构成的系统,是一个体系或集合。马哈迪温(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对企业至关重要的三种流量——价值流、收益流和物流的惟一混合体。托马斯(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开办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所涉及流程、客户、供应商、渠道、资源和能力的总体构造。贝因霍克和卡普兰(2003)强调了商业模式的综合性、直觉和创造精神。翁君奕把商业模式界定为由价值主张、价值支撑、价值保持构成的价值分析体系,提供了商业模式创意构思和决策的一种思维方法。罗珉、曾涛和周思伟(2005)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组织在明确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组织本身、顾客、供应链伙伴、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和可实现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商业模式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①任何组织的商业模式都隐含有一个假设成立的前提条件,如经营环境的延续性,市场和需求属性在某个时期的相对稳定性以及竞争态势等等,这些条件构成了商业模式存在的合理性。②商业模式是一个结构或体系,包括组织内部结构和组织与外界要素的关系结构,这些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存在内在联系,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模式的各种

太原市城市化研究

太原市城市化研究 西瓜XXigua 2013、3 【内容提要】通过查询《山西统计年鉴》统计太原市人口变化及各项经济数据,分析太原市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特征。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化率城市化特征统计数据 【参考文献】《山西统计年鉴》1999~2012 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简称并,别称并州,古称晋阳。北接忻州,东连阳泉,西交吕梁,南界晋中。位于山西省中北部的晋中盆地,是太原经济圈和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山西省的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国际交流中心。也是中国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其亦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背靠二龙山,汾河自北向南流经全市,是一座有四千七百余年历史的历史名城,荟萃了自中华民族诞生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一、城市化率 年份总人口(万)城镇人口(万)城市化率(%) 1999 245.95 190.29 77.37 2000 334.44 265.21 79.30 2001 336.39 277.01 82.35 2002 338.30 277.12 81.92 2003 339.84 279.02 82.10 2004 341.38 281.19 82.37 2005 342.85 282.54 82.41 2006344.26 279.06 81.06 2007 345.71 281.89 81.54 2008 347.14 284.64 82.00 2009 350.18 287.92 82.20 2010 420.47 347.05 82.53 2011 423.54 353.02 83.35

文献综述写作的一个常用模式

总分总、综评引:文献综述写作的一个常用模版 科研室袁智慧 我们在写课题申请报告、结题报告,写论文、写书稿时,经常要写上一段综述性的文字。它的作用是让读者明白,就我所研究的问题,别人研究的情况如何,我的研究在其中是怎样个定位,有哪些突破。有没有这样一段综述,往往反映出文章的层次——是一篇视野有限的经验总结,还是一篇置身于国内外研究背景下的学术文章。大家都知道写上这么一段很好,问题在于,这段综述怎么个写法。下面推荐一个模版,姑且起名叫:“总分总、综评引”。大家可以参考,也可以把它扔弃一边。 一、先来看一个例子 这个例子是上海市特级教师、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的王天蓉老师关于问题解决的文献综述。(已作简化处理,并经王老师授权使用)。 (一)关于问题解决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问题解决是一种智慧技能和高级规则的学习与应用,就是学习者运用规则以达到一定目标的一系列事件构成的一种学习形式1。(总)(定义问题,重要性,范围) 1.从桑代克(Thorndike,E.L 1898)起,心理学家就不断地探讨“问题解决”心理机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解决”进行解释:行为主义…… 2.与此相关的还有“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流行,PBL关注的是真实性的劣构问题解决,(综)因此比较适用于研究性学习,但并不适合目前我国学科课程中的 1R.M.加涅著,皮连生等译.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页。

大部分课堂教学。(评) 3.而“问题教学”或“提问教学”,“问题引探型教学”2,是中国教师们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倡导通过“提问—答问”的过程来教授知识,……,本课题在十五期间的研究就是以此为基础逐步深入的。(引) 4.与教学问题集合相关的研究,(1)近年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有4MAT模式(Bernice McCarthy,1996),其设计的核心……。4MAT模式强调……。(综)但他对各类问题的具体解决过程关注不深,没有提供问题设计的系统方法和指导原理。3(评) (2)梅里尔(M. David Merrill)“首要教学原理”又称“五星教学原理”(FPI:first principles)。 (3)还有…… (4)关于问题连续体的教学研究,还有……。 (5)而由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提出的问题化教学,…。(分)(综评引)(人物、思想、评价、引定) 需要说明的是,学习理论中的问题解决是一种学习类型,通常指……,本质上讲都是一种学或教的方式。……但从学习方式的角度,是一种……。 本课题中的问题涉及事实性问题、经验性问题、创造性问题等,因此是一种广义的问题解决。它更强调……。此外,与问题教学(提问教学)以及其他问题化教学相比较,本课题更强调以学习为中心。(总)(性质、引出定位、突破) 这么一段/篇综述,其格式,即可以提炼成一个模版:“总分总、综评引”。第一段“问题解决是一种……”是“总”,总说一下什么是问题解决。下面小标题“1”到“4”段落的内容是“分”,分别从“问题解决”心理机制、“基于问题的学习”、“问题教学”、与教学问题集合相关的研究4方面阐述问题解决的有关研究情况。其中第4点又分出一些更具体问题的研究进展。最后2段是总,再总结性地给问题解决研究一个定性,并引出自己的研究,给自己的研究一个定位。 2盛群力等著.学与教的新方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3胡小勇著.问题化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